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英国受到美国的启发,英国于1959年开始研制野战炮兵计算机“菲斯”(FACE)。1969年首批76部装备英国陆军。至今已有12个国家的军队装备了“菲斯”。目前,英国又在研制第二代炮兵射击指挥系统“贝茨”(BATES),即“野战炮兵目标攻击系  相似文献   

2.
《阿迪巴》炮兵连射击指挥系统是法国七寸年代末研制成功的新产品。该系统是一个适合于地面炮兵的通用射击指挥系统。主要装备于炮兵连指挥所,实现地面炮兵大力实时控制,具有战术指挥功能。该系统采用微处理机。本文主要介绍其系统配置、主要功能、性能指标和系统特点。  相似文献   

3.
文献索引     
79001“菲斯”地炮计算装置的射击功能,,第三册,程序(F ield artillery eomputer equipmontgunnery role,series 111 programs)技术座谈资料,现存210所。79006。 }MC一18·00型取代“菲斯”用的数字计算机(Replaeement FACE eomputer MC一1800)技术座谈资料,现存210所。79002“菲斯”地炮计算装置的技术手册(主要介绍“阿利斯”炮兵有线通信装置)(Teehnieal handbook for field arti-11ery compute:equipment)技术座谈资料,现存210所。79007“莫柯斯”迫击炮射击计算装置的基本技术规范(MORCOS,draqt teehnieal sPeeiqi-Cation)技术…  相似文献   

4.
根据舰载雷达保障火炮射击任务的要求,结合火炮自身使用特点,提出舰载雷达发现目标的效能概率计算问题。应用概率分析方法,对多种距离上舰载雷达发现目标保障火炮系统有效射击的概率进行了推导,得出舰载雷达保障火炮系统有效射击的概率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实例分析。实际作战运用中,可以应用此算法对火炮系统的射击概率计算,可以较好地保障火炮系统的射击准备时间,但影响实际火炮射击的因素很多,表征雷达发现目标的效能指标也很多,应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5.
炮兵射击指挥系统的智能检测诊断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某型炮兵射击指挥系统智能检测诊断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组成,并详细地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和技术特点,它不仅可以对炮兵射击指挥系统中的印制板进行故障诊断,也可用于其它由于装备印制板的测试和诊断.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六十年代以来,随着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少国家已研制和装备了各种自动和半自动化的地炮射击指挥系统。就其类型来看,绝大多数是数字机系统,使用机电模拟机的只有西德一种——“布姆”(BUM)。就我国而言,这方面仍处落后,近几年,虽有一种经国家设计定型而小批投产的地炮机电指挥仪即将问世以填补空白,但从地炮火控系统发展趋势看  相似文献   

7.
国外舰用射击指挥系统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舰用射击指挥系统的发展已有五十年的历史。在此期间,舰用射击指挥系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目前仍在继续发展。国外舰用射击指挥系统,按其控制的武器可分为:火炮射击指挥系统、鱼雷射击指挥系统、深水炸弹射击指挥系统和导弹射击指挥系统;按其完成的战术任务可分为:单一武器控制、多种武器控制和综合控制,按其解算工作实现的技术途径可分为:模拟式、数字式和数—模混合式。 1923年,英国伦敦埃利奥特(Elliott)兄弟有限公司首先制造了两台使用摩擦积分器等机械解算元件的模拟式计算机,分别装在英国纳尔森(Nelson)号和罗德尼(Rodny)号舰上,以  相似文献   

8.
一种火炮指挥仪设计成功并投产装备部队后,当火炮射击的弹道轨迹(或说成射表)有变化时,若仍采用原设计的指挥仪进行射击诸元的计算,必然影响火炮射击的精度,若重新设计并更换指挥仪的弹道部件必将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并影响装备部队。因此在火炮射击的弹道轨迹发生不太大的变化的情况下,如何在原设计的指挥仪上采用简单的修正办法,使之计算的射击诸元逼近变化了的弹道轨迹,这样一个问题具有讨论与研究的价值。现以双管37毫米高射炮指挥仪(1035指挥仪)为例说明我们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炮兵射击指挥系统作为陆军C~3I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研制炮兵射击指挥模拟系统通用平台,从装备保障和技术培训的角度都显得非常迫切。本文结合各种射击指挥系统,提出了炮兵射击指挥模拟系统通用平台总体设计方案,并且具体讨论了各部分的构成和功能。  相似文献   

10.
“炮王”(GUN-KING)火控系统是瑞士康特拉夫斯(CONTRAVES)公司研制的一种由计算机控制的单炮瞄具装置。该系统主要用于提高单门火炮的射击精度。射击诸元可通过激光测距机和先进的计算机系统自动地进行修正。在交战过程中,计算机控制火炮作战。  相似文献   

11.
运用时间序列的方法对军械装备使用中的故障进行预测,并以火炮射击的距离偏差、火炮轮胎下沉量为例进行定量的分析和计算,阐述了预测原理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图片快递     
《东北后备军》2005,(9):26-26
辽宁某预备役炮兵团自行研制开发的“火炮瞄准遥控检查仪”和“火炮气象条件修正量测算仪”,解决了火炮在教学和恶劣环境条件下射击方面存在的难题,大大提高了训练水平和射击精度。  相似文献   

13.
前言自行高炮火控系统的备用计算机用于快速解算火炮的射击诸元。在敌机直线临近飞行时对保卫目标和自行高炮均处于最大威胁的情况下,利用光学跟踪座标仪和火控备用计算机,可以缩短计算射击诸元的时间,因而能比较快地开火。其特点是:不求取目标飞行速度、不考虑修正因素、计算射击诸元的时间较短、计算的是射击诸元提前角△β和△ε。“猎豹”自行高炮的火控系统配有这种备用计算机,其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我军现有装备基础上,提出了在使用计算机(器)和射击指挥系统对海上目标射击时,为提高射击效能和快速反应能力可采用的一系列射击方法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坦克火控系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坦克火力的三大要素是威力、精度和射速。威力是指打得狠不狠;精度是指打得准不准;射速是指打得快不快。坦克的威力发展到今天已近极限,如美国的 M60A2式主战坦克的火炮口径已达152毫米,其他国家的主战坦克火炮口径也都在120毫米以上,难以再增大。因此,努力提高坦克的精度和射速在各国坦克研制人员中已形成共识,而为此必须发展火控技术。现代坦克火控系统是控制坦克武器(主要是火炮)瞄准和发射的系统,用以实现武器射击过程自动化,缩短射击反应时间,提高首发命中率。  相似文献   

16.
对地炮营射击指挥系统的有效度、可靠度、可信赖度、发现目标概率、服务概率等进行了探讨,采用美国工业界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推荐的基本效能模型,计算出了实施拦阻射击时,地炮营射击指挥系统的效能。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城市作战和不对称战争中,火炮的射击精度被提到了比以往都更加重要的地位,精确打击被视为保持身管火炮“战争之神”地位的关键能力。制导炮弹由于杀伤力强、附带损伤小、反应时间短、作战效能高,成为了现代战争中炮兵实现精确打击的首选弹药。然而,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达到生产状态的半主动激光制导炮弹,由于训练和协同复杂、费用高昂等原因,迄今为止装备甚少,使得目前的火炮系统仍然只是作为传统的地域压制武器。据估计,仅有约3%的炮弹能在40千米的距离上精确命中100×100米的目标区,远达不到“外科手术式”精确打击的要求。在现实需求的带动下,世界各主要军事国家把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射程更远、使用更简便的新一代制导炮弹,炮兵精确制导弹药的研制与装备因此跃上了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8.
“十字军战士”火炮系统是美国陆军于20世纪80年代启动的“先进野战火炮系统/未来装甲补给车(AFAS/FARV)”计划的最终产物,是为21世纪信息化战场环境专门设计的第一种地面战斗车辆,预计作为2010年美国陆军数字化部队主要的火炮支援装备,为 M1A2“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M2A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提供间接火力支援。“十字军战士”计划于2003年开始生产,2008年前投入使用,取代已有40年“军龄”的陆军 M109系列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及其 M992/M992A2弹药支援车(FAASV)。“十字军战士”曾被美国陆军誉为“陆军现代化皇冠上的珠宝”。  相似文献   

19.
徐焰 《国防》2014,(10)
(接上回) 从双方装备上看,中国海军的舰艇虽总体上处于劣势,但与南越军舰相比也有长处.南越的美制军舰大多为40年代制造,主要设计思想为应付海上的炮战,火炮的口径大、射速比较慢.中国海军的舰艇舰龄不长,在60年代设计时,注重“应付近战”的原则,吨位虽小、却机动灵活,火炮口径小、射速却比较快,故而在近距离交锋中就能发挥其长处. 1974年1月19上午10时23分,南越军舰首先向中国海军的274号猎潜艇开炮射击,炮弹命中指挥台,艇上的政委当场牺牲.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海军立即实施自卫还击.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外都非常重视提高火炮发射速度,尤其国外,已把“具有爆发射击能力”定为发展火炮的重要指标之一,并努力采用新技术研制弹药装填系统,以提高火炮威力。因此,供输弹装置装填自动化就成了提高发射速度的关键问题。GJB 1827—93《自行小口径高射炮供输弹装置通用规范》是在分析研究了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有关标准,广泛收集、总结近年来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