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栅格是一种汇集和共享地理上分布的海量信息资源,对其进行一体化组织与协同处理,从而具有按需服务能力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栅格通过应用先进的网格计算技术、信息服务技术、网络基础设施和协议标准规范,将分布在一定区域甚至全球的计算机、数字化设备、数据、信息、知识等统一管理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合理利用军地资源实施一体化保障是现代战争或非战争军事行动基建营房保障的重要内容,然而,包含大量此类信息的商用网络、行业网络和平时基建营房业务管理网络的信息如何能被有效利用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依托军事信息栅格和地方多个行业信息网络,研究、设计缓冲数据库和数据订制服务软件,安全可靠地将分布在多个信息栅格中的基建营房保障所需信息耦合到军事后勤信息网络中,为快速、科学制定基建营房保障计划和实施战时基建营房一体化保障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3.
SOA/Web服务构建军事栅格应用的可行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网络为中心的军事栅格作为军事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集成的新兴技术,已成为未来军事电子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在对SOA/Web服务、栅格体系结构以及美军GIG/NCES体系研究基础上,从栅格体系结构的演化过程、面向服务集成的特点、Web服务/栅格与GIG的重叠性、Web服务技术缺陷及解决方法等方面对SOA/Web服务技术应用于军事栅格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4.
全球信息栅格是指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构建的全球性信息网络体系,它是信息化战争的技术基础,能够为各作战单元提供信息服务,是应对信息化战争、提高国防和军事能力的重要支撑技术。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联合作战规模明显扩大,作战指挥基本上实现了高效、实时,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为此,伊战后美军加紧建设“全球信息栅格”,准备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所有作战单元连接起来,确保网络互联互通和战场信息共享,以获取信息优势和决策优势。一、全球信息栅格技术的产生“全球信息栅格(”GlobalInformationGrid—GIG)的目标是实现端到端的无线连接…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防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大量军事信息系统被开发,在开发过程中产生了诸如数据不统一、不标准以及服务重复建设等问题,既浪费了大量的建设和维护资源,也导致技术难以得到沉淀,数据不能被充分利用.中台在大型企业的成功应用,包括在电子政务发展中的规划,以及美军的全球信息栅格与军事云建设,都在着力解决类似问题.本文认为,军事信...  相似文献   

6.
给出了信息栅格技术应用于雷达协同探测领域的一种实现方式.针对目前我军雷达传感器在信息共享、协同探测、生存能力和机动接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基于雷达信息栅格技术的解决方法,该方法采用分层的技术标准体系,运用分布计算服务技术,依托高速宽带网络,将陆海空天的雷达站、情报站和指挥所,以信息栅格节点的方式互联,形成资源共享和...  相似文献   

7.
军事信息系统综合集成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美军信息系统综合集成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以网络中心战为目标、信息系统一体化、基础设施栅格化、武器装备信息化的综合集成特点,通过“博胜”计划和“未来作战系统”的剖析提出了两种综合集成模式。结合军队实际,在需求牵引与明确目标、顶层设计与统一体系、综合一体与信息主导、横向一体与纵向扁平、适应改造与扶弱补缺、提升能力与纳入栅格等六个方面对军事信息系统综合集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对军用网格与GIG、计算网格和信息栅格概念的比较基础上,对现代军用网格中的传感器网格、交战网格和信息网格的3类主要网格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军用网格的资源多样性、空间分布性和信息服务时效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匡兴华  吴彤  张昌芳 《国防科技》2014,(1):20-23,28
文章阐述了信息栅格的基本概念,探讨了信息栅格技术的产生动因、发展趋势及其在军事方面的应用,分析了信息栅格技术的典型———美军的全球信息栅格(GIG)。  相似文献   

10.
实现战场信息的按需分发,以确保信息的正确有效利用是信息栅格技术的一个研究重点.通过对美军全球信息栅格及其信息分发技术的分析,研究了基于海上栅格的信息分发技术,构建了栅格信息分发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栅格化信息分发服务的主要功能及实现模型,描述了海上联合作战条件下的典型应用服务流程,以及面向服务的信息分发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空间信息栅格体系与服务聚合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间信息应用中存在的数据海量、分布异构、处理复杂、计算密集等问题制约了空间数据和信息的广泛共享和应用。空间信息栅格(SIG)以Grid和WebServices技术为核心,共享并汇集地理上分布的海量空间信息资源,实现动态整合与集成。在构建开放性SIG七层应用体系的基础上,重点研究SIG服务聚合技术,基于Petri网和图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服务聚合流程模型(服务/资源网),同时构建了可扩展的服务动态选择模型(SISM),实现服务聚合过程中的动态服务选择。结合国家地质调查业务应用,通过地下水资源评价应用实例对SIG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针对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事信息服务网络链路保障从集中聚焦式向分布扁平式,从纵向细长、横向独立的固网树状型向无中心栅格化移动散射型转变的现实需求,在分析移动终端自组网战场应用场景的基础上,研究了面向战场信息服务的移动终端自组网技术体系,给出了基于终端自组网的军事移动信息服务组织运用模式,为完善我军战场移动信息服务基础网络生态,推进基于网络化信息系统的体系化作战能力建设,实现灵活、高效、安全、稳定的战场移动信息服务保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军事信息支援行动是美军心理战行动适应现代信息作战需要,对其心理战理论、组织体系和实践活动进行的重大改革。军事信息支援行动主要以军事信息系统、互联网络和新型传播媒介为依托,具有作战边界模糊性、力量分布栅格化、主体存在离散性、触发条件节点性、效应产生累积性、回馈方式多维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一体化军事通信网络建模仿真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现代高技术战争越来越要求军事通信网络实现综合一体化 ,以合理地搭配使用资源 ,提高整体的作战效能。建模与仿真技术是研究、分析、验证、设计和评估一体化军事通信网络的有效工具。随着军事通信网络规模越来越大 ,技术复杂性越来越高 ,网络建模与仿真技术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总结了我们在军事通信网络一体化建模仿真的实践中面临的五项技术挑战 ,这些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对于我军通信网络一体化仿真系统的建设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根据任务需要敏捷组织信息服务活动,从海量信息资源中提取准确的信息,高效地为各级指挥员提供精准的信息服务,是提升我军信息服务能力的关键所在.以使命任务、信息服务活动和信息资源为核心概念,建立了军事信息服务本体模型,定义了模型中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和时序关系,提出了军事信息服务知识推理方法,为任务驱动的军事信息服务领域知识的推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以封堵河堤溃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信息服务模型构建和知识推理实例作为具体测试案例,验证了构建的本体模型和知识推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共享,美军提出了全球信息栅格(Global Information Grid,GIG)技术.深入研究全球信息栅格技术对于提高我军信息化建设水平,推进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主体的新军事革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GIG信息传输的主要技术:IPv6、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和主要核心部分,提出了它们在GIG应用中的使用方法.最后详细分析了如何利用IPv6与MPLS两者在相互转换过程中,通过设定新的想定方案实现改进GIG核心部分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在日趋复杂的战场环境下,信息具有海量和分布的特点,对于各级作战人员在这种复杂环境下适时地发现和获取所需的信息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等资源中心的战场信息动态组织和服务体系框架,并重点对一体化元数据描述、资源组织与索引策略、资源发现与分发服务流程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描述,从而提供一种高效的战场信息发现和分发能力.  相似文献   

18.
军事历史研究中军队名人档案是一种重要信息资源,但其一定的信息隐私保护需求尚未得到重视。将知识技术引入网络信息隐私保护中,开展军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隐私保护下档案信息服务新模式研究,研究军事档案信息隐私保护的方法和若干关键技术,研究基于访问控制的信息共享安全和基于信息的有限共享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全球信息栅格的产生和实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全球信息栅格的概念与定义,详细论述了全球信息栅格产生与发展的动因、实现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研究与实现全球信息栅格的关键技术、基础理论,重点论述了实现全球信息栅格总体架构的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20.
SOA在军事栅格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网络为中心的军事栅格作为军事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集成的新兴技术,成为未来军事电子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在对SOA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军事栅格建设中应用SOA的必要性,介绍了外军应用SOA的情况,着重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