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次声波是一种频率变化范围在10?4 Hz~20 Hz之间的声波,它具有穿透力强、传输距离远以及不易被吸收的特点,以此制造的次声波武器伤人但不毁物。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次声波武器在心理战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首先对次声波技术及次声波武器的概念进行了简要介绍;其次,研究了次声波的生物学效应,分析了次声波频率、声压强度以及作用时间与生物学效应的关系,发现三种次声波的作用参数与生物学效应之间的关系虽然错综复杂,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最后,提出了次声波武器在心理战的三个潜在应用前景,即利用次声波穿透力强的特点发展对掩体人员作战的心理战装备、利用次声波的生物学效应发展反恐作战的心理战装备以及利用次声波的生理致伤机理发展心理战防护装备。  相似文献   

2.
心理战效应酿成之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军占 《政工学刊》2004,(10):40-41
心理战之所以能够产生“不战而胜”、“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与引发心理战对象产生激烈、复杂的心理较量有着直接关系。如何点燃心理战对象心灵深处存在的“心理炸弹”,使其产生预期心理状态,这一点可从心理战的效应过程得到说明。心理战的效应过程,就是心理战对象在受到实施者施加的心  相似文献   

3.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分析了网络心理攻击效应评估的指标,探讨了网络心理攻击效应评估的模型,其中建立了网络心理攻击效应评估的结构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权重的计算,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网络心理攻击的总效应进行了量化评估,最后给出了网络心理攻击效应评估系统,对网络心理战的作战效能评估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视频叠加的心理暗示信息生成和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心理战中潜移默化影响对象国民众的需求,提出了基于视频叠加的心理暗示(PSBOVS)的构想,从心理依据和视频基础两个方面研究了视频叠加暗示信息的生成和影响机制。给出了基于视频叠加的心理暗示效应过程模型,并结合心理因素对信息生成进行了视频建模和参数分析,从暗示信息被接收、注意、理解和接受的角度,对信息内容和形式的确定进行了论述。为暗示信息有效编码进而有效影响受众心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在对传统心理战的理论及其实践进行学习、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时代高技术战争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视频的心理战理论,深入分析了基于视频的心理战信息生成系统的各个要素,并详细阐述了基于视频的心理战实施的关键技术.基于视频的心理战可以看作是信息时代高技术战争下心理战的一种具体形式,其理论是对传统心理战理论的延伸和有效补充,今后的工作将是进一步深化研究基于视频心理战的各个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东北后备军》2009,(11):19-19
一、建立配套的心理战组织指挥机构。根据军分区有关心理战工作具体要求,结合我市民兵队伍的建设情况,我部成立了心理战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委任组长,副部长任副组长,政工科长和心理战排排长任组员,心理战排组建后隶属于我市民兵第一应急分队,担负心理战工作的训练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信息网络时代的心理战已经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纵观美军心理战发展历史,相继出现了"宣传""心理战""心理行动""军事信息支援行动"等概念,这些概念的演进过程实质上是美军不断探索、发展和完善心理战的过程,反映了国际形势和国家战略的深刻变化。美军心理战概念提出的过程以及在此基础上美军心理战概念体系的构建,与美官方机构的定义系统结合,分析系列相关概念特点,对探讨美军心理战概念演进大有裨益,亦可为战略支援视域下的心理攻防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侯建强  刘江 《国防科技》2022,43(2):9-14
心理战是现代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之一,但目前的心理战主要以舆论宣传为主,与其他作战技术结合较少,向专业化作战方向发展缓慢.本文首先从装备心理战发展的必要性入手,提出了装备心理战的基本概念,并分析了其特征内涵;其次,构建了装备心理战的技术体系,梳理了装备心理战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过程;最后,结合雷达装备心理战技术,举例说明特型...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的问世,赋予了现代心理战以新的形式——网络心理战。它是网络战与心理战有机结合的产物,既保留了一般意义上心理战的传统内涵,同时又具备网络技术独有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0.
军事信息支援行动是美军心理战行动适应现代信息作战需要,对其心理战理论、组织体系和实践活动进行的重大改革。军事信息支援行动主要以军事信息系统、互联网络和新型传播媒介为依托,具有作战边界模糊性、力量分布栅格化、主体存在离散性、触发条件节点性、效应产生累积性、回馈方式多维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