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航天科工集团所属航天三江自主研制的500吨级推力商业航天固体运载火箭(一级,减装药状态)地面试车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大推力、高质量比固体运载火箭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据了解,该固体运载火箭(一级)是当前我国直径最大、推力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在载人航天工程  相似文献   

2.
1月16日上午,航天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发射技术及特种车事业部挂牌仪式在京举行。该事业部是航天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直属的国有、非独立法人、寓军于民的经营实体,该事业部由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长治清华机械厂和秦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重组而成,该事业部在航天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授权下,以航天发射技术为依托,管理和运营特种车和地面设备相关资源。  相似文献   

3.
1月16日上午,航天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发射技术及特种车事业部挂牌仪式在京举行。该事业部是航天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直属的国有、非独立法人、寓军于民的经营实体,该事业部由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长治清华机械厂和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重组而成, 该事业部在航天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授权下,以航天发射技术为依托,管理和运营特种车和地面设备相关资源。伴随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航天发射技术及特  相似文献   

4.
资讯     
正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首飞获得圆满成功11月3日20时43分,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是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5.
正11月3日20时43分,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是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6.
正11月3日,我国最大推力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成为我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的重大工程,创新难点多、技术跨度大、复杂程度高,集中展示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努力和成果,对于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既是红军长征80周年,也是中国航天创建60周年。2016年11月,我国最大推力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将我国运载火箭运载能力提升近三倍,成为我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至此,我国由液氧煤油发动机作为基本配置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六号、七号全部首飞成功。根据统计数据,国际上运载火箭首飞成功率仅为50%。中国运载火箭首  相似文献   

8.
防务     
正俄研制全球最大运载火箭考察月球俄罗斯国家航天事务集团8月22日确认,该机构决定以苏联航天飞机所用的火箭技术改进现有火箭发动机,在今后5至7年间研制出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160吨的超重型运载火箭,这将是全球最大的运载火箭。按照设想,俄未来的首批超重型火箭的运载能力将达120吨,进一步增强推力后能把160吨的载荷发射上近地轨道,为月球考察做准备。  相似文献   

9.
2004年10月是俄罗斯航天兵热火朝天的1个月。继中旬在4天内完成3次航天发射任务后,30日又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了“质子-K”运载火箭,把“快车-AM1”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质子”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00次发射。而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新一代“联盟-2M”军地两用运载火箭昂首待发,将于近期发射升空……国际社会在关注着“年轻”的俄罗斯航天兵。  相似文献   

10.
正6月25日20时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6月26日15时41分,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搭载升空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西南戈壁区安全着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开局之战,实现了"成功首飞"的预定目标,为后续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次发射,旨在验证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设计正确性和各项性能指标,考核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系统执行任务能力,检验工程相关系统间的协调性和匹配性。同时,长征七号火箭搭载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等载荷,将开展相关技术试验。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30次飞行。  相似文献   

11.
防务快讯     
俄罗斯将于2010年试飞下一代运载火箭俄罗斯赫罗尼切夫国家航天科研与生产中心主任弗拉基米尔·涅斯捷罗夫2008年4月14日称,俄罗斯新一代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虽然年轻,但是我们已经能够在世界的航天舞台有一定的话语权,究其根本,就是因为自主创新。中国航天用实践证明,产业发展依靠别人是不行的,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航天一院作为我国运载火箭设计研制的大本营,承担着不断提升我国航天运载技术水平和发射能力的战略重任。从1970年4月24日首次使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  相似文献   

13.
从一次性使用到重复使用1957年10月,前苏联使用“卫星”号运载火箭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揭开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研制了数十种运载火箭,将5000多个航天器发射入轨。然而除了美国和前苏联的航天飞机以外,目前多数的航天运载器都是一次性使用运载器(Expendable-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日益突出的运载火箭落区安全问题,研究了用蒙特卡洛弹道仿真描绘运载火箭残骸落区的方法,并使用该方法划定了某运载火箭一级残骸落区。通过仿真分析了残骸落点散布的主要干扰因素及其影响,提出了航天发射场落区安全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高的个子,清矍的面容,谦和的笑容。 64岁的他,正是中国载人航天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刘竹生。他是中国运载火箭捆绑分离技术的开拓者。 他攻克的助推捆绑分离技术,填补了中国运载火箭捆绑技术的空白,使中国进入了世界捆绑运载  相似文献   

16.
声音     
长征路上没有尽头。我们要始终保持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紧紧围绕建设航天强国这一战略目标。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努力建成技术先进、自主可控、开放高效、结构合理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促进军用航天、民用航天及商业航天协同发展.实现我国运载火箭事业的大踏步迈进。——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许达哲  相似文献   

17.
正55 1961-2016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自1961年8月成立以来,已逐步发展成为集弹箭星船器和民用产业于一体的多领域并举、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综合性航天产业集团。多年来,上海航天研制生产的多型防空武器装备先后参加了国庆50周年、60周年和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超过98%,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实现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首飞,并将20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创造亚洲纪录。风云系列气象卫星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卫星气象观测系统序列,使我国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首飞,创造了一箭二十星的亚洲新纪录;2016年,上海航天运载火箭发射数量将首次突破两位数,实现从"十年一箭"到"一年十箭"的跨越。回望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上海航天从单一承担导弹武器仿制起步,逐步发展成为"弹箭星船器"多型号并举、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航天产业集团,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三大总体院之一,每一步都是波澜壮阔,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19.
当我国自行研制的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三号由长征系列火箭托举,扶摇直上九天,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当江泽民总书记在发射现场亲切接见航天六院院长雷凡培、六院11所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张宝琨,当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11所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这一个个喜讯传来时,位于古城西安南郊的航天六院11所的干部职工,激动喜悦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为发射“神舟”飞船研究设计运载火箭发动机攻坚战中那令人难忘的日日夜夜又一幕幕展现他们眼前……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0月31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联合举行了我国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卫星工程运载火箭研制合同签字仪式。依据合同,中国科学院将为其抓总研制的相关卫星项目向航天科技集团批量采购三发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本次火箭采购合同,是国家航天项目中第一次采用商业模式批量订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推进我国运载火箭产业化发展的一次有益探索,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