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蒋百里(1882—1938),是中国近代享誉中外的军事理论家。他一生爱国情笃,致力研究军事,筹谋建立中国近代国防。他的抗日国防思想及其实践,为激励民族斗志,增强抗战信心,动员民众御侮保国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
著名军事家蒋百里(1882—1938),名方震,浙江海宁人,早年留日赴德学习军事,后又多次出国考察欧美军事。他一生以军事教育和国防建设为不贰职志,著有《军事常识》、《国防论》等力作,对近代中国的国防建设颇多贡献。本文专就蒋百里的御日国防思想作一初步考察。一、御日国防思想的产生清朝末年,政治黑暗,军队腐败,国防虚弱。自鸦片战争英人叩关,中国边衅大起,西方列强对丰饶而孱弱的中国,无不想吞而食之,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从地理上看,列强中侵略中国最方便的莫过于沙俄和  相似文献   

3.
1937年8月26日,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斯大林在他的会客厅里,迎来一位身材魁梧、相貌伟岸的中国将军。他们坐定后,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就中国的抗日战争问题畅谈了5个多小时。事后,斯大林以敬佩的口吻称赞这位将军是“卓越的战略专家”。这位受到斯大林高度赞誉的中国将军,就是与蒋百里齐名的著名爱国军事家杨杰。在几十年的军旅生涯中,他怀着军事救国的志向,屡游海外,成就了深刻的军事思想。  相似文献   

4.
蒋百里(1870~1938),名方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之一,先后出版《孙子浅说》、《军事常识》、《裁兵计划书》、《国防论》、《新兵制与新兵法》及《蒋百里抗战论集》等军事和国防理论著作,为中国近代的国防学说确立起基本的理论框架,为中国近代的国防建设描绘出一幅宏伟的蓝图。他还对中日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及民族性格等多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阐明了中国对日作战获取最后胜利的相关理论。遗憾的是,迄今关于蒋百里抗日思想的研究成果,多只注意到他晚年的持久战战略,可谓窥其一斑而未见全豹。本文试图对其以防御和抵抗…  相似文献   

5.
杰出的军事学家蒋百里(1882—1938)是民国时期国防学说的奠基者。蒋百里的国防思想,代表了我国国防思想发展史上一个时代,是二十世记初以后的三十多年中,中外军事思想互相交汇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中国的爱国主义者为民族自卫、抗敌御侮而设计的国防军事方略。他的国防思想的形成与演变,与现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民族斗争的进程息息相关;立足于民族的现实,为了民族的将来,是他研究国防问题的根本方向。他对国防问题的理论和观点,融会中外军事与国防学说中许多精华,凝结着精辟、独到的见解。关  相似文献   

6.
蒋百里(1882-1938),中国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浙江海宁人。自幼才思敏捷,17岁中秀才,19岁入杭州求是书院。他生长在国家多灾多难的时代,眼见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国防不振,萌发了国防救国的思想,决心弃文习武。1901年东渡日本,1905年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步兵科。1906年去德国实习军事。学成归国后,终身致力于国防建设理论研究,撰写了大量的军事著作,对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产生了深远的  相似文献   

7.
朱德一生的主要活动是军事领域。从辛亥革命起,经过护国、护法战争,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无私地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朱德的戎马生涯是和毛泽东的伟大实践融贯一体的,他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参与创造者、坚决拥护者和模范执行者,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朱德在贯彻实事求是的军事路线,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军事哲学,开创人民战争的战  相似文献   

8.
蒋百里(1870-1938),名方震,浙江海宁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学家、中国资产阶级国防理论的奠基人。他早年留学日本、德国,潜心研究中西方军事理论,后又多次考察欧美军事与国防,最终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与各种学术熔冶于一炉,创立富有民族和时代特色的"全体性国防"论,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创建新型"国防军"以抵御和抗击外来侵略。本文就此作一专门考察。  相似文献   

9.
杨杰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军事教育家和战略家,在国民政府时期主持陆军大学达六年之久。他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适合中国国情特点的办学方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高级军事指挥人员的训练工作。他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他们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祖国大陆行将全部解放的时候,他在重庆策动陆军大学回到祖国人民的怀抱。本文拟对杨杰主持陆军大学时期的军事思想和军事教育实践,作一些粗浅的论述,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结合的过程中,抗日战争时期所取得的成果格外令人注目。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空前的反侵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下取得的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洗雪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中国在抵抗外国侵略时屡战屡败的耻辱,而且为世界人类的反法西斯的进步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一周年的今天,重新回顾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抗日战争中的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军事科学和赢得未来…  相似文献   

11.
杨杰(1889—1949)字耿光,云南大理人。他是民国时期继蒋百里之后,以国防理论研究获得重大成就而闻名于世的军事理论家,杰出的爱国主义者。 “九一八”事变后,杨杰目睹日军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加紧国防方面的理论研究,发表《国防新论》、《军事与国防》等重要著作,力图变革国防现状,以拯救民族的危亡。杨杰的国防思想,在继承中外国防理论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使现代国防思想更加系统完善。其基本思想是强调积极地独立自主地建设适应总体作战的现代国防。  相似文献   

12.
在民国军事史的天幕上,闪耀着两颗明星:“南杨北蒋”。“北蒋”者,是谓蒋百里,而“南杨”指的就是著名军事学家杨杰将军。他在军事学术上有深厚的造诣,作出了创造性的理论贡献,同时也是一位极为感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党派的组织者。杨杰故乡的一家出版机构——云南人民出版社最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1月4日,浙江海宁市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纪念我国近代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爱国将领逝世70周年,他就是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军事理论家、陆军上将,将近代西方军事理论系统地介绍到中国的第—人,并同时被海峡两岸誉为“兵学泰斗”和近代以来“具有中国特色国防理论体系”之高峰的蒋百里将军。  相似文献   

14.
蒋百里(1882—1938)是我国近代杰出的军事思想家和爱国主义者,以军事理论研究和军事教育的卓越成就而闻各于世,有“一代军学权威”之称,在近代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终其一生,蒋百里的军事学术研究和军事实际活动无不贯穿着一条主线,这就是以建设现代化国防为中心思想,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使中华民族一扫被侵略,被奴役的地位,而屹立于世界各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较翔实的资料进行了充分论证,认为中国近代国防经济理论在抗日战争时期获得了全面发展并走向成熟:抗日战争为中国近代国防经济理论成熟提供了独特的历史条件;抗日战争时期是近代中国国防经济理论研究最繁荣的时期,表现在研究人员空前广泛、研究范围广阔、研究内容深入、著述甚丰、学派纷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思想理论界根据中国政治、军事、经济等特点,系统地研究了国防经济的基本理论问题,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使中国近代国防经济理论获得全面发展并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6.
蒋百里是中国近代著名军事学家、近代国防理论奠基人。他的国防经济学说可以概括为五点,即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要配合一致,实现协调发展;国家经济建设与国防战备要互相渗透,兼顾平战需要,力求军民结合;国防建设要坚持自力更生,力求自给自足;武器装备的研究与生产要有所区别,贵研究而慎制造;国防建设特别是某些军事工业应以国营为主,兼用民营。  相似文献   

17.
国民党有两位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他们是蒋百里、杨杰。其代表作分别是《国防论》、《国防新论》。《国防论》约10万字,作者吸取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和西方新的军事理论,着重阐述了“生活条件与战斗一致则强,相离则弱,相反则亡”的道理,说明“战斗力与经济力量是不可分的”,“国防建设必须与国民经济配合一致”,“强兵必先理财”。该书还论述了建军的目的与意义。  相似文献   

18.
蔡锷的《军事计划》、蒋百里的《军事常识》和《国防论》 ,以及杨杰的《国防新论》 ,是民国时期国防思想发展历程中三座前后相继的丰碑 ,代表了一代杰出的军事家和爱国主义者富国强兵、振兴中华的强烈愿望 ,是对现代中国国防发展战略和国防建设道路的富有创新意义的探索 ,对于增强人民的国防意识 ,唤起全国反对外国入侵 ,激发爱国主义精神等各方面 ,有着其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同时 ,也为后世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军事思想的遗产 ,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八路军著名将领左权牺牲 60周年。这位杰出的军事家 ,在他短暂的一生中 ,创立了富有特色的战略战术思想 ,曾经有力地指导了华北地区的抗日战争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战果。他的军事思想 ,在中国无产阶级军事思想发展史上 ,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仅就其战略战术思想 ,做一简要论述 ,以作纪念。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场长达8年波澜壮阔的战争中,我军顺应战争的要求,创立了符合我国国情和军情的战略后勤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正确指导下,我军后勤克服重重困难,有力保障了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军事后勤遗产。回顾我军这一段战略后勤思想史,对于指导我军后勤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抗日战争战略后勤思想的历史地位 综观我军军事后勤史,不论是土地革命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不论是抗美援朝战争,还是建国后在我国周边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我军军事后勤所面临的国际和国内的战场险恶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