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7年7月我高中毕业时,县人武部正对外招考报道员。人武部政委看过我发表的一些作品后。建议将我破格录取。从此我便开始接触民兵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政委看我“不上路子”。就从书架上取下几本《中国民兵》递给我,让我“好好研究研究”。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我们是江西省峡江县基层人武部的专武干部,以往县人武部每年都为我们每个基层人武部订阅《中国民兵》、《东海民兵》各一份,可不知是什么原因,县人武部今年已将这一传统做法给砍掉了。盼望县人武部继续为我们基层人武部订阅《中国民兵》、《东海民兵》。  相似文献   

3.
光阴如梭。今年是《中国民兵》创刊 20年,我心里激动万分,因为我从内心感 谢《中国民兵》,是她伴我走过了担任基层 报道员的20年和成长成才的20年。 1983年,我退伍回乡。凭借在部队干 过新闻报道工作的经历和取得的成绩, 1984年1月被招聘到山东省诸城市人武 部担任报道员。虽说在部队从事过新闻 报道工作,也有着发表稿件百篇的自豪,  相似文献   

4.
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今年27岁的我,与《中国民兵》已有了13年的不解之缘。 1986年,父亲由部队转业到县人武部工作,我便有机会接触上了《中国民兵》。当时,校园里流行的是武打和言情小说,我也一度沉湎于此。但自从在爸爸的案头见到《中国民兵》之后,我便对她如醉如痴,爱不释手。渐渐地,我对国防愈加关心起来,国防知识也日渐丰富,成为全校有名的“国防迷”,在班级和学校的黑板报上,经常刊登着我从《中国民兵》上摘抄的军事  相似文献   

5.
《西南民兵》创刊20年的生日就快到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向《西南民兵》说说我的知心话,是《西南民兵》给了我营养,我才有了今天。1996年冬,我退伍回乡,被分配到县人武部工作。政委知道我在部队搞过新闻报道,就把我安在政工科,要求我在新闻报道上多下点  相似文献   

6.
初识《中国民兵》时,我刚到基层武装部工作。由于刚参加工作, 业务生疏,《中国民兵》理所当然成为我学习本职业务、开展民兵政治教育的最佳参考。工作之余,我也曾写过儿篇报道,但因写作思路不对,未被采用。后来,找调到县人武部机关,部领导非常重视新闻报道工作。去年3月,领导推荐我到《中国民兵》编辑部学习,对于从未受过专业培训的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学习期间,各位编辑老师给了我精心的指导和关心帮助,安排我参与了“基层新曲”、“文  相似文献   

7.
这几年,《中国民兵》成为我们学习政治、军事的良师和以劳养武的好帮手。1986年县人武部移交地方时,我县各级人武部底子薄、条件差、连专武干部每月的工资,都不能按时发给,在这种情况下,县人武部组织专武干部学习《中国民兵》找出路,利用《中国民兵》提供的沿海地区及兄弟单位兴办以劳养武的经验和致富信息,兴办了饲料添加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玉屏县人武部在2008年度《中国民兵》征订工作中,协调地方党委、政府采取"集中征订、财政划拨"的方法,为人武干部、专武干部、县国动委和国教委成员每人订阅一份《中国民兵》,全县51个民兵连各至少订阅1份《中国民兵》,确保了征订经费和订阅标准的落实。  相似文献   

9.
我去县人武部找“扶贫部长”杨云飞,临别时,他赠我5本《西南民兵》,并鼓励我多写稿。我非常感谢,因为这一天是我的生日,《西南民兵》成为杨部长送我的生日礼物。我爱不释手地看起期待已久的《西南民兵》,被一篇篇报道、一幅幅图片所吸引。读罢《苗岭千里摆战场百万民兵铸  相似文献   

10.
“一份民兵报刊就是民兵政策和国防 法规的优秀宣传员和民兵理论的辅导员, 我们从内心喜爱。”这是重庆市石柱县200 多名基层民兵干部的心声。 《中国民兵》、《西南民兵》等民兵报刊 以其品位高、议题深、信息广、实用性强等 特点,赢得了基层民兵干部的赞誉。为此, 县人武部指定专人认真组织征订和学用民 兵报刊工作:一是结合创建人武部学习型 机关活动,把民兵报刊作为县人武部机关 人员关注民兵政策、国防法规建设动向,研 讨民兵工作,提高机关整体水平和依规办 事的重要途径,不断加强县人武部自身建 设。二是突出基层民兵工作这个主题,把学 用民兵报刊作为基层民兵干部了解民兵工  相似文献   

11.
6年前,高考落榜的我在县人武部当了一名临时工,烧水扫地之余,总感到应该学点什么。于是我利用收发报刊的机会,每天看报读杂志,逐渐了解了一些新闻写作常识。 一天,我从政工科编发的简报中改写了一条新闻寄给了《中国民兵》。一个多月后,《中国民兵》一句话简讯栏中竟出现了自己的名字。我欣喜万分,部领导也在部务会上表扬了我,  相似文献   

12.
1990年底我退伍回家乡,在乡武装部,一本本封面庄重、文图并茂的《中国民兵》吸引了我,以至于天快要黑了我还没有察觉。从此,我每隔上一段时间就到乡武装部去“会餐”一次。1991年初,我从《中国民兵》上看到山东省成立人民武装学校资料的消息。在县人武部报上名后,我在县一中高中毕业班进行了艰苦的学习,但无论学习时间多么紧,《中国民兵》一直陪伴着我,激励着我。在同学们称之为“黑色的七月”里,我参加了人武学校资料的招生考试,并以较高的分数  相似文献   

13.
说来惭愧,因为以前我一直在某海防团当报道员,跌跌撞撞摘报道都五六年了,且对《中国民兵》早闻其名,但相识却不足半年。今年初,我被团里派到上级业务部门“淬火”。 5月上旬,我与省军区新闻干事一起到临沂市采访,在采访一个只有6人的市场民兵哨所时,我惊奇地发现,报架上不仅有《中国国防报》等8种报纸,还有《中国民兵》等十几种杂志,我随手翻开了装帧精美的《中国民兵》1999年第3期,《捍卫长城的法律之剑》首先映入了我的眼帘,再往下一瞧,自己的“大名”居然赫然在上,这令我  相似文献   

14.
河南武陟县人武部在1996年的《中国民兵》订刊用刊工作中,改变过去各乡(镇)武装部分散订刊的办法,由县人武部拿出近两万元  相似文献   

15.
我从事人武工作10年了,与《中国民兵》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民兵》创刊以来,坚持每期必读,并一期不漏地装订成册,珍藏起来。在实际工作中,《中国民兵》给我的帮助很大。每年制定民兵、预备役政治教育计划时,我都参照《中国民兵》中提出的要求,结合本县实际,提出实施意见。为办好青年民兵之家,我按《中国民兵》介绍的“宜城县人武部10年以如一日:办  相似文献   

16.
年初,县里组织通讯员培训班,特邀我这个“优秀报道员”介绍体会,使我想起因《中国民兵》而走上新闻写作之路并助我当上专武干部这段缘分。 2000年我从师专毕业后分到小学任教。2002年的一天,我到乡里参加教师会,在武装部长办公室发现一沓刚到的《中国民兵》杂志,漂亮的封面, 浓重的兵味,一下吸引了从小就有军营梦的我。在顺手“牵”刊回去细细翻  相似文献   

17.
我刚任福建连城县委书记并兼任人武部党委书记时,对民兵工作不熟悉,我借助权威刊物——《中国民兵》杂志,指导工作。例如,我上任后,为民兵工作现场拍板解难题近百件,就是从《中国民兵》杂志上学习和借鉴来的。《中国民兵》杂志指导我县民兵工作上了三个台阶,还受到了省、地的表彰。我还十分注意《中国  相似文献   

18.
我长期从事政治和经济工作,对国防军事较生疏。任县委书记兼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5年来,最满意的是县人武部给我配了一套“参谋班子”。那就是《中国民兵》杂志。 这本老牌子的武装工作专业读物不但使我牢固树立了居安思危思想,更帮助我了解到许多武装工作的政策法规和知识,党管武  相似文献   

19.
我是江苏如东县人武部的报道员,经常同基层干部、民兵接触,他们遇事愿同我商量,我也乐意给他们出主意,但我的主意大多是从《中国民兵》那里学来的。去年,我下乡采访,一位乡人武部长觉得人武工作难做,想改行。事后,经我了解,这位部长工作不错,就是魄力不够,为此,我在同他谈心时,建议他读读《中国  相似文献   

20.
说来有趣,一份杂志与一个县委书记会结下不解之缘。 2002年4月,我任河北省新河县县委书记兼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之前,我并没有武装工作经历。要成为名副其实的武装工作内行任重道远。在阅览武装工作文件之时,我对县人武部给订阅的《中国民兵》产生了极大兴趣,杂志成为每月必读的重要工作参考。特别是"在第一书记岗位上"、"兵林科海"、"工作研究"、"专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