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潜艇自航发射鱼雷可以降低发射过程的辐射噪声,有利于提高发射艇的安全性。通过分析自航发射需具备的基本条件、现有533mm口径潜艇鱼雷发射管实现自航发射的可能性、后端补水的自航发射、有动力后端补水的自航发射等几个问题,得出了533mm口径的潜艇鱼雷发射管不可能实现自航发射的结论。另外,对降低潜艇发射鱼雷时的出管速度给鱼雷和发射艇带来的风险作了分析,得出了为保证潜艇发射鱼雷时的安全不能随意降低鱼雷出管速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火箭弹发射控制电路为火箭弹提供检测和点火信号,发射控制电路关系到火箭弹发射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设计了一种火箭弹发射控制电路,采用钝感点火头,可实现小电流检测,大电流点火,保证检测阶段不让火箭弹点火,发射阶段确保火箭弹发射,保证了火箭弹发射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空间平台发射追踪器的相关技术和组合机动路径规划策略。首先对空间发射方式、发射窗口和发射初始姿态需求进行了系统分析,选择了合理的发射方式,提出了发射方案设计策略。针对空间平台发射追踪器实现与目标远程交会的组合机动问题,进行了基于投放发射的空间交会任务分析。建立了非线性多冲量推进最优变轨数学模型,以及基于空间发射的多约束多参数组合机动路径规划模型。设计了遗传算法+序列二次规划串行混合求解策略进行求解,并对发射方案和参数选择的必要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基于空间发射的远程交会任务设计及组合机动路径规划。研究结果为空间发射任务和组合机动路径规划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验证常压储罐声发射的基本规律,并获得罐底缺陷声发射信号数据,在模拟罐进行声发射试验。原始状态的模拟罐底部存在沉淀,通过原始状态与清洗罐底后声发射试验结果对比,得出罐底沉淀物会产生部分声发射信号并影响声发射检测,以及涂层对声发射检测影响较小的结论。凹坑和通孔是罐底常见腐蚀缺陷,通过设计和预制3种罐底缺陷状态,分别对各种缺陷状态的罐底进行声发射试验,分析缺陷的声发射信号特征,得到缺陷在升压和保压检测中的声发射信号数据,为声发射检测数据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舰载防空导弹发射方案设计中,首先应确定发射方式,在此基础上开展其他总体设计工作。对于给定的武器系统战术技术要求和导弹总体方案,其发射方式的选择不是唯一的。不同的发射方式有不同的特点,从不同角度来看各有利弊。采用哪种发射方式,应在综合分析武器系统要求并权衡其利弊后进行确定。一、舰载防空导弹发射方式性能分析1.倾斜发射倾斜发射是舰载防空导弹系统采用的最广泛的发射方式,由于空中来袭目标可能来自不同的方位和高度,采用倾斜发射可在导弹发射前将发射架调转到所需要的方向,并对目标进行跟踪。虽然这需要花费时间,从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火箭助推零长发射是一种常见的无人机发射方式。此发射方式不受起飞场地的约束,机动性强,扩大了无人机的使用范围。以某无人机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研究发射过程中无人机受到的气动力、重力、螺旋桨作用力、助推火箭作用力及其产生的力矩,并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火箭助推零长发射的仿真平台。仿真结果可以真实反映无人机的发射状态,根据发射过程中无人机的速度、高度、姿态以及舵面的偏转情况,可以判断发射过程是否安全,由此为发射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国防要闻     
《国防科技》2006,(4):4-5
俄罗斯推出地面发射型R-77防空导弹俄罗斯的R-77(AA-12)空空导弹于2002年进入俄空军服役。目前正在此型导弹基础上改进成一种地面发射的防空导弹。该导弹的发射方式将是在57毫米S-60高射炮的简易炮架上的发射箱发射。其导弹发射箱长3.8米,装载导弹的总重量217千克,有效射程1.2-12千米,射高200米-9000米。地面发射型R-77导弹,能够安全可靠地存放在储运/发射箱内。发射时,需由地基系统通常是SA-8防空系统提示目标。一旦自身导引头跟踪到目标,R-77防空导弹,便可从发射箱中射出,飞向目标,其射击精度不低于空空型导弹。美宝石路Ⅱ双模激光制…  相似文献   

8.
针对同心筒结构的共架发射系统,研究多武器共架发射时为保证舰艇和武器安全需解决的发射协调问题,提出了时域协调的方法。首先,给出了时域协调的概念,分析了发射速率、燃气排导、初始飞行弹道交叉、防空导弹发射优先等因素对时域协调的影响;然后,建立了基于发射令控制的发射时序模型、发射时间间隔模型及发射优先级模型;最后,对时域协调方法进行了算例验证。结果表明:通过时域上合理地控制武器发射间隔时间可以保证系统安全,同时最大程度地发挥系统效能。  相似文献   

9.
目前世界上导弹的型号可能有上千种,发射方式也千姿百态,但导弹为什么有的选择垂直发射,有的选择倾斜发射,而有的几乎可以以任何角度发射呢?实际上导弹的发射角度与技术、战术等多种因素有关。从导弹发展史上来看,导弹多以垂直发射方式进行,二战中德国造的世界第一种弹道导弹“V-2”导弹就采用的典型垂直发射方式,而且似乎导  相似文献   

10.
对金属切削过程中不同声发射源的信号进行分离,是声发射技术用于切削状态监控以及提高其可靠性的关键。文中采用宽频带测试系统和最大熵谱分析方法,对车削过程中众多声发射源的声发射信号进行了分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频域内进行不同声发射源的声发射信号的分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电磁发射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磁发射技术是未来发射方式的必然发展趋势。分析了电磁发射的原理和技术特点,研究了电磁弹射、电磁轨道炮、电磁推射三个技术分支的国外发展情况,概述了电磁发射的关键技术,并依此提出了发展思路及电磁发射技术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小卫星市场发展势头迅猛,其结构简单、功能集中,多为星座组网工作模式,发射需求不断增多。自2013年起,在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上,小卫星占卫星总数的50%以上。目前卫星的发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专属发射,所谓"包车"方式,即买下一发火箭完成发射;一种是搭载发射,类似于"搭车",只占用火箭部分运载能力,现有小卫星的发射多采用搭载发射方式。随着商业航天市场的逐渐开  相似文献   

13.
地空导弹能截击各种空中目标,在历次局部战争中取得过辉煌的战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国军队装备的地空导弹多达数百种。垂直发射是70年代以来,地空导弹在发射方式上的重大突破。许多专家认为,垂直发射是第三代地空导弹的重要标志。具有代表性的如:俄罗斯军队装备的S-300、“道尔”地空导弹系统和美国的“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等,都采用了垂直发射的方式。在作战使用中,垂直发射与倾斜发射的地空导弹相比,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先发射后瞄准,反应时间短,发射速率高  相似文献   

14.
越肩发射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越肩发射就是本机利用机载火控系统控制机载空空导弹攻击尾后敌机的一种新型的攻击方式。越肩发射分为两种发射方式:一种是导弹向前发射,在空中转弯,然后去攻击后方的目标,叫做前射;另一种是导弹直接向后发射,去攻击后方的目标,叫做“后射”,也叫“后向攻击”。从1993年越肩发射被公开报道,并引起人们的注意,至今已经11年。国内外越肩发射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介绍了目前各国越肩发射的发展情况,重点评述了各种越肩发射的实现方法,总结了目前三个研究方向的工作,即前射、后射和工程化,认为越肩发射会在导弹控制、制导律和火控系统三个方面展开工作,并展望了越肩发射研究工作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国防科技》2003,(2):80-80
发射窗口是指运载火箭发射比较合适的一个时间范围(即允许运载火箭发射的时间范围)。这个范围的大小亦叫做发射窗口的宽度。窗口宽度有宽有窄,宽的以小时计,甚至以天计算,窄的只有几十秒钟,甚至为零。 其实,对运载火箭本身来说,没有太严格的发射窗口限制,什么时间发射都可以。不过,在进行运载火  相似文献   

16.
概况 2010年,中国、美国、俄罗斯、欧空局国家、日本、印度、以色列和韩国进行了航天发射。这些国家共进行74次航天发射,其中有23次商业性发射,占总发射次数的31%。2010年的航天发射总次数比2009年少4次,降低约5%。 2010年74次航天发射有4次失败。4月15日,印度“静地卫星运载器”(GSLV)2型火箭发射“静地星”4通信与导航卫星失利;6月10日,  相似文献   

17.
该武器系统是以电磁发射技术为基础,结合"金属风暴"武器系统模型,提出的一种快速发射催泪弹药的新概念武器构想,将打破依靠火药发射非致命弹药的传统局限,为非致命武器研究拓展了研究方向和思路。以催泪武器发射效率高低为判断标准,通过对武器系统发射单元发射过程仿真的改进,得出了电枢壁厚度、驱动线圈匝数、触发深度、电容容值、电压值影响武器系统电枢发射的关系曲线,参照发射效率高低和初速大小确立合理的系统结构参数。以这套参数为标准搭建了试验平台,进行了模拟催泪弹的单发和连续发射试验,较好地验证了催泪武器系统理论设计的合理性及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论述了目前火控界新兴的导弹发射技术——导弹离轴发射的原理和概念,并分析了这种原理的攻击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把导弹看作水平面质点的离轴发射数学模型,在这种模型下,在VAX/11—780机上进行了仿真,从计算结果分析研究了导弹离轴发射原理的实质以及这种发射技术较以往发射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武器发射装置在长期贮存过程中,随时间推移会出现蠕变现象。为研究其对武器发射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方法对武器长期贮存及其发射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了发射倾角与贮存时间对发射装置中的蠕变及贮存后武器发射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射装置在贮存过程中经过约1年时间结束瞬态蠕变阶段,进入稳态蠕变阶段,武器受底部承载装置蠕变的影响发生偏转,且偏转量与发射倾角和贮存时间成正相关;经过长期贮存后进行发射的武器偏离了初始发射轴线,贮存过程中蠕变对发射装置结构和武器发射过程产生的影响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20.
防暴发射武器作战效能是反映其作战性能的综合指标之一。为科学合理地评估防暴发射武器作战效能,在分析防暴发射武器的各项战术技术指标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了防暴发射武器的作战效能指标体系。其次运用AHP和指数法分别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和建立了防暴发射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评估模型,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防暴发射武器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最后给出了提高防暴发射器作战效能的主要措施。研究工作为防暴发射武器的作战运用及性能优化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