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我要宣布一个好消息:我们亲爱的兰兰同志(这是父亲对母亲的昵称)从即日起光荣退休了!为这事,我们可要好好庆祝一番!二妞(父亲对我的专称),来,咱们敬你妈一杯!”父亲高兴得手里一边举着酒杯,一边推着满头雾水的我。其实,此时,这张桌子上的三个人的心情并不都像父亲那样眉毛、眼睛、嘴巴乐得都咧成了平行线。我想,母亲退休的消息在我们家里,也就是他——这个惟一的男人感到高兴了。早在两年前,父亲就曾劝说母亲办病退。母亲本是海军总医院的护士长。这份在别人眼里并不打眼的工作却让母亲为它付出了大半生的智慧与辛劳。一张张奖状,还有她腰上做了手术的刀疤便是对她敬业而又勤劳的最好  相似文献   

2.
外公的祭日     
南 方的雨夜总这么沉闷。我躺在床上 ,久久难以入睡。耳边总响起前天和母亲在电话里的对话。“明明 ,后天是你外公十年的祭日 ,按家乡的规矩 ,要办一场 ,大家都赶回来了 ,你怎么还没请到假 ?”“妈 ,上次不说过了吗 ,现在正搞合成演练 ,我现在是代理指导员 ,抽不开身。再说咱这事 ,也不好请假啊。”“你离家这么近 ,请三天事假就足够了。李政委跟咱家这么熟 ,这点情面也不给 ?”“妈 ,熟归熟 ,但也不能想怎么样就怎样吧 ?”“可你看 ,你二舅那么老远也赶来了 ,你这……”“妈 ,替我向大舅二舅问好吧。”通话就这么结束了 ,可心中始终萦绕着…  相似文献   

3.
在去年林丹生日会上,主持人将一个问题抛给他:“在你一组童年的照片中,为什么几乎都是穿着红色衣服,有点女儿气?”林丹说:“那是因为我妈妈很喜欢给我穿红色的,以前我在奶奶家住,一次妈妈把我接走,一个星期后奶奶再见到我,看我整个换了个人,从男孩儿变女孩儿了,我妈给我穿了一身红。”  相似文献   

4.
退伍老兵     
国庆前夕,正在边防哨所采访的我,意外地接到父亲从老家打来的电话。父亲在电话里乐呵呵地说:“儿啊,最近厂里给咱发了2300元奖金,政府为咱办妥了医疗保险,我还重新盖了一栋房屋,等着你回来住呢……”细细聆听着父亲“三喜”临门的讯息,我似乎又看见了他那兴奋的表情。  相似文献   

5.
我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父亲是位少将,母亲是大校军官。像许多孩子一样,我也问过父母,"你们以前怎么认识的?"爸爸,当初你是怎么追求我妈的?"可惜,在这方面.他俩永远争论不休。老爸说:"当然是你妈追我!"这时,老妈一定会说:"别听他的,追求妈妈的人多着呢,他根本排不上号!"哎,真拿他俩没办法!为了弄清父母谁更爱谁,我只好亲自出马,偷偷搜集例证,终于破译了父母的爱情密码--  相似文献   

6.
母亲的第一次感动我的母亲是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师。1999年不满十七周岁的我参加高考,经过三天的辛苦努力我顺利完成了考试科目。母亲和我一起看着标准答案、估分,准备填报志愿。母亲说,"孩子,你准备报考什么大学?""妈,我的成绩过省重点本科线应该没有问题,我想考……""报考军校吧,军事院校对于招收应届高考生与地方大学相比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报纸说军队建设要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这些都说明部队现在一定很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我想经过部队这个大熔炉的锻炼,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我也是这样想的,  相似文献   

7.
一张口罩,一身隔离服,在人头攒动的火车站“非典”检测站,没有片刻闲暇,一颗颗汗珠滑过她疲惫的脸庞。 她就是我的母亲。 2003年3月,母亲所在的四川省广元市被定为“非典重灾区”。在疾病控制中心工作的母亲,每天在火车站为南来北往的流动人口登记、测体温、观察、确诊疑似病人。母亲原本身体就不大好,超负荷的工作,使她显得更加疲惫,而且整日打交道的是极其危险的“非典”病毒,一旦发现疑似病人,母亲也会被“隔离”起来。我在部队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担心母亲,打电话劝母亲休一下假,等过了危险期再说。母亲说:“儿子,你的心情妈能理解。作为军人,你能  相似文献   

8.
前几年一个教师节,从远方传来一位女士的声音,连声称我为“老师”。我说,你打错电话了吧!对方报出姓名,电话两端哈哈大笑。她是大学教授,早已退休。我说:“咱们是同学,你不该如此称之。”她说:“一天为师,终身不忘,你教过我半年课呢。”这次交谈,使我回忆起深藏内心60多年的一段经历。  相似文献   

9.
一路格桑花     
北京的六月,很热,不是一般的热。徐军躺在铺上,辗转难眠。后天填写志愿,是瞒着母亲"先斩后奏",还是先知会她一声?徐军犹豫不决。次日,吃过早饭,徐军鼓足了勇气拨通家中的电话:"妈,我填了去西藏的志愿。""你说什么,我没听清楚。""妈,我想去西藏……"徐军不忍欺骗母亲,可话刚说一半,那头的电话就挂了。在徐军的记忆里,西藏是一个讳莫如深的字眼,  相似文献   

10.
望明月     
“兄弟,你想家了吗?”战友的一句话,将我的思绪一下就拉回到6年前……“妈,我穿军装好看吗?”刚从入武部领回新军装,我第一时间跑到医院,在母亲病床前敬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母亲看着我。  相似文献   

11.
去河南出差,途经新乡,朋友领着去一个小村子买了几米老粗布。母亲收到布,打电话说:"都过去30多年了,你看这粗布还是老样子。"现在条件好,要给老人挑件称心的礼物不容易。隔着几千里地,我都能从母亲的声音里听到她的喜悦。那些从来不曾忘记的关于老粗布的往事,一时间又涌上心头。自我记事起,母亲就是妇产科医生,直到她20多年前退休。  相似文献   

12.
参军离家的那天晚上,母亲从柜中摸出一双黑布鞋对我说:“孩子,带上妈纳的这双布鞋吧,到部队穿上心里踏实不想家呢!”我不以为然,心想:“这么大的部队我就不信没有个把老乡?”到了部队之后我特意听听有没有那熟悉的乡音。然而,战友们都操着五湖四海的语言。我  相似文献   

13.
谜语小故事     
一大早,陈老就提着一大篮子酒、菜,嘴里还不停的“哩个啷当哩,哩个啷当哩”地往家赶。那高兴劲儿,就甭提了。村头的王老见陈老一路哼哼地走来,开口问道:“老伙计,你今天什么事这么欢喜呀?”陈老答道:“你不晓得呢,我那两个在外头的儿子说今天要回来喽!”天刚见黑,两个儿子一前一后地进了家门,兄弟俩一声爹一声妈喊个不停,把二老乐的,连忙往桌子上酒菜。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山东某预备役炮兵师修理营士官林涛正在进行装备维修训练,营部通信员王强跑过来喊:“林班长,电话!”林涛丢下手中的工具,急忙跑去接电话。原来,是林涛在部队驻地打工的老乡打来的电话,说:“我现在已回家,你母亲住院了,大哥让我给你打个电话,急需住院费5000元钱,抓紧时间啊!这是账号……”  相似文献   

15.
李兆中 《政工学刊》2010,(11):69-69
看到同事一脸焦虑和痛苦的神情,问起缘由,她说:“我已经很清楚我多年的痛苦生活,是因为我没有办法原谅我母亲在我小时候的所作所为。她在我出生56天的时候,抛下了我和父亲移情别恋。现在我作为一个成年人,已为人母,周围的邻居和我父亲都劝我试着原谅母亲,因为母亲身患绝症,  相似文献   

16.
我是从抗美援朝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一名志愿军老战士。这场具有世界意义的局部战争,离开我们已经有整整60年了。如果有人问我:“你作为一名志愿军老战士,这场战争留给你的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我可以明确的回答说:“是死亡和胜利。”在朝鲜战场上“死亡”,无论对敌方、对我方都是刻骨铭心的记忆。  相似文献   

17.
画里话外     
《兵团建设》2013,(11):54
幽你一默毛豆蔡子君绘谁厉害我老爸很怕我妈。今天老爸和老妈坐在门口拌嘴。老爸说:"我会修理车、会修理家电,你会吗?"老妈坐着很淡定地说:"不会,但我会修理你!"不是系花朋友考上了某理工大学,一天跟我打电话说,他们系一百多人,只有两个女生。我表示很羡慕,说:"那你岂不是幸福死了?"朋友叹了一口气说:"确实  相似文献   

18.
画里话外     
正各退一步员工:"老板我要加薪,不然我就辞职。"老板:"有话好好说,你看我们俩各退一步行不行?"员工:"怎么退?"老板:"我不给你加薪,你也别走。"评价我妈特别喜欢漂亮姑娘,她常说,如果未来的儿媳妇不是美女,就连儿子也一并不要了。昨天,我刚把女友的照片给我妈发过去,我妈就给我回了条信息:"亲家母真年轻。"顿悟今天一家人出去逛街,老爸居然主动帮老妈拿包,我想想自  相似文献   

19.
博您一笑     
《中国民兵》2010,(5):57-57
倒桩考试 司机培训学校进行倒桩考试,考评员对一位考试者怒吼:“不及格!撞倒7个,你是怎么学的?”考试者不服气地说:“我承认我的驾驶技术差,但你也说得太夸张了。一共才6个杆,哪来7个?”  相似文献   

20.
范仲淹在镇守杭州时,门徒弟子得知他要退休的消息,建议他在洛阳修建住宅,以安度晚年。他听后语重心长地对弟子们说:“每晚就寝时,我都要合计自己一天的俸禄和一天所做的事。如果二者相当,就能够打着鼾声熟睡;如果不是这样。心里就不安,闭目也睡不着,第二天一定要做事补回来,使所作所为对得起朝廷的俸禄。如今我之所以打算退休,就是因我年老体衰,精力有限,能为他人所做之事一天比一天少。对不起百姓,对不起俸禄。营造安乐窝,岂又能安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