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光致变色和热致变色机理出发,对有机光致变色和热致变色材料的变色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开发变色伪装涂料进行了探索,为新一代“智能化”(可变/可调)伪装器村的研制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
在殆伪装系统的红外波段具有低、中、高热发射率的黑色,绿色、棕色伪装支组成。伪装目标 可见光区的颜色与自然背景相一致;红外区,通过不同发射率涂料、材料巧妙地组合或穿孔,使伪装目标表面平均发射率与周围背景相适应,使目标不易被红外探测仪所识别。该伪系统还可制作假目标。  相似文献   

3.
热红外伪装涂料用于新型填料的合成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降低热红外伪装涂料发射率的新途径,并据此进行研究,合成了一系列的新填料-席夫碱。利用环化胶,颜料,席夫碱配制了绿色和土黄色涂料,测得其最低发射率分别是0.69和0.63;对席夫碱影响涂料发射率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及工程伪装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星载、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的发展概况,系统分析了合成孔径雷达的成像特点:图像接近光学水平,低频SAR具有穿透簇叶和识别伪装功能,可大范围战场实时监视及工程目标自动识别等。结合工程伪装材料、技术、实践及谋略,提出了研制仿地物工程伪装材料及防SAR伪装网(布),开发口部伪装技术及防复合SAR探测伪装技术,长远规划、系统实践工程伪装,建立大伪装理论框架,加强伪装谋略研究等途径与方法,指出了工程伪装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及迷彩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的原理出发,围绕4种地物散射模式,给出了不同雷达波段对应的表面粗糙度范围.结合军事工程的SAR图像解译,提出了SAR图像的变形迷彩处理技术,重点研究了道路的反识别迷彩处理方法.对照国内外雷达后向散射系数σ0的实验数据,提出了工程伪装新材料的技术要求,指出了开发该类材料的研制途径,研究结果为SAR图像伪装防护研究及军事工程伪装新材料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一般的伪装网和伪装伞对于目视探测来说是行之有效的伪装办法,但对于红外探测则不能达到伪装的目的。水泡沫中包含99%的空气,能快速覆盖被伪装物,形成具有与周围环境相同温度的伪装层,如再赋予泡沫层以各种不同的颜色,则可以有效地对付从目视探测到红外与毫米波长的探测措施。瑞典某公司研制一种泡沫伪装设备。它用喷管系统把空气、水和  相似文献   

7.
地空导弹阵地伪装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某型地空导弹武器阵地的暴露特征,根据伪装学的原理,针对这些特征采取了相应的伪装措施,并根据观测试验数据,对该型地空导弹武器阵地伪装前后的光学、热红外及雷达伪装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伪装前完全暴露的阵地,伪装后目标的暴露特征大大减小,伪装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
徐云  宣子国 《防化学报》1999,9(4):51-56,61
通过现装备引燃火具测试评价,对发烟罐点火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研制的大能量电点火火具,实现了务型发烟罐距离安全点火和大规模烟幕伪装。提出了自制发烟剂肖耗标准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热红外侦察系统的性能模型为基础,分析研究了热红外的伪装目标能见度与其伪装措施控制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确定热红外伪装措施的分级标准和适应条件,利用热红外伪装目标能见度与安现概率的转换关系建立了热红外侦察条件下目标的发现概率模型,为目标热红外伪装效果定量评价提供了计算模式,以便输入各级伪装措施的技术控制参数,确定不同等级伪装措施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两栖装甲车辆底盘、浮箱表面的磨损腐蚀问题,研制了新型的纯固态聚氨基甲酸乙酯涂料。试验应用表明该涂料施工性能优异,涂层的耐磨性能和防腐性能优越,满足两栖装甲车辆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0月11日,由武警学院科研部科研所赵敏教授主持的公安部应用创新项目"新型含硼阻燃树脂在防火涂料中的应用研究"通过验收。验收组认为:该项目突破了传统膨胀阻燃技术,成功研制了硼酚醛防火涂料,研究了该涂料的防火性能、理化性能、热性能、烟密度、炭层结构,提出了硼酚醛树脂  相似文献   

12.
现代战争常用的伪装是一种静态伪装方式,在初始条件下将伪装器材设置好后,随着时间变化,伪装设置不会发生变化。这种伪装方式由于技术成熟,成本较低,使用方便,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使用。但随着精确制导武器和侦察技术的日新月异,静态伪装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一旦伪装目标被一定侦察手段所识别,受到攻击就难免了。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和伊军的各式作战车辆,均事先进行了伪装,但在背景变化时,如由城区进入郊区时,或由沙尘地区进入平原地带时,被识别的伪装本身反倒成了敌军的靶子,因此能随环境发生变化的动态伪装技术逐渐被提了出来。随着新材…  相似文献   

13.
在燕山深处山海关角山古战场铁甲轰鸣,硝烟弥漫,一场防侦察监视,防精确打击、防电子干扰的高技术条件下伪装演练拉开了序幕。随着一颗红色信号弹升空,霎时,数百辆坦克、火炮,装甲输送车等重型装备消失得无影无踪,“敌”雷达、红外热像仪,战场电视、无人侦察机等对此进行全方位立体侦察,均未发现“蜘丝马迹”。“敌”空中来袭兵器也被某工兵团自行研制的固定式拦截网拦截并引爆……,这是北京军区进行的近似实战条件下伪装成果演示现场的一幕。近年来,北京军区认真贯彻军委总部科技强军的战略思想和关于开展新“三打三防”训练的指示,积极探寻伪装运用的有效途径,在伪装新知识学习、理论研究、人才培养、技术革新、训法创新、战法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数百项成果。这次演练重点演练了对人员、装备车辆、指挥所及指挥所转移实施伪装,制作假目标、构筑假阵地、防精确打击、对集团目标实施烟  相似文献   

14.
建筑表皮展示了建筑视觉造型的综合构想,是建筑与外界环境的界面。建筑伪装理念是指从视觉层面出发,通过改变建筑表皮形态,使建筑融于周围环境或随环境因素变化而灵活应变的表现方式。伪装理念与建筑表皮设计相结合,为实现建筑与环境共生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可引导军事建筑伪装设计。通过分析国内外基于伪装理念的建筑表皮设计实例,提炼建筑表皮伪装设计特点,归纳建筑表皮伪装设计类型,总结建筑表皮伪装设计方法,为军事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伊拉克战争中敌对双方所采用的战场伪装技术与措施及其效果,分析论述了加强我军伪装技术创新研究、注重常规伪装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创新、加强高素质伪装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性与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对阵地工程伪装隐蔽效能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阵地工程伪装方案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探讨了优化与最优控制技术在工程伪装方案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可见光侦察条件下的伪装问题,对其被发现概率及伪装对策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自行高炮被发现概率进行量化计算,根据公式及函数图像,从量化角度提出伪装对策,从不同角度对自行高炮的伪装措施进行了研究,该研究可为提高自行高炮伪装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防空武器系统伪装技术和发展现状,分析了防空武器系统伪装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军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的伪装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工程目标的暴露征候,论述了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工程伪装的作用与可行性,提出了现代伪装是对付敌武器系统捕获攻击的重要手段的新概念,从而指出应积极开展工程伪装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38、什么是隐形机场? 利用隐形技术伪装、隐蔽的军用机场叫隐形机场。这是隐形技术在军事领域中运用的又一个新的突破。主要方法是利用计算机控制特殊涂料、染料、屏蔽和假目标等综合性技术达成机场隐形目的,此外,还配有使敌方侦察器材难以发现的飞机“智能隐形蒙布”等配套技术,大大提高了现代军用机场的生存概率,更加适用于现代高技术战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