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
1945年7月16日早晨5时30分,美国在新墨西哥州阿拉默果尔多沙漠核试验场,爆炸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获得成功后,当时许多台仪器测试出这颗原子弹的威力为1.8万吨 ̄1.9万吨梯恩梯当量。这颗威力特别巨大的炸弹,对美国杜鲁门总统、军政要人、总统科学顾问以及从事核科学技术研究的许多科学家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各种见解和主张。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紧接着而来的问题是,如何使用原子弹。当时的世界战争形势是,德国法西斯已被盟军打败,被迫投降,日本正在作最后抵抗。毫无疑问,日本将是当时原子弹轰炸的目标,但是,对日本是否使…  相似文献   

2.
文广 《环球军事》2013,(17):1-1
8月15日日本二战无条件战败投降日。这一天,本应成为日本反省战争罪责的日子,但这些年越来越变成日本右翼政客大秀“政治肌肉”、为军国主义招魂的“节日”。  相似文献   

3.
二战末期,一艘载有560公斤核材料的德国潜艇向美国投降。不久,美国便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此前,美国原子弹研制者手中所掌握的核材料并不充足,美国投向日本的原子弹里是否填装  相似文献   

4.
“伊诺拉·盖伊”号B-29型轰炸机扔下了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弹 广岛是日本全国闻名的柳树之乡。这个被圈定面临死亡的最大的海港和制造业城市在三年半的战争中一共遭到过敌人12颗炸弹的震荡。尽管如此,城市的居民们知道得很清楚,日本在战争中正在走下坡路。在那些曾经送走过成千上百万日本士兵开赴西南太平洋作战的码头上空,笼罩着死一样的沉寂。1945年8月6日,是星期一。  相似文献   

5.
评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刘庭华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第一次投掷了原子弹。这时加快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覆灭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提前结束,起了重要作用。但当时及战后至今,对美国在日本投掷原子弹这一人类史上仍属第一次的军事行动,还存在着争...  相似文献   

6.
国内学者一般都肯定裕仁天皇的战争罪责,但是如何看待他的罪责?他在战争中只是“参与”制定了侵略政策,还是侵略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他是“日本垄断资本和军国主义的手中工具”,还是日本垄断资本和日本军国主义的总代表:他“本人是一个性情温和的生物学家”,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军国主义分子。这是史学界应该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1946年颁布了新宪法。宣称日本永远结束军国主义制度。新宪法规定日本“永远放弃以国家权力发动战争、武力威胁或行使武力作为解决国家争端的手段”,并称日本“不保有陆海空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交战权”。按照这部宪法,战后的日本将进入一个走和平发展之路时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狂人曾在二战后期组建过一批所谓的“神风特攻队”,甚至改装出一批特别攻击飞机,用于以自杀方式、通过与盟军大型舰只或大型轰炸机的撞击手段来达到阻碍盟军的大反击以苟延残喘的目的。当然,这种极其野蛮而又残酷的作战方式不可能挽救法西斯主义的最终失致。然雨,对于远在欧洲的德国,却一直未曾有过类似的传闻。不久前出版的《最后的德国空军》一书中,向世人披露了纳粹德国空军曾在二战末期组建并使用过自杀飞行部队的一段史实。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震惊,还有无尽的憎恶。  相似文献   

9.
1945年8月6日,一架美国飞机将一颗绰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投掷于日本广岛,炸死、炸伤各7万余人,全市房屋被毁近2/3;9日,美国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使该市68%的工厂毁坏,11平方公里地区内房屋全被摧毁,炸死3万余人,炸伤4万余人。8月10日,日本天皇决定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美国对日本的核突击,对早日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到了作用,同时在世界军事史上揭开了核武器时代的序幕。而原子弹的产生,正是对一种巨大的能源——核能所开发和利用的结果。能源,是指可供人类获取能量的来源或源泉。它包括已开采出来的可供使用的能量资源和将其加…  相似文献   

10.
陈山石 《环球军事》2013,(3):143-143
研究日本近现代史方向的一濑俊也博士写的《飘扬在战场上的传单:用传单重读太平洋战争》一书,是以日本人的视角.通过对传单的历史记忆的梳理来反思战争,思考战争所造成的灾难以及战争本身的罪行。他的另外一本著作《用宣传谋略传单解读日中·太平洋战争空中飞舞的“纸弹传单”图录》.也能帮助读者了解那场战争中传单所发挥的特殊作用。作者以二战中东亚各地的战场上日军和盟军制作并从空中散发的各种宣传传单实物为素材,以看到这些传单的日本兵的体验感受为基础,描述了在长期战争年代各国士兵的艰难境遇,进而体会战争的残酷。日军把士兵投放到广袤的东亚战场,等待他们的是营养不良、传染病以及盟军的猛烈进攻、尽管如此、日军还是拒不投降,但那些描绘着家乡食物和故乡亲人的画面,写有“坚决不杀俘虏”的优待政策的传单,对日军士兵的心理还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11.
1945年8月6日,一架美国飞机将一颗绰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投掷于日本广岛,炸死、炸伤各7万余人,全市房屋被毁近2/3;9日,美国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使该市68%的工厂毁坏,11平方公里地区内房屋全被摧毁,炸死3万余人,炸伤4万余人.8月10日,日本天皇决定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美国对日本的核突击,对早日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到了作用,同时在世界军事史上揭开了核武器时代的序幕.而原子弹的产生,正是对一种巨大的能源--核能所开发和利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8月6日上午8时30分,日本海军司令部地下防空洞二层的通讯部接到了广岛被炸情况的报告。11时30分,日本内务大臣木户幸一才向裕仁天皇作了20分钟含糊其词的汇报。木户只是说军方报告广岛遭到了可怕的轰炸,不敢对裕仁说是原子弹爆炸。 8月7日下午1时30分,内务大臣木户再次谒见裕仁,汇报说:“昨天广岛落下一颗很难相信的非常可怕的炸弹。” 裕仁并没有显出惊讶的神色,因为在昨天晚上,侍从武官已经将消息报告给他了。他打算再知道些详细情况,于是追问木户:“最新的报告有什么?”当本户说到美国广播播送了杜鲁门的声明,说这种炸弹是原子弹,一颗就能夺去几十万人的生命时,裕仁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侧过脸去,长时间保持沉默。  相似文献   

13.
自从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瘦子”、“胖子”两颗原子弹之后,人们都为爆炸后的核威力而恐惧,在这次原子弹袭击中.有数十万人丧生,两座大城市瞬间变成焦土。对这样一个神秘可怕的怪物.历史上却曾有人用双手把原子弹掰开过。听起来十分荒唐,可这是事实。这位“超人”就是加拿大科学家斯罗达博士。  相似文献   

14.
《宁夏科技》2001,(10):56-57
8月13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避开了日本战败投降的8月15日,以首相身份参拜了德国神社,引起了亚洲人民的极大愤慨及全世界人民的严重关注。众所周知,靖国神社是1869年明治天皇诏今修建的,其目的是为在维新战争中死亡的将士招魂。这里合葬着以天皇名义发动的历次对外战争中死亡的军人,而且大都是供奉着全球公认的战犯。这些战犯是军国主义制造血腥历史的忠实执行者,本应死有余辜。作者该国首相的小泉纯一郎公然参拜,岂不是再度为军国主义招魂,肆意重蹈覆辙。人们不禁要问,21世纪的日本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15.
《环球军事》2013,(17):6-8
2013年8月6日,日本战后最大吨位的军舰——新一代直升机航母“出云”号在横滨举行了命名和下水仪式,这一轰动性事件使得人们对同一天的广岛原子弹轰炸纪念日少了些关注。  相似文献   

16.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一小撮驻台日本少壮派军官联合一些台湾士绅发起了所谓“台湾独立自治运动”。这一“台湾独立”事件虽被制止,但它却说明“台独”从一开始就具有外国势力介入的背景。从此以后“台独”成为一股暗流,不断发展,日益成为破坏祖国统一大业的“毒瘤”。 日本投降后,美国意欲取代日本成为台湾的主宰者。为此,美国一些驻华  相似文献   

17.
《环球军事》2013,(14):57-57
7月7日上午,100多名长崎市民在长崎和平公园“中国人原爆牺牲耆追悼碑”前,为原子弹爆炸中遇难的中国人举行悼念活动。该追悼碑落成于2008年7月7日,旨在让人们知道日本既是原子弹爆炸的“受害者”,同时也是那场战争的“加害者”。  相似文献   

18.
马骏杰 《环球军事》2011,(12):46-48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曾经不可一世的大日本帝国海军终于走到了尽头。为彻底消除日本的海上力量,盟军在战后对残存日舰进行了处置,下令凡有动力者均集中于横须贺、吴镇、舞鹤及佐世保军港待命。随后,盟军除挑选了135艘驱逐舰以下的无武装舰艇,作为赔偿盟国之外,其他舰艇作了如下处理:将21艘驱逐舰以上的大型舰艇,部分拖至深海炸沉,部分作为美国原子弹核爆炸的试验品.  相似文献   

19.
提起1945年美国投在日本的两颗原子弹“小男孩”和“胖子”,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而对于美军曾经研制的一些战术核武器,如核火炮、核地雷等等可能就不清楚了。事实上,在核战争的威胁下,上个世纪出现了一些近似于变态的战术核武器。这里重点给大家介绍的就是披上了核外衣的“战争之神”——核火炮。  相似文献   

20.
对于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的罪行,人们多知道南京大屠杀等日本武装部队制造的暴行,而对于一支由日本作家和记者组成的曾积极配合日寇正规部队的行为,在日军侵华战争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特殊部队——“笔部队”所犯罪行,则知者寥寥。7月20日的《北京日报》刊载了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王向远教授撰写的一篇文章,披露了这桩鲜为人知的史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