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舍身护列车     
一个多月来,在云贵高原乌蒙之巅的水城土地上的250多万群众中,传扬着一个英雄的名字。他就是为保护国家财产、舍身护列车的贵州水城县铁路护路民兵杨水。日前,该县及人武部党委做出决定,号召广大民兵、青年向杨永同志学习,并报请上级追认他为烈士。 去年11月29日晚,云贵高原,雨雪霏霏,寒气袭人。贵昆线六盘水辖区小冲头至茨冲站段,云雾笼  相似文献   

2.
巍巍乌蒙,坐落着十里钢城——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滚滚铁流铸就了一支钢铁般坚强勇敢、英勇善战的民兵应急队伍。 这支队伍一直活跃在水钢建设与发展中,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创造了一次又一次奇迹…… 1998年8月,水城县出水洞电站两次遭特大洪水袭击;2000年6月6日,曹家湾火车站发生特大山体滑坡……关键时刻,  相似文献   

3.
贵州西部,乌蒙磅礴,群山莽莽。江南煤都,十里钢城,钢花滚滚,35个风雨岁月,锻造了一支钢铁雄师——水钢民兵。 春风吹拂,乌蒙吐绿,水钢经历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阵痛”,由低谷走向峰巅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4.
走进山庄     
大山,层层叠叠,叠叠层层,一望无涯,如同一片波峰浪谷的海洋。散落在山中的村庄,则是山海生活的诗,大山的精灵。 山庄有的是老苞谷烧酒,先前是自酿自  相似文献   

5.
为了穷乡僻壤有欢乐的歌声、文化的氛围,他将影视带给大山,将欢乐和知识带给大山。而他一当上深山中的“文化大使”就是8年。他就是河北省滦平县陈栅子乡优秀民兵业余放映员邵成。 陈栅子乡是燕山脚下一个偏僻落后的穷山乡,四周是绵延的群山,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更不用说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了。小时候为看  相似文献   

6.
闷热,潮湿,典型的亚热带丛林气候。大山笼罩在厚厚的云雾当中。西藏林芝边防支队巴安通边防派出所慈巴桥执勤点,就坐落在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下察隅镇,这里与印度、缅甸等国隔山相望。三间简陋的木质结构的房是一个有4名官兵的边防执勤点。无言的大山中,一声尖锐的哨响打破了大山原有的寂静,执勤点一天的生活就从这声哨响中开始了。  相似文献   

7.
龙山情     
作为一名军人,一个老兵,这次九龙山行,装进我眼底的是,春风已经吹进了大山,已经吹绿了大山。那些生活在边远、贫穷地区的男人、女人、老人、青年和孩子们,那些为了改变家乡贫困面貌努力耕耘,吃苦耐劳,不计报酬的干部和一心改变家乡面貌努力苦干的退伍军人  相似文献   

8.
跳花     
乌蒙二月,春寒料峭。汽车在山路上一阵巅簸、喘息后,终于来到小花苗一年一度欢度传统节日的跳花坡。每年农  相似文献   

9.
元旦刚过,贵州省水城军分区作战指挥中心一片繁忙,各种指令从军分区迅速传递到各人武部作战室,各级各类人员端坐计算机前,进行着汉字输入、作战标图、作战文书传递的考核。这是元月二日笔者在水城军分区指挥中心看到的一幕。  相似文献   

10.
龙泷,云南镇雄县仁和镇基干民兵,中共党员,1989年3月入伍,服役期间曾任文书,班长等职务,多次受到连营嘉奖,1991年退伍,当上了一名基干民兵。乌蒙大地掀起学习徐洪刚热潮后,他立志做一名洪刚式的英雄人物,曾多次见义勇为,与歹徒搏斗,以行动实现了他当英雄的夙愿。他勇斗歹徒的英雄事迹传遍了乌蒙大地,今年先后被云南省公安厅,昭通地区评为“社会治安先进个人”及“优秀党员”,地、县、党、政、军、发出通知,号召全区民兵、人民群  相似文献   

11.
身处深山并不寂寞。因为他们从走进深山的那一刻起,便把人生坐标定在了大山中,就像日夜守候的大山一样虚怀若谷,心中装的都是如何把仓库建设得好上加好。驻守在大山深处的某仓库官兵,无论是工作和生活状态,还是他们面对恶劣的自然程度都无法与那些在漫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水城县光明村,是一个由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一体的高寒山区极贫村。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深处,始终没能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但贫瘠没有主宰人们改变命运的信心。水城军分区和水城县人武部在率兵带民创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带领光明村人向贫穷发起了挑战,他们倾情扶贫的事迹,在当地被传为佳话。向支部要凝聚力。光明村是江泽民同志1996年视察过的极贫村。该村178户,823人,贫困户达102户,人均粮食202公斤,人均纯收入360元,穿麻布衣,住茅草房,适龄儿童入学率不到42%。扶贫先扶志,扶志看支部。水城军分区党委把抓好村支部建设  相似文献   

13.
练笔     
我生在大山,长在大山。我爱山,更爱散布在这大山中一串串,一双双,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山里人的足迹. 大山的黄土地里有我父辈耕种收获时留下的足迹;大山的羊肠小道上有我童年小学时留下的足迹;大山的小溪有我兄弟姐妹们背水洗衣时留下的足迹;大山的小镇上有我恩爱妻子送我到部队又迎我归回大山时留下的足迹;大山的红石谷子青石  相似文献   

14.
他们是一群哈萨克族姑娘和小伙,他们中间年龄最大的25岁,最小的只有18岁。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吾尔喀什尔大山里面,终年与高山、流水、碧草相依,与牛羊马群相伴。  相似文献   

15.
似乎远离真实很久了,因为离开大山多日了。 窗外飘进几丝凉意,搅动沉淀已久的温馨记忆,我又梦见故园飞舞,沉甸甸的大山在膨胀……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儿女,永远卸不下那份沉甸甸的乡土情结。大山,依然是最母性最恬静的精神家园。 躺在大山的沃土里,吮吸着清甜的甘露,沾濡着泥土的气息,懵懵懂懂在大山的怀抱中长大。河流孕育着大山,大山守望着河流,山清水秀,如诗如画。纯朴的乡民不懂写诗,但他们每个人的心中都酝酿着一首诗,那是萦绕千百年来的大山魂。山谷摇曳着静谧的安详,大山厮守着神圣的土地,小河潺潺地冲洗着世代的沧桑,浓缩出一个个传奇的故事。母亲的这首诗从未吟过,但我读懂了它。  相似文献   

16.
五月的南疆,山如翡翠。笔者从云南、广西采访归来,总是回想起那小镇、村寨夹道欢迎的淳朴的边民和壮乡一碗碗飘香的米酒,更难忘那里的大山和那大山里的边防巡逻路……大山、丛林,隔离着哨所,隔绝了边寨一座座山,一片片丛林,一道道沟, 举目远望,除了山还是山,这就是祖国的南疆。大山里没有路,边防战士只能日复一日靠双脚穿丛林,跋峻岭,忍受着蚊叮虫咬和毒蛇蚂蟥的袭扰,带着满身的疲劳, 守卫着这片绿色的国土。苗寨、瑶寨、傣寨、彝寨,大山深处是一个连一个的山寨,这就是祖国西南的边寨,是众多少数民族世代生活的家园,当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这里的人们仍然过着原始落后的生活。没有路,寨里的老百姓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有的连汽车都没有见过。  相似文献   

17.
他,是山的儿子。大山的雄浑、博大,传承了他粗犷而质朴的性格。他,是军中骄子。军营的锤炼、磨砺,锻造了他勇敢而不屈的品质。他,生于大山、养于大山,对大山有一种特别的依恋,有一种难舍的情怀。他,走出大山、回归大山,对大山有一种无言的敬畏,有一种征服的欲望。他,是一名拓荒者,把一个昔日"粮靠天赐、果靠天赠"的穷山沟,带上了小康的行列。他,是一名守望者,让一个过去"矛盾成堆、纠纷不断"的问题村,奏响了和谐的乐章。他,就是天津市蓟县穿芳峪乡毛家峪村党支部书记、民兵连长、优秀退伍军人李锁。  相似文献   

18.
在盘古山下的河南省泌阳县高店乡二门村,人们传颂着退伍军人陶广厚乐善好施,倾心构筑“两个文明”建设工程的感人事迹。他的故事像那满山遍野的山葡萄成串串。 谱写“农家乐” 大山里的世界,是一块封闭的小天地,深藏在盘古山皱褶里的二门村,长期以来300多号人过着“日出三竿爬大山。夜晚无聊听松涛”的单调、寂寞生活,人们的心头凝固着一道枯涩、乏味的风景。乐无去处还引发一些人终日赌场上泡,酒场上闹,扎堆论人非,寻衅滋事动拳脚,偷鸡摸狗的事更不鲜见。面对此情此景,陶广厚深深感到不安。为了改变村民们变调了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引言]1998年,驻滇炮兵某团"全面搞建设、扎实打基础、反复抓落实"的基本建设经验被中央军委转发,团队荣立集体一等功,一时间,"乌蒙铁军"名声鹊起.成为全军基层建设的一面旗帜。10年后.这面旗帜怎样了呢?  相似文献   

20.
新疆军区某边防团道路工兵连担负着防区边防公路的施工任务。他们长年以大山为伴,业余文化生活单调。为了让官兵们身处大山不寂寞,连队把施工工地当舞台,把长满野草的大地当球场,人人当演员,个个都运动,让每一名官兵都能参与到连队开展的文化活动中来。有了这份便利,战士们都纷纷登台献技,上场竞技。同时,战士们还让西瓜、香瓜在连队驻地安家落户,为这人迹罕至的地方添新绿,增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