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春天的脚步不断接近,三师四十一团领导班子也开始为新一年的增收工作谋划起来。根据兵团、师关于做好促进团场职工多元增收工作的要求,四十一团党委结合团场实际,确定了《促进职工多元增收三年攻坚计划方案》。方案提出,2013年至2015年,团场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确保2015年比2010年翻一番,达到2.35万元,农业经营以外的收入比重超过50%。围绕城郊调结构四十一团地处喀什地区疏勒县、疏附县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之间,距离南疆重镇喀什市只有23公里。团党委按照"全面退棉、增果增畜、发展城郊经济"的总体方针,以提高亩效益为中  相似文献   

2.
三师四十一团地处喀什地区喀什市、疏勒县、疏附县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两地州三县一市中心位置,是兵团建团最早的团场之一。2008年,作为兵团试点团场,四十一团启动了小城镇建设,开始改善基础设施。2009年,四十一团被兵团、三师、图木舒克市列为广东省东莞市的重点援建示范团场,迈开了大建设的步伐。四十一团从规划做起,从深圳设计院聘请专家参与小城镇的规划设计,高起点规划,规划中将最深层次的内容体现出来,主基调很明显,使江南的特色和军垦文化的特点及城市功能相配套。在建设喀什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的大环境下,四十一团确定了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为"一带三区"模式,即横穿团域的省道作为城镇化发展的主轴,小草湖片区、  相似文献   

3.
农三师41团始建于1950年,位于喀什市东南25公里处,规划面积14万亩,作为城郊团场,41团党委一直立足城郊,正确引导职工在调整产业结构上下工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41团有近千亩鱼池和1万亩果园。2008年,团党委  相似文献   

4.
农三师41团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边缘的喀什三角洲,距南疆重镇喀什市23公里,是典型的城郊型团场。全团总人口7320人,土地总规划面积14.3万亩,其中耕地5万亩。  相似文献   

5.
农四师66团有着"中国薰衣草之乡"的美称,是伊犁地区粮食、制种玉米、果品生产基地之一。该团有耕地12万亩,总人口2.6万人。  相似文献   

6.
石春燕 《兵团建设》2008,(9):F0002-F0002,I0001
农一师10团始建于1958年,现有规划面积43.4万亩,耕地面积14.01万亩,总人口1.83万人,在岗职工5000人。10团连续四届被评为兵团"文明单位",连续四年被评为兵团经济  相似文献   

7.
天山支脉玛扎山下,有一片美丽的绿洲,这就是原名"孔雀四场",现称为"双丰镇"的农二师三十团。经过两代军垦人的艰苦创业,如今美丽的孔雀已经展翅高飞了。 三十团规划面积29.4万亩,现有耕地11万亩,其中种植面积7.9万亩,果园1.4万亩,林地1.7万亩。团场总人口10112人,在职职工2962人。2003年,全团籽棉总产  相似文献   

8.
正前不久,笔者从农四师六十二团获悉,2011年该团实现生产总值4.05亿元,职均收入达3.18万元。就在10年前,该团积欠债务高达1.72亿元,发展举步维艰。10年间,六十二团党委一班人带领全团干部职工从困境中崛起,完成了一系列嬗变。调整结构做优一产"去年,我种植的50多亩酿酒葡萄纯收入15万元。要不是种葡萄,我根本没办法供3个孩子上大学!"六十二团一连种植户吴金华感慨道。在六十二团,和吴金华一样依靠种植葡萄过上好日子的职工越来越多,葡萄成了职工增收致富的"摇钱树"。几年前,团长魏新平提出大力发展葡萄产业这一想法时,受到许多人的反对。六十二团有常住人口1.9万人,耕地只有8万多亩,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农业生产水平低始终制约着团场经济发展。经过深入调研,魏新平提出了  相似文献   

9.
农四师七十一团地处伊犁新源县境内巩乃斯河畔,全团土地面积24万亩,耕地面积10万亩,现有人口1.4万人。建团50多年来,七十一团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兵团、农四师"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0.
刊中报苑     
《兵团建设》2004,(1):50-51
千家万户养畜 致富千家万户农一师十六团以培育养殖大户为龙头,加快基地建设,制订优惠政策,全面实施"千家万户养畜,致富千家万户"工程。 去年,该团建立了绿园镇万亩饲草种植基地和500头奶牛养殖基地,建立了以新开岭镇为中心的特  相似文献   

11.
王斌  丁玉红  王永福 《兵团建设》2012,(Z2):112-113
农四师六十七团始建于1963年,位于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西缘,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距伊宁市52.9公里。辖区内有国家一类口岸——都拉塔口岸。全团总人口12595人,由汉、哈萨克、维吾尔等13个民族组成。全团现有土地面积91.13万亩,其中:耕地7.8万亩,草场面积40.8万亩,人均耕地6.03亩。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2011年,六十七团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今年,该团大力  相似文献   

12.
姜蒙  姜莉 《兵团建设》2012,(6):14-15
正从"马家花园"的兴衰到军垦战士进驻草湖,农三师四十一团经历了历史的烟云。从"军垦第一犁"的辉煌到后来的举步维艰,四十一团经历了跌宕起伏的艰难发展之路。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草湖人,在荒原、碱滩、沼泽、戈壁中开荒造田,一点一点地把根扎进了草湖的土地。四十一团是国家级贫困团场,历史欠账多,多年来背着沉重的包袱,艰难前行。然而,坚强的草湖人一直在积极探索,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城郊经济,努力改变职工群众的生活。虽然距离全面脱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生活在草湖的人们,已经看到了春天来临的  相似文献   

13.
农九师166团地处祖国西北边陲,位于新疆塔额盆地,是1962年"伊塔事件"之后组建起来的边境团场。团场规划面积8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4.36万亩,以种植小麦、玉米、油菜、大麦、打瓜、番茄、甜菜、红花等作物为主。团场下设27个  相似文献   

14.
刊中报苑     
一二五团农七师一二五团党委以农业增产、团场增效、职工增收为目标,科学合理地确定承包指标,确保职工基本收入稳步增长,实现职均减负1000元的目标。该团根据团情制定出"让一块,降一块,增一块"的减负增收办法。"让一块"即团场向农工让利。2000年一二五团农工上交利润264.31元/亩,比1999年减少了55.15元/亩,减幅为17.3%,全团计划累计让利共达720万元左右。"降一块"即降低生产资料价格。今年一二五团每亩物化成本比1999年降低  相似文献   

15.
去年金秋,农六师一一一团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文明的灯火在准噶尔南缘这片芳洲亮起来了!农六师一一一团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建于1962年,呼芳公路、甘漠公路穿团而过,全团土地面积6.6万亩,耕地3.2万亩,是个小型农牧团场。多年来,该团党委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两个文明建设纳入党委日常工作的议事日程,每年制定切合团场实际的"双文明建设"的规划、措施和奋  相似文献   

16.
农九师一六一团地处塔城地区巴尔鲁克山区。全团现有土地186万亩,其中耕地18.4万亩,可利用自然草场142万亩,是一个以牧为主,牧农结合的团场。全团总人口5300余人,共有22个行政事业单位。境内有闻名全国的小白杨哨所、兵团屯垦戍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世界上最大面积植物活化石——野生巴旦杏。2011年全团实现生产总值1.04亿元,职均收入1.31万元,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7755元。  相似文献   

17.
九师一六八团始建于1958年10月,地处塔尔巴哈台山东段南缘,团部位于额敏县城以东58公里处。土地总面积74.52万亩,耕地面积17.84万亩,天然甲等一级放牧草场20.17万亩,人工草场5.3万亩,存栏优质德美肉毛羊10万头(只)。团场经济以农牧业为主,主栽农作物有小麦、甜菜、打瓜、玉米等,畜牧业以牛羊养殖为主。2006年一六八团被国家认定粮食主产区,生产小麦单产最  相似文献   

18.
曾兴合 《兵团建设》2007,(2):F0002-F0002,I0001
农八师一四一团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北野镇,距石河子市96公早,距312国道、乌奎高速公路3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一四一团共有土地31.19万亩,年播种面积12万余亩,职均年收入1.5万元。  相似文献   

19.
数据完成8个团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完成年度计划的100%;完成投资4290万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34%。"自从有了文化活动中心,我能参加更多的活动,觉得自己更加年轻有劲了!"前不久,三师四十一团九连女工主  相似文献   

20.
农八师一四二团广大职工群众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弘扬艰苦创业的"石河子精神",抓住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认真贯彻农牧团场深化改革的"1 3"文件精神,坚持"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结合本地实际,全方位加快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确定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目标一四二团规划占地面积超百万亩,正播面积16万亩。而作为主栽经济作物的棉花,种植最多的一年竟超过12万亩。如此单一的种植结构,难免遭遇"一翼受敌,全军覆没"的结局。该团还有15万亩的山区夏牧草场、30多万亩的平原荒滩。而全团社会畜禽养殖存栏才5万余头只,造成了水草资源的极大浪费。针对上述农业结构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一四二团党委确定了农业结构调整目标:种植业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