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于汝波 《国防》2004,(7):49-49
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对军事欺骗的研究和应用。美国人唐纳德·丹尼尔等著的《战略军事欺骗》,英国人马克·劳埃写的《军事欺骗的艺术》等书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军事欺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散布战争谎言。英国人庞森比在《战争时期的谎言》一书中公然声称:“在战争时期,不重视欺骗就是一种疏忽,怀疑谎言是反常,说明真相是犯法。”现在一些西方国家从战争准备到战争实施乃至战后控制,都有大量的谎言通过不同渠道向世人传布。据西方一些媒体报道,制造和散布谎言已成为美国军事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9·11”事件后,美国五角大楼专门成立了一个“…  相似文献   

2.
杨志 《环球军事》2009,(8):60-61
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中国的兵圣孙武就曾发出“兵者,诡道也”的感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军事谋略就是欺骗的艺术。纵观人类的战争史,欺骗的影子可谓无处不在。而步入现代社会后,无论早些的中东战争、还是近些的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欺骗谋略的影子仍在战场上游荡。在它的帮助下,一个个漂亮的袭击战出其不意地取得了成功,而实施欺骗的一方,往往因此受益匪浅,以极小的代价赢得了战争(战役、战斗)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存在欺骗干扰的场景下GNSS多波束抗干扰接收机的反欺骗性能,提出欺骗抑制比这一性能指标。推导了在快拍数有限的情况下,多波束抗干扰接收机采用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MVDR)算法处理后输出真实信号和欺骗信号功率的理论公式。详细分析了欺骗信号到达天线阵口面的功率对真实信号和欺骗信号输出功率的影响。分析得出:即使欺骗信号功率在噪声水平之下,使用MVDR算法的多波束抗干扰接收机依然能对欺骗干扰进行抑制,且在欺骗信噪比高时,抑制效果更加显著。通过仿真和硬件平台实测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运用电子欺骗导演的战争活剧●周世军现代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军事欺骗如虎添翼,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电子战出现后,电子欺骗已日渐成为军事欺骗的重要内容,战争指导者运用那些花样翻新、愈用愈奇的电子欺骗招术在人类的战争舞台上导演了一幕幕五花八...  相似文献   

5.
针对北斗信号欺骗干扰模型及终端影响研究不足的现状,首先讨论了北斗导航信号欺骗干扰模型,重点研究了同步码相位和异步码相位两种新型诱导式欺骗模型,分析得出后者技术可行性更高;然后,在Matlab环境下仿真了北斗欺骗干扰信号,通过信号捕获相关峰验证了功率相同情况下欺骗干扰的干扰效果;最后,用搭建的实验平台测试了欺骗干扰对北斗接收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收机稳定跟踪真实信号的前提下,对某型北斗接收机成功实施欺骗干扰的临界干扰功率条件为25 dB左右,该结论为北斗接收机欺骗干扰检测和防御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欺骗式干扰正在成为全球卫星导航应用安全性的一个严重威胁。斜率检测法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在多径环境下传统斜率检测法检测有效性大大下降以致检测算法失效。针对这一问题,对传统斜率检测法的检测门限做了论证,利用奈曼-皮尔逊准则来设定合理的欺骗检测门限值,最终实现了多径环境下的欺骗检测。为了解决欺骗检测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通过对欺骗攻击过程进行分析,理论分析了欺骗检测算法对欺骗攻击的门限值与检测虚警概率的关系。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GNSS欺骗干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欺骗干扰是目前卫星导航设备面临的重要威胁,在欺骗干扰条件下,目标接收机接收到的欺骗信号功率大于真实信号,产生错误的定位或授时结果。根据干扰产生方式的不同将欺骗干扰源分为基于信号模拟器的自主产生式、基于接收机的接收产生式、基于转发器的转发式3类,其中基于接收机的产生式是目前真正实现欺骗攻击的干扰源。由于欺骗干扰实现形式的复杂多样性,对欺骗干扰的实施阶段、信号特性的影响和定位授时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组织军事欺骗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利用欺骗效果达成既定的军事目标,如果不能有效、合理地利用欺骗效果,军事欺骗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高技术条件下军事欺骗的影响因素增多,组织协调复杂,要利用好欺骗效果,就必须充分认识并正确把握欺骗效果的特性,科学地加以利用,才能达成预期的军事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战争中,火控雷达在火力控制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抗欺骗干扰性能的优劣对于雷达整体性能乃至整个武器系统效能有着重要影响。当前,对于雷达抗欺骗性干扰效果评估的研究相对较少。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了适用于火控雷达距离欺骗干扰性能评估的指标测试方法。结合对火控雷达的特点和欺骗干扰过程的分析,确定了抗欺骗干扰成功率评估指标和欺骗干扰信号模型,然后通过仿真对不同拖引速度下的雷达抗干扰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抗欺骗干扰成功率适合用来衡量火控雷达抗欺骗性干扰的性能,仿真中的指标测试方法对于研究现役火控雷达的抗欺骗干扰能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惯导辅助的三元天线阵欺骗干扰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欺骗信号的到达角检测是目前最有效的欺骗检测方法之一,常用的到达角检测又分为载波相位单差和载波相位双差检测。载波相位单差检测技术不能应用于运动载体,载波相位双差技术对多阵元发射的欺骗信号或单路欺骗信号失效。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惯导辅助的三元天线阵欺骗干扰检测技术,该算法主要应用于车辆运动载体,运动载体只需在某一时间段内运动一段距离即可利用该算法进行欺骗干扰检测。该算法对多阵元发射的欺骗信号或单路欺骗信号都同样有效。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得出天线阵基线长度越长,运动位移越大、欺骗源距离接收天线越近,信号入射方向与天线位移方向夹角越接近90°,该方法检测性能越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卫星优选技术可以减少电离层、对流层和几何分布对接收机定位的影响。针对当前的卫星优选技术在欺骗复杂环境下难以选择可靠卫星的问题,从卫星信号欺骗检测可信度的角度出发,对传统的选星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一种在欺骗环境中的欺骗信号识别与多卫星信号优选方法。通过理论与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的在欺骗复杂条件下优选出可信的卫星。对复杂信号环境下的卫星优选定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GPS欺骗干扰原理研究与建模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GPS欺骗干扰,分析了自主式与转发式干扰相关技术特点,重点研究了GPS转发式欺骗干扰的原理及实现方法,建立了GPS欺骗干扰对抗系统的主要数学模型,利用SYSTEMVIEW平台设计开发了GPS欺骗干扰仿真系统,通过仿真,验证了转发式欺骗干扰原理,给出了在一定干扰功率条件下转发误码率与干性比的关系,得到了各个转发信号的延迟量.所阐述的原理及仿真技术对于GPS欺骗干扰的分析与实现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欺骗干扰信号难以有效实时模拟真实卫星信号空间分布特性的特点,提出利用双天线载波相位差进行欺骗信号检测的方法。分析载波相位差计算的各种误差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针对欺骗信号的二元假设检验。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欺骗信号检测技术的有效性,并得出了天线阵基线越长、入射方位角越小,载波相位差检测技术对欺骗信号的检测性能越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对组网雷达的多目标航迹欺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目前点迹压缩、点迹串行合并等融合方法在组网雷达中的普遍应用,使得对单部雷达的多目标航迹欺骗很容易被雷达组网系统所识别。为了能够有效地欺骗组网雷达,并在网内各雷达的PPI显示器上显示相似的航迹,在对单部雷达实施多目标航迹欺骗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对组网雷达实施多目标航迹欺骗的方法。根据组网雷达系统中各雷达坐标位置的不同以及各雷达主波束对准干扰机时间的不同,详细讨论了产生具有空间相关性和时间相关性的可控欺骗航迹的算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欺骗干扰信号难以有效实时模拟真实卫星信号空间分布特性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利用双天线载波相位差进行欺骗信号检测的方法。在已知接收机天线阵基线以及姿态条件下,同一路信号在两副天线上表现出的相位差与天线基线长度与信号入射相关。而信号入射角是空间信号的物理传播特性,欺骗干扰源无法通过数字方式改变。以通过卫星星历获取所跟踪卫星的精确位置为先验信息,即可确定真实信号在已知天线阵上的载波相位差,从而实现对欺骗信号的有效检测。本文分析了载波相位差计算的各种误差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针对欺骗信号的二元假设检验。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欺骗信号检测技术的有效性,并得出了天线阵基线越长、入射方位角越小,载波相位差检测技术对欺骗信号的检测性能越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所谓信息攻击,就是综合运用电子、网络、心理、火力、兵力等多种手段,针对敌信息系统的要害和薄弱环节,灵活采取相应战法,积极干扰或破坏敌信息获取、传递、处理和利用,最大限度地削弱敌信息优势和指挥控制能力。它是软杀伤与硬摧毁、物理攻击与心理攻击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注重信息欺骗,误导敌采取错误行动信息欺骗就是采取模拟、伪装、佯动及其他手段,隐真示假,诱敌采取错误的决策和行动。兵不厌诈、诡道制胜是信息对抗谋略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近期几  相似文献   

17.
基于欺骗的网络主动防御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网络对抗和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的现实需求,提出了一种在分布式欺骗空间中实施多重欺骗的网络主动防御技术,通过仿真常用的网络服务程序以及伪造安全漏洞来诱骗入侵者,利用内核级操作控制、文件系统镜像和信息欺骗,构建基于Windows和Linux平台的欺骗性操作环境,实现了对网络入侵全过程的欺骗、监视与控制.该技术突破了普通蜜罐技术单一欺骗层次的局限性,使得欺骗性、交互性和安全性同时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声音     
《环球军事》2008,(8):5-5
“达赖—贯靠说谎过日子口他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做了什么。达赖最近做的一件事就是煽动和策划了拉萨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达赖用他自己的行为证明了他所标榜的‘和平一非暴力’完全是用来欺骗世人的谎言。” ——4月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说,达赖标榜的“和平““非暴力”完全是欺骗世人的谎言。  相似文献   

19.
军事冲突中战术欺骗的一个优化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军事冲突中实施战术欺骗已成为信息战的一个重要手段.基于军事冲突中战术欺骗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欺骗手段的资源约束和效果影响,建立了一个使军事欺骗总体效能达到最大的战术欺骗优化模型.给出的一个应用例子说明了该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新域新质作战力量的典型代表,无人机已成为现代军事战场的重要武器平台,其反制需求也激增。导航欺骗作为反无人机“软杀伤”手段之一,因通用性、适应性强,效费比高且具备隐蔽性特点而备受关注。首先从导航信号模拟与仿真角度出发,基于“接收器+欺骗器”结构确立导航信号模拟与欺骗内在联系;其次通过制导、导航与控制(GNC)体系建立支撑无人机导航欺骗理论的两大分析模型:状态估计与控制(SEC)模型和质点假设与规划(PHP)模型;最后结合“侦、扰、毁”等其他反无人机手段,给出导航欺骗技战法运用情况。研究表明,我国在导航信号欺骗源研发、设备小型化制备和无人机导航欺骗建模及策略规划等方面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正朝多探测反制手段体系化方向深入发展,但以智能化、分布式、多平台为代表的新型导航信号欺骗源研究尚显不足。建议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导航欺骗技术跨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