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辆辆战车风驰电掣,一艘艘舰船劈波斩浪,一架架战机呼啸长空,一枚枚导弹直刺苍穹……年初以来,从黄海之滨到昆仑山麓,从塞外大漠到南海诸岛,依托总参某信息化研究所牵头研制的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三军演兵场龙腾虎跃,联合作战演习如火如荼,高潮迭起。这些场景,标志着我军信息化建设正在迈进加速发展的新阶段!据统计,仅"十五"以来,该所就有200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54项。  相似文献   

2.
1953年,解放军总医院在北京五棵松 建院,历52载,救死扶伤,艰苦奋斗,风 雨兼程,铸造了辉煌。 今天,在新时期、新阶段,总医院党 委高擎科学发展观的大旗,带领全院同志, 从零开始,二次创业,跨越式发展,创造 了新的令人瞩目的业绩。 2004年,医院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 4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 项,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创历史新高; 国内论文被引用次数在全国医疗机构排名 第一。2005年,申报国家、军队、北京市 科研课题309项,为历史之最。  相似文献   

3.
科研成果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到一等奖,装备保障从机械化、半机械化迈向信息化、精确化……南京军区装备部某雷达仓库党委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 加速推进装备保障力建设跨越式发展,先后有29项科研攻关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 十多次出色完成重大军事活动的装备保障任务,连续多年被上级表彰为新装备试中修先进单位、先进旅团党委。  相似文献   

4.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11,(2):1+81-F0002,F0003
瞿勤(1960-),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空军某部副部队长,军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无人机研制、武器装备试验鉴定、空军部队合同战术训练任务的组织管理、靶场测量专用装备建设与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军事系统工程建设与管理经验。参加国家、军队多项重大演习研练任务,参与完成多型装备研制及试验试飞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6项。  相似文献   

5.
朱姓父子兵     
父亲:一个永远追梦的人2006年10月中旬。驻吉林市某预备役师传来喜讯:该部高级工程师朱克明研制的通信兵被复线接续机具获军队科技进步奖。至此,朱克明已革新器材60余项,其中多项发明荣获国家发明奖、全军科技进步奖,他个人荣立一等功,被评为全军科技先进个人。朱克明出名了!然而,荣耀与光环的背后,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般人生经历。  相似文献   

6.
阳春三月,这支队伍背上仪器又一次踏上征程。这是第几次出征?他们中无人记得。只有一串数字印证着他们跋涉的足迹: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6项,4项成果获国际发明奖,10多项创新成果填补了国家和军队导航测绘领域空白。去年底,解放军四总部授予他们"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这次要走多远?他们仍说不清。雪山之巅、大漠戈壁,信息化战场的范围拓展到哪儿,他们的脚步就延伸  相似文献   

7.
自动目标识别技术是精确制导武器、战场态势感知等尖端国防科技的核心。国防科大ATR实验室成立十多年来完成百余项重大科研项目,并多次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  相似文献   

8.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11,(3):82+81-F0002,F0003
武文(1964-),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桂林空军学院副院长,军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军事装备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14项。出版编(译)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相似文献   

9.
5月31日下午,校召开1987年度部委级科技进步奖授奖大会,校领导陈启智、夏铭智和训练部领导郭景秀向获奖成果的主要完成者颁发了奖状和证书。1987年,是历年来我校科研成果获奖最多的一年,共有163项成果获奖。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发明奖3项,湖南省教委科技进步奖12项,总政社会科学成果奖1项,部委级科技进步奖146项(有12项一等奖的项目待国防科工委审批)。这些成果中,有校重点科研项目,如“织女-1号”气象火箭;有属于高技术领域的项目,如GKD-1机器人视觉系统。  相似文献   

10.
方振东教授在我国率先开展军事环境安全的研究,是作战环境学学科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主持完成了环境问题及策略研究、我军军事环境问题及安全研究、便携式净水装置、装甲部队废水资源化、珊瑚岛礁淡水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便携式海水淡化装置等1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珊瑚岛礁淡水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科学地揭示了一个自然现象,创建了两种新的理论,开发了两项创新工程,研制了四类新型装备,提出了六套工艺流程,所研究的珊瑚岛礁淡水透镜体和雨水保鲜贮存的成果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研制出的新型压力装置和净水工艺,解决了野战班、排部队的用水难题,圆满解决了近海等地区在无电源的情况下小分队利用海水饮水的问题。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十五”全军后勤重大成果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被评为重庆市高校十大科技进展项目1项、总后院校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全军军需物资油料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便携式净水装置和便携式海水淡化装置已定型列装;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项、发明专利2项。出版专著、编著、教材6部,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荣获“军队专业技术杰出人才奖”、“重庆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总后科技银星、荣立二等功1次、2006年人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王维俊教授一直从事我军电力保障电源装备的研究,是军用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的学科带头人,移动电源与军用多能源发电技术学术带头人,电机控制与检测技术的学术带头人。主持完成了野战单相自激式异步发电机组、军用高速发电机组、军用组合式发电机组、军用静音柴油发电机组等20余项科研项目的研发及军用多能源发电技术的研究。她带领一个学术群体,通过十几年的刻苦攻关,逐步形成了研究方向稳定,军事特色鲜明的学术方向,形成了一支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较高、团结协作好、特别能吃苦的年青的学术梯队。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九五”全军重大科技成果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出版专著、编著5部,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荣获全国青年科技创新优秀奖、重庆市科技创新十大杰出人才奖、2006年度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总后科技银星、2次荣立二等功、2006年人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相似文献   

11.
32岁成为副教授,33岁成为硕士生导师海军首批"高新科技人才工程"年轻优秀科技骨干培养对象主持总部和海军重大课题研究6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5项  相似文献   

12.
【人物名片】黄长强,空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全军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首批空军级专家,总参陆航武器装备首席专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国防发明专利12项,主编著作12部;中央军委批准记一等功1次、空军党委批准记二等功  相似文献   

13.
孙剑利.1976年入伍,曾任军、师、团级机关参谋、预备役团团长。现任辽宁某预备役师参谋长。主持研发3项指挥自动化科研项目,两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和国防专利,荣立三等功6次,二等功1次;获“学雷锋金质荣誉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院士档案:侯立安,1957年8月生于江苏丰县,工学博士,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第二炮兵某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专业技术二级,文职一级。侯立安是我国特种污染防控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为探索和构建我国特种污染防控体系、提高我国密闭空间环境污染治理水平作出了重大贡献。侯立安先后承担60余项科研课题,取得了30多项重要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省级和军队科技进步奖23项,国家发明专利22项,出版专著3部,编写国家军用标准5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二炮  相似文献   

15.
广东某预备役高炮师着眼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和担负任务特点,以信息化建设为牵引, 大力加强部队战斗力建设,有力地推动了部队遂行应急作战任务能力的整体跃升。近年来,该师先后有多项信息化建设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20多种战法、训法和技术革新成  相似文献   

16.
【人物名片】周柱亮,技术2级、文职1级,北京军区肾病专委会主任委员、全军肾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顾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军队科技进步奖21项。  相似文献   

17.
《当代海军》2008,(2):57-57
一、我所概况海军后勤技术装备研究所系海军机关直属综合性科研单位。主要承担专用后勤装备、舰船油料、防腐涂料、信息化工程等科学研侒工作。本所一贯坚持"以部队需求为目标,以人才建设为基础,以技术创新出精品,以科学管理创高效,以质量至上求生存"的质量方针,通过了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目前已有148项成果获得国家和军队的科技进步奖,其中获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省(部)  相似文献   

18.
人物名片:盛志勇,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军烧伤研究所名誉所长,1920年出生于上海,1942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参加过抗美援朝以及唐山大地震、成昆铁路等重大抢救任务;领导完成低温储存皮肤的研究,建立了国内第一家液氮保存异体皮库;获得国家及军队一、二、三等科技进步奖50多项,主编和撰写学术专著27部、发表900余篇学术论文;荣立二、三等功3次,荣获"八五""九五"军队后勤科技奖,1996年获全军首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并被总后勤部授予"一代名师",1999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0年荣立一等功并被总后授予优秀科技人才建设伯乐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所“1995年度所科技进步奖和所科技报告评审会”于1996年1月28日召开,会议对申报1995年年度所科技进步奖的19个项目及16篇科技报告分别进行了评审。会议评出1995年度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6项。  相似文献   

20.
《国防》1999,(11)
近年来,二炮司令部直属队完成了200余项科研课题,其中20多项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7项获国家专利,一大批科技成果正被全军和二炮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