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55 1961-2016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自1961年8月成立以来,已逐步发展成为集弹箭星船器和民用产业于一体的多领域并举、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综合性航天产业集团。多年来,上海航天研制生产的多型防空武器装备先后参加了国庆50周年、60周年和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超过98%,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实现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首飞,并将20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创造亚洲纪录。风云系列气象卫星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卫星气象观测系统序列,使我国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6月5日12时06分,在我国黄海领域,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以"一箭七星"的方式,成功将捕风一号A/B星等七颗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首次海上进行的航天发射,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此次发射是特能集团213所助力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一箭六星""一箭五星"发射成功后,再  相似文献   

3.
<正>3月10,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中星6C卫星送入太空。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次数正式刷新为"300",成为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从1970年长征一号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至今,长征火箭先后有17种型号投入使用,从最初的艰苦创业,到本世纪初的载人飞行、圆梦奔月,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  相似文献   

4.
在航天领域内,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施金苗,在上海航天搏斗的40年里经历丰富,担任过近10个型号的“老总”,弹箭星船样样不少,还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国内航天界有这样经历的人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5.
"谁控制了太空,谁就控制了地球",这是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总统肯尼迪的一句名言。近期,浩渺的太空再度引起世人的关注,各军事强国纷纷斥巨资大举进军太空,太空已经成为大国军事角逐的新战场。在这场角逐中,印度航天异军突起,继去年成功进行了两项突破性航天技术试验之后,今年又成功完成了一箭多星的发射,航天实力陡然上升。一场令世人担忧的太空军备竞赛是否已经悄然逼近南亚?  相似文献   

6.
中國航天     
<正>欢迎订阅2017年《中國航天》月刊主管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出版发行,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主办。杂志定位主要报道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包括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跟踪报道世界航天与导弹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关注航天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成果。栏目设置"中国报道"、"人物访谈"、"航天产业与国民经济"、"法律研究"、"航天活动"、"航天系统与技术"、"航天政策与管理"、"载人航天"、"空间探测"、"导弹及其他武器系统"、"合作伙伴"、"空天暸望"等栏目。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8月31日7时41分,"中国最快运载火箭"快舟一号甲遥10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将微重力实验卫星、潇湘一号07星两颗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213所为运载火箭提供的7大类火工子系统,实现了发动机点火、一级级间段分离、二级级间段分离、三级过渡段分离、整流罩分离、星  相似文献   

8.
声音     
正创新,就要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长征五号工程技术跨度、攻关难度以及任务实施规模在我国运载火箭研制史上都是空前的。航天人不畏艰难,勇于创新,以"十年磨一箭"的斗志和初心,以"中国创造"的创新智慧,推动了中国火箭技术的巨大跨越;航天战线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以实际行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对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茫茫宇宙织“天网”──记航天测控专家、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总工程师巫致中唐秀颖,程吟关键词航天测控专家,巫致中巫致中,1986年8月起从事航天测控系统的总体技术工作,参加过历次星、箭发射测控任务,有2项科技成果填补了国家航天测控史上的空白,1987年作为...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既是红军长征80周年,也是中国航天创建60周年。2016年11月,我国最大推力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将我国运载火箭运载能力提升近三倍,成为我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至此,我国由液氧煤油发动机作为基本配置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六号、七号全部首飞成功。根据统计数据,国际上运载火箭首飞成功率仅为50%。中国运载火箭首  相似文献   

11.
纵观2005年世界军事航天大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动向可以看出,各项重大计划项目稳步推进:运载火箭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卫星系统战术应用能力进一步增强,空间攻防装备与技术成为发展热点,近太空军事应用探索受到军事强国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曾发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号召,为航天事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进入空间需求的持续增长,必然要求运载火箭研制和生产效率的持续提升。当前全球出现的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也为我国运载火箭研制体系的升级换代提供了难得契机。"中国制造2025"已明确将航天航空装备列为十大重  相似文献   

13.
正"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2016年11月3日20时43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运载能力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长征五号火箭总长约57米,起飞重量约870吨,起飞推力约106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25吨级,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14吨级,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8吨级。是我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的里程碑工程,创新难点多、技术跨度大、复杂程度高,代表了我国运载火箭科  相似文献   

14.
<正>宁波星箭航天公司作为"宁波市军民结合产业促进会"的发起单位,近年来一直为"星、箭、弹、机、舰"生产相关配套设备。公司先后承担了"神舟"载人航天、"嫦娥"探月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发射配套任务,荣获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工业配套先进单位"称号,是浙江省唯一受表彰的单位。2015年1月初,由星箭航天、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等8家单位发起的宁波市军民结合产业促进会正式成立。首期会员单位共46家,其中国有企业5家(军工科研生产  相似文献   

15.
<正>航天科工集团所属航天三江自主研制的500吨级推力商业航天固体运载火箭(一级,减装药状态)地面试车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大推力、高质量比固体运载火箭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据了解,该固体运载火箭(一级)是当前我国直径最大、推力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在载人航天工程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第十总体设计部(简称航天科工十院十部)是我国航天产品三大总体部之一。1970年9月在北京批复组建;1971年2月移址遵义市正式成立;2006年8月从遵义市搬迁到贵阳市;2015年2月,正式转型升级成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第十总体设计部。国之利剑,浩荡红旗。50年来,十部的建设者们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以"科技强军,航天报国"为己任,历经半世纪砥砺奋斗,先后完成五个系列、多个重点型号武器系统的总体设计任务,其中,五个型号产品先后在1984年以来的盛大阅兵式上扬威亮相,成为捍卫世界和平、守卫祖国蓝天的坚强盾牌。  相似文献   

17.
正12012年12月27日,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投入使用,向中国及亚太周边地区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目前,基于北斗系统的自主卫星导航产品已应用在多个领域和行业。22013年9月25日,快舟小型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将快舟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使我国航天发射运载工具由液体运载火箭拓展到固体运载火箭,初步形成了我国亟需的空间快速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一转眼,"中国航天日"从设立至今已有三个年头。在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兴盛的背景下,"中国航天日"也成长为传承航天精神、凝聚强大力量的重要纽带,成为普及航天知识、培植创新文化的重要平台和展示航天成就、拓展国际合作的重要窗口。本届航天日主题为"共筑航天新时代",契合了十九大精神,宣告中国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全面推进航天强国建设""2020年左右实现重点突破,加速迈向航天强国"。几十年的技术与工业积累,奠定了我国航天事业阔步踏上新征程的坚实基础,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号角的鼓舞下,中国航天也有能力有信心拥抱新时代。  相似文献   

19.
正主管主办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主办。杂志定位主要报道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包括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跟踪报道世界航天与导弹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关注航天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成果。栏目设置"特别报道" "专题报道" "中国报道" "口述钱学森工程" "航天传承" "商业航天面对面" "航天系统工程" "航天系统与技术" "航天政策与管理""航天产业观察" "法律研究" "载人航天" "空间探测" "导弹与其他武器系统" "航天科技与创新教育""博闻航天" "瞰视界"等栏目。  相似文献   

20.
正主管主办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主办。杂志定位重点关注世界主要航天国家的航天战略部署及发展规划;国际现行航天法律体系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全球航天产业发展态势分析及前景预测等;载人航天、探月与深空探测、"北斗"导航系统等航天重大科技工程的最新进展;航天关键技术及重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运载火箭、卫星、飞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