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层连队就像一个大舞台,各专业的官兵共同演绎这台戏。驾驶、射击或操枪弄炮等重要专业的战士是戏曲中的"主角",但像基层理发员、卫生员、饲养员等基层连队的"八大员"也是必不可少的"配角",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他们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近日,本文作者走进南京军区某师"八大员"的"内心世界",通过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观看他们的"精彩镜头",讲述他们的"闪亮片段",体验他们生活和工作中的酸甜苦辣,看他们如何在连队大舞台中演绎"最佳配角"。  相似文献   

2.
他们被称为"小巨人",他们是一支专职的应急"拳头"力量。在天津警备区,每个区县人武部和预备役团都有一个班的"小巨人"。平时,他们是政治思想辅导员、专业课目教练员、装备器材维护员、库所设施保管员;战时,他们是班排行动指挥员、信息系统操作员、应急车辆驾驶员。"小巨人",是天津警备区对应急专职骨干的称呼。应急专职骨干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在后备力量建设中还  相似文献   

3.
正至今我们还清晰地记得,2007年6月"感动兵团十大人物"晚会颁奖词这样赞颂他们:"从井冈山到南泥湾,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的和田,他们用双脚丈量的是不朽的历程,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兵团精神。他们像沙漠胡杨一样,把根深深扎在绿洲。老兵们始终是忠诚的战士,是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是共和国最伟大的公民。"这不仅是对他们伟大精神的赞颂,也是他们壮丽人生的真实写照,他们就是十四师四十七团的  相似文献   

4.
<正>他们经常从高空一跃而下,白云、降落伞和呼呼作响的风声是他们最亲密的伙伴。他们用胆识、勇气、智慧乃至生命测试、验证救生伞的朝数据和性能,在祖国的篮天上翩跹起舞,他们是"云间的舞者"。他们从事的是军用产品试验验证工作,为此,他们倍感光荣,亦感到责任重大。虽然他们没有军衔,不是军人,却有着与军人同样的果敢和刚毅,被大家尊敬地称为没有军衔的"空降兵"。他们,就是一群默默无闻、勇于奉献的航空工业航宇救生伞试跳队员。  相似文献   

5.
在素有"江南第一学府"之称的百年名校复旦大学里,时常会看到身着橄榄绿军装的学员们活跃在校园各处,他们就是被誉为"复旦大学一道亮丽风景线"的武警国防生。让我们走近他们,听听既是学生,亦是军人的他们在复旦的生活和成长经历……  相似文献   

6.
在繁华富饶的上海,生活着这样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是宅心仁厚的白衣天使,也是忠诚奉献的革命军人。他们在灯红酒绿的大都市谱写着"姓警为兵、服务部队"的华美篇章。他们就是武警上海总队医院军人病区的医护工作者。"病榻前,天天在想,你的嘱咐越来越像,亲人在吐露衷肠……"就在前几天,上海总队医院军人病区重症战士汪泽磊将一首自创的小诗送给医护人员,感谢他们20年如一日的  相似文献   

7.
他们是申城的"千里眼",监控着黄浦江百公里以外的海、空情;他们是长江口的"救护神",曾组织,指挥抢救遇险船只和群众上百人次;他们是黄浦江上的"交警"。协调、指挥着各类舰船有序进入黄浦江;他们是——  相似文献   

8.
正在执行"嫦娥一号"任务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生活中是相濡以沫的"知心爱人",事业上是并肩战斗的"革命战友"。他们互相扶持、携手并进,在漫漫奔月路上,演绎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他们是一对令人羡慕的中年夫妻,最让他们感到骄傲与自豪的是:女儿如花似玉,并且已是北京大学大三的学生了。2004年,他们收养了同村农民留下的两个孤儿,他们的生活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宽裕了。特别是有一回"禽流感"爆发之后,他们养的几千只鸡在几天之内全部死光了。为了摆脱生活的困境。他们偷偷地卖了几次血。没想到,此后他们的身体每况愈下。当同村人问起他们的身体状况时,他俩只是笑一笑,轻描淡写、敷衍了事地说:"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病,过一段时间就会好的。"  相似文献   

10.
正在基层士兵眼里,领导和机关作风是否转变,常常是那些与他们生活、工作直接相关的细节最能让他们感知。他们从领导干部和机关的行为举止中感受阴晴冷暖。以晴朗和温暖的形式传递作风的转变,不仅仅是方法,而且也是目的。——编者在被誉为"太阳城"的攀枝花裂蚀峡谷中,活跃着一支身着橘红色服装的队伍。他们肩扛大口径"炮筒",穿行于崇山峻岭,常年累月与"高温烈火"打  相似文献   

11.
王义斌  刘海 《华北民兵》2010,(11):41-41
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这块大地上,活跃着一支民兵队伍:他们上至营长、教导员,下至普通的班排民兵,都是由清一色的地方政府人员构成。平时他们是在办公室与文字材料打交道的"秀才",训练时他们又是在练兵场上操枪弄炮的"武将";平时他们是服务人民群众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训练时他们又是身着迷彩的普通民兵。这支民兵队伍就是阿  相似文献   

12.
发射导弹、制造导弹、研发导弹的人都曾出现在我们报道中,但是有一群人我们却对他们的生活一无所知,他们的工作是"扫尾"——搜索导弹残片。茫茫戈壁人迹罕至,搜索残骸险象环生,一篇记录他们真实生活的"荒漠生存"笔记就此展开。  相似文献   

13.
《解放军生活》2013,(10):13
他们是军官,却整天与战士摸爬滚打在最艰苦、最危险的"战场"上;他们是士兵,却长期担负装备维修、维修改革、装备试验等高科技含量的任务。"技术",是他们工作的关键词,不管是守库、修理,还是拆弹、试验,每一个岗位都要懂技术。因为只有技术才是战斗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国际     
美国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预备役人员和一名看护兵,在去阿富汗南部赫尔曼德省桑金地区增援受到敌军猛烈火力攻击的队友时,被队友当敌军误炸身亡。队友判定他们是敌军的依据是,在"食肉动物"无人侦察机发回的战场视频画面上,他们是向队友移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干当兵的活,想带兵的事,做懂兵的人。50天,他们记住了:煞费苦心叠好了"豆腐块",班长会告诉他们,叠的是被子,练的是作风;走着反反复复的"一二一",班长会告诉他们,走过的是路程,得到的是素质;喊着震耳欲聋的呼号声,班长会告诉他们,花费的是气力,收获的是气质。在这里,他们孜孜不倦地汲取着军营沃土的营养,在摸爬滚打中打磨掉了文弱的书生气。  相似文献   

16.
正1936年7月,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陕北吴起镇,参观了红军创建的窑洞兵工厂,采访了在那里忙忙碌碌的工人。他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这样写道:"对吴起镇这些工人来说,不论他们生活是多么原始简单,但至少是一种健康的生活,自由、尊严、希望,一切都有充分发展的余地。""他们意识到他们是在为自己和中国做工,而且他们说他们是革命者。"试图通过《西行漫记》  相似文献   

17.
姜蒙 《兵团建设》2013,(14):7-8
兵团屯垦戍边的基础在基层,基石是一线职工群众,把握他们的关切、解决他们的困难、凝聚他们的信心,是关系兵团基础能否巩固、作用能否发挥的根本问题。——摘自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在十四师蹲点调研时的手记《筑牢屯垦戍边的基石》多年来,兵团党委始终把群众路线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途径,"兵团领导蹲点调研"、"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万名干部下基层"等一系列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活动在兵团先后开展,  相似文献   

18.
《国防》2008,(12)
在今年冬季征兵工作中,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江区认真做好信访工作,为应征青年和家长拨开胸中"迷雾"。他们的做法是:接待热心,对来访的应征青年和家长满腔热情,使他们拥有一种"家"的感觉;  相似文献   

19.
《解放军生活》2016,(4):10-13
历史上,不知道多少人匆匆而过,没有留下姓名与面孔。但对于长眠在祖国红土地之下的革命烈士来说,谁也不能说他们"仿佛没有存在过"。在他们短暂的生命里,也许想象不到什么是高楼林立的城市、什么是"巡天遥看一千河"的人造卫星,但他们心里一定知道,他们为之奋战并献身的,是一个美好的世界。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中国牺牲烈士约2000万名,民政部统计显示,到去年8月国内已有烈士墓98.9万余座,烈士纪念堂馆、塑像、骨灰堂等纪念设施2.9  相似文献   

20.
正传承遗志,让每一束火种在强军梦想里发光发彩;放飞梦想,让每一颗红心在强军实践中熠熠生辉。新征程,新起点,红色基因是他们永不褪去的印记,成为"接班人"更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个特殊的集体,将在南政的沃土里收获属于他们的成长,点亮属于他们的青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