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以某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为原型,通过分析舰炮武器系统反导作战过程,利用靶场舰炮武器系统的动态精度试验数据,建立了动态精度计算毁伤概率的数学模型,模拟了舰炮武器系统对导弹目标着发射击的毁伤概率,实现了毁伤概率的仿真计算,仿真结果与实弹射击结果接近.结果表明,应用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动态精度预估毁伤概率,为射击试验方案制定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以为舰炮武器系统射击效力的鉴定和效能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零飞试验在舰炮武器系统试验中的作用,以舰炮跟踪真实目标获取的零飞误差数据为基础,建立了直接命中体制反导舰炮武器系统的仿真模型,在较接近真实的条件下模拟计算了舰炮武器系统的射击效能,给出了某舰炮武器系统的命中概率和毁伤概率的仿真计算结果。计算结果与实弹射击结果接近,表明该仿真方法不仅可以预测武器系统零飞试验后的系统精度,还可以验证射击试验结果的置信度。  相似文献   

3.
坦克综合射击模拟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对坦克在射击训练时实车环境的仿真,从而达到对射手实战射击能力的训练,并通过对火控系统的仿真,仿真计算出射手对不同目标射击时的命中情况,从而达到正确评价射手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4.
根据多刚体动力学理论,采用高斯最小拘束方法,建立了复杂舰炮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结合相关实验参数进行了全炮系统射击过程的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甲板刚度为影响炮口振动的主要因素,舰炮射击性能的改善主要体现在甲板的刚度上;恰当设计高低机的刚度,能有效改善舰炮系统的振动性能.计算模型、方法及结果对相关的工程研究和计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为今后进行舰炮的整体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舰炮对目标毁伤的判定与毁伤效果仿真是舰载作战系统仿真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连接舰炮射击与目标毁伤的中间环节,它实现了对目标毁伤状态的判定,以及目标毁伤效果的仿真反馈,从而仿真训练系统中其他仿真成员,以及各型侦察模拟设备可以发现并判定目标毁伤状态,为作战指挥人员进行作战指挥决策提供目标毁伤信息,为参训职手提供更为实战化的仿真训练环境。在简述舰载作战系统仿真训练系统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基于毁伤概率表和弹目交会的舰炮毁伤判定方法,并简述了目标毁伤效果仿真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舰炮对海射击测量偏差法存在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并对误差与航向变化的关系进行了仿真研究,给出了使误差达到最小时的射击航向值,为实际射击航向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同时将导航定位技术应用于舰炮对海射击测量偏差法,使舰炮对海射击过程不受舰艇机动影响,对提高舰炮对海射击精度和机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真实环境下,较难实现舰炮系统对空中高速机动目标的命中评估.通过构建一种半实物仿真测试系统,仿真生成模拟战场环境和威胁目标航路,驱动舰炮系统模拟射击,实时采集弹道数据解算弹丸飞行轨迹,通过与理论目标数据融合进行命中判别.因此,分析了舰炮系统在不同典型目标环境、不同射击区段、不同命中目标部位的打击效果,可提供一种有效的途...  相似文献   

8.
小口径速射舰炮受弹鼓容量及舰炮发射系统限制,一般不能在舰炮武器系统有效射击范围内全航路持续射击,这就要求对射击方法进行研究。应用蒙特卡洛法,在MATLAB软件平台上计算了小口径速射舰炮武器系统对匀速直线运动导弹的命中概率与弹丸相遇点距离间的关系,提出了以全航路最大概率命中导弹有效部位为基础制定射击终止点,反推射击起始点的射击方法,提高了舰炮武器系统在全航路射弹数限定条件下的命中概率;以舰炮武器系统跟踪器最大跟踪角速度限制因素为例,分析了导弹运动速度、航路捷径与射击区域的对应关系,并应用本方法对导弹典型航路的射击方案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一定条件下能有效提高舰炮武器系统对导弹的全航路命中概率。  相似文献   

9.
新型作战舰艇舰炮武器系统火控台内配置了舰炮射击指挥软件,实现了射击指挥自动化,使得舰炮射击更加科学化,同时也大大地减轻了射击指挥员的负担.但是,对空射击指挥软件确立的数学模型存在一些缺陷.分析了该数学模型的缺陷,提出了改进方法,给出改进后的数学模型,并对改进前后模型分别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数学模型解算出来的射击方式能提高舰炮武器系统对空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舰炮对岸射击中存在比较大的射击死区的情况,提出了采用曲射弹道的方法来大大增加舰炮对岸可射击的区域,提高舰炮对岸射击的战斗力,更好地完成舰炮所承担的使命.还提出了通过解弹道方程组求解曲射弹道射击诸元的方法.经过数值仿真检验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祁健  方立恭  原超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7,29(2):103-106,110
针对目前实弹射击训练结束后缺乏科学、全面、便捷的数据信息记录手段和成绩评价方法的问题,通过分析导弹实弹射击整体过程及成绩评价需求,建立数据记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Client/Server数据库开发技术和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导弹实弹射击信息管理系统”。该信息管理系统经实际使用后,验证了需求分析的合理性以及设计实现的科学性,为客观、全面地记录实弹射击训练情况,评价导弹实弹射击训练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空域窗射击方式是近程防御舰炮武器提高对高速复杂机动反舰导弹射击效力的有效途径,研究论证舰炮射击区域内射弹分布方法是实现舰炮空域窗射击的关键。运用射击效力分析方法,从“软”、“硬”两个途径,研究了射击诸元分布法和炮管预置角法两种空域窗射击火力分布方法,对其火力分布方式、范围及火力密度进行了研究,可为舰炮研制及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维弹道修正弹是近年来兵器领域新研制的一种低成本信息化弹药,目前对其校射方法尚未有成熟的标准。为此,在分析一维弹道修正弹对岸射击工作原理、计算有无控弹试射的基础上,提出舰炮武器系统使用有控一维弹道修正弹的校射新方法,并确定了校射的组数和发数。分别对使用新方法前后的射击效能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能极大地提高舰炮武器系统的射击效能。所提方法对舰炮武器作战效能的提高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口径舰炮对海上目标的射击方法是射击指挥自动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海上目标机动时,在效力射中,中口径舰炮射击指挥自动化系统采用何种射击方式,才能确保目标毁伤,获得最好的射击效果。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海上驱逐舰类目标进行反炮火曲折运动时,在有指挥仪中口径舰炮效力射中,应对弹着方向偏差进行修正,然后采用同距射。  相似文献   

15.
舰炮对空射击时,对无线电近炸引信作用范围的研究,是评估装有无线电引信炮弹射击效能的基础.为探索舰炮对空射击时,无线电近炸引信的作用规律,在深入分析无线电近炸引信动作特点的基础上,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无线电近炸引信的作用机理.为定量分析无线电近炸引信的作用范围和评估装有无线电引信炮弹的射击效能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遥控引信技术反导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口径舰炮发射率和系统射击精度的提高,以及弹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高技术引信的应用为提高中口径舰炮武器系统的反导效能提供了一条有效技术途径。针对水面舰艇防御反舰导弹的作战需求,基于中口径舰炮武器系统现有技术状态,提出了应用遥控引信技术提高系统反导效能的技术方案。通过仿真计算和对比分析,阐述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进一步探讨了系统的相关技术指标和技术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利用ADAMS和Matlab/Simulink两大软件的信息交互功能,将ADAMS中的全炮动力学仿真模型生成ADAMS_SUB模块,并将其嵌入联合后坐系统仿真模型中;通过ADAMS和 Matlab/Simulink同步运行对全炮进行发射动力学联合仿真,模拟大口径舰炮发射的全过程,分析全炮的动态响应.对全炮发射动力学联合仿真结果进行后处理分析,观察炮口扰动曲线,进行稳定性分析和炮口扰动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所建模型及仿真模块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靶场试验数据基本吻合,为物理样机的研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目标机动对舰炮武器系统射击精度的影响,采用仿真方法计算了目标末端摆式机动时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的命中概率,以图示方式给出多种机动周期、多种摆幅、2种射速条件下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较小周期的摆式机动可显著降低舰炮武器系统命中概率,提高舰炮射速是增大对机动目标命中概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舰炮对海上集群小目标射击的毁伤概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集群小目标是水面舰艇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以单管大口径舰炮对海上集群小目标射击作为研究对象,对集群目标进行了等效处理,分析了弹种、引信和装药的选择以及效力射中的表尺分配问题,提出多表尺效力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海上集群小目标射击的毁伤概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并使用空炸榴弹或杀伤爆破弹,可有效破坏敌运输工具,杀伤其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20.
舰炮火力决策中要依据射击效力实时评估结果,对评估准确性有较高高要求。本方法针对火炮系统闭环校射技术的特点,利用跟踪雷达提供的弹目脱靶量,将弹丸脱靶量实测数据用于修正原解析算法得出的弹丸单发命中概率,修正多发弹丸累积毁伤概率。评估过程应用了已测量的弹丸脱靶量,与传统解析估算法相比,由于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实测数据代替误差估计数据,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