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毛病     
老兵陈文柏复员回到家乡,带回了满满一箱荣誉证书。妹妹开玩笑:“哥,咋没带个嫂子回来?”陈文柏笑笑,老百姓哪里知道部队的规矩。  相似文献   

2.
南海玉     
王瑜,一个在南疆战士心中被誉为“南海玉”的军人妻子,不仅有着美丽的外貌,而且有着玉石般的心灵。 王瑜,大学毕业生,出身在一个干部家庭,现在湖北省崇阳县政府机关工作,两个妹妹也在上大学。她  相似文献   

3.
得克萨斯州人亨瑞·兹哥兰德遗弃了自己的妻子,使得妻子含恨自杀。她的弟弟义愤填膺,为了替姐姐报仇,前去抢杀兹哥兰德,子弹擦仇人的脸面而让,飞进旁边一棵大树中,这个代姐报仇的弟弟以为兹哥兰德死了,大仇已报,于是自杀身亡。  相似文献   

4.
正【案例】2014年春节过后,杨某来到自己位于新疆额敏县的一处闲置房屋,发现妻子的妹妹、妹夫住在里面。杨某提出让他们搬离,不料妹夫却说他们已将1.5万元的年租金交给了杨某的妻子。杨某一气之下,将两人告上法庭。法院审结查明,2010年,杨某的妻子马某将该房屋出租给其妹妹和妹夫居住;2013年12月21  相似文献   

5.
作为英国特种部队,历史上的“哥曼德”曾经叱咤风云;作为英国海军陆战队,当代的“哥曼德”依然成名远扬。2002年,我在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期间,有幸参观了“哥曼德”训练中心,并亲身体验了“哥曼德”训练。“哥曼德”训练中心不仅拥有现  相似文献   

6.
声音     
《环球军事》2014,(10):5-5
“是不是针对中国,我们要看美方是怎么说、怎么做的。至于来不来中国,一句话:你来,或者不来,我就在这里。” —4月28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谈及美国总统奥巴马亚太之行不包括中国时这样说。 “希望乌克兰有关各方和国际社会继续采取有助于缓和乌克兰当前紧张局势的举措,放弃武力和暴力行动,通过政治对话和平解决分歧,回到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7.
洛阳市某企业的展某和妻子王华(化名)婚后一直不和。丈夫提出离婚,却因妻子身份和身份证不一致的怪问题遇到麻烦。原来,几年前,王华用自己的真名和展某办理了结婚手续。当时,为给仅有小学文化程度远在三门峡的妹妹王雨(化名)安排工作,王华和妹妹将身份调换。王华用妹妹王雨的名字,用自己的照片办理了身份证,并从此接手妹妹的档案;王雨用姐姐王华的名字、自己的照片办理了身份证,并接手姐姐的档案和高中毕业证书。3年后,姐姐王华用自己的名字,妹妹的身份档案和展某结婚,生活至今。  相似文献   

8.
高强 《国防》2002,(1):52-52
孙子曰:“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无有所不可攻也。” 意思是: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会来,而要依靠自己的严阵以待,充分准备;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会进攻,而要依靠自己牢不可破的防守。  相似文献   

9.
“礼尚往来”,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话,也是流传几千年的一种社会风尚。《礼记·曲礼上》载:“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人情,讲礼节。亲朋好友、同学同事或战友之间的礼尚往来,为加深理解,增进友谊之必要。“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那还有什么人间情趣呢?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时间最漫长、内容最艰难的特种兵选拔训练,自第二次世界大战设立以来,英国海军陆战队“哥曼德”训练曾经让无数须眉或望而却步,或中途退出,令人仰慕的绿色贝雷帽和“哥曼德”臂章似乎永远只属于极少数勇士。然而,2002年,这个保持了近60年的“哥曼德”训练记录却被菲利帕·塔特莎尔打破,她成为了英军历史上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惟一一位戴上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哥曼德”绿色贝雷帽的女性。  相似文献   

11.
《当代海军》2003,(11):44-45
作为英国特种部队,历史上的“哥曼德”曾经叱咤风云;作为英国海军陆战队,当代的“哥曼德”依然威名远扬。2002年,我在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期间,有幸参观了“哥曼德”训练中心,并亲身体验了“哥曼德”训练。“哥曼德”训练中心不仅拥有现代化的训练手段和先进的训练方法,其独特的训练“悖论”更是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2.
“哥曼德”是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突击队员的别称。这个名称是颇有来历的。在1899年至1902年的“布尔战争”期间,面对英军25万大军,非洲的的布尔族采用多股小部队进行游击战的方法,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整整与强敌周旋了两年。这些部队神出鬼没.英勇无比,英军把他们称作“哥曼德”,意思就是突击队。英军后来把自己的特种部队也命名为“哥曼德”大概是想创造出以弱胜强、以寡敌众的奇迹吧。二战时,“哥曼德”部队成为一支令德军闻风丧胆的王牌军。 2002年7月,中国海军陆战队军官李发新和另外一名队友在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期间,到英国海军陆战队突击队员训练中心亲身体验了“哥曼德”训练。归国后,他专门为本刊发来了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3.
时下,礼物已经从表示尊敬、关爱、友好等原始内涵中逐渐变异,送礼的目的、方式等等,已经被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揉进了尘滓,蒙上了阴影。近几年,军营中官兵之间的送礼现象亦有所抬头。“来而不往非礼”。“礼”尚往来耶?“礼尚往来”已经成为现代人际交往约定俗成的准则。在军营,个别人为了求发展,在考军校、改选士官、职务调配等问题上,给首长送礼拉关系、要照顾;在战友、同事过生日、立功受奖等时机“随礼”表庆贺。一来二往,助长了送礼之风。《礼记·曲礼上》有云:“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谓的“礼”,…  相似文献   

14.
特殊任务     
天高气爽。王连长的妻子来队了。 王连长的妻子来队成了新闻,连里像炸了蜂窝,窗外、屋内都站满了战士。 “连长的妻子长得好漂亮。”有的战士说。 “连长可真有福气,嫂子从东北不远千里来到西藏边防,真不容易呀!要是我妈能来这里看我,我该有多么幸福。”  相似文献   

15.
“哥曼德”(Commando)是英国突击队员的译名,二战时敦刻尔克大撤退后,为了实现英国首相丘吉尔“对整个德军占领区发动积极而连续的反攻”的指示,英军成立了“哥曼德”特种部队。历史上的“哥曼德”创造了许多奇迹。希特勒在1942年10月18日发布的“哥曼德绝杀令”更加增添了该部队的神秘传奇色彩。如今的“哥曼德”是英国海军陆战队的代名词,从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到处都可以看到这支戴绿色贝雷帽部队的身影。  相似文献   

16.
1月3日,哥伦比亚军方发表公报宣布,哥最大的反政府游击队“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重要领导人帕尔梅拉·皮内达当天在厄瓜多尔境内被捕。 公报指出,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军队是在两国边境地区展开的对哥反政府武装联合清剿行动中抓获帕尔梅拉·皮内达的。哥军方将派军用直升机将帕尔梅拉押送到首都波哥大。 帕尔梅拉是“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游击队7名创始人之一,也是该游击队组织和指挥部核心成员。他曾经作为游击队代表参加  相似文献   

17.
报刊文摘     
外军的特种部队一提起“绿色贝雷帽”、“哥曼德”、“野小子”,许多人便知道这是一些特种部队的诨名。这种经过特殊训练、遂行特种作战任务的特种部队最早源于英国。本世纪初,英国组建了一支由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精锐部队组成的特种部队,头戴绿色贝雷帽,取名为“哥曼德”。二次大战期间,“哥曼德”多次袭击德军的地面设施,立下了赫赫战  相似文献   

18.
在山东省胶南市人武部办公楼内有这样两间首席办公室:一间是“第一书记室”,另一间是“武委会主任室”。人武部机关专设这样两间办公室,似乎“独出心裁”。第一书记和武委会主任是由市委书记和市长兼任的,他们能有时间来这里办公吗?带着疑问,笔者对此作了一番细致的了解。 去年4月初,胶南市人武部的新班子在研究办公室调整方案时,提出了一个“新奇”的想法:设立“第一书记室”和“武委会主任室”。当时也有人提出了“保留意见”:“书记、市长那么忙,哪有时间来这里办公,不来办公,这两间房不就  相似文献   

19.
老父亲去世后,大女儿与二女儿前去吊唁,却被三儿子拒之门外。于是老大老二拒绝承担父亲的医疗、丧葬费用,被老三告上法庭。最近,山东省东营市出现了这样一起诉讼案。王老汉妻子早亡,老大老二嫁到邻县,自己跟老三过。去年老宅拆迁王老汉将自己的安置份额划至三儿子名下,老大老二对此颇有不满,老父生病也不回来看望。得知王老汉病逝后,老大老二匆匆赶去吊唁并帮忙准备丧事,被老三拒之门外:“父亲生病你们不来看望,现在来尽孝了?”老大老二自知理亏,只得返回。老三邀约朋友,独立操持了父亲后事,然后要求两个姐姐承担部分费用。吊唁未成的老大老二,赌气拒绝承担费用,于是姐弟仨对簿公堂。  相似文献   

20.
戴绿色贝雷帽的“哥曼德”是英国特种部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哥曼德”突击队在日军占领的菲律宾达沃港袭击了日军间谍船,在英国特种部队作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电告“哥曼德” 1942年6月25日,美国一支运输船队装载着武器、弹药等军需物资,在太平洋的一条秘密航线上悄悄驶行。这支运输船队是给驻守在中途岛的美国太平洋舰队运送给养、装备的。 夜空中,正下着蒙蒙细雨。美军运输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