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传统的任务装备器材保障模式时效性、灵活性、持续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任务的装备器材多阶段动态供应策略,以总保障成本最小、超储器材利用率最高、任务重要度最高为目标,建立了基于任务的装备器材多阶段动态供应调度模型,并采用动态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最后通过实例仿真验证了模型和策略的合理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装备器材供应网是装备器材供应保障工作的重要基石,其规划问题是我军装备器材保障过程的重要战略决策之一。针对节点、边和需求的不确定性,对不确定条件下由多个区域供应子网构成的装备器材供应网的规划问题展开研究。针对问题的特点,用区间分析理论对供应网规划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度量和运算,得到不确定性规划模型,通过区间运算转化,将不确定性模型转化为确定性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设计采用基于禁忌搜索算法的两阶段算法进行求解,分别得到了不同参数设置下的模型求解结果,并将所用算法与模糊规划和随机规划算法的求解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和算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筹措供应中心的装备器材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先进的物流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思想应用于装备器材保障中,阐述了建立装备器材筹措供应中心的重要性,构建了基于筹措供应中心的装备器材保障体系,设计了基于筹措供应中心的器材保障物流网络和器材保障信息管理,探讨了该模式下装备器材保障体系的运作机制,从而实现了装备器材保障管理的系统性和集成性,提高了装备器材保障的时效性和敏捷性。  相似文献   

4.
装备器材保障资源调度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根据其优化目标要求,从保障时间最短、保障耗费最低、安全性最高3个方面建立了该问题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通过目标优先度决策将其转化为单目标模型;接着,采用两阶段法进行求解,将其分为最优路径决策、器材分配决策两个阶段进行决策优化,在明确资源点到需求点之间的最优路径后再进行器材资源的分配;并分别采用基于小生境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和基于生成树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通过实例分析,求解结果能够满足装备器材保障的要求,表明所构建的决策模型和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现行装备器材供应存在着供应渠道过长、不能快速响应等问题,为此通过对装备器材供应链进行集成化体系结构模型设计与构建,探讨了装备器材供应链的重构策略,分别从信息流模式重构、业务流程重构和物流体系重构等3个主要方面对装备器材供应链重构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实现装备器材供应链的快速响应.  相似文献   

6.
针对部队装备保障运行的实际情况,采用多Agent仿真的方法,基于Kraljic模型将装甲装备器材分为重要器材、关键器材、一般器材和稀缺器材,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装备保障体系供应保障系统。分析了系统的整体结构以及系统中器材仓库的外部接口和内部器材请领流程,并以某集团军各级器材仓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仿真实例分析。实践证明,采用多Agent仿真的方法研究装备保障体系供应保障活动具备可行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宏观把握部队装备保障的运行规律,提高部队装备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部队编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部队装备呈现技术复杂化、种类多样化的特点,装备器材供应保障问题也日益凸显,研究如何满足装备器材使用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提高保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归纳总结国内外器材供应保障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部队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运用数值积分方法,从满足数量、短缺数量、冗余数量和误差数量四个方面建立数量决策模型,并通过Matlab进行编程求解,从而得出最优器材供应保障数量。最后结合事例,检验模型的准确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评价系统的建模需求及其要进行的评价工作,引入复杂任务按功能进行层次分解的思想,并针对使用阶段装备保障方案评价的复杂性特征,提出应用IDEF方法对装备保障方案评价系统进行分解。分别建立了基于IDEF0的评价系统功能模型和基于IDEF3的评价系统过程模型;结合装备器材保障方案评价研讨过程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为装备保障方案评价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供应模式存在的保障环节多、供应周期长、需求响应慢、器材资源缺乏协调的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联合保障的装备器材供应模式。在需求牵引、动态供应、联合保障思想的指导下,以战略控管中心的指挥控制决策为核心,以区域配送中心、基层资源点的2级供应结构为基础,构建了供应模式的整体结构,并从信息化建设、器材采购、器材运输3个方面提出了构建新模式的主要措施。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将所构建的供应模式与传统的供应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联合保障的供应模式能有效提高保障效率。  相似文献   

10.
分析基于任务环境下的装甲装备器材消耗影响因素,同时考虑预防性维修与修复性维修两种策略下的3种情况,以总成本最低为目标,以任务成功性及器材使用可用度为约束构造了基于任务的器材需求预测模型,并通过实例对模型进行求解与仿真校正,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装备维修器材供应是作战部队持续保持战斗力的关键。考虑多阶段作战行动中,战场形势、部队位置及需求量等不确定性,将野战仓库选址、需求分配、供应路径规划融合为一类选址-路径组合优化问题,构建基于情境的多阶段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设计一种两阶段迭代启发式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基于20个算例的数值实验,证明了所提出的模型及算法在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多阶段装备维修器材供应保障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应急条件下装备器材供应过程中由于运力受扰而产生的干扰问题,基于干扰管理思想,提出了应急装备器材供应扰动恢复问题的转化策略,构建了基于虚拟需求点的运力受扰扰动恢复模型;为寻求最优解,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人工鱼群优化算法。通过算例对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面向任务的装备器材需求受任务影响大,需求规律难以掌握的现状,分析任务对装备器材消耗数量的影响因素,在传统仅考虑时间的可靠性模型基础上,建立任务影响下不同类型装备器材的需求预测模型,并采用生存分析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威布尔型器材为例,通过算例对模型及方法进行分析,验证了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资源约束的装备保障任务动态调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技术战争条件下的装备保障具有显著的动态性 ,该特点要求装备保障指挥控制系统对装备保障任务进行动态调度。在资源冲突的情况下 ,如何进行任务调度 ,才能减少冲突、提高任务的分配和执行效率 ,是装备保障指挥控制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在对装备保障任务的动态调度问题进行描述和定义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基于资源约束的装备保障任务动态调度算法。  相似文献   

15.
首先以装备可靠性为依据,以任务要求中任务时间、出动飞机数量、任务可靠度等参数为约束,建立了保障资源的配置模型;在确定保障资源配置基础上再以保障任务时间为优化目标,建立保障任务调度模型和调度算法,按照保障专业调度优化,为保障方案制定奠定了重要基础,对实行精确化保障有重要现实意义,对基层级的保障工作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装备应急器材调度决策问题,从调度路径优化和调度计划分配2个方面,研究了其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构建。将资源点划分为若干级别来确定资源点选取的优先次序,通过先求解资源点与需求点之间的最优路径,后求解器材资源分配量的思路,建立了装备应急器材调度决策的广义最优路径模型和运输模型,采用改进的Dijkstra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决策模型及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的装备保障体系资源配置模型存在较少考虑协同保障因素、配置目标与作战任务脱节、忽略使用保障资源、难以解决面向作战任务的网络化装备得障体系资源配置等问题,首先,分析了装备保障体系的网络特性,建立了其资源配置网络模型,提出了协同保障模式下资源配置策略;其次,以战备完好率为目标,考虑协同保障因素与多种保障约束,构建了网络化装备保障体系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与策略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与策略可解决网络化装备保障体系资源配置问题,保障资源配置中有效的协同可显著提高保障体系效能。  相似文献   

18.
备件是影响装备战备完好能力及任务持续能力的重要因素。考虑备件的可靠性、价格等因素,根据多级供应模式,提出了(S-X,S)备件累计消耗量补给策略;利用Gamma等效评估算法,建立了备件补给保障效果使用可用度评估模型和仿真模型,通过实例对模型与(S-1,S)补给策略进行了验证与比对。仿真结果表明:对多站点而言,相比较(S-1,S)备件补给策略的"强者愈强、弱者愈弱"马太效应,(S-X,S)备件补给策略具有"劫富济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计算机仿真生成装备器材保障网络的方法。基于生成的装备器材仿真网络,从网络拓扑层、保障业务层2个层次构建了装备器材保障网络抗毁性测度指标与模型,通过仿真实验对装备器材保障网络的抗毁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装备器材保障网络在网络拓扑层具有较好的抗毁性能,特别是在面临随机攻击时,其抗毁性能较为满意;而在保障业务层其抗毁性能较弱,需考虑采取措施以避免外界因素对保障业务的干扰,进而提高装备器材保障网络的抗毁性。  相似文献   

20.
建立共同获利、风险共担、信息共享的装备器材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可以促进装备器材供应链绩效和装备保障力不断提高。建立装备器材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分为两个阶段:其一,军队必须选择具有综合长期绩效的装备器材供应商作为合作对象;其二,双方应在职能、业务、信息、文化方面进行相互融合建设,并建立起长期、共赢、高效的装备器材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