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同是一个兵     
他们曾经离我们是那么的远,因为他们中有的人为祖国出生入死的时候我还没出生;而他们离我们又是这么的近,因为他们的挂像就镶嵌在部队的基层,我们每天都能够见到他们。挂像中的他们是那么的肃穆端庄,我曾经天真地认为他们是在瞬间完成  相似文献   

2.
他们是优秀的军旅艺术家,他们在舞台上光彩照人,与他们相伴的总是鲜花和掌声。然而,在《军营大拜年》为兵服务的路上,他们踏着冰雪,冒着严寒,走进大漠,走进深山,走进边陲哨所,他们在海拔数千米的高原引吭高歌,在寥无人烟的边陲哨所与战士促膝聊天,他们的真诚给战士们送去了温馨,他们是边陲哨所战士心目中最受欢迎的  相似文献   

3.
比翼双飞     
新年到了,七师一三○团十六连职工裴朝信、陶燕玲家里格外热闹:有人来看他们新搬的楼房,有人来参观他们新买的小轿车,更多的人来向他们贺喜,同时向他们学习致富的经验。听到有人不停地赞叹他们的日子越  相似文献   

4.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来自全军各个部队;他们的心愿是“救死扶伤”,他们的理想是“精兵强国”;他们共同的称谓是“护士士官”;让我们一起关注他们,走近他们,聆听他们。  相似文献   

5.
他们不曾在演习对抗中一展身手,但在幕后却用生命默默地做着保障工作;他们没有上过战场,但硝烟却始终在他们身边萦绕;他们不曾经历战争,但弹片却不时在他们头上横飞。他们就是一群"坐在火山口上"书写忠诚大爱的人——空军装备研究院某所退役航弹处官兵。  相似文献   

6.
他们怕,不是他们怯懦、不是他们胆小,而是他们在乎。在乎自己的成绩和失误,在乎班长的看法,以及在乎班长看法背后所代表的这支军队对自己是否接纳、肯定和认同。  相似文献   

7.
在祖国2.2万余公里的陆地边界线上,有一群身份特殊的军人。他们每天用脚步丈量着祖国的边界线。他们与外军会谈会晤、联合巡逻、反恐演练、参观互访、互通边情、文化交流。他们严谨地处理着每一件边境涉外事务。人们通常称他们"边防会晤官"。他们职务不高,但责任重大。他们既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8.
曾几何时,我们在课本和长辈的讲述里认识他们,我们民族的英雄——有一种暖男叫雷锋;有一种血肉之躯叫黄继光;有一种豆蔻年华叫刘胡兰;有一种身高标准叫董存瑞;有一种生死与共叫狼牙山五壮士……曾几何时,我们当他们是高山大川,当他们是钢铸铁打,当他们是生活在文字里的人物,如此遥不可及。后来,我们穿上了军装,和他们中的很多人走进了同一支队伍,甚至见到了他们当年的知交、战友、亲属,然后我们站在了他们的陵墓之前。我们突然意识到,或许遇到了那个历史时,我们也会成为他们;  相似文献   

9.
《云南国防》2004,(4):54-54
现在一种新的贫穷称谓悄然流行:“新贫族”。新贫族不是真的穷。他们只是受现代消费观念的影响,尽自己所能地享受生活。他们有着体面的工作,不菲的收入。但是他们收入大部分都用于娱乐、旅游,所以工作时他们很拼命,消费时他们很努力。  相似文献   

10.
十四年,他们在守望中沉默;十四年,他们在守望中付出;十四年,他们在守望中幸福。一群"橄榄绿"像初春的稻苗一样,春风一吹就涌进了田间地垄,涌进每一条铺满阳光的小巷。这条坑坑洼洼的巷子他们一走就是十四年,十四年的帮扶让巷子深处的老红军张景余守望列幸福,十四年的奉献让大连和尚岛边防检查站的官兵守望着付出。光阴记载了他们的奉献,岁月读懂了他们的忠诚。  相似文献   

11.
他们是海军“嫁出去的‘闺女’”他们是驻守在海拔最高处的水兵他们是距离月亮太阳最近的水兵他们被誉为——6月11日,我们驱车穿戈壁,越野滩,攀达坂,过雪山,经过12个小时长途跋涉,来到驻  相似文献   

12.
当事人     
郭乾坤、李冲清华大学硕士在读研究生、某部新兵硕士士兵的"中国梦"大很多人眼里,他们的选择令人不可思议,只因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清华大学在读研究生。名校、硕士、首都,即便就业形势再压力山大也似乎与他们绝缘,他们拥有的选择看上去很多也很美。可土木学院研二学生、声乐特长生郭乾坤和长期担任学生骨干的李冲同时选择入伍,他们虽然不是清华大学研究生入伍的先例,在他们之前,师兄李敦柱已是清华  相似文献   

13.
他们的成长过程与我国改革开放社会高速发展相统一,国家的开放和发展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也因此他们是非比寻常的独立体。然而,日益开放而多元的社会又使他们成为一个复杂体,乃至矛盾体。关键词之一:独立体渴望独立父母的过度关注可能导致孩子自由空间被压缩,所以他们从小就渴望独立,渴望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然而初到军营,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会感觉自  相似文献   

14.
热爱军营,磨炼自己,增加阅历……,带着各种各样的经历和梦想,带着各种各样的理由和追求,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穿上了军装。从此,他们的身份不仅是一名大学生,还是一名士兵。他们的履历中,除了学士、硕士,还将在两年后填上战士这个学历。他们的当兵故事刚刚开始,属于他们的传奇和梦想正在从这里出发。  相似文献   

15.
正至今我们还清晰地记得,2007年6月"感动兵团十大人物"晚会颁奖词这样赞颂他们:"从井冈山到南泥湾,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的和田,他们用双脚丈量的是不朽的历程,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兵团精神。他们像沙漠胡杨一样,把根深深扎在绿洲。老兵们始终是忠诚的战士,是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是共和国最伟大的公民。"这不仅是对他们伟大精神的赞颂,也是他们壮丽人生的真实写照,他们就是十四师四十七团的  相似文献   

16.
那些难忘的故事每天都发生在他们以及军犬们的身边。他们每天很辛苦,随时都会有受伤的风险。他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但他们最想说的,还是那些他们认为有趣的事,每一件事都能让他们笑容灿烂。  相似文献   

17.
战火中诞生,风雨中壮大。从弥漫硝烟里走来的中国民兵,从一诞生就与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参战支前,他们是战斗员:建设家园,他们是排头兵:维护稳定,他们是突击队。如今,他们又成为追逐强国强军梦想的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18.
他们没有军籍,却是一群地道的海军军人;他们不操舰弄艇,却时刻保障舰艇开得出去;他们不是炮手弹手,却精心保障武器击中目标。  相似文献   

19.
在兵团,有近300名援疆干部,他们在天山南北,深入基层调研实践,为兵团发展建言献策、牵线搭桥,为兵团繁荣富裕、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他们为兵团人近半个世纪以来在亘古荒原上创造的屯垦戍边伟业所震撼。兵团精神已成为激励他们在人生旅程中不断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让我们走近他们,一同体味他们眼中的兵团和兵团精神。  相似文献   

20.
他们中有的是地方党政领导、企业老总,有的是一线工人、公交车驾驶员,他们都有自己的梦想,在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他们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预备役军人,他们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心中还承载着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强军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