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现有雷达天线俯仰控制及显示系统的缺点 ,提出采用单片机控制、液晶显示威力图的方式改造天线俯仰系统。同时给出了系统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2.
由航空航天部第二总体设计部承担研制的防空导弹综合测试系统动态激励装置及其辅助设备已经顺利研制成功。在部内有关兄弟单位的配合下,完成了系列产品的改型,通过了验收鉴定并投入使用。 该装置的特点是:打破了过去的三轴或双轴摇摆或滚转激励的传统体制,仅以单物摇摆便。可同时完成对导弹的三个速率陀螺(俯仰、偏航、滚动)、两块加速度表及一个自由陀螺的激励、测试,从而缩短了测试时间,也为自动化测试创造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可与自动化测试系统适配。  相似文献   

3.
使用半主动激光寻的制导的155毫米炮射导弹——称作“铜头蛇”的已被研制用于改善攻击运动的硬点目标的炮射效率。从要满足极高的精度和足以能承受9000g的炮射峰值载荷的要求来研究“铜头蛇”制导和控制方案。适合于重力偏差比例导航的设计思想的折衷考虑通过使用光学耦合陀螺的捷联导引头、气动力尾翼控制和滚动位置控制实现了。使用俯仰/偏航陀螺仅仅是在发射后为导弹确定一个垂直基准。在研制期间所研制的方案曾经过8~12次飞行试验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录第一节:引言和假设第二节:机动的数学描述 2.1:可能的几种考虑 2.2:几何关系第三节:燃料的利用 3.1:方法1:单一直接转动 3.2:方法2:航向——俯仰机动 3.3:方法3:滚动,航向(俯仰),滚动机动  相似文献   

5.
在车载卫星通讯系统中,常利用高精度速率陀螺仪作为稳定反馈器件构成天线稳定伺服控制系统,以抑制车体运动对卫星通讯天线的扰动.但由于陀螺仪自身存在的漂移特性,使得仅依靠速度闭环无法满足车载卫星"动中通"的要求.因此,采用圆锥扫描方法获取天线在空间扫过位置的卫星信号强度,再与伺服系统构成信号强度闭环,从而实现天线空间指向的稳定.介绍一种卫星信号强度闭环控制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很好地补偿由于陀螺飘移引起的系统稳定误差,而且对由其他原因引起的稳定误差和远距离移动引起的跟踪误差具有同样的补偿作用,达到有效锁定和高精度跟踪通信卫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液浮积分陀螺是组成稳定平台和惯性测量平台的关键部件.首先分析了积分陀螺和液浮积分陀螺的作用原理,在此基础上详细总结了液浮积分陀螺在惯性平台和稳定平台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液浮积分陀螺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所述内容对今后开展液浮积分陀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研究动压陀螺交叉反馈连接时陀螺运动的微分方程和结构图;研究接入反馈时陀螺系统的等效传递函数;研究陀螺跟踪的描述函数和干扰误差的描述函数。同时还提出了陀螺稳定系统设计的几个原则。根据上述分析的结果,结合实际的陀螺参数进行了稳定系统的设计。最后对实际的陀螺系统进行测试,并附有实际结果。通过实际的设计和实验结果说明文中推导的动压陀螺交叉反馈系统数学模型是符合实际的。因为动压陀螺交叉反馈时,陀螺的两个通道(X通道和Y通道)是对称的。所以在文中只用X通道进行推导和听究,而Y通道的各项结果与X通道是一一对应的。  相似文献   

8.
潜射弹道导弹出水姿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潜艇深度、纵倾角、横倾角、海面风速、海面波长、平均波高等因素对潜射导弹的偏航角、俯仰角、滚动角、偏航角速度、俯仰角速度、滚动角速度的影响。由于实验数据比较分散,不适合神经网络的训练,所以首先对实验数据模糊化,并用以对神经网络的训练。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分析了潜艇单因素变化的导弹出水姿态。  相似文献   

9.
大型反射镜双轴稳定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采用动力调谐陀螺和压电晶体速率陀螺构成上反射镜双轴稳定系统,论述了影响系统稳定精度的各种因素和提高稳定精度的技术途径,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空气动力和姿控发动机推力复合控制弹体的数学模型,为理论弹道和控制弹道的计算提供了参考;同时采用小扰动法推导了俯仰通道和滚动通道的简化模型,为空气动力和姿控发动机推力复合控制系统进行初步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压电速率陀螺瞄稳系统工程实践中若干问题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述压电速率陀螺瞄稳系统原理和模型的基础上,对前馈稳定、瞄准线旋转、陀螺零位、载体振动等进行了分析,给出零位补偿措施和噪声抑制对策。并探讨了稳定系统速度和加速度的限制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分辨力单脉冲雷达通过对三个通道回波成像可以获取各个散射中心的方位角和俯仰角,结合距离信息就可以得到各个散射中心在垂直于雷达天线轴的平面上的投影,形成方位-俯仰二维像.由于卫星的尺寸通常大于碎片的尺寸,因此卫星的方位-俯仰二维像的轮廓面积较大.提出了基于轮廓特征的空间目标识别算法,首先通过高分辨力单脉冲雷达对目标进行方位-俯仰二维像成像,然后从方位-俯仰二维像中提取目标轮廓,最后根据轮廓面积特征对卫星和碎片进行识别.经过计算机仿真实验,该算法取得了比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3.
舰与艇之别     
舰艇是指列入海军编成并配备有武器和军事人员,挂有海军旗帜的各种战斗船只的通称。在现代军用船只中,舰是指大型的战船,如航空母舰、战列舰、登陆舰、供应舰等;艇的原意为轻快的小船,在这里泛指小型的战船,如导弹艇、鱼雷艇、护卫艇、猎潜艇、布雷艇、扫雷艇、登陆艇等。  相似文献   

14.
人们很可能从影视画面中得到这样一种印象:雷达为了“看”到不同的方位、高度的目标,必须使天线不停地转动、俯仰,进行机械扫描。然而这种印象是不全面的。比如相控阵雷达就不是机械扫描雷达,而是电扫描雷达。它的天线可以固定在一个方向,然后通过计算机控制雷达波束的指向,来实现方位或高低扫描。准确地说,相控阵雷达是一种利用电子技术控制阵列天线各辐射单元的馈电相位,使雷达的波束指向快速变化的雷达。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阶段困扰低纬度地区高频地波雷达发展的电离层干扰问题,分析了电离层的干扰特性,提出双基地体制下利用收发之间的位置相互关系减小高仰角区的电离层干扰的方案;通过对发射天线进行优化设计,增加天线在俯仰维的孔径,减小向上的能量辐射,达到降低电离层干扰的目的.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延长车载惯性平台的使用寿命并提高其稳定精度,在原有平台机械结构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光纤陀螺代替原有的挠性陀螺作为惯性平台的敏感元件,并重新建立了平台系统稳定回路的数学模型。仿真研究表明该数字稳定回路具有较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能够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经实验验证,该光纤陀螺惯性平台系统已实现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船舶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制造能力不断扩大,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三造船大国。同样,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国船艇工业和市场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前景一片光明。 船舶与船艇,前者一般指海上大型船只,它包括各种大型货轮、油轮及游船;后者一般指40米以内的各类游艇、高速艇及工程船只和渔船。由于船艇的主尺度较小,通常以玻璃钢、铝合金等重量轻、强度高的非铁  相似文献   

18.
根据敌我相对运动的原理,导出速率陀螺测量出的目标俯仰角速度Ω_s、测向角速度Ω_L 和探测器测出的距变率与敌我姿势要素间的关系,提出了距变率在极短时间内保持不变的条件;并利用Ω_s、Ω_L 和有关数据(qw,ε、D、■、V_w、K_w)推导出在不满足“快解”条件时计算目标运动要素和弹丸发射诸元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9.
以实际应用为背景,介绍了六自由度运动稳定平台的机械结构及其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采用"双速度环串级控制结构"设计了三轴陀螺稳定平台控制器.针对三轴仿真转台和三轴陀螺稳定平台实时控制的要求,讨论了基于RTX的实时控制系统设计和实现方法.测试结果证明,基于RTX的六自由度运动稳定平台控制系统达到了系统的设计指标,实时性高、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0.
平行度测量是舰船设备系统标校的前提,传统的平行度测量方法需要依赖"星"或"标"的配合,由于舰船所在位置的限制,可能不具备设置"星"或"标"的条件,利用夜空的星星也很受限。为克服环境条件对标校的限制,可以采用角速率陀螺作为传感器动态测量指向设备的平行度,推出了计算俯仰和旋回零位误差的公式,并对器件误差的影响进行了估算,计算结果说明现有的角速率陀螺器件的精度能满足本测量方法的需求。该研究成果可在舰船设备系统标校中运用,以克服传统方法依赖外界条件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