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载声呐浮标和吊放声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呐(SONAR)是一种基于声学原理的探测设备,SO- NAR 是“声波导航与测距”的英文缩略语的音译。我们知道,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而在水中传播时速度要快得多(约为1500米/秒),能量损耗也小。声呐正是利用了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这种优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非致命武器的概念以及在新概念武器中的重要地位,具体对当前各国以及我国非致命武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叙述,说明了"采用新技术发展新的作用原理""非致命武器小型化发展""发展非致命性武器的一体化技术""非致命武器弹种多元化"以及"终点作用效果多功能化"五个非致命武器的未来发展方向,最后对未来非致命武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说明了非致命性在未来武器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次声波是一种频率变化范围在10?4 Hz~20 Hz之间的声波,它具有穿透力强、传输距离远以及不易被吸收的特点,以此制造的次声波武器伤人但不毁物。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次声波武器在心理战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首先对次声波技术及次声波武器的概念进行了简要介绍;其次,研究了次声波的生物学效应,分析了次声波频率、声压强度以及作用时间与生物学效应的关系,发现三种次声波的作用参数与生物学效应之间的关系虽然错综复杂,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最后,提出了次声波武器在心理战的三个潜在应用前景,即利用次声波穿透力强的特点发展对掩体人员作战的心理战装备、利用次声波的生物学效应发展反恐作战的心理战装备以及利用次声波的生理致伤机理发展心理战防护装备。  相似文献   

4.
舰船尾流的声学特性由分布在尾流中气泡的声学特性决定.气泡的声学特性表现在对不同频率入射声波的反射和散射作用,主要由气泡的谐振频率决定.有限元分析中模态分析可以分析振动结构,得到物体结构的谐振频率.根据尾流中气泡的声学特性,建立气泡声学特性结构模型,用模态分析方法确定气泡的谐振频率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将有限元方法引入分析舰艇尾流的声学特性中.  相似文献   

5.
声学在非致命武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国防部对非致命武器定义为:指那些设计和使用目的是为了使人员或器材丧失行为或工作能力的同时,将对人员的致命性,永久性伤害以及资源和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的武器。非致命性武器也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及生物医学技术原理作用于有机目标或武器,使有生目标暂时受抑制或丧失抵抗力,不致命、不致残、不造成永久性伤害; 或使武器装备失效、失能、失灵, 人机无法有机有效结合的武器装备。 近年来,非致命声学武器发展迅速,主要有非致命次声武器、非致命强噪声武器和非致命超声武器,这些武器在反恐怖袭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由航天科工集团207所与中科院声学研究所联合研发的便携式次声探测仪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次声波为频率在0.0001~20Hz的声波,这个频段通常是人耳无法感知的,但由于人体各器官的固有频率也大致处于这个范围,所以大功率、高强度的次声一旦作用于人体,其产生的共振效应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据媒体报道,某国驻外使馆曾受到"声波"攻击,其工作人员健康受到了一定影响。在上述背景下,207所与中科院声学研究所开  相似文献   

7.
金钰 《环球军事》2010,(5):18-19
2008年初,美国海军在导弹巡洋·舰上发射的一枚导弹,击落了一颗退役的美国侦察卫星。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自进入太空时代50多年来,美国对发展反卫星武器的态度一直反复无常。华盛顿对反卫星武器的态度之所以会摇摆不定,主要是因为反卫星武器的效用当时还不甚明了。近期解密的一些文件进一步揭示了美国发展反卫星武器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新概念武器     
新概念武器是指其工作原理和杀伤机制与一般常规武器或核武器不同的武器。如次声波武器、定向能武器、气象武器等。新概念武器虽然尚处于研究试验阶段,但其军事应用的前景却不容忽视。在不远的将来,许多新概念武器必将会被使用于战场,从而使作战的方式、方法和特点发生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电活性聚合物(EAP)换能器在声学与振动控制领域应用的可能性,首先对EAP换能器的分类、材料种类和设计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然后,详细介绍了EA P换能器在声学和振动控制中的最新应用进展,为研究人员开发新型技术及其应用提供指导.文献分析表明:该技术已取得里程碑式进展并有望在声学和振动控制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
粒子束传输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粒子束传输技术是粒子束武器研究中的主要技术困难和关键技术之一,如何有效提高粒子束稳定传输距离对发展粒子束武器至关重要。本文讨论了粒子束在大气中传输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各种不稳定性等因素对稳定传输的影响,主要介绍了美国和前苏联对发展粒子束传输技术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现状。但鉴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技术上的难度,美国对发展不同类型的粒子束武器作出巨大调整,最后从有效提高粒子束传输距离的措施出发,简要讨论了发展陆基带电粒子束武器和粒子束探雷扫雷的可行性以及利用激光引导粒子束作为武器发展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11.
正常的声音是无害的。但是,特殊的声音却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某些频率的声波作用于人的内耳,可能引起头晕、呕吐、痉挛。美国军方正在寻求一种频率可调,能致人死亡的声波武器。目前,美国科学应用与研究协会已经研制成功了一种可使人的内脏产生共振的装置,该装置既能使人产生不适和疼痛感,也能对人造成伤害甚至致人死亡。  相似文献   

12.
目前非致命电击武器越来越普及,而关于该类武器生理效应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结合现有电击武器的电镖动能和电击对人体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相应的非致伤范围,对新型电击武器的开发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发展中的高超声速武器及其战略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速度是武器系统的一项重要指标,高超声速武器技术是武器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自隐身技术问世以来在军事技术方面最重要的进展。高超声速武器将成为未来空天力量对抗中至关重要的武器,对于未来战争的作战模式、作战过程及战争结局将产生重大影响。目前,军事大国和一些发达国家都已制定了一系列高超声速武器发展计划,研究与试验工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 ,计算机病毒作为一种未来战争中的新型武器 ,日益引起军事专家的关注 ,本文旨就计算机病毒武器及计算机病毒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吴勤 《现代军事》2008,(11):45-49
太空已经成为新的军事“要地”,环绕在地球轨道上的太空武器.不仅能摧毁处于太空的敌方卫星,还能向地面目标发起致命攻击。近年来,美国不仅大力推进空间军事化.还拒绝签署有关禁止太空武器的条约。美国的这些行为很有可能引发代价高昂的太空军备竞赛.破坏目前的稳定局面。那么到底太空武器有哪些?太空武器真的那么有用吗?美国会发展什么样的太空武器?太空战能避免吗……  相似文献   

16.
反导动能拦截武器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动能拦截弹在弹道导弹防御中的应用,分助推段拦截、中段拦截、末段拦截对美国发展的动能拦截武器进行了详细说明。介绍了动能拦截弹的组成,给出了动能拦截器的关键技术,对动能拦截器技术的发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地面突击装备在陆上突击作战中的作用,从武器系统架构、目标探测、武器控制、火力打击4个方面研究了地面突击装备武器系统国外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针对地面突击装备武器系统需要重点研究的开放式体系架构技术、全天候立体化态势感知技术、高精度智能化武器综合控制管理技术和多样化火力打击集成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技术途径,对于地面突击装备武器系统发展的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技术是解决机载武器火力指挥控制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根据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对智能机载武器火力指挥控制的系统构成、工作原理进行了技术概述,并简要地讨论了智能机载武器火力指挥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机载武器尤其是空对地精确制导武器所发挥的作用,使人们对空军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机载武器战斗部技术领域发展十分活跃,各种大威力高效毁伤、软杀伤新型战斗部在机载制导武器中的大量采用,使武器系统的单位毁伤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毁伤目标的技术途径不断增多.本文介绍几种英国机载空对地(舰)武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现代战争的新特点,重点研究了计算机病毒的武器效应,阐明了计算机病毒战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对计算机病毒用于战争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探讨了计算机病毒武器的注入方法和攻击方式,以事实论证了计算机病毒在现代战争中所发挥的巨大的武器效应。此外,本文还提出了我军在计算机病毒战方面所应采取的对策及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