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美苏洲际导弹和潜射导弹的对比表明,苏联研制及部署的导弹在数量上已大大超过美国不出所料,去年苏联继续进行主要战略力量现代化计划。但是,质量提高的程度及广泛性比预料的要快一些。苏联的重点不仅仅是保持目前在运载工具、百万吨级和投掷重量方面的优势,同时也放在精度、灵活性、生存能力和多弹头分导再入飞行器洲际导弹上。苏联正在部署SS-18单一再入飞行器的导弹。SS-17和SS-19这两种携带多弹头分导再入飞行器的洲际导弹,正以预计的中等速度部署。而第4种新型洲际导弹SS-X-16已经基本上  相似文献   

2.
美国国防部长哈罗德·布朗在向国会的年度报告中说,苏联各类运载工具的总数已从一九六四年的四百五十枚增长到一九七八年的二千五百枚。他透露 SS-17,SS-18和SS-19洲际弹道导弹合在一起持续以每年一百二十五枚的速度进行部署。现在已有二百个 SS-18发射架装于SS-9的地下井中,约一百个 SS-17和三百个 SS-19装于SS-11地下井中。据信大多数SS-17已具有分导式多弹头的能力。 虽然三级固体洲际导弹SS-16原来作为一种可移动的陆基洲际导弹设计的.但并没有以这种形式进行部署。而且自一九七五年以来只试验过一次。现在苏联部署的SS-20是SS-16的改型,约有不足一百枚可移动的发射架部署在苏联的西部和远东地区。目前,这些导弹分别部署在东部和西部,二边的数量大致相等。 布朗说,第五代洲际弹道导弹,包括四类导弹是一定要部署的。他补充说,这些导弹也  相似文献   

3.
导弹是俄罗斯人的骄傲。20世纪50~80年代,前苏联一直主导世界导弹技术的发展方向。陆基洲际战略导弹是俄罗斯“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主要组成,也是俄保持大国地位、维护国家安全的“撒手锏”。俄罗斯目前在役的陆基弹道导弹有SS-18、SS-19、SS-24、SS-25“白杨”(Topol)、SS-27“白杨-M”  相似文献   

4.
崔莉  薛峰 《环球军事》2011,(3):44-47
1962年,苏联暗中向古巴运送了可携带核弹的SS-4和SS-5地对地导弹,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打破了战略平衡。随后的“摊牌”被美国称之为“古巴导弹危机”。这场危机一度把世界拉到了核战争的边缘。  相似文献   

5.
美国对古巴导弹危机的初步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对古巴导弹危机的初步反应韩洪文1962年9月,苏联冒险犯难,将能够携带核弹头的中远程导弹等进攻性武器部署到了美国的家门口——古巴,由此触发古巴导弹危机。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核对抗”,也是冷战期间美苏唯一的一次直接对峙。毁灭性的战争一触即发。事...  相似文献   

6.
美国“战区导弹防御”(TMD)的设想可以追溯到里根总统当政时期,为了谋求绝对优势,同时也是为了在经济上拖垮苏联,他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SDI),也就是人们熟悉的“星球大战计划”。因为这一计划试图打破二战后建立起来的相互“确保摧毁”从而“确保安全”的战略平衡,更有悖于1972年美苏双方达成的有关协议,招致苏联的坚决反对。并且,由于技术风险高、耗用经费过多等原因,该计划受到广泛而激烈的批评。由于种种原因,在冷战结束后,这一计划被迫终止,但美国要谋求绝对优势的努力并没有停止.在经历过几次局部战争后,作为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感到  相似文献   

7.
二战后,美苏为取得军事上和政治上优势地位,长期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最突出的表现在研制出了数量众多的各式导弹.在空地(舰)导弹方面,无论是导弹数量还是导弹质量,苏联都可以和美国相抗衡,尤其是其导弹型号繁多,居世界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8.
亚拉巴马州·亨茨维尔讯:八十年代中期,美国陆军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司令部计划论证试验一个初始样机系统,以保护美国空军采用多保护结构基地的MX导弹,以确保对付不断增长的苏联洲际弹道导弹的威胁。 美国众议院军备委员会目前对此计划非常支持,并催促陆军加速该计划的进程。 上述机构还在发展先进技术,目的是通过采用自主式的拦截器,光电探测器,以及弹上数据处理机,以克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传统性的缺点。  相似文献   

9.
苏联已对它的四种新型的第五代洲际弹道导弹进行飞行前的准备实验。其中两种是固体燃料导弹,一种是大型的机动武器系统,它与美国空军MX先进的洲际弹道导弹的尺寸相当。 上周美国情报官员说,除了SS-17、SS-18和SS-19的洲际弹道导弹以外,新一代的洲际导弹正在进行地面测试检查,为飞行试验做好准备。他们认为这些固体燃料导弹是“极其准确的”,他们补充说,在新一代弹道导弹中所用的制导技术部分已经应用到SS-18中的一种上,称四型(改型)。这个型号携带十个再人弹头,每个当量为50万吨,射程10000公里(6210哩),圆概率误差(CEP)精度0.14(氵里)。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战略格局急剧变化,1949年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利用其占尽优势的海军力量对苏联等国保持着强大的战略压力。为了使海军建设与国家的地理环境及政治地位相适应,苏联提出了海军的建设目标是“大规模建设强大的远洋导弹核舰队”。在此目标指导下,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率先研制出利用飞航导弹攻击水面舰艇的反舰导弹,并且在不长的时间内就研制装备了多型舰对舰导弹。其中以埃以战争中击沉以色列“埃拉特”号驱逐舰的“冥河”反舰导弹最为著名,它创造了世界上首次利用反舰导弹击沉大、中型水面舰艇的典型战例,从而使海战进入了反舰导弹时代。随着美苏军备竞赛的持续深入,苏联以反航母与反大型水面舰艇编队,保护自身海上核打击力量为作战需求,在“冥河”等反舰导弹基础上大规模发展了多型中远程反舰导弹,形成了射程上远、中、近结合,多平台(舰艇、潜艇、飞机和岸  相似文献   

11.
二战后,美苏为取得军事上和政治上优势地位,长期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最突出的表现在研制出了数量众多的各式导弹。在空地(舰)导弹方面,无论是导弹数量还是导弹质量,苏联都可以和美国相抗衡,尤其是其导弹型号繁多,居世界领先地位。1、KC-1(AS-1“狗窝”)空舰导弹该弹是苏联自行研制并装备的第一个空地(舰)导弹,主要用来攻击美国航空母舰和其他大型舰艇,也可用来攻击港口设施、铁路枢纽、大型桥梁、军事工业中心等。该弹由米高扬飞机设计局于1947年开始研制,于1953年进入苏联海军航空兵服役。1961年在圣彼得堡举行的海军装备展览会上首次亮…  相似文献   

12.
时言军 《环球军事》2009,(24):52-53
有核国家的战略威慑多借助核武器战备值班这一形式得以体现。50年前,苏联核导弹开始战备值班,揭开了美苏两国核武直接对抗的序幕。而3年之后便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从今天的视角来看,1959年苏联核导弹开始战备值班这一事件不管怎么说都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仔细考察这段历史,可以看到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前,  相似文献   

13.
和从前的报告一样,1984年关于苏联军事力量报告的发表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论,特别是篇幅较大的导弹部分,谈到了关于苏兵力结构的一些新的见解。这样一份报告的重要性在于引起了很多专门刊物的广泛地讨论。不止一家的杂志担保这份报告将在地球的每个角落再版。虽然极少数与五角大楼提供的事实的简要文件有出入,但这个事实是存在的,勿容置疑的。关于导弹系统,很多材料已谈到它们的特征,象飞弹,但还没有任何人谈及关于导弹发射系统的必须的装置。因为这个问题能提供很多关于导弹的使用和导弹本身的情况,因此对这个问题的探讨的确很有意义。为此我们的分析将从以欧洲为基地的令人担心的战略导弹SS—20开始。  相似文献   

14.
“班布里奇”号导弹巡洋舰是美国继“长滩”号核动力巡洋舰、“企业”号核动力航空母舰之后的第3艘核动力水面舰艇。二战结束后,美、苏两个大国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在军备上也展开了竞赛。当时的苏联偏重于空间技术的发展与潜艇的发展,而美国则偏重于在二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航空母舰的研制与建造。二  相似文献   

15.
郭宣 《现代舰船》2011,(5):41-45
20世纪70年代之后,美苏之间的对抗达到高潮,完成核动力使用和导弹化后的苏联海军开始朝远洋海军的目标迈进,在航空母舰、大型巡洋舰和驱逐舰等舰种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与此同时,大量新的舰艇设计和新的发展计划逐渐成熟,如果这些新计划都可以完成,苏联海军实力将获得极大的提升。然而天不遂人愿,苏联解体扼杀了上述大部分计划,苏联海军就此迅速衰落。  相似文献   

16.
徐刚 《当代海军》2005,(9):50-53
“不惧”级是前苏联(下称俄罗斯)研制的第四代导弹护卫舰,最初人们将其划入“克里瓦克”级护卫舰系列中,认为是该级舰的改进型,但后来发现其完全是一种全新设计的新型导弹护卫舰,其无论在舰体设计、舰载武器、电子设备上都较“克里瓦克”级有了很大的提高,作战能力更是“克里瓦克”级无法比拟的。该级舰的设计目的是用来替换数量众多的“克里瓦克”级导弹护卫舰,但是由于1991年前苏联的解体,使该级舰的建造计划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以至于原定首批建造3艘的计划在完成首舰“不惧”号后就停止了后续舰的建造,因此其成为了俄罗斯目前唯一的一般现代化导弹护卫舰。  相似文献   

17.
1973年8月,在五角大楼的新闻纪者招待会上,国防部长詹姆斯R.施莱辛格透露了使人惊讶的有关苏联弹道导弹计划的细节,他认为这是一个“挑衅的”和“非常冒险的”计划。施莱辛格说,最近两周,苏联至少在两种导弹上成功地进行了多弹头分导再入飞行器(MIRV)能力的飞行试验。他说,上述结论是确有证据的,而在其他两种导弹上的(MIRV)试验也有一些证据。  相似文献   

18.
天弓系统的研制计划是从1982年开始实施的,它是80年代后的主要防空导弹,到1990年初,可使台湾海峡具有足够的防空能力,被人们视为迄今为止的“奈基”、“霍克”的更新型导弹。 从台湾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实力看,依靠自己的力量一举更新美国制造的“奈基”、“霍克”导弹,这在当时来说未免胃口太大。但是,在这个计划中研制的一系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年代,一位代号为“亚历克斯”的间谍向美国中央情报周提供了一份“王牌”战略情报,透露了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问题上的底牌,促使美国总统肯尼迪采取强硬措施。最终,泱泱大国苏联丢尽了脸面。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只好卑躬屈膝地彻底向美国妥协,不得不同意下令拆除全部核武器,在联合国监督下撤走在古巴部署的导弹。这狼狈的一幕在苏联历史上留下堪称最耻辱的一页。  相似文献   

20.
在未来10年内,将出现一种革命性的武器——超高速导弹(HVM)。该导弹由飞机发射,最大速度达1500米/秒,比苏联AT—6反坦克导弹500米/秒的速度快了近两倍。导弹3秒钟的射程可达3600米,其动能可穿透100毫米厚的装甲。超高速导弹由激光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