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采取多种措施鼓舞官兵士气,激发其斗志,为夺取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志愿军为激励官兵士气采取的主要做法有: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丰富多彩的鼓动大会、深入广泛的慰问活动、宣扬英雄事迹和广泛开展杀敌立功运动、拥军优属运动等等。本文对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士气激励的做法进行系统总结和归纳,为推动人民解放军“软实力”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极力制造妖魔化人民解放军的舆论。以丑化解放区、抹黑土改运动为内容的"报道",频频出现于《中央日报》。这些"报道"从多个方面,对人民解放军的组织及活动进行了污蔑,具有抹黑手段多样化、内容繁杂、"惨象"叙事的舆论特点。其中,人民解放军征兵、征粮、锄奸反霸等活动作为"报道"重点,集中体现了该报的反动舆论立场。  相似文献   

3.
石家庄战役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攻克国民党军坚固设防的大中城市的首战,亦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城市攻坚战的典范.朱德全程参与了这一战役的筹划、准备与组织实施,形成并完善了精心策划,充分准备,兼顾攻城和打援,随机应变;稳打稳进,加强土工作业,力求集中火力突破一点;讲求各部队、各兵种密切协同,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合力进攻;创新巷战战术,猛推、深插、狠打,突击前进等城市攻坚战术思想,其中许多战法为此后人民解放军历次城市攻坚战所借鉴和运用.  相似文献   

4.
正兵团继承了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工作传统,一贯重视部队的文化建设。兵团成立之初,张仲瀚就提出,不但要建设生产兵团,还要建设文化兵团。人民解放军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进入新疆之后,无论是剿匪平叛还是驻边屯垦,都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文化活动。20世纪50年代初期,二军、六军和改编的二十二兵团所属各部队都有自己的文艺演出团体,他们下基层、去连队、到乡村,为战士们和人民群众演出了各类文艺节目。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后,为加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人民解放军遂开展向苏联军队学习先进建设经验活动。本文在对这一历史过程进行详细考察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人民军队在学习苏联建军经验中出现的偏差和意见分歧,对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有关反“教条主义”主题的确立进行了分析,从当时的国内、国际因素,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探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处理党内不同意见方法上的缺失等不同层面,剖析了1958年全军开展反“教条主义”斗争的原因,也对这场斗争的消极影响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人民解放军连续进行三次体制改革、精简整编,有力地推动了军队的全面改革,加快了军队现代化进程,完成了由依靠规模优势、立足于打全面战争向质量建军、立足于打现代条件局部战争的组织形态的转变。总结这一时期人民解放军在组织实施体制改革、精简整编工作方面的经验教训,从中获取有益启示,对于当前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具有一定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平津战役中,在我人民解放军攻克天津后,北平的国民党军(有2个兵团部、8个军部、25个师,连同地方部队,共计25万人)陷入绝境。人民解放军依据自己在平律地区的实力,完全可以用武力解放北平。但是,北平是历史名城,有200多万人151。为使名胜古迹免遭战火破坏并减少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争取和平解放北平。  相似文献   

8.
徐斌  叶钢 《政工学刊》2009,(6):17-19
1949年4月23日,在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的隆隆炮声中,华东军区海军成立。之后,相继成立了海军领导机关、青岛基地、中南军区海军。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了一个崭新的军种——海军。  相似文献   

9.
聂荣臻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建军思想,如建设现代化军队必须由单一兵种向诸军兵种合成转变;在独立自主基础上学习借鉴外国经验;在发展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同时注意提高人的素质;实施严格的军事训练是实现人与武器结合的关键等。聂荣臻为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赵利 《环球军事》2009,(11):6-8
60年,人生如梦花甲;60年,共和国灿烂辉煌。伴随着新中国不断迈向前进的坚定步伐,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代化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稳步提高。在共和国60华诞来临之际,本刊特推出《钢铁长城:与共和国共辉煌——拟大阅兵看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壮大》系列专题,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人民解放军60年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让读者更好地认识这支威武之师、和平之师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11.
加强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工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发挥政治工作直接作战功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保证。增强政治工作信息系统的防护能力,要建立政治工作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行政管理体系、法规制度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2.
解放战争史,是一部国民党军迅速崩溃,人民解放军彻底胜利的纪录.在历时4年多的时间里,国民党军与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过不下150余次比较大的战役,而几乎每次都是以失败而告终,最后兵败大陆,退守台湾.其原因,就政治上而言有2个:一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在对沦陷区城市接收过程中,各级官员腐败透顶,大失民心;二是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呼声,逆历史潮流而动,悍然发动内战,导致众叛亲离.就军事上而言,战略指导失误,情报不灵,指挥不统一,兵力、火力分散使用,都是国民党军屡战屡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加强武警现代化建设,必须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建设现代化武警的目标,对人才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采取多种教育培训方式,切实提升人才队伍建设质量;建立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确保人才素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4.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我们党加强经济工作指导提出了新要求,要引导广大官兵认识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们党适应生产力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着眼未来发展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推进现代化事业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举,增强履行历史使命的自觉性坚定性.  相似文献   

15.
中共对南昌起义的一系列指导,不仅体现在起义的酝酿、决策阶段,还体现在起义爆发后南征途中。其中包括指示广东、湖南等省发动暴动配合起义以及做好起义失败后的善后工作等。纵观中共对南昌起义的系列指导和举措,可以看出其中贯穿一条鲜明的主线,就是紧紧围绕着"民众武装暴动"这一政策。早在南昌起义发动之前,中共就决定在湘鄂粤赣四省发动农民秋收暴动,所以中共对南昌起义的指导离不开这一既定方针。同时,中共中央关于暴动主要依靠群众,军事力量只是副力的思想严重影响着其对南昌起义的领导和评价,而共产国际的"指导"直接左右中共对南昌起义的决策。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强调: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的立军之本和强军之魂。这是对十八大报告关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论述的进一步深化。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必须切实弄清党对军队领导绝对性的本质特征、科学本源和集中体现,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相似文献   

17.
85年前召开的古田会议,诞生了堪称建党建军纲领的决议,结合特殊的国情、党情、军情,解决了如何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人民军队的政治建设定了型。决议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不仅为历史形势和任务所需,更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永葆本色之根、不断增强战斗力之魂。  相似文献   

18.
智能化战争形态加速演变,为新时代陆军装备建设带来严峻挑战。必须充分认清陆军武器装备建设智能化转型形势任务,正确把握智能化陆战的基本内涵、典型特性和能力要求等需求牵引,科学确立陆军武器装备体系智能化转型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加快推进陆军武器装备体系智能化建设发展,为新型陆军“迈向智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
提高领导干部的“三个素质”,增强“四个本领”,是加强军队党的能力建设的紧迫课题。实现这一目标,一要激发领导干部自身的内在动力,自觉改造主观世界;二要振奋学习精神,贯彻“两个武装”要求;三要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党员先进性;四要做好本职工作,在实践中提高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