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今年9月11日,美国遭受了“有史以来最出乎意料的恐怖主义袭击”。这一事件的发生,再一次向善良的人们敲响了警钟——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顽敌。预防和制止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一项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2.
“9·11事件”对各国军队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华盛顿同时遭到恐怖分子的袭击。这一史无前例的恐怖袭击事件,引起世界的极大震惊。这次事件表明,恐怖主义活动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巨大威胁和严峻挑战,打击恐怖主义已成为各国军队的重要任务,必将对世界军事发展趋势产生一定的影响。增加军费投入,调整军备发展重点加强新形势下反恐怖作战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椰枣树下无和平。自从2003年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伊拉克大规模作战行动结束以来,驻伊美军仍然频频遭到袭击,死伤不断。特别是2003年10月份后,针对美军的袭击事件呈上升趋热,已发展成为境内与境外反美武装力量相结合,有组织、有计划、手段多样的游击战,给美军造成了重大伤亡,死亡人数超过了战争期间。面对这种非对称游击战威胁,美军不得不采取一系列反游击战策略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公元2001年9月11日晚上(北京时间),世界上所有的新闻媒体几乎都在播放一条同样的消息:美国东部时间9月11日上午,美国遭受了第二次“珍珠港事件”,伤亡惨重。这次“珍珠港事件”(亦称“9·11事件)与二战时期的“珍珠港事件”相同的是,袭击的都是美国拥有主权的本土目标,使美国都遭受了重大的损  相似文献   

5.
顾此 《环球军事》2013,(20):40-41
9月21日11时,15名自称“索马里青年党”的武装分子突然闯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最大的购物中心西门,向人群扫射并投掷手榴弹,该事件造成240余人伤亡(其中72人死亡)。这是自1998年“基地”组织袭击驻肯尼亚以及坦桑尼亚美国大使馆事件以来,发生在东非地区的最严重恐怖袭击,被肯尼亚官方称作是“肯尼亚的‘9·11’事件”。  相似文献   

6.
2005年1月20日将举行美国总统布什第二个任期的就职典礼。作为美国历史上第55届总统就职典礼,这是"9·11"袭击阴影笼罩下的美国迎来的第一个如此隆重的仪式。自从"9·11"事件发生以后,美国政府一直宣称自己的国家处于"反恐战争时期",那么这次"战时"总统就职典礼将会有什么特色?根据美国媒体近来披露  相似文献   

7.
年终岁首,人类社会带着对恐怖主义的深深担忧,送走了2001年,又怀着对和平与发展的良好期盼迎来了2002年。在新千年、新世纪的第一年,忧患冲淡了“千禧”,世界军事形势中热点迭出,麻烦不断,特别是举世震惊的“9·11”事件给世界罩上了一层阴影,成为当前形势中最大的热点,而美国宣布退出《反导条约》,又给人类社会带来新的忧患,成为世界最为关注的焦点。 展望新世纪的第二年:在和平与发展的大潮下,仍有一股暗流在作浪;在世界走向多极化的大趋势下,也仍有一种逆势在兴风;在世界总体缓和的大趋势下,天下并不太平的特征仍很突出。特别是美国总统布什去年12月21日发出的今年有可能将是一个“战争年”的警告使人们仿佛又闻到了刺鼻的硝烟味。  相似文献   

8.
杨孝文 《环球军事》2011,(19):58-59
对于美国“空军一号”前飞行员马克·蒂尔曼来说,无论是地狱般的训练还是多年的飞行经验,都不是为2001年9月11日这一天准备的。蒂尔曼说:“我们制订了一切可能的计划,确保总统人身安全,包括遭受核攻击时的紧急行动计划。无论受到任何大规模的军事进攻,我都清楚地知道如何保证总统的安全,知道转移到什么地方最安全。但这一次的情况不同,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袭击。我们的计划是让他躲藏起来以确保安全,进而保证政府能够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9.
正6月3日晚,伦敦发生恐怖袭击。十多天前的5月22日晚,英国曼彻斯特体育馆的亚莉安娜演唱会上的自杀式袭击爆炸,就已造成22人死亡,50人受伤,令世界为之震惊。加之法国巴黎暴恐事件、德国除夕夜骚乱、比利时布鲁塞尔炸弹袭击事件,极端恐怖主义开始向欧洲不断渗透,对欧洲乃至世界都影响巨大。恐袭成为英国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新困境,世界也自  相似文献   

10.
自去年9月11日美遭恐怖分子大规模袭击并于10月7日对阿富汗塔利班及“基地”组织发动“持久自由”的军事打击行动以来,人类战争史上一场前所未有的另类战争——反恐怖战争在新世纪、新千年的第一个年头里,凸显在了暴力舞台的聚光灯下。 从“非战争”到“战争” 1986年,美军在其出版的作战条令中曾明确指出,反恐、缉毒、救灾等属于非战争的军事行动。在随后几个版本的作战条令中,这一定性一直未变。然而“9·11”事件后的第二天,美国总统布什就宣布:“这是恐怖主义发动的战争,我们必须用战争来回答。”于  相似文献   

11.
美国总统奥巴马3月27日正式向外界介绍了他的阿富汗政策,并对该地区的潜在威胁再次做出了评估。他表示那些资助和发动“9·11”事件的恐怖分子仍将会继续发动类似袭击,造成更多人受难。  相似文献   

12.
刊发在2008年3月《美国武装力量》杂志上的这篇文章是对未来“9·11”的一次大胆假设。虚构的故事设定在2011年的9月11日,引人入胜的情节背后隐藏的是未雨绸缪的多虑,精心拟定的建议也多少透露出几分霸气。但正如文所说,随着人类对海洋的不断开发,海底世界这个人们无法看清的领域,将为充满危险的袭击提供最后的庇护。文章虽是针对美国而写,但对于世界其他同样依赖于海洋的国家来说,这种担忧也绝非“杞人”之举。  相似文献   

13.
杨孝文 《环球军事》2004,(12):46-47
5月26日,美国国家档案馆公开了两万多页亨利·基辛格在担任总统国家安全顾问以及国务卿期间的电话录音抄录稿,包括他与世界各国领导人、著名政治人物、白宫助手、社会名流以及记者的通话,时间跨度从1969年一直到尼克松于1974年8月下台,成为研究美国与世界历史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4.
7月8日,白宫举行记者招待会。其间,美国总统布什再次强调了美国政府对伊拉克的态度,“我们(美军)将在伊拉克搜捕萨达姆”“萨达姆政权一旦推翻,世界将更加安全”“为达到目的,我们不惜采取一切手段”进入9月份,布什总统针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的发言态度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15.
国际3月1日,据新华社电,德国、法国、罗马尼亚、柬埔寨和新加坡等国的媒体近日发表文章,谴责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决定终止“国统会”运作和“国统纲领”适用,认为这是破坏台海和平的挑衅行为。 3月5日,伊朗表示,如果伊朗核问题被提交到联合国安理会,伊朗将重启工业规模的铀浓缩活动。 3月11日,原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当天早晨被发现死在他的监室内。海牙法庭发言人称,米洛舍维奇没有自杀迹象。 3月16日,美伊联军发动自2003年以来最大  相似文献   

16.
就在人们看到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重获自由、巴以就结束伯利恒圣诞教堂武装对峙问题达成协议、中东和平又见曙光的时候,两名巴勒斯坦人分别于7日和8日在以色列境内制造了两起自杀性爆炸袭击事件。以色列随即表示要进行报复,对巴勒斯坦继续实施军事打击。这使重新启航的中东和平之舟再度搁浅。  相似文献   

17.
9月10日晚,以色列总理沙龙因9日在国内连续发生两起自杀性爆炸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而提前结束对印度的访问回国。9月11日晚,以色列安全内阁作出驱逐阿拉法特的决定,蕴含着引发更多暴力冲突的巨大风险。沙龙此举将严重阻碍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的实施。对此国际社会深表忧虑,并呼吁其放弃这一“愚蠢的决定”。 以色列现任总理沙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人们对他曾有两句著名的评价:历史学家说,战火频繁的中东战场只造就了一个名将,那就是沙龙,而时事评论家则说,只要沙龙存在,中东就永无安宁之日。  相似文献   

18.
印度专家言中“恐怖袭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强 《环球军事》2008,(24):27-27
2008年11月26日,印度孟买发生严重恐怖袭击事件,根据当地灾难管理机构统计的数据,袭击共造成195人死亡,另有200多人受伤。而在事件发生前的11月24日,印度《印度时报》网站就刊出一篇文章,指出印度有可能成为恐怖袭击的下一个受害者。  相似文献   

19.
王进举 《国防科技》2004,(10):49-51
美国是恐怖组织袭击的重点对象,美国成为了世界级反恐“专业户”,其反恐专项资金投入、武器装备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而美国在反恐方面的战略战术更是引人关注。武装民航客机,实行军事管制自有恐怖袭击以来,民航客机一直是恐怖组织行动的目标。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共发生了43起便携式导弹袭击民用飞机的事件,其中30次导致机毁人亡。恐怖分子劫持飞机事件更是屡见不鲜,特别是发生在美国的9·11事件。痛定思痛,英美反恐专家对恐怖组织分析得出其恐怖袭击的三种方式:一是劫持客机将其用作“飞行炸弹”冲撞地面重点目…  相似文献   

20.
随着6月9日北约与南联盟和平协议的签署,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结束了对南联盟持续78天的狂轰滥炸,和平的曙光终于开始显现。硝烟渐渐散去,但美国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霸权主义行径,特别是悍然对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实施导弹袭击,令人在震惊之余,不得不对世界和平的前景感到忧虑。美国及其北约正在通过科索沃战争,逐步与其所认定的潜在战略对手展开战略试探和全面较量,以遏制和打压可能出现的与之抗衡的战略力量。其实质是超级霸权主义恶性膨胀的集中体现,若任其发展,势必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一、世界战略格局出现严重失衡在特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