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机载C3I系统的试飞中数据质量评估指标多、数据量大等问题,建立了数据质量评估模型.并阐述了该模型的构造方法,将数据中复杂的指标体系进行了量化处理,将粗糙集和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了一种试飞数据综合质量的计算方法.实现了对数据的实时监控.该模型简捷、准确、工程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资讯     
《军事文摘》2023,(19):4-5
<正>美空军推动人工智能试验场的发展据美空军装备司令部网站8月30日报道,美空军装备司令部近日在埃格林试验场对鱼鹰MK Ⅲ无人机进行了首次自主试飞。此次试飞重点测试自主试验环境软件的“看门狗”功能。据悉,该功能可在机载自主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间构建屏障,在无人机将要违反空域边界飞行限制时,解除自主系统的自主权,并将飞机送往安全的修复点。此次试飞表明,美空军无人机自主飞行测试的保障措施已经到位,并开始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建立事故隐患管理体系标准是企业对安全生产隐患实施系统科学管理,实现"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的有效途径。提出了企业事故隐患管理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原则、内容、模式和核心要素,论述了事故隐患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估的指标体系、评估方法、评估等级和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4.
战场态势是控制作战节奏、把握战斗进程的重要手段。借鉴组件化建模的思想,采用组件组合描述态势要素的方式,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战场态势表达模型。该模型构建了以态势图层为中心的管理机制、以“态”表达组件和“势”表达组件进行组合描述态势要素的建模机制和以图层服务为手段的功能扩展机制,可以显著增强战场态势显示的灵活性和提高系统功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5.
机载雷达多机编队试飞指挥引导自动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战斗机雷达目标编队传统的人工指挥引导速度慢、精度差、效率低,现有试飞手段满足不了新一代战斗机机载雷达试飞目标编队大场次多批、多路、多层次指挥、引导和决策需求的问题,介绍了机载雷达目标编队试飞自动化指挥引导的基本全向引导法等方法、主要功能设置和模块体系结构,建立了机载雷达目标编队试飞自动化指挥引导实现模型,并在地面雷达和GPS试飞指挥引导自动化系统研制中得到实现和验证。  相似文献   

6.
复杂系统安全性的分析与控制要解决复杂系统危险源识别、不安全动作分析、危险致因因素识别、控制策略制定等任务,是一个包括系统建模、行为分析、控制作用设计以及系统仿真模拟等在内的复杂动态迭代过程。以系统安全性为主题,用系统思维方式来研究复杂系统安全性建模、安全性分析、安全性控制等问题。通过比较传统模型和系统思维模型,指出采用FRAM、STAMP等事故模型的必然性。通过比较传统分析和系统思维分析,指出采用FRAM、STPA等分析方法的优越性。依据复杂系统的安全性模型与分析需求,提出复杂系统安全性仿真系统整体架构和基于模型偏离与机器学习的安全性仿真方法,指出仿真方法在安全性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油库安全事故致因机理及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首先基于油库安全和事故状态分析,将油库安全事故的影响因素分为人的行为、物的状态、管理和环境四个要素,提出油库安全事故致因新模式,即两种安全模式和一种事故致因模式,以从源头上控制油库事故的发生。其次,依据致因模式,建立了油库安全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人员、装(设)备、材料、环境、方法,有助于评判油库安全状况。最后,依据安全事故新模式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油库安全保障体系,包括安全教育、安全技术培训、安全法规、安全监督、安全预案与救援、安全设施建设等体系。  相似文献   

8.
针对武警警种部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过程中,财务指标无法涵盖影响部队经营绩效的所有因素,尤其是不能涵盖那些对绩效具有重要影响的却又难以量化的因素的问题,重点从非财务绩效指标体系的选择、指标权重的设置、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弥补了部队警种部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过程中缺少非财务指标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兰华  杨峰  吴俊  屈立安  梁彦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2,37(2):112-115,119
构建了一个基于HLA的雷达目标跟踪分布式仿真系统。采用组件设计思想,实现目标跟踪组件和滤波组件,并将这两套组件嵌入到目标跟踪分布式仿真系统中。实践结果表明:基于组件思想构建的目标跟踪和滤波算法能够很好嵌入到分布式雷达目标跟踪系统中,从而为跟踪算法的合理选择、算法参数的优化设计,以及实际系统的研制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目前云计算服务中存在的应用风险和安全隐患,并将其抽象为两方面的问题,即安全边界问题和用户服务资源映射问题。为了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根据云计算系统的实际需求,给出云计算服务的一种普适性的定义;在此定义基础上,提出了云计算服务的安全框架,并设计了云计算服务各层协议集合。在这个框架和协议集合下,分析了保证云计算服务正常执行所需的四方面要素,以及将诸要素较好地整合在一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根据机载自卫电子对抗试飞验证的需要,分析机载自卫电子对抗仿真评估的任务使命、结构和功能。建立了雷达系统、侦察系统、干扰系统和评估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并开发机载自卫电子对抗仿真评估软件,为机载自卫电子对抗试飞验证提供仿真实验平台,仿真结果验证了该仿真评估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作为指挥信息系统安全可控运行的重要保障,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目前存在着整体轮廓不清、顶层设计力度不够等问题。研究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结构,可以增强安全体系综合集成,提高组件间的互操作性,有效解决网络安全防护的顶层设计问题。通过分析军事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框架中系统视图模型的内容和相互逻辑关系,描述了支持网络防御作战的系统、系统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建立了系统视图的几种典型模型,为体系化建设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结合战斗机综合航电/火控系统发展趋势及其特点,简述了空地一体化试飞、多机协同试飞概念,介绍了一种利用××型飞机综合航电地面支持设施模拟空中动态试验环境和多目标,与数据传输设备、DGPS多目标导航定位系统、数据融合处理系统以及空中试验机构成的多机协同试飞方案.利用仿真模拟与实际飞行相结合,减少空中飞机的数量,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多机协同作战试飞体系.对空地一体化试飞、多机协同试飞的关键技术和试飞评估进行了探讨,为战斗机综合航电/火控系统多机协同试飞提出了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灰色模糊理论在弹药安全管理系统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弹药安全管理系统评价是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度量和预测。将灰色模糊数学理论应用于弹药安全管理系统评价,通过分析影响安全管理水平的因素,建立了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综合评价并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DEVS建模仿真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将XML和组件技术开发方法引入到仿真系统开发中.提出了基于组件的DEVS建模仿真框架,可以很好地支持仿真模型组件从静态模型描述到动态模型的调用,支持模型组件的重用和组合.  相似文献   

16.
构建了空间任务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概念模型,引入可达矩阵描述,定义组件贡献度和组件依赖度的概念,为定量分析体系结构优化问题提供了方法。特别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组件的增、删以及合并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给出了优化的规则,为顺利进行系统体系结构优化提供了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7.
针对空空多目标攻击问题,运用一种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时分多址(TDMA)和频分多址(FDMA)相结合的技术,设计了试飞多目标实时定位系统。在试飞中通过无线数据链路实时获取多个目标的GPS位置、速度数据,进行插值推算等数据融合处理后,发送给评估系统,作为空空多目标攻击技术实时评估的基准信息。系统具有定位精度高、系统数据更新率快,在实际应用中显示了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空天战机”:未来世界安全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新 《国防科技》2010,31(4):4-9
美国空军试飞X-37B空天飞机,显然是"太空军事化"的开端。"空天飞机"成功试飞之后,立即引起了国际舆论的极大关注。文章论述,"空天飞机"是不是"空天战机"?它对未来战争将产生什么样的深远影响?会不会引发新的太空军备竞赛?未来的世界安全吗?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舰艇编队作战效能评价高度专业性、复杂性及要素间关联性等技术难题,提出了基于证据推理法(ERA)和前景理论(PT)的舰艇编队作战效能评价方法,分两步确定最优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对于要素间客观存在的关联性,从理论上证明了关联性越低,证据推理法的应用效果越佳,再以此为目标优化效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前景理论构建了指标体系关联度最小、评价能力前景价值最大的非线性优化模型,同时确定指标最优权重,并给出求解方法。为了验证这一方法的有效性,将基于ERA和PT的舰艇编队作战效能评价方法应用于多想定的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地解决舰艇编队作战效能的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保证机场运行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依据模糊物元分析理论,结合机场运行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综合赋权的机场系统模糊物元安全评价模型。在该模型中,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主客观综合所确定的权重,为指标体系进行线性加权,实现综合赋权,从而将计算得到的综合权重用于模糊物元建模与评价。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步骤简单,过程科学合理,并兼顾了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评价结果总体反映了机场的真实安全水平,也为机场安全的科学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