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是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团体之一,隶属于新四军,被誉为“铁军轻骑兵”。本文探讨了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成立的动因、时间,系统梳理了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人员来源、主要活动、历史影响,以期引起学界对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研究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郭芳 《军事历史》2005,(7):48-51
彭雪枫将军是我军抗战时期牺牲的新四军最高将领。他18岁投身革命,红军时代就已是闻名全军的青年将领。抗战爆发后,他先后担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处长兼驻晋办事处主任、新四军豫东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中共豫皖苏边区党委书记、新四军第4师师长。1944年9月11日,在河南省夏邑县八里庄作战胜利后,不幸被流弹击中,英勇殉国。年仅37岁。  相似文献   

3.
我是吴志勤,今年92岁。是当年在沙家浜芦苇荡里养伤的36名新四军伤病员之一,也就是现代革命京剧《沙家浜》中“18棵青松”的原型之一;我当年盼那些战友都不在了,只剩我一人了。  相似文献   

4.
中国·湖北·武汉新四军研究会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学术讨论会综述何光耀,张肇俊1995年9月6日至8日,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湖北省和武汉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联合在当年新四军军部诞生地──武汉市,召开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  相似文献   

5.
1944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夜,年仅37岁的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治委员、淮北军区司令员彭雪枫,在河南夏邑县八里庄与日伪作战中牺牲。这位被誉为“才兼军政,威震寇仇,立功于国,遗爱在民”①的新四军高级将领,一向以骁勇善战而闻名全军,在长征中即被授予“红星奖章”;而且“机警、敏感,有远大的政治眼光与灵活的战术思想”②,是中国共产党内一位“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优秀军事家”。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后,他多次受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之重托,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代表,在西北和华北地区从事统战工作,“折冲撙俎之间,团结抗日人士”③…  相似文献   

6.
1940年,黄桥事变爆发。为了赢得这场反顽战斗的胜利,陈毅在分析了苏北的局势后,展开了成功有效的统战工作。首先,针对苏北的战略态势,陈毅提出“联李、击敌、反韩”的斗争策略;其次,让出吴家桥地区,争取“二李”协助新四军东进;再次,命令新四军撤出姜堰,争取“二李一陈”严守中立。陈毅以高超的统战艺术为新四军取得这次反顽胜利奠定了基础。同时,陈毅的统战艺术对当前武警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也有着极重大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在8年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日伪虽然对此百般掩饰与歪曲,但在论及新四军的作战地区、新四军的战术与作战、新四军的素质及其与群众的关系时仍透露一些无法掩盖的事实。从某种程度上,这些事实反而成为新四军铁军精神的一种反面证明。  相似文献   

8.
由湖北省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举办的“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0月16日至18日在湖北荆州古城举行。来自湖北各地的党史、地方革命史编研工作者,部分大专院校的教研人员,以及一些新四军老战士共130余人出席了会议。这次学术讨论会,以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新四军第5师和鄂豫边区的主要开创者——李先念的历史功绩为主题,并研讨了有关当年新四军官兵在日伪监狱中英勇斗争的史迹。  相似文献   

9.
本文深切回顾了毛泽东对新四军的组建和发展所建立的不朽功勋,从五个方面予以论述:指导新四军的组建;确定新四军的战略发展方向;领导全党击退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部署新四军及根据地的全面建设;指挥新四军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10.
《新四军发展史》评介●罗焕章在新四军建军60周年之际,《新四军发展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由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秘书长马洪武教授和童志强等9位党史教学、研究工作者,经多年努力集体撰写而成。它将新四军的发展放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中,新四军同八路军一样曾写下过辉煌的篇章。这支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部队,抗战中驰骋纵横于长江两岸的华中敌后,扰得日伪魂飞魄散,疲于奔命,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为抗日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尽管新四军在抗日中奋勇杀敌,战功显赫,也曾受到国民党官兵的普遍称赞和国民党最高当局数十次的明令嘉奖,但这支威震江南的部队却未能象八路军一样与抗战事业相始终地得到国民党最高当局的承认,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蓄意制造皖南事变,将新四军诬为“叛军”,予以“解散”。新四军作为国共合…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在抗战爆发后 ,呕心沥血 ,参与组建新四军工作 ;他统筹全局 ,及时地确定新四军的发展方向和作战方针 ;他重视加强新四军领导层的团结 ,努力改善项叶关系 ;在皖南事变前后 ,他参与和协助制定粉碎顽固派反共阴谋决策 ,维护和声援新四军的斗争。  相似文献   

13.
彭雪枫,1905年生于河南省镇平县。1925年参加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参加农民起义,1930年后历任红八军五纵队三大队队长、支队长、帅长、师政委等职。1938年任新四军游击队司令,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1944年日寇大举进攻中原,他率部进行了顽强的反扫荡斗争,9月在河南永城的战斗中不幸中弱殉国,时年39岁。  相似文献   

14.
江苏金坛,新四军茅山抗日根据地所在地,有着光荣的爱国拥军传统。在这块红土地上,金坛市委副书记、市国防教育委员会主任、市双拥领导小组组长张建华,把爱国拥军的拳拳之心化为对军人、对军转干部的深厚感情。金坛籍官兵都亲切地称他为“编外战友”。  相似文献   

15.
由于项英的错误和皖南事变的原因 ,学术界对皖南事变前新四军正规化建设的研究几近空白。笔者认为 ,正规化建设在皖南事变前新四军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 ,新四军的领导者十分重视部队的正规化建设。皖南事变前新四军正规化建设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完善编制体制、加强部队教育训练、加强司令部建设和参谋工作、注重制度建设、开展医疗卫生工作。通过正规化建设 ,新四军在克服自身弱点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 ,提高了战斗力。但是 ,由于新四军的建设过分强调正规化和精兵主义 ,影响了部队的战略展开和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6.
一、全力保卫以盐城为中心区域的部署皖南事变发生之初,新四军立即在苏北盐城建立新的军部指挥机关,统一整编分散在大江南北的各部,及时应对日伪军的“扫荡”与顽军(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全面挑衅。而当时的盐城,是中共中央华中局(前称中原局)和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北连苏鲁战区,南接苏中、苏南,西通淮海区,成为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军事与政治中心。因此,盐城得失,对于刚刚遭受严重损失的新四军来说,关系极大。是时,刘少奇、陈毅等判断华中日、伪、顽三方势力即将对新四军采取军事行动,综合各方面形势,决定战略上仍坚持苏南、津浦路西及陇海路…  相似文献   

17.
董莹  张皓 《军事历史》2016,(3):22-27
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重要武装力量之一,活跃在大江南北的抗日前线,备受当时报刊的关注。在新四军成立、发展、受挫、重建的曲折历程中,民国报刊对其进行了大量报道,内容覆盖了新四军的多个方面。这些报道是特定舆论形势的直观反映,是研究新四军抗战的重要史料补充。  相似文献   

18.
她送16位亲人走上军旅路,她为288名戍边男儿成了家。在江苏省仪征市,大家都知道有一位74岁的“兵妈妈”周宏英,她一心为着戍边人。要说她热爱解放军,还得从61年前说起。1945年8月,新四军某部驻进仪征县铜山清水桥河边,13岁的周宏英看到这支部队不欺负老百姓。还帮助穷人,那时她有了去当兵的念头。一个叫王刚的解放军干部听了她的要求,笑着说:“好呀,等你再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位普通党史工作者寻访一位英烈生平的曲折故事。那是1988年,江苏人丰市委党史办陈海云到北京向当年新四军第一师卫生部指导员宗瑛了解大丰一带的党史资料。临别时,宗瑛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他问陈海云:“1941年2月日寇偷袭西团时,一位著名的新四军文艺战士牺牲了。你们知道这事吗?…“我们不清楚,他是谁呀?”陈海云如实回答。“他就是《黄桥烧饼歌》的词作者,名叫  相似文献   

20.
全国抗战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先后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和需要,八路军、新四军中出现了军衔,这是自人民军队建军以来的一个新变化。对于八路军、新四军中的军衔,诸多论述认为是国民政府授予的,笔者认为这一认识有待商榷。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起,到抗战胜利结束,以国民党为主体的国民政府未曾给八路军、新四军指战员授予军衔,而八路军、新四军这一时期之所以出现佩戴国民革命军军衔的情况,其实是由中共内部掌握,同时又便于对外交往开展工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