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由来已久,是美国和伊拉克的严重对立所致,是美国“遏制”政策与伊拉克“边缘抗争”策略的对抗,美伊双方针锋相对,美国有可能再次对伊拉克使用武力,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2.
林玲 《宁夏科技》2002,(9):72-72
美国国对伊拉克的战争早已酝酿多时,许多媒体也相继报道:美国对伊拉克的打击仅是时间问题。近日,华盛顿消息称,美国在对伊拉克作战中可能用一种还未注。  相似文献   

3.
尽管联合国对伊拉克武器核查并没有最后定论,但美国军事打击伊拉克的准备却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并针对伊拉克防御体系的特点,已研制出多种新武器,谋求在短时间内摧毁萨达姆防线,达成速战速决。一、防生化武器袭击的新装备 有外电评述,如果美国对伊拉克动武,  相似文献   

4.
2002年11月8日,一直以强硬态度抵制联合国武器核查的伊拉克突然宣布接受联合国1441号决议,准许核查人员进入伊拉克执行武器核查。伊拉克的这种态度使其暂时避免了遭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武力打击,但是却没有实质上消除战争威胁。自从2002年10月10日和11日美国参众两院以压倒多数票相继通过授权美国总统布什在必要时使用武力,解除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的威胁,并迫使伊拉克履行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有关决议后,舆论普遍认为,该决议的通过,等于给布什总统一张授权对伊拉克动武的“空白支票”,使得美英朝着军事打击伊拉克迈进了实质性的一步。伊拉克的突然接受核查,明显是萨达姆最终屈服于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的武力威胁。导致萨达姆屈服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其武装力量在近10年的制裁中的严重衰败,尤其是伊拉克防空系统的严最衰败。  相似文献   

5.
目前,美英联军已经基本控制了伊拉克的主要城镇和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美国以查找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帮助伊拉克人民实现一个更好的未来”为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但时至今日,美国在伊拉克并没有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伊拉克人民面对的“更好的未来”却是混乱、饥饿、疾病和死亡。 战争之初,美国方面一再宣称,美军在对伊的空袭中使用的是精确制导的炸弹和导弹,这种新战术不  相似文献   

6.
声音     
《环球军事》2010,(18):5-5
“结束伊拉克战争是我在竞选总统时作出的承诺,结束战争对伊拉克和美国都有好处。美国为这场战争付出了重大代价,在国内预算吃紧的情况下将大量资源投入国外战场,现在已到了翻开新的一页之时。结束伊拉克作战任务后,美国将把军事资源投入到阿富汗战场,从伊拉克撤军让美军能在阿富汗展开攻势。”  相似文献   

7.
伊拉克战争结束快4年了,伊拉克仍然是乱局一片,丝毫看不出和平的迹象,而美国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处境非常尴尬。下面列出的关于美国和伊拉克的一组数字可以在一个侧面揭示伊拉克的乱象和美国的困局。20——盟友纷纷转向,“多国部队”分崩离析美国最初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本身就没有得到联合国的支持,许多国家对军事打击的做法都有疑义,但仗着其“一家独大”的地位,美国还是凑了“多国部队”,发动了战争。令美国想不到的是,不到4年,20个盟友开始陆续以种种理由完全撤出、部分  相似文献   

8.
《宁夏科技》2001,(10):58-59
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的10年里,美国一刻也没有放松时伊拉克的制裁.伊拉克人民不仅生活在物资匮乏的环境里,而且时刻面临着“人在家中坐,灾从天上来”的命运因为美英战机经常出没在伊拉克南部和北部上空。伊拉克尽管在实力上远不及美国,但在精神上并不害怕,至今仍坚持抗争。  相似文献   

9.
2003年3月,美国借口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断然对这个主权国家发动了战争。为配合美军方的行动,微软公司开启其操作系统中预留的后门,发出指令,全面封死伊拉克联网的基于微软操作系统平台的指挥控制系统和导弹发射系统,导致伊拉克的导弹无法发射,实时化指挥控制无法达成。战争的结果是美国以对伊拉克的绝对优势大获全胜,伊拉克政权跨台,总统萨达姆沦为美军阶下囚,美国掌握了对伊拉克的全部控制权。作为纯“民营化”企业的微软公司在伊拉克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功能,立即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其“军事性质”的表现引导各国企…  相似文献   

10.
金凯 《国防科技》2003,(2):48-50
2003年是美国决定要对伊拉克动用武力的关键一年。美国高级官员均称“推翻萨达姆”是美国当前重要目标之一。鲍威尔指出:“无论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重返伊拉克的事进行得怎样,对伊拉克人民以及这一地区的人民来说,巴格达换个政权是件好事。这就是美国的政策。”美国对伊进攻看来只是时间问题了!  相似文献   

11.
9月16日,一直在武器核查问题上坚持强硬立场的伊拉克突然通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宣布将无条件允许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恢复工作。此间分析人士认为,伊拉克政府在武器核查问题上软化立场是一种无奈而明智的选择,意在回避同美国迫在眉睫的军事对抗。 自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后,美国在战略和战术上均把“反恐”矛头直指伊拉克。美国总统布什年初先将伊拉克列为“邪恶轴心”国家之首,随后多次公开宣称要使用“各种手段”改变伊拉克政权。美国准备再次攻打伊拉克的主要理由就是后者拒绝接受联合国核查,继续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美国利益和地区安全。  相似文献   

12.
2003年是美国决定要对伊拉克动用武力的关键一年。美国高级官员均称“推翻萨达姆”是美国当前重要目标之—。鲍威尔指出:“无论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重返伊拉克的事进行得怎样,对伊拉克人民以及这一地区的人民来说,巴格达换个政权是件好事。这就是美国的政策。”美国对伊进攻看来只是时间问题了! 实际上,从海湾战争至今,美国始终把  相似文献   

13.
美国军方3月17日宣布,伊拉克西部安巴尔省16日3次遭含氯气汽车炸弹袭击,共导致2名伊拉克警察丧生,6名美国军人和大约350名伊拉克平民中毒。自今年1月份以来,伊拉克先后发生了4起类似“氯弹”袭击事件,伊反美武装开始采取新的战略,使用非常规武器发动袭击。  相似文献   

14.
1992年12月27日,一直保持沉默的伊拉克打破了禁飞区上空的宁静。一架伊拉克米格战斗机出现在其国土南部“禁飞区”以内32公里处,被美国 F-16喷气式战斗机拦截击落。这是美、英、法三国在伊拉克建立禁飞区以后第一次击落伊拉克飞机。同一天,还有另外3架伊拉克飞机闯入禁飞区,遇到美机拦截后掉头逃脱。然而,伊拉克飞机并未就此罢休。第二天,又有一些伊拉克军用飞机进入禁飞区,纵深与第一天差不多。伊拉克飞机为何一再冒险进入禁飞区?据以色列阿拉伯问题专家说,是对美国及其盟国的试探,以此来  相似文献   

15.
海湾地区风云再起,美伊战争箭在弦上。无法预料当读者看到本期刊物时,美伊冲突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但对于读者希望了解的事情——美国为什么执意要攻打伊拉克?战争一旦爆发,美军可能会如何攻打伊拉克?除了众所周知的主战武器之外,美军还准备动用什么新家伙对付伊拉克?伊拉克为什么敢与美国叫板?我们还是准备给出一个说法。  相似文献   

16.
迄今为止,美国一直像用餐刀切割香肠一样,用它自己的政治概念切割伊拉克战争的进程:把2003年的战争叫战争,而把今天发生在伊拉克的一些袭击事件称作恐怖主义。即使按照美国的逻辑,这种说法也很值得推敲:它怎么能把一根香肠中的一段叫香肠,而把同一根香肠中的另一段称作"肉片"呢?如果孤立地看,2003年的老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和萨达姆的战争,现在正在进行的战争则是美国和伊拉克反美武装力量间的战争,或称之为新伊拉克战争。而如果联系地看,那只是同一场战争的两个不同的阶段。只是在第一阶段的老伊拉克战争中,美国赢得了胜利,而在眼下这场新伊拉克战争(第二阶段)中,美国虽然掌握着一般意义上的战争主动权,却没有赢得胜利,而是陷入到了它并不愿看到也不会承认的战略相持阶段。这就是美国政府宣布伊拉克主要战事结束两周年后的现实。--题记  相似文献   

17.
今年8月以来,美军已经向伊拉克境内的“伊斯兰国”武装发动160多次空袭。然而,由于“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境内也有据点,仅在伊拉克空袭难以击败这一极端组织。因此,美国打算扩大空袭范围至叙利亚,还考虑出动无人机以支援伊拉克政府。通常.美国航母会携带30架以上的F/A-18E/F战斗机,美军在海湾拥有多个空军基地,可起飞打击伊拉克“伊斯兰国”武装分子。那么,美国这次干预伊拉克的空中主力会有哪些呢?打击伊拉克“伊斯兰国”武装分子能力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18.
数字Numbers 68亿美元1月10日,美国总统布什向国会申请68亿美元,用于支持他即将宣布的对伊拉克新政策,包括向伊拉克增派2.15万名士兵和支援伊拉克重建。其中56亿美元用于增兵计划,12亿美元用于支援伊拉克重建项目。首批增派部队将在今后5天内进入伊拉克。按计划,伊拉克政府也将在2月份向巴格达增派3个旅的兵力,以配合美国的增兵行动。  相似文献   

19.
孙力舟 《环球军事》2014,(17):24-25
2014年8月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授权对“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进行空中打击,美军随即开始空袭伊拉克北部库尔德自治区首府埃尔比勒附近的“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阵地。这次军事行动,被一些军事评论家称为继1991年海湾战争和2003年伊拉克战争之后的第三次伊拉克战争。  相似文献   

20.
林玲 《宁夏科技》2002,(5):68-68
在美国的各个媒体,打击伊拉克的新闻铺天盖地,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而且,在其他国家也有各种“关于美打击伊拉克”的报道。事实上,这是美国对伊拉克实施的一种心理战术,企图用心理战的攻势来摧毁对方的精神防线,从而瓦解对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