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眼泪,是情和爱的浓缩,是人们感情最真挚的表达。汶川大地震让我们这个不屈的民族落泪了。这是感动的眼泪。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中华民族众志成城,人民子弟兵忘我奉献,感动着天地,感动着每一个人的内心。这一刻,情浓于血的民族在这里大集结;这一刻,爱的暖流向着灾区挺进;这一刻,人民子弟兵英勇无私的付出温暖着灾区人民……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频频发生地震。给灾区的人民群众带来了心底的伤痛和生活的阴影。在这样一个抗震救灾的特殊战场,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经受了严峻考验,用汗水、热血和生命书写了抗震救灾的凯歌。那么,让灾区人民感动不已的他们在地震中究竟能发挥什么样的特殊作用呢?  相似文献   

3.
灾难来临,总是悄无声息。 公元2010年8月8日凌晨,眨眼的功夫,让曾经的"陇上桃花源"——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县城被突发的特大洪水泥石流吞没,小楼林立、炊烟袅袅的小镇、小村瞬间变成一堆沙砾,很多人就这样在甜蜜的梦乡中从此再也不可能醒来。面对又一次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第一时间作出部署,人民解放军、武警、民兵预备役人员、公安民警第一时间挺身而出,第一时间奔赴灾区,第一时间挡在危险面前,他们视人民为父母,以救灾为己任,只要有一点生命迹象就千方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发生后,重庆预师一团迅速启动预案,主动请缨到灾区第一线救援。全团官兵捧出爱心温暖着灾区人民。一份律师请战书我申请回部队,要求跟随团队官兵到灾区第一线:我自愿把私家车编入部队,无偿支援灾区……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当部队面临  相似文献   

5.
午夜北京,总参通信部抗震救灾值班室内,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巨型电子屏幕上不断刷新来自灾区现场的图文资料,参谋人员时而研究地图,时而调度网络……连日来,卫星、光纤等数字化通信手段,为抗震前线编织了一张张巨型信息网络,成为首都北京与灾区人民和抗震部队联络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6.
灾难无情人有情,顽强的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在雅安抗震救灾中,全社会都在为抗震救灾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灾情就是命令,就像嘹亮的"集结号",积聚起太多人投入抗震救灾之中。有关部门通过媒体呼吁,希望热情、理性地投身抗震救灾服务,保证抗震救灾工作有序进行。抗震救灾是一项宏大而且专业的工作,没有经验只凭热情自发前往灾区往往会既无用武之地,又会造成本来就拥挤、危险的灾区的救援工作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场灾难正震撼着中国,房屋变为废墟,数万生命瞬间陨落。就在整个华夏神州为之啼血的时候,灾区的人民却用坚韧与顽强,甚至用生命绽放出了最美丽的人性光辉,他们对生命意义的注解,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大爱无言。  相似文献   

8.
汶川大地震,震惊中国,撼动世界。不可抗拒的大灾难是对每个灾区群众的考验,更是对全中国人民的考验。这场波及大半个中国、影响数亿人的灾难,每一个生命的逝去都是我们共同的哀伤。这场地震,震级之高,破坏力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我国30多年来罕见。但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再一次让中华民族挽起众志成城的臂膀。灾难固然让我们伤痛,但也让我们空前团结。  相似文献   

9.
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灾难发生后,上至将军、下到列兵,这支人民的军队又一次紧急集结,第一时间赶到灾区现场展开救援。这样的救援,谁都知道时间就意味着生命。为了与死神争夺生命,他们搜救遇难群众,连续奋战30多个小时;为了保证灾区人民的正常生活,他们抢救伤  相似文献   

10.
温情语录     
“任何团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胡主席在什邡市蓥华镇鼓励救援人员“知道你们遭了灾,有的还失去了亲人,我们和你们一样痛心!天灭无情人有情。你们要保重身体,党和政府一定会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  相似文献   

11.
任节 《中国民兵》2010,(6):16-17
我国江河湖泊众多,每年汛期来临时多有洪灾。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在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部门的统一指挥下.成建制使用、跨区域支援、集团式作战.在抗洪抢险战斗中充分发挥了先锋队和主力军作用.为保卫灾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情系灾区,心系灾民。连日来,大庆市红岗区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企业,纷纷向四川灾区人民献爱心,共同抗击特大地震灾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5月15日,红岗区人武部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募捐活动,部领导亲自带头组织捐款,干部、职工和家属踊跃参加,本部政工科干事黄勇同志在家里遭受严重灾害后,仍心系家乡,情系灾区,也伸出援助之手,  相似文献   

13.
朱雷  李永骧 《国防》2007,(9):66-67
我国多发洪灾.今年夏天,淮河流域遭受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在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系统的统一指挥下,成建制使用、跨区域支援、集团式作战,在抗洪抢险中充分发挥了先锋队和主力军作用,为保卫灾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董智勇  文怡才  何兆政 《国防》2008,(7):F0003-F0003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灾区人员重大伤亡,财产巨大损失,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5.
《兵团建设》2013,(9):9
多一份关注,多一份爱心,就多一份希望。连日来,芦山地震灾区的灾情牵动着兵团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的心,大家纷纷捐款捐物,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这千千万万份爱心的汇聚,涌成了一条希望的河流!我们在一起,芦山人民,雄起!  相似文献   

16.
“解放军到了,人心就定了!”“解放军来了,我们就有救了!”这是灾区人民群众对人民子弟兵的深切呼唤和发卣肺腑的感激。胡锦涛主席在视察四川地震灾区时,对在那里抗震救灾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说:“你们不愧为人民子弟兵!”这是对部队官兵的高度评价,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17.
《国防》2013,(5):F0002-F0002,1
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面对突如其来的四川芦山地震,人民子弟兵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哪里最需要就冲向哪里,哪里最危险就战斗在哪里,全力抢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最大限度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不畏艰险,勇挑重担,用臂膀扛起人民重托,用双手托起生命希望。  相似文献   

18.
一句话新闻     
《中国民兵》2010,(5):32-33
自“4·14”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江苏省仪征市军民除积极通过慈善总会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外,还来到市中心血站流动采血车上,向灾区受伤人员义务献血。  相似文献   

19.
五十年不遇的特大雨雪冰冻气候,带给中国南方的是一场罕见的灾害。参与抗击雪灾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从将军到士兵,自上而下积极履行使命。他们通过自己的行动.向世人传达了党和政府以及整个社会对灾区人民的深切关怀。同时,他们用实际行动,又一次证明和诠释了自己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子弟兵本色和政治品格。对人民真挚的爱.化为对老百姓的援助深情。我们看到.灾难中的老百姓企盼摆脱困境的目光.因为感受真切的温暖.变成了对党,对国家、对社会由衷的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20.
一身迷彩,一脸汗水,满身泥浆……这是行程超过1000公里,昼夜奋战在湖南灾区一线,抢修电网的山西省电力公司援湘千余民兵预备役人员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