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新训二大队,三班班长张伟伟算是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他能够"出名",因为两个原因:一是素质好、会带兵,在训练场上嗷嗷叫,能带出一群小老虎;二是心细、有耐心,会关心体贴新战士。"训练场上带头虎,训练场下小保姆,咱新训大队就缺这样的骨干!"大队长秦阳打心眼儿里喜欢这位素质全面的班长。可是前不久,张班长却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为啥?因为他有一个新绰号——"酱油班"班长!  相似文献   

2.
金牌,对于达志喜来说,包含着太多的故事。"啪、啪、啪……"只见一名上士在100米距离上边射击边变换位置,伴着15声枪响,15个拳头大小随风飘扬的气球全部爆开。前来过军事日的80余人被深深震撼,掌声、叫好声连成一片。这名上士就是被官兵誉为"金牌枪王"的警侦连侦察班班长达志喜。今年,  相似文献   

3.
常常想起那段被班长"整"的故事,心中总会涌起一丝甜蜜,一分温馨。当我也成了老兵,才明白为什么班长还被称为"军中慈母"。刚从学兵训练大队分到部队航空救生装具室,我就同班长程友忠别上了一股劲。那天,团参谋长、司令部协理员来看望我们两个新兵,随口还问了我们几个问题。同年兵小赵回答时,班长"很专业"地在一旁发表  相似文献   

4.
如今,我已离开连队到机关工作有大半年了,每当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就会想起"刘大"的这些往事,从他身上,我深深感受到"执著认真、勇往直前"的人生品格。"刘大"姓刘,名学俊,是94758部队警卫连中士,之所以被称为"刘大",不仅因为他姓刘,更重要的是他平时生活上大大咧咧,与普通战士交往从不斤斤计较,给人感觉就是没班长架子,不摆谱,是连队的"开心果",大家都亲切叫他"刘大"。"刘大"2006年12月入伍,下连后,因军事技能过硬、模范表率作用突出,第一年就被选派参加上级警卫预提班长集训,年底被任命为班长,成为连队有史以来的第一人。"刘大"班长平时训练像老虎,老兵都不敢轻视。入伍第二年,  相似文献   

5.
"有事找老何。"我又突然想起了可爱的何班长。原以为他会拒绝我的请求,没想到他爽快地给我指了一条从后山出去的小路,还告诉我如何打车。离开连队一年多了,时常想起排里的老班长。四级军士长一个,战车司机兼油机班长,虽然长得像个小老头,但说话特精神,爱说笑话,没事儿就找我们周围几个小兄弟吹牛,或是周末喝上两口小酒,因为年龄比我大,资格比我老,所以我一直叫他老何。老何是连里的"万斤油",只要是关于部队的事,他似乎什么都知道,所以大家给他取了一个外号"114"。"114",电话号码查询台,那是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的,而且还上知天、下晓地,所以给老何安上这个名字再合适不过了。  相似文献   

6.
"加油、加油、加油……"一个周末的傍晚,记者刚走近南京军区某集团军战士宿舍,就听她此起彼伏的呐喊声走进宿舍一看,原来是一名"90后"新兵对"70后"班长发起扳手腕的挑战,"80后"副班长迅速摆开"擂台",挑战在欢快的音乐和战友的呐喊声中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7.
8月22日,驻滇某英雄团八连一班,十几天前还是"士兵"的张然,上周当上了一班"副班长",今天又成为一班"班长"。在该团三营像张然这样,3周内从"士兵"干到"副班长"、"班长"还不只他一个,而是一群。这是军区驻昆明理工大学选培办组织在校国防生到部队当兵锻炼试点的缩影。依托高校培养国防生,是一种以文化为主军事为辅的培训模式,为增强校内军政训练的针对性,加强国防生军政素质  相似文献   

8.
“土”班长     
提起班长潘振湘,还得从我新兵入伍时说起。班长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土",刚到新兵连时,很多人来欢迎我们,中间一个黝黑不出众的汉子成了我的班长,与我心目中的威武挺拔相差甚远。我一看心想:这班长也太"土"了。失望之情溢于言表,班长却视而不见,只是忙着安置我们。班长没过多久就在我们面前好好的"土"了一把,几名新战士因为环境不适而水土不服,全身长满疙瘩,连服几天药也不见成效。  相似文献   

9.
阴晓强班长个不高,但是正应了那句"浓缩的都是精华",在别人眼中绝对是被崇拜的偶像。上士阴晓强是我们的班长,说起他的名,大家不免想起那被"唐伯虎"踩死的"小强",所以班里的战士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小强"班长。说班长的"小",我得好好说道说道。一是个头小,班长1米65的个子总让人有种不够威武的感觉。我刚到小车班时,还颇有些小觑他,结果两个月的团运动会上,他一举夺得了100米翻轮胎项目的冠军后我瞠目结舌。二是小心,来小车班5年多,不管什么天气,什么车型,阴晓强都没出过什么问题,跟他学车时,一  相似文献   

10.
特别关照     
我是1996年12月参军入伍的。离家时,父母叮嘱我:"在家靠父母,出门靠老乡。到部队见了老乡,可要多攀着点儿。"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对父母所说的"攀着点儿",我心领神会。说来也巧,从鱼米之乡来到千里之外的塞外军营,新兵班长竟然是我的老乡。我找来地图查了查,从我家到班长家,距离不到100公里,连方言都非常相近。我有意跟老乡班长"套近乎",天天有事没事喊着"班长好",端茶倒水忙前忙后,目的只有一个,让班长"特别关照"我这个小老乡。班长是全团出了名的训练尖子和优秀班长,每年都要给全团进行一些班训练课目演示。这不,入营才一个月,班长就要带领我们给全团新兵进行队列演示。演示前,机关首长来连进行课目审查验收。当进行到齐步间隔两步走时,我一紧张,将间隔两步走成了间隔三步,把全班队形搞得乱糟糟。机关首长说,新兵紧张,情有可原,正式演示时不出错就行了。首  相似文献   

11.
李高威常说:"一人过硬不算硬,人人过硬显真功。"如今,他先后培养出尖子5名、班长3名,2人已经提干。他是一个血性十足的中原汉子,摘过北京军区"猎人障碍"比武金牌,被军委领导称赞是"牛人",被战友们尊称为"铁血猎人"。"猎人障碍"技巧虽不多,但训练起来异常枯  相似文献   

12.
台风袭击了某大队 ,其中一连队告急 :线路损坏 ,不能正常工作 ,急需修理。本打算趁今天星期天上街买些东西的电工班班长小张 ,早上 6点就接到大队营房处值班室的电话 ,要求电工班派人修理电路故障。接到任务后 ,小张二话没说 ,带上工具便出发了。说起小张 ,全连没有一个不竖起大拇指的。他工作积极主动 ,精通业务。当兵第两年就当上了班长 ,两次被评为优秀士兵 ,一次被评为优秀班长。这不 ,再过三个月就要退伍了 ,可还是没松劲。从早上 6点多出来 ,紧紧张张地干了一上午 ,终于把故障排除。当他回到班里时 ,已是中午 1 2点多了。两顿没吃饭的…  相似文献   

13.
军事学术界有一种说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机械化战场是师长的战场;20世纪80年代的空地一体化战场是营长的战场;21世纪的信息化战场是以士官为主的班长的战场。此种说法,正确与否,不敢妄议;在新疆军区某高炮团,指挥连航模班班长、四级军士长吴波打响了一个班长的战争,却是事实。这个吴波,入伍14年,当了12年班长。这些年,他敢与全团官兵为"敌",是有名的黑脸"蓝军"司令:连长他敢顶撞,营长他敢叫板,哪天要是真和团长急红了眼,也不是啥新闻。刚当班长时,为分兵这事,吴波就和老团长急过。全团其他班都是分到啥兵要啥兵,唯独到他那里不行,非要在全团范围内挑好兵。这种便宜别人的好事,各级谁都不愿意干,最后闹到了团长那里。"你咋想的?非要所有人围着你转,你是太阳啊!"老团长来势  相似文献   

14.
小帅,你真帅     
他是"90后",思想活跃,桀骜不驯且个性张扬;他又不像"90后",在他身上,我们分明看到了"80后"成熟与稳重的影子。小帅是我们的班长,在军校里他一个90后带着一群so后,让人眼红,却又不得不佩服。记得在一次军事地形学外出作业中,小帅所在的四人小组迷了路,当时天已经黑了,每个人都又饿又累。  相似文献   

15.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张猛就是这样言行虽豪放,但心细如蚕丝。"三国有张飞,我俩一般黑,猛张飞,黑张猛,大家可以这样记我的名字……"在南京政治学院班长集训自我介绍会上,张猛话音未落便赢得战友们一片掌声。张猛是该院新闻系第五期武警学员中的一名班长,人如其名,两年前当兵的猛虎气息至今未消。老虎的勇猛并非天生,张猛的虎气也是如此,从"新兵蛋子"成长为"天之骄子",靠的是部队这片森林给他的历练。张猛原本是地方重点大学的高材生,但一心向往走上军旅殿堂,成为军事达人的他,只想早日从"书生"变成"儒将"。  相似文献   

16.
我知道,就算当了班长,我也是一名战士,和以前一样但是也不一样的战士……我是新兵三班的班长,一名下士班长,半个小时之前,才被授的衔,我以前的班长还是叫我"新兵蛋子",士官队伍里的新兵。班长说我穿士官的衣服很帅,有他当年的"英姿"。这样的玩笑,他以前是很少和我开的,但是现在我和他一样了,我也是班长了,用他的话说,我也有了自己的"队伍"。上午8:30站在队伍前,我不慌不忙地下达课目和训练内容,可心里却一直在打鼓。以前队列训练,我们一群新兵都很羡慕班长,  相似文献   

17.
班长军事素质呱呱叫,只惧一件事,就是喂猪。可是大队有规定,为了提高部队的综合作战能力,不设后勤兵,后勤工作由战斗班包干负责。班长怕啥就来啥,他被分配负责喂养一头母猪。中队长说:"张班长,这可是一头‘英雄母亲',下的崽多质量好,你要在完成班里工作的同时,  相似文献   

18.
班长,是军营之父,有时也被称为军营之母。班长,是兵头将尾,是战士的通气筒,是建设和谐连队的减压阀。在生活和影视作品中,因为班长刻意或者不由自主保持的硬朗形象,他们被战士们戏称为"男人装",本期"心理空间"关注军营硬汉班长的心理问题,一个群体的普遍焦虑。  相似文献   

19.
济南军区某通信团一营一连有个"老李头"。"老李头"是一名老兵,名叫李吉东,1974年出生,入伍19个年头了。因为长相老成,一脸沧桑,熟悉他的战友都叫他"老李头"。8年前的一个初夏,下班后的老李抱着来队探亲的儿子出来遛弯。这天,父子俩恰巧被刚下连的新兵杨仁强看到了。"李班长,这是你孙子嗦?今年好多岁嘞?"小杨操着一口浓郁的四川话问道。  相似文献   

20.
“傻班长”姓孔名令超,湖北人氏,皮肤黝黑,身材挺高,却极瘦,两条鹤一样的长腿,走路都打晃。要光从外表就认为他弱不禁风,那你可上当了。他乃大名鼎鼎的武装侦察连一班长,名闻直属队的“优秀侦察兵”。军事素质那是“铁匠铺的锤子——响当当!”擒拿格斗、攀登泅渡、射击战术样样顶呱呱。就拿秋季运动会来说,10个比赛项目,每年他都包个三四块儿金牌。像比武、考核那更是摘金夺银。人也不错,很实诚。对了,是忒实诚了!都有点那个了。哪个?较真儿呗!当个“小班长”,官儿不大,管事儿不少,只要犯到他手里,不论是谁,也不分什么场合,一准儿给你下不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