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机动导弹系统生存模型考虑的因素较为片面,多以单次打击的毁伤概率为主,辅助决策的意义较低。基于机动导弹系统的任务流程,考虑其在战场环境下所应对的不同情形,提出有效的机动导弹系统战场生存能力评估模型。旨在通过模型分析敌我各战场因素对机动导弹系统生存状态的影响,为指挥员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秦毅 《国防科技》2001,(5):68-71
斩首攻击,摧毁和瘫痪敌作战指挥系统夺取战争胜利的重要手段。高技术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使远距离、高精度、全天候的侦察与监视能力、武器系统的精确打击能力和电子战能力空前提高,为这一手段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指挥系统将处于各种严密的侦察与监视之下、精确打击武器的威胁之中和全程、全频的电子战环境当中,给作战指挥系统的生存与稳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数字化战场和数字化部队的描述,分析了数字化作战对炮兵作战指挥、作战方式、部队编成、生存能力及后勤保障的影响,探讨了IC4ISR系统协调下炮兵营(连)的作战过程(监视与侦察、决策与指挥、机动与打击、评估与反馈、重组与恢复),进一步阐明了IC4ISR(一体化的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与侦察)系统在炮兵数字化中的核心作用,结合信息传递数字化、指挥体系扁平化、火力控制自动化、情报侦察网络化、发射平台机动化、装备建设配套化,提出了数字化作战对炮兵武器系统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4.
王桂生 《国防》2006,(11):19-19
高原高寒地区实施战场机动,是消弭边境军事威胁,凝聚反击作战力量的前提条件,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进程和结局,甚至影响战略全局。在高原高寒地区地形复杂、气候恶劣、交通条件差且处于敌监视和打击威胁的情况下,部队机动和兵力部署面临更加严峻而复杂的局面。实践证明,坚持人民战争思想,动员并发挥地方支前力量的作用,是部队顺利实施机动的重要保证。在未来应急作战中,做好高原高寒地区战场机动地方支前力量动员,除了扎实做好平时动员准备外,还应在战时动员的科学控制上下工夫,确保动员效益。扎实做好动员准备。坚持“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兵…  相似文献   

5.
李国记  董红利  孔健 《国防》2013,(10):10-11
支援保障战役军团机动是战时省军区系统担负的重要职能任务之一。为隐蔽行动企图,达成战役战术突然性,我军大规模作战战役军团机动,将更多在夜间条件下组织实施。机动部队将面临敌空中侦察监视、远程精确打击、地面袭扰破坏等威胁和夜暗等不良天气影响,从而给支援保障战役军团机动提出了新的要求。省军区系统要认真做好相关保障准备,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战役军团机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海上机动目标监视任务过程及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战争中,海上机动目标情报的获取成为分析判断现代战争战场态势的重要依据。由于卫星侦察具有侦察范围广、侦察时间长、定位精度高、不易被攻击等特点,海洋监视卫星成为海上情报侦察的有效手段。目前发展的海洋监视卫星主要包括电子侦察卫星和成像侦察卫星,对海上机动目标的监视也主要通过电子及成像侦察卫星的配合来完成。重点研究了电子、成像侦察卫星、地面信息处理系统、地面接收站在海上机动目标监视任务中的联合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机动导弹系统生存面临的生存威胁,对机动导弹系统生存能力的基本指标体系,进行了量化研究,结合某新型号机动导弹系统的研制设计方案,提出了基于相邻优属度熵权的模糊综合论证模型.该模型将指标的随机不确定性和模糊不确定性结合在一起,增强了论证结果的可信性.利用上述模型对机动导弹系统设计方案的生存能力进行了论证分析,并依据论证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对修改后的方案进行了再次论证.  相似文献   

8.
邱为亭  林伟 《国防科技》2010,31(3):52-54
信息化条件下部队机动,战场环境复杂、恶劣,应着眼机动力量多元,协调复杂,敌侦查监视等反机动力量强,机动中不间断指挥稳定性差等特点,大力提升部队的机动筹划能力、生存与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计算机仿真对生存能力进行评估是一种有效的分析评估手段.利用HLA架构下的仿真理论设计了基于未来战场环境的机动导弹武器系统生存能力仿真评估软件系统,并根据总体设计框架给出了机动导弹武器系统在两次连续打击模式下的生存能力评估作战联邦实例,联邦设计具备扩展到评估敌我双方实施多武器攻防的能力,便于全面考察机动导弹武器系统在复杂真实战场环境下所具备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复杂电磁环境威胁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复杂电磁环境对防空导弹系统作战能力的影响,分析了电子对抗环境、光电对抗环境、反辐射导弹威胁环境的主要威胁因素,建立了远距离支援干扰、分布式干扰、红外诱饵干扰、激光干扰、烟幕干扰以及反辐射导弹攻击等主要威胁因素的威胁仿真模型,并对分布式干扰和激光干扰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证明复杂电磁环境威胁因素对防空导弹作战能力产生严重影响,对防空导弹作战指挥和采取抗干扰措施具有很高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监视与侦察已成为现代C4ISR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监视与侦察系统效能分析方法存在模型难以建立、结果不准确等问题,很难量化其与作战效果之间的影响。在对基于Lanchester方程的C4ISR系统建模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反映监视与侦察功能的Lanchester方程模型,并引入博弈论分析了战场上信息的不对称对交战结果的影响,克服了描述C4ISR系统的Lanchester方程没有考虑作战单元、对手和环境间的动态交互以及数学结构简单的缺点。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新“三打三防”特点,就渡海及岛上机动作战炮兵防敌侦察监视和精确打击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以藏求存、以动求存、以假求存的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复杂电磁环境对电子对抗侦察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文龙  张萌  周江 《国防科技》2008,29(4):54-57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现代战场上的作战系统与各种军事设备日趋电子化、信息化,战场电磁环境也随之变得愈来愈复杂.了解和克服复杂电磁环境对电子对抗侦察的影响,加强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电子对抗侦察对策研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情报、监视与侦察(Intelligence、Surveillance and Reconnaissance,ISR)活动能提供大量情报与战场态势,对夺取战争主动权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美空军情报、监视与侦察在信息时代中不断发展,在作战理念上出现了较大的发展变化。研究了美空军情报、监视与侦察作战理念内涵与发展的历史阶段,归纳了其发展特点,并对情报工作的建设与发展提出相应的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雷达对抗侦察无人机在执行任务前要根据战场环境预先规划好最优路径。全面考虑战场环境威胁约束、机动性能约束和侦察任务约束,综合轮盘法、最优保存策略和6种进化算子形成进化算法,并对航路规划问题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利用约束量化方法和进化算法对雷达对抗侦察无人机进行航路规划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据高科技武器装备的发展及其在作战中的运用,着重分析了高科技武器装备投放战场之后对军队战场观察能力、战场机动能力、战场打击能力、战场协同能力、战场野战生存能力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多侦察资源的电子侦察作战效能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战争战场环境越来越复杂,准确发现目标的难度越来越大,靠单侦察设备独立完成侦察任务已难以满足作战需要。通过建立多侦察资源的电子对抗侦察效能评估模型,对来自同一作战平台的不同侦察设备和来自不同平台的侦察设备的数据进行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侦察设备的作战效能,为决策者提供作战使用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从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到伊拉克战争,“一体化战场管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情报、监视与侦察系统”(BM/C4ISR)使战场透明度不断增强,精确打击武器同战场综合信息支持系统的结合,使战争的协同打击力度、打击精度、整体作战效能不断提高,战争的前后方界限已经模糊,新军事理论、新作战样式不断涌现,现代战争已进入信息化高技术战争时代。以导弹武器为主的精确打击武器装备在现代战争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对战争进程日益起着决定性作用。面对信息化战争引发的新军事革命,各国依据自身特点和面临的形势纷纷提出了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宣…  相似文献   

19.
水面舰艇攻防一体,点面结合,自持能力强,机动范围广,环境适应性好,遂行作战任务广泛,是反舰、防空、反潜、对地作战,电子战以及警戒、侦察、封锁、巡逻、护航的主要兵力。水面舰艇编队在对付多维威胁、多批次目标方面所体现的多兵种、多武器综合作战能力更显突出。在未来核威慑下信息化战争的海战场立体体系对抗中,水面舰艇在装备武器化的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20.
无人机作为信息战中的核心平台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情报侦察、战场监视以及地形测绘等领域,同时随着未来战争向信息化、网络化、体系化对抗的发展,单架无人机已无法满足情报侦察和战场监视任务中对复杂环境下信息、空间、时间的宽覆盖以及高分辨率需求,因此,无人机多协同或无人机与其他平台协同侦察将是未来战场上重要的军事侦察行动方式之一。回顾了无人机多机协同侦察的发展现状,讨论了多机协同侦察发展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