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地时间4月19日上午10时50分(北京时间9时50分),83岁高龄的日本二战老兵上野石之助在其儿子的陪同下在东京成田机场走下了飞机,在1943年被征兵离开日本之后时隔63年首次踏上了故土。在此之前,日本政府在4月17日宣布,失踪了大半个世纪并且早已被宣布死亡的二战时期日本军人上野石之助“死而复生”,突然神秘出现在遥远的乌克兰。这一消息一经宣布立即轰动了整个日本。  相似文献   

2.
1945年8月,苏联红军向中国境内的日本关东军发起了全线进攻。由于苏军攻击迅猛,加之情报有误,竟漏过了位于中国黑龙江东宁县境内的一处隐蔽良好又几乎与外界失去联系的日军要塞……后来,对这部分不知道天皇投降令而继续抵抗日军的围歼战悄然成为了二战成千上万次激战的最后一役,此战地也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真正结束的  相似文献   

3.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了终战诏书,命令各地的日军放下武器,停止抵抗。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但是,在中国东北与苏联交界的东宁地区,日本关东军虎头要塞内的日军拒不投降,战斗仍在激烈地进行着。直到8月29日,几乎所有的日本兵都被打死后,战斗方告结束。虎头要塞是日本关东军用无数中国劳工的生命构筑起来的号称“东方马其诺”的防线。在这座要塞中,安装着日本陆军口径最大的410毫米榴弹炮和射程最远的240毫米列车炮。如今,这两种巨大的火炮已经难觅其踪,只剩下残破的工事,任人唾骂。那么这两种日本威力最大的火炮到底是什么样子?它们是什么时候开始研制的?又是何时安装到这里的呢?  相似文献   

4.
1945年9月2日,星期天,一个被永记史册的伟大日子,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战将在这一天正式结束。上午8时43分,日本东京湾战舰如云,同盟国最高统帅、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乘"尼加拉斯"号驱逐舰到达"密苏里"号战列舰--在这艘强大的战舰上将举行日本对盟国的投降仪式,跟随他的是1942年在菲律宾巴丹半岛被俘的美军温莱特将军和在新  相似文献   

5.
一个小个儿的菲律宾女人,微弯的背上背着一只皮囊,拖着沉重的步伐走着,穿过马尼拉以北的战场。几个日本士兵开始盘问她。有的日本兵一看到她那臃肿和伤痕斑斑的棕色脸庞,立即就会明白并且退缩了回来。面对其他的士兵,她袒胸露臂,出示她身上的伤痛。只要她说出一个词“麻疯”,就没有任何哨兵再坚持纠缠,就没有人检查她的背囊,没有人发现用胶布贴在她背上的是一张日本人在马尼拉北部设防的地图。  相似文献   

6.
5月24日,日本福冈高等法院作出二审判决,撤消福冈地方法院的一审判决,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判定要求日本政府和三井矿山公司赔偿损失的15名中国劳工败诉。这样,在二战期间被日本强行绑架到福冈县三井矿山做苦役的15名中国劳工及其家属要求日本政府和三井矿山公司赔偿损失一案,虽然在福冈地方法院2002年4月的一审判决中胜出,但最终  相似文献   

7.
文广 《环球军事》2013,(17):1-1
8月15日日本二战无条件战败投降日。这一天,本应成为日本反省战争罪责的日子,但这些年越来越变成日本右翼政客大秀“政治肌肉”、为军国主义招魂的“节日”。  相似文献   

8.
1942年夏末,日本占领菲律宾群岛已有好几个月了,该占领区的货币体制突然开始走向崩溃。日本士兵发现一个月的薪饷还不足以买一杯啤酒。原因是在马尼拉市场上开始出现的菲律宾银比索突然神秘地泛滥成灾。  相似文献   

9.
二战中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的炮弹把纳粹德国的“千年帝国”毁成一片瓦砾时,阿道夫·希特勒自杀了,从而结束了欧洲战争。于是盟军转过身全力贯注于太平洋战争。盟军在可能征服日本列岛之前将有一场可怕的流血战争。盟军从波茨坦向日本发出最后通牒:投降,要不,立即遭到彻底的毁灭。当时很少有人知道盟国的科学家已经能驾驭原子弹。这一最后通牒没有受到狂妄的日本军国主义的重视,于是战争中威力最强大的武器——原子弹在日本爆炸了。尽管第一颗原子弹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破坏力,但日本军国主义仍然在投降与否问题上争论不休。第二颗原子弹成为促使日本作出无条件投降决定的重要因素。 8月6日是日本广岛、长崎遭到原子弹毁灭性打击57周年,此事件虽早已被人们熟知,然而所有的秘密以及一切秘而不宣的内情不可能都公之于众。随着时间的推移,才有可能向人们解密这一事件前后的细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读者可以从这里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二战期间,麦克阿瑟逃离菲律宾时幸运地闯过了4关,才侥幸保得一条命,使其在二战史上继续书写他的战功。 第一关:本田喜功,麦克阿瑟逃过涉隆比特河 日本偷袭美军珍珠港不久后就发动了对菲律宾的攻击。麦克阿瑟时任美国远东司令部司令,统一指挥美、菲联军。由于实力对比悬殊,麦克阿瑟在进行殊死抵抗之后被迫撤向巴丹。后撤的美、菲联军加上菲律宾难  相似文献   

11.
二战末期,一艘载有560公斤核材料的德国潜艇向美国投降。不久,美国便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此前,美国原子弹研制者手中所掌握的核材料并不充足,美国投向日本的原子弹里是否填装  相似文献   

12.
7月30日,美国众议院以口头表决方式一致通过了谴责日本在二战期间强征"慰安妇"的决议案。议案要求日本政府正式、以明确的方式承认"慰安妇"问题,就这一问题进行道歉,并承担有关的历史责任。这是美国国会第一次以如此明确的语言批评日本回避或企图逃脱历史罪责。  相似文献   

13.
刘庆 《环球军事》2013,(12):22-24
2013年5月底,众多国际媒体都在报道一个消息:日本政府即将正式设立日本版的“国家安全委员会”(NSC,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有观点说这是日本“照抄”美国的结果,还有分析意见认为这是二战中“五相会议”的战后“翻版”。其实,就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本意来说,“国家安全委员会”这个机构与其说是“美国造”或“二战造”,还不如直接说是“安倍造”,因为它毕竟更多展现了安倍晋三本人的信念和追求——尽管这种信念和追求未必是世人之福。  相似文献   

14.
谭顺谋  程刚 《环球军事》2009,(15):36-39
二战末期,以美国军队为首的盟军曾计划对日本本土展开一场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行动,代号“没落行动”,希望借此迫使日本投降。后由于美空军先后对日本广岛和长崎实施核轰炸,日本遭受重创,同时苏联对日宣战,最终日本被迫于1945年8月中旬宣布无条件投降,部署周密的“没落行动”也无疾而终,成为战争史上迄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计划。  相似文献   

15.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在国际事务中,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 且看菲律宾与美国的关系。 在历史上,美国曾经占领菲律宾。1942年,菲律宾被日本占领。二次大战结束后,菲律宾再次沦为美国的殖民地。1946年7月,美国被迫同意菲律宾独立。 长期以来,菲律宾一直与美国保持着密切的盟友关系。两国签有军事基地协定、共同防御条约和共同防御援助协议等。但是,在东西方冷战结束之时,菲美关系也  相似文献   

16.
在菲律宾人民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抵抗美国入侵的民族独立战争史上,记载着一位著名的华侨将军刘亨赙(1872—1926年)的业绩。刘亨赙18岁那年从福建东渡菲岛,起初在其伯父的铁铺里学艺,后独自经营一家铁铺,担任马尼拉华侨社会秘密组织“三合会”的头领。1896年菲律宾反殖民统治的革命一开始,他就带领3000多名华侨加入了革命军,被授步兵上尉衔。时革命军极缺武器,他自荐建立兵工厂,被委任为兵工厂厂长,大造军械。1897年3月,他在伊穆斯  相似文献   

17.
粟硕 《环球军事》2014,(21):60-62
2014年10月14日,日本内阁会议正式通过了《特定秘密保护法》的运用标准和相关政令,并确认该法将于今年12月10日正式实施。如此一来,日本政府在其情报体制改革的道路上又取得了新的“成果”,其国民对政府和自卫队相关信息的知情权也将受到严重侵害。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和军队相关部门为了满足情报需求,相继成立了一系列情报机构,其情报体制也伴随着国际局势和国内形势的发展不断进行着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18.
1945年8月14日,曾经横行一世的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关于日本投降的原因,多年来一直众说纷云,莫衷一是,给历史研究带来许多混乱。这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利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本文力图通过对促使日本投降的各个要素的评析中,还历史以真实,给事实以澄清。  相似文献   

19.
二战结束之后,美苏几乎同时开始研制舰载巡航导弹,而其基础则都是从德国那里缴获的V-1导弹战利品。冷战初期,作为战略核武器的未来载体,双方先是制造出并开始不断完善所谓的"无人驾驶式飞弹"——即后来的巡航导弹,而在这一过程中,德国V-1导弹相关的文件、模型及技术半成品,都被充分利用了起来。二战结束后不到十年,美国海军就造出了自己的巡航导弹:试验型"潜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开始进入“战后”时期。至于日本“战后”时期终结于何时,其说不一。日本政府曾于1956年发表“经济白皮书”,宣称这一时期己经绪束。后又以美军占领下的冲绳回归做为划期界限,面这一事实的发生是1972年。还有人认为,只要未发生以日本为主体的大战,日本的“战后”就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