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婆婆哭了     
铁牛从县里体检回来带给全家人期待已久的消息:身体全面合格,等待后天到乡政府领取换军装的通知。全家人好高兴哟,几代人的军人梦就要在铁牛身上实现了。尤其是婆婆那高兴劲儿简直无法言表。她端详着孙子那稚嫩又充满虎气的面庞;宽宽的肩膀;厚实的胸膛和魁梧的身材,她看得孙子有些不自在了,铁牛嗔怪婆婆说:“婆,你看得人家脸发烧了呢。”婆婆脸上早巳悄然漾起了笑容,她高兴地说:“铁牛儿,我现在又舍不得你走了呢!一去就是几年!”说着,婆婆眼里噙满了泪水。  相似文献   

2.
患难与共的革命伴侣史无前例的“政治大革命”,肖锋与贡喜瑞夫妻俩同样未能幸免。倒霉就倒霉在“红军日记上”。肖锋的日记真实地记载了他所经历的一切,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它所率领的人民军队,二十二年艰难曲折的历史,记载着许多老革命家、老红军战士革命活动的片断。当时,造  相似文献   

3.
在沈阳市苏家屯区文化路小学门前接小孩的人群中,有一位叫郑平的中年妇女。她每天早上送一名10多岁的小女孩儿上学,中午又接回家吃午饭,下午上学又送来,下午放学又接回家去,熟悉的人问她:“你接送的孩子是你什么人哪?”她自豪地说:“是我外孙女。”可是她唯一的女儿刚刚结婚,怎么能有10多岁的外孙女呢?  相似文献   

4.
那年夏天我出差到北方的海滨城市,也见到了已离开部队多年的战友,见面自然是很高兴互相打量着这么多年的变化,都已是人到中年了。"正好到我父亲那里去,家里正过节呢。"我听她说完挺诧异她看到我疑惑的表情,还卖关子说:"去了就知道,我姐我哥他们都在呢,也都想见见你。"从新兵连开始就在一起,成为了好朋友。三年后她复员跟随父亲住在这座城市的海军干休所,我留在部队至今。  相似文献   

5.
1950年10月7日晚,总参通信兵部王净部长找我谈话,大意是:“美帝国主义不顾我国政府的一再警告,于1950年10月1日大举越过三八线,进逼鸭绿江,轰炸我东北,严重地威胁我国领土的安全。应朝鲜方面的邀请,中央已决定,为了保卫祖国,抗美援朝,派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彭总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组织上决定你跟彭总到朝鲜去。彭总到沈阳去了,叫先带一部电台去,到沈阳后彭总会找你谈话。”我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但心中迷惑不解。我想,彭总去指挥打仗,这个战争的规模肯定不会太小,一部电台怎么够用呢?但究竟几部才够用,我心中也无数。时间紧迫,  相似文献   

6.
将军给你洗袜子?别吹了,你算哪根葱啊? 我,帅兵一个,特点就一个,聪明。今年新兵连一结束,就被连长“一见钟情”了,破格任命为通信员,相当于连部的“办公室主任”,累是累了点儿,无所谓了,好歹也是“机关待遇”呀! 去年7月,集团军首长下基层蹲点,说是抓“活鱼”。巧了,1号首长点名要到我们连。还没来得及感慨一下,指导员就一脸庄严地敲打我:“思想要重视,手脚要勤快,若有半点儿问题,嘿嘿……”  相似文献   

7.
她,面临照料双目失明的养父的沉重担子,而日本生父为她准备了优裕的生活条件,她是怎样作出抉择的呢?看看她的事迹,对我们广大民兵可能有所启迪。欢乐的一天,噩运却猛然地降临到鞍山市一位老人头上。“静静啊,你在哪儿?爸爸我什么都看不见了!”一双粗壮的大手颤颤抖抖,到处摸着、摸着。“我这双老眼真的瞎了,就再也看不见女儿了吗?”他扶摸、挪动,足足两个小时,终于贴着墙站住了,陷入了极度的悲痛:我王忠山  相似文献   

8.
石微雨,一个数年前在军艺校园中留下印 象的女孩,而今出现在我的眼前。见面的一瞬 间,我极力搜寻起她在军艺舞台上饰演《歌女》、 《老妇还乡》时的影子。她惊讶我曾看过她的 演出。我说,在军艺时就想写写你呢!没想到 你竟自己动笔洋洋洒洒地写出《我就这样长大 了》。 石微雨只是微微一笑,把用七色纸装订成 的漫润着她的智慧和心血的书稿递给了我。 在我接过书稿的时候,封面上的题记透过 挺括的塑料护封映入我的眼帘: 每一粒砂子都有沙漠的影子, 每一个水滴都有海洋的气息。 我在想,《我就这样长大了》这粒“砂子” 或这个“水滴”浓缩着怎样的“沙漠”或“海洋” 呢?从石微雨的纯净文字和娓娓述说中,我看 到了这个叫做“石微雨”的寻梦女孩痴情艺术 的成长图景——  相似文献   

9.
军训日记     
星期日。晴。 高兴、喜悦、兴奋都不能形容我此时的心情,揣着录取通知书,我匆匆地赶到师范学校报了名。当我正靠在栏杆上休息时,一个陌生的同学兴冲冲地跑过来问我;“喂,你是四班的学生吗?”我点点头。他兴奋地告诉我,从明天开始,全校新生要进行一周的军事训练。我高兴极了,想不到自己也要当一次“兵”。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我在边防部队工作,每年只能回家二十几天,结婚快两年了,今年好不容易盼到了妻子怀孕的消息,别提我有多高兴了。可最近妻子来电话说:去医院产前检查,医生说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她就想做人工流产,不要这个孩子了。听她一说我十分着急,天天顾虑担忧, 不知如何是好?这是一种传染病吗?孩子能不能保住?如果孩子生下来,对孩子今后会有什么影响? 指导员林强  相似文献   

11.
1944年暮春的一天早上,在英国雷塞士特皇家陆军军饷部办公室,我桌子上的电话响起了清脆的铃声。“是詹姆斯中尉吗?”话筒里传来了愉快的声音,“我是部队电影摄影队的尼文上校。”对于电影明星大卫·尼文的声音我是熟悉的。他接着问我:“你对拍摄一部陆军的电影是不是有兴趣?” 我回答他:“是的,长官,我当然是十分感兴趣的。”尼文高兴地说:“那好,你是否可以到伦敦来试试镜头。”  相似文献   

12.
幽默与笑话     
走丢 我5岁的女儿喜欢听故事。有一天,在超市里女儿走丢了。最后大家帮助我在附近一个公园里找到了她。我紧紧抱住女儿,生怕再失去她,并警告她,再走丢了就见不到妈妈了。 于是女儿认真地问:“那我会有个后妈,是吗?” “恐怕是的,孩子!” “那我就能去舞会,和王子跳舞了。”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认识小方,是在世界海拔最高驻兵点——神仙湾哨卡。我去采访,而他是陪同一位首长开车上了神仙湾。返回时,小方让我帮他捎了一封信。在军区大院里又一次见到方启辉。他已从高原回到了他的工作单位——南疆军区后勤部小车排。见到我时,小方老远就问了一声好,我忽然想起寄信的事,就对他说信早已寄走了。小方感激地一笑,连说了几声谢谢!“那位收信的女孩是你的女朋友吧?”  相似文献   

14.
李维民 《军事历史》2006,(11):44-46
1990年11月19日,抗日名将孙立人在台中市的寓所去世。几天后,我带着当年的《中国人物年鉴》去看望冰心老人,她指着桌上许逖先生所著的《百战军魂——孙立人将军》感伤地说:“前不久孙立人还给我来过信呢!你们年鉴收过孙立人吗?”我说:“1989年因孙立人将军过90岁生日登过一次,明年还会因他去世再登一次。”冰心欣慰地说:“这个人是抗日名将,你们的年鉴是应该收的。”她向我讲述了孙立人将军的经历,谈起她已故的丈夫、著名社会学家吴文藻与孙立人在清华同学、后又赴美留学的情况。冰心说:“孙立人虽然是抗日名将,但因为不是黄埔系,所以受排挤…  相似文献   

15.
有则寓言 ,说的是一只猫头鹰搬家的故事 ,忙着要从西方搬到东方去 ,斑鸠问它 :“西方是你的老家 ,为什么要搬到东方去呢 ?”“因为我实在在西方住不下去了 ,这里的人都讨厌我夜间的叫声 !”斑鸠劝道 :“你的声音怪难听的 ,要是你改一改自己的声音 ,或停止在夜间歌唱 ,不是仍然可以住下去吗 ?”确实如此 ,猫头鹰即使搬到东方 ,环境虽然变了 ,但那令人生厌的声音不变 ,东方的人也会讨厌的。现在我们周围有一些人 ,也象“猫头鹰”一样 ,看不到自己的毛病 ,却一个劲地在埋怨环境。比如 ,有的人犯了错误或进步受挫 ,不是从主观上找原因 ,总喜欢把…  相似文献   

16.
站台遐想     
我跟着他们上车,我跟着他们挥手,我跟着他们流眼泪;我跟着他们上车,我跟着他们挥手,我跟着他们不是假装得难过……,无论是在万众广场还是朋友聚会,此曲一响,我的记忆马上就会回到那个冬日长长的站台。那一年,老兵退伍,我去送站。站台上的官兵很多,大家都在不停地诉说着。拥抱,握手,甚至静静地互相一直那样看着;祝福声,欢笑声,男人那瑟瑟的哭声,长长的站台上演绎着军旅最令人纠结的最后一段。小王,怎么会是你?你退伍了?擦肩而过一个熟悉的身影吸引了我的目光,我·央步地追上了他。他是我  相似文献   

17.
一谈到快乐,我们就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我们所经历过的诸多高兴的事情。我们留恋快乐的感觉,追求快乐的享受。那么,究竟什么是快乐呢?快乐就是“我的思想愉悦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一种和痛苦相反的主观感受,包括感官上的享受与精神上的欣慰。  相似文献   

18.
11.11     
“11.11”是什么?是十一块一毛一,还是十一月十一号?如果你猜的是后者,那么恭喜你答对了。也许你还会继续问:“11.11并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啊,有什么可写的呢?”别急,听我给你慢慢道来。那时,我刚刚大学毕业,扛着红牌到某部通信连当女兵排长.连里的干部都是差不多的年纪,差不多的性情,不几天我们就混熟了。  相似文献   

19.
退伍老兵     
国庆前夕,正在边防哨所采访的我,意外地接到父亲从老家打来的电话。父亲在电话里乐呵呵地说:“儿啊,最近厂里给咱发了2300元奖金,政府为咱办妥了医疗保险,我还重新盖了一栋房屋,等着你回来住呢……”细细聆听着父亲“三喜”临门的讯息,我似乎又看见了他那兴奋的表情。  相似文献   

20.
曾经经历过的两件事令我心存感动:在一次休假回家的途中,长时间的旅途劳累使我很快进入了与家人欢聚的梦境中。不知是什么时候,列车员轻轻地推了推我,说:“小同志,该下车了吧?”我忙乱中开始收拾起东西来。这时有人问:“列车员同志,你怎么知道他到站了呢?”她边帮我收拾东西边对大家说:“其实也没什么,他穿着军装,好记,我也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