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歼-15轻盈一跃,秀出曼妙的刀尖之舞。炫丽的舞姿背后,是"飞鲨"团队带头人罗阳的忠魂托举舰载机起降被比作"刀尖上的舞蹈"。中国自行研发的歼-15"飞鲨"舰载机在"辽宁舰"上顺利完成首次起降,标志着"辽宁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专家高度评价专家认为,歼-15作为双发重型战斗机在航母上成功起飞、降落,这是一  相似文献   

2.
当飞机从航母上起降之时,等待你的有可能是血染大海之日,就像美国人曾经发生过的那样。你要有所准备,要培训好你的人。——苏联造船工业部部长叶戈罗夫中将中国的首艘航母"辽宁"号(原"瓦良格"号)已于2012年9月25日服役,未来将进入舰载机着舰试飞的阶段。首次着舰的消息还未传来之时,我们不妨了解了解"辽宁"号的同级航  相似文献   

3.
<正>11月下旬,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舰载机歼-15起降飞行训练圆满成功,中国航母在实现初步战斗力的过程中,又迈过了一个关键性的技术门槛。从首艘航母入列到歼-15完成舰上起降动作,我国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神奇的"中国速度"再次引起世界瞩目。耀眼的光环背后,凝结着一个群体坚韧的拼搏与  相似文献   

4.
不同起降方式的舰载机作战能力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选航母舰载机发展建设方案,对不同起降方式的舰载机作战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滑跃起飞/阻拦着舰、弹射起飞/阻拦着舰和短距起飞/垂直着舰3种典型起降方式的舰载机甲板作业流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起降方式下甲板作业的约束条件;构建了舰载机出动架次评估模型,对比分析了3种起降方式的舰载机出动能力;提出舰载机遂行航母防空作战任务的最优飞行甲板空中作业计划方法,对比分析了3种起降方式的舰载机空中阵位连续部署时间。应用仿真案例对关键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一种舰载机下滑道一致性指示数据产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航母起降引导系统下滑道真值测量手段过于复杂的现状,提出一种简单的航母起降引导系统下滑道一致性指示数据产生方法,该方法基于着舰引导雷达测距精度、中线电视测角精度较高的特点,利用着舰引导雷达测距信息和中线电视测角信息进行目标位置解算。采取泰勒级数展开法对非线性方程组线性化,并以着舰引导雷达定位结果作为迭代始值,进行迭代运算求取目标位置。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该方法迭代次数较少且收敛,相比着舰引导雷达定位方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6.
尽管在7月10~15日的4次拦阻着舰试验中只有前2次取得了成功,但美国海军官员仍判定试验总体上是成功的,因为其验证演示X-47B能在航母上正常起降的目标已经达到  相似文献   

7.
航母舰载机有固定翼飞机和旋翼飞机,本文要谈的舰载机着舰是指固定翼飞机。大家知道,舰载飞机的起降主要以航空母舰为基地,那么它就需要适应航母这个海上“移动机场”。在此,拟通过对舰载飞机着舰过程与陆基飞机着陆过程的比较,描述舰载机着舰的特点,以及舰载机整个着舰过程中对肮母平台、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8.
时政要览     
《兵团建设》2012,(19):2-3
正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正式交付海军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正式交付海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交接入列仪式并登舰视察。这是仪式结束后,胡锦涛健步登上"辽宁舰",检阅海军仪仗队。  相似文献   

9.
悼罗阳     
《国防科技工业》2012,(12):33-33
歼-15成功着舰,航母自此初具战斗力,举国欢腾。然天妒英才,积劳成疾,瞬间陨落。悲恸不可抑,聊以遣怀。以悼英杰。最后一次 欢腾的大连海港,人群族拥。每一张面庞,笑容明艳。你在人群中,憔悴隐约。功成一瞬,你给了爱人一个电话。话语欣喜,最后一次,在电波中传递。离舰登车,你突然倒下,留下最后一个,深深长长的背影。来不及一声道别,你走得仓促。绝尘一刻,脑海中印下舰载机完美起降,这一世,你最牵挂的“亲人”。  相似文献   

10.
航母的建造     
概述航空母舰与巡洋舰、驱护舰等其他水面战斗舰艇相比,最主要的不同点在于航母是以固定翼舰载机作为主要作战武器,能够为舰艇编队提供制空、制海、反潜和对陆打击的强大作战威力。一个国家要建造航母,就必须解决舰载机群在航母上的起飞、空中指挥引导、归航引导、空中交通管制、着舰引导和回收着舰等起降和飞  相似文献   

11.
胡宝良 《环球军事》2005,(1):24-25,41
2004年11月4日,夜幕下的黄海某海域,一艘驱逐舰悄然破浪前行。一架新型舰载直升机闪着夜航灯迎面飞来,当其飞抵驱逐舰甲板上空后,飞行员利用高超的夜航技能牢牢控制飞行速度,并不断下降高度。战舰在波浪中起伏摇摆,飞行员抓住战舰相对平稳的瞬间,以一个平稳的"三点着舰"动作准确降落在飞行甲板的"圆心"上。稍许,舰载机的旋翼加速旋转起来,很快又飞离战舰……这是我海军舰载直升机首次进行的夜间行进间着舰训练的场景,担负这次训练任务的就是中国海军历史上第一支舰载机部队。  相似文献   

12.
吴浩 《国防》2013,(7):78-80
自从"辽宁舰"驶入位于青岛的新母港,关于它的信息几乎都来自国外商业卫星公司。比如美国的数字地球卫星公司最新发布的卫星照片显示,"辽宁舰"与"88号"补给舰停靠在同一栈桥两侧。这家卫星公司出于商业宣传的目的,曾多次公布拍摄到的"辽宁舰"卫星图,包括之前的海试情景。有这样一个传闻:美国卫星发现每年9月都有大量军人在中国的校园中集结,然后于一夜之间消失。经过数月分析和进一步侦查后,他们才知道中国的大学生都要进行军训。  相似文献   

13.
《当代海军》2003,(5):47-47
舰岛 现代航母为方便飞机起降,把舰桥、烟囱、指挥塔、飞行控制室、航海室、雷达和通信天线等需要高耸在甲板上的设备集中在飞行甲板的右舷一侧,好像一个小岛,故称“舰岛”。 飞行甲板 飞行甲板就是航母舰面上供舰载机起降和停放的上层甲板,又称为舰面场。现代航母都是贯通全舰的大面积的上层甲板,航母的飞行甲板要比舰体宽得多。从正面看,飞行甲板从舰体上面向两舷张出,形状很怪异。 从航母出现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航母的飞行甲板都是直式的。其形状为矩形,防冲网把甲板分成前后两部分;前部供飞机起  相似文献   

14.
影像辽宁舰     
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上的官兵在舰上如何生活,成为读者十分关心的话题。近日,记者走进了这座"海上城市"……辽宁舰飞行甲板以下有十余层,记者进入到第三层,感觉像迷宫一样,到处都是通道、舱室,整个航母内部的通道加起来总长度有数十公里,可想而知航母内部构造是多么复杂。辽宁舰有3000多个舱室,有1000多人生活在舱室里面。在航母内部通行有很多规矩,比如往舰艏位置走,要走左舷,就是靠左侧通道,要往舰艉的位置走,要走右舷,就是靠右侧通道。上下扶梯时,要遵守先上后下的规则等。舰员们面临的第一阶段考核就是不迷路。走进航母记的不是路也不是门,而是门牌号,从门牌号里就可以解读出舰员所在的区域和他在甲板的第几层,准确地找到所处的舱室了。新兵上舰后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对所熟悉的舱室路线摸索,一般要求从他自己的生活舱到工作舱必须在十分  相似文献   

15.
《军事史林》2007,(1):66-66
“林肯”号的舰员整齐排列在船舷四周,飞行甲板上还停放着很多舰载机。该舰是尼米兹级航母的第5艘,1989的服役,满载排水量102,000吨,长332.9米,动力装置采用核动力蒸汽轮机,速度可超过30节,搭载56架常规起降飞机和15架直升机,编制5750人。  相似文献   

16.
马世强 《当代海军》2004,(10):46-47
流落到中国的“明斯克”号以及它的姐妹舰是前苏联第二代航母,这种满载排水量已接近四万吨的航母在武器配置上与西方国家的同类型舰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军舰不但搭载了十几架能垂直起降落的“雅克-38”型飞机,而且在艏部甲板上安放了八枚远  相似文献   

17.
看点     
《兵团建设》2012,(23):2
罗阳精神11月25日,就在我国歼-15航母舰载机首次成功完成着舰起降试验仅十几个小时后,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罗阳不幸离世。罗阳离去后,互联网上无数网友表达着对他的哀悼、痛惜、敬佩之情。许多网友表示,罗阳代表着正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上下求索、努力奋斗的广大群体。  相似文献   

18.
声音     
<正>中国首艘国产航母下水预示着中国正大规模加强自身的海军建设。这是中国战略思想改革的结果,遏制了美国想要在西太平洋占主导地位的野心。——德国《时代周报》001А从结构上类似于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但001А拥有重要的优势。"库兹涅佐夫"号明显的不足之处在辽宁舰上已被清除,比如过多的重型攻击性武器,另外新航母将拥有更为完善的电子设备。航母舰体内更为合理的布局,也许可装载更多的飞行器,非常适合在第一岛链内作战。  相似文献   

19.
“但‘辽宁舰’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训练舰.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史无前例的训练场,‘辽宁舰’的历史使命是为中国后续的航母国产化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从这点上看,中国政府的确是富有远见的。”  相似文献   

20.
景东  小阳 《国防》2013,(1):87-87
当我们激动的泪水还没擦干,您却化作巨擘成为永恒。您是魂升九重的补天彩石,您是夸父逐日的盘满雕弓,您是着舰起降的护佑罗盘,您是巡曳渤海的佼佼鲲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