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夺取政权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最大量、最主要的实践,是领导革命战争的实践。在这一实践中,他对革命战争的军事经济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观点和政策主张,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适合于中国革命战争特殊规律的战争经济思想体系。它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毛泽东战争经济思想的初步形成阶段,时间跨度大致从1927年到1934年。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我们党对武装斗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开始有了深刻的认识。毛泽东积极参加了武装斗争的理论准备和具体实践。他在“八七”会议上,就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同年  相似文献   

2.
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是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开始的,党在大革命时期所从事的军事工作,往往不为人们所注目。然而我党最早直接从事军事工作则是从大革命时期开始的。我党在大革命时期所从事的军事工作是中国共产党战争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毛泽东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是一部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的长篇壮丽史诗。众所周知,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从这时起,武装斗争成为党的工作的中心。但在此之前,即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上溯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之始,党的一些领导者,如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等,实际上已经对武装斗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为这部史诗谱写了生动的序曲。  相似文献   

4.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进行革命斗争的实践中 ,初步把马列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探讨了无产阶级战争观 ,提出了中国革命道路、人民军队建设和革命战争方式等方面的军事思想 ,并指导了当时的革命斗争 ,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作出了宝贵探索 ,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彭湃是中国现代农民运动的先驱和广东海陆丰农民运动的领导人,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武装斗争中一位杰出的组织者。他比较早地强调武装农民的重要性,领导和组织广东农民自卫军支持革命;主张解决土地问题与武装农民紧密结合起来;主张以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主张以革命武装保卫革命根据地建设。彭湃的军事活动与武装起义思想,对推动革命事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武装斗争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是一部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长篇壮丽史诗。我党从建立之日起,就开始了武装斗争的探索,一些领导人如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等都为此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在大革命时期,李大钊在北方地区领导的国共两党的军事工作,意义深远。在纪念李大钊诞辰110周年之际,由军事科学出版社近期出版发行的《李大钊的军事活动》(军事科学院军史部萧裕声研究员著)一书,即是近年来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李大钊军事活动的一部力作。其特点是:一、思路创新,为研究我党早期的军事活动拓展了新的领域。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很长的…  相似文献   

7.
方志敏同志,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至1927年任江西省农民协会秘书长。大革命失败后,方志敏同志经过艰苦的工作,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受到毛泽东同志的称赞。1931年11月召开的中央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授于红十军一面奖旗,奖给方志敏同志一枚银质勋章。立志“为中国独立解放而斗争”方志敏同志1900年农历7月出生在江西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的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他从小就痛恨恶霸地主、土豪劣绅对农民群众的剥削压榨。在小学读书时,曾带领进步同学,反对漆工镇大恶霸地主黄理卿竞选参议员;向省警察厅控告警察所包揽诉讼、贪脏枉法的罪行,并把许多恶霸地主的罪行公诸于众,在社会上曾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8.
瞿秋白武装斗争思想的形成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1919年至1925年“五卅运动”是其萌芽时期;1925年“五卅运动”后至1927年“八七会议”前,是其基本形成时期;1927年“八七会议”至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是其成熟时期。就其形成原因来看,旅俄经历是首要原因,中国革命斗争发展的实际需要是客观原因,担任党的主要领导人是主观原因。瞿秋白武装斗争思想是我党历史上较早对武装斗争问题给予重视和阐述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9.
红军游击战作战原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全部作战原则的基础,是人民解放军军事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转入武装斗争。当时还没有进行长期革命战争的思想,只是模仿俄国十月革命样式,企图以工农群众和革命军人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军事后勤思想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是一位坚定的不屈不挠的革命实践者。在为中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而奋斗的过程中,他经历了长期曲折而艰苦的探索。尤其在组织领导武装斗争的实践中,批判地吸收了中外后勤建设和后勤保障的理论精华,概括总结了在与南北军阀斗争中后勤保障的历史经验,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军事后勤思想。对我国近代军事后勤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拟就其军事后勤思想理论作一初步探讨。一、发展国家经济,增强国防实力孙中山在革命战争长期的实践中,深知战争对经济的依赖…  相似文献   

11.
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血腥大屠杀的严重时刻,以武装斗争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一次伟大尝试,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战争、探索土地革命、根据地道路以及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因此说,南昌起义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历史上有其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2.
南昌起义之后,我党充分吸收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组建和掌握了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以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为了使这支武装力量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能够生存并逐步壮大,我党十分注意红军队伍中各类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我军特色且实用性强的人才选拔培养体制。  相似文献   

13.
李峻 《军事史林》2021,(4):28-33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7年党创建了人民军队.在这一进程中,革命先辈们筚路蓝缕,风雨兼程,以初心践行建党建军使命,张太雷是其中突出代表.他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29岁牺牲,其短暂而辉煌的革命岁月主要贡献于党的创建时期与大革命时期,这也是党创建人民军队的重要准备阶段.作为党团的早期领导人、广州起义的总指挥,张太雷对武装斗争及革命军队的作用等一系列军事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为党在大革命失败后立即着手创建人民军队、独立开展人民革命战争作出了重要而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基本形式是武装的革命反抗武装的反革命,长期的武装斗争需要有一定的战争经济力量做保证。毛泽东在领导民主革命斗争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回答了革命战争中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的经济问题,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军事经济思想,成为毛泽东思想理论宝库中的灿烂明珠。认真地学习和系统地研究这一时期毛泽东的军事经济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近、现代史的沉痛教训告诉我们,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尊严。一个红色政权,一个无产阶级组成的政党,只有实现"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才能保卫土地革命成果和红色政权,夺取武装斗争的更大胜利。早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明确指示"每个游击战争根据地都必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是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创立同时开始的。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独立进行武装斗争的方针,但面临着武装夺取政权走什么道路的重大问题。当时,党中央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城市中心论”,许多领导者主张举行城市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然而,毛泽东却独树一帜,力排众议,在1927年7月中央常委扩大会议上提出:农民自卫军应当上山,以便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他强调:“不保存武力,则将来一到事变,我们即无办法”。这是毛泽东武装割据思想的萌芽。在同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又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9  相似文献   

17.
发生在1932年8月的高蠡暴动,是保定地区高阳、蠡县一带的广大农民在中共河北省委和保定特委直接领导下,掀起的一场旨在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大规模农民武装斗争,是  相似文献   

18.
土地革命时期,方志敏领导创建了著名的赣东北苏区正规红军——红十军。这支英勇善战的红军队伍为中国的苏维埃运动和抗日救国的民族大业,血染东南半壁红,谱写了人民军队历史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19.
解放战争时期 ,我军建立以东北革命根据地为基础的战略后方基地 ,形成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强大后方 ,探索这一时期战略后方基地的形成与发展 ,对做好新时期军队后勤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作用。本文探索的战略后方基地是指广义上的概念。一、我军战略后方基地的演化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建立东北战略后方基地绝非偶然 ,而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这是战略后方基地的雏形鉴于中国历史上多次农民起义因缺乏巩固的根据地而导致失败的教训 ,我党自1 92 7年独立地领导和开展武装斗争…  相似文献   

20.
(一)周恩来是我们党内最早从事军事运动的杰出代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和主要形式,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众所周知,我们党对武装斗争重要性的认识,对武装斗争经验的积累,都有一个过程。从全党来说,充分地认识武装夺取政权,战争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并独立地领导武装斗争是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后,毛泽东在这方面作出了特别重要的贡献。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的主要精力是从事工农民众运动,而对军事运动问题的认识是不足的。但是,不能说我们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无人注重武装斗争,无人组织军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