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党在组织领导工农革命运动的同时,就开始注意军事工作.1921年至1927年,为中国共产党开展早期军事斗争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传播马克思主义武装斗争理论,培养革命军事政治人才,创建革命军队政治工作,推动军事运动与工农运动结合,建立广泛的反直反奉军事统一战线,取得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组织领导的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东征与北伐战争的胜利,从理论和实践上为党后来独立领导军事斗争,打下了基础,培养了骨干,准备了队伍,积累了经验,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2.
中央军事委员会,简称军委,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军事机构。 中央军委有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因为对军事斗争缺乏认识,最初几年主要是开展工农运动,所以党内没有军事机构。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以后,我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在广州共同创办了黄埔军校,党开始介入军事斗争。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为了便于开展黄埔军校的工作和加强对广东地区军事斗争的领导,中共广东区委建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是一部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长篇壮丽史诗。我党从建立之日起,就开始了武装斗争的探索,一些领导人如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等都为此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在大革命时期,李大钊在北方地区领导的国共两党的军事工作,意义深远。在纪念李大钊诞辰110周年之际,由军事科学出版社近期出版发行的《李大钊的军事活动》(军事科学院军史部萧裕声研究员著)一书,即是近年来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李大钊军事活动的一部力作。其特点是:一、思路创新,为研究我党早期的军事活动拓展了新的领域。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很长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从创立到国民革命失败,以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为分界点,其对军事理论的探索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国共合作建立前,党虽然没有从事具体的军事活动,但却对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观和战争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国共合作建立以后,党结合国民革命战争的实践,进一步对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性、工农武装的重要地位及革命军队的建设理论等军事理论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军事理论的探讨,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奠定了基础,对后来我党独立领导军事斗争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动了一系列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武装起义,并将工作重心转向农村,创建了一系列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了保卫红色政权,我党在鄂东南、闽西地区先后成立了四支红十二军.现将其各自的战斗历程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是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开始的,党在大革命时期所从事的军事工作,往往不为人们所注目。然而我党最早直接从事军事工作则是从大革命时期开始的。我党在大革命时期所从事的军事工作是中国共产党战争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毛泽东  相似文献   

7.
岳峰 《军事历史》2012,(3):37-39
1926年7月,中国共产党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会议通过了《军事运动议决案》。这是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创建以来作出的第一个军事工作方面的决议,标志着党的核心决策层将军事工作纳入了推进中国革命的全盘工作筹划,凸显了军事工作重要性的日益增强。《军事运动议决案》的提出,既反映中国共产党早期在军事问题上的探索成果,也对后来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人民军队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苏杭 《军事历史》2004,(2):23-27
人们在谈到共产国际、联共(布)在大革命时期对华政策的失误时,总要提到其只重视建立国民党的武装,而忽视甚至反对建立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这一点。毫无疑问,共产国际、联共(布)是将国民党的军事力量作为主要扶持的对象,但他们是否完全和始终忽视或者反对中共开展军事工作呢?笔者从俄罗斯新公布的档案资料中发现,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联共(布)也曾对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工作进行过指导和帮助。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它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建立了自己的军事领导机构,并在军事工作方面取得了初步的经验。不过,共产国际、联共(布)并不是始终如一地关心和支持…  相似文献   

9.
从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国民党正面战场先后进行了太原、淞沪、徐州和武汉四次大规模的防御性战役,对于打破日本帝国主义“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消耗日军作战兵力和战争资财,最后迫使日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保守,曾起了重要的作用。正如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指出的:“从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到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938页)这里,仅从军事上对其努力的方面和招致失利的原因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1945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利用抗日战争的胜利,派遣大批干部和部队进入东北,并创建了巩固的东北根据地。这一极其重要的战略举措,对我党战胜国民党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而这一举措又是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中作出的。中国共产党人抓住时机,团结一致,不遗余力,完成了对东北的战略进军,改变了长期以来革命力量始终处于被包围状态,奠定了战胜国民党的基础。正如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党许多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①,我党的许多战略决策也是集体作出的。在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期间,刘少奇代理党中央…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在山西抗日前线杜宏奇抗日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的代表,参与了山西抗日前线几次重要战役的组织领导工作,在一些重大的战役决策上,提出了许多正确的方略。这一时期,周恩来卓越的军事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为协调八路军与国民党军的共同...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是我党军事统一战线工作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早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就在军事统一战线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1935年12月,党的瓦窑堡会议上决定成立东北军工作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从1936年4月起,周恩来就统一主持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统一战线工作。1936年7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成立白军工作部,也由周恩  相似文献   

13.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充分利用反蒋军事统一战线形成、发展的有利条件,正确贯彻军事统战的理论原则和策略方针,以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基础,以反对蒋介石集团内战独裁政策为号召,以政治争取和政治瓦解为主要形式大力争取并促使国民党军内部的反蒋“间接同盟军”转化为“直接同盟军”。反蒋军事统战的成功开展,丰富了我党军事统战的理论宝库,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解放战争时期,由于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确立,中国共产党被迫将抗日战争时期确立的"联美抗日"政策,改为"中立美国"的政策.在反对美国武装蒋介石集团,支持蒋介石利用内战消灭共产党,建立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针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反动性发动了强大的舆论攻势,同时,中国共产党又在对美进行政治斗争的同时,做好了美国直接出兵的军事准备与战略部署,从而极大地遏制了美国在解放战争时期对中国内政的武装干涉,为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并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对美斗争,表现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处理外交问题的卓越才能,对于当前的军事斗争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闻天是我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在这一时期所写的文章、发出的指示和为中央起草的决议不仅为我党在政治、经济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和意见,而且他还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军事思想,从而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为我党我军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指导革命战争的胜利进行,也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广东省的东江、海南岛、珠江三角洲和粤中、雷州半岛、潮汕等地区的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起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为我党在华南建立了战略支点。华南的抗日武装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创建起来的。大革命失败以后,广东的党组织大部遭到破坏,除海南岛尚保存三十多人的红军游击队以外,其余地区都没有党所领导的武装。 1938年初,中共广东省委针对日军加强在东南沿海侵略活动的情况,指示各地党组织加紧建立抗日武装的准备工作。中共东莞中心县委根据省委的指示,于1938年7月,以国民党社训总队的名义,组织了东莞常备壮丁队第二中队,这是我党在除海南岛以外的华南地区掌握的第一支抗日武装。1938年10月12日,日军开始进攻广州。东莞中心县委于13日又成立了一支  相似文献   

17.
六十五年前,正当北伐狂飙从珠江流域转而席卷长江流域之际,国民党内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先后叛变革命,他们撕毁了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旗帜,把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推进了内战的火海里。面对国民党血腥屠杀的白色恐怖,中国共产党人发动和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缔造了人民军队。伴随着这一伟大的历史性创举,党的战略指导思想开始实行曲折而重大的转折,即以城市为工作重心转为以乡村为工作重心,艰难而成功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党的战略指导思想的转折,是这一时期发生的影响着中国革命命运的两件大事。本文试图就其发生的社会环境、时代条件以及中国革命的主观因素等作一分析,以冀加深对其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意义的认识,并殷切地期待着行家指正。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在与日本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毛泽东为我军制定了一整套科学的游击战略,并提出了一系列适应军事斗争需要的后勤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军战胜了难以想象的物质困难,保障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因此,探索这一时期毛泽东的军事后勤思想与实践,对于未来反侵略战争和后勤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建立统一战线、拓宽补给渠道统一战线,是我党的三大法宝之一。1936年7月16日,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诺谈话中,就明确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重要条件。建立统一战线,在军事上可以团结一…  相似文献   

19.
开展兵运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基本手段是通过派人打入国民党军内部建立秘密党组织、发展党员,在时机成熟的时候组织哗变或起义。中国共产党在开展兵运工作中摸索总结出强调阶级斗争、坚持士兵斗争与工农斗争相结合、坚持政治瓦解与军事打击相结合,以及坚持组织工作中的保密制度等原则,并形成群众性和实践性的鲜明特点。尽管这一运动在当时受到"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但它在削弱国民党军力量的同时发展壮大了革命的力量,开创了人民解放军瓦解敌军工作的先河。  相似文献   

20.
彭湃是中国现代农民运动的先驱和广东海陆丰农民运动的领导人,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武装斗争中一位杰出的组织者。他比较早地强调武装农民的重要性,领导和组织广东农民自卫军支持革命;主张解决土地问题与武装农民紧密结合起来;主张以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主张以革命武装保卫革命根据地建设。彭湃的军事活动与武装起义思想,对推动革命事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武装斗争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