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尹长志 《国防》2005,(6):52-55
海军后备力量是进行海上人民战争的基础力量。海军民兵对口专业分队(以下简称“海军民兵”)是海军后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海军民兵”建设,增强民兵配合、支援和保障海军作战的能力,对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海上人民战争具有重大意义。一、深化认识,增强建设“海军民兵”的紧迫感人民战争是我军作战的传统优势。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无论武器装备如何发展,战争形态如何变化,人民战争的基本思想永远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但是,在不同的时代和战争形态下,人民战争的内涵和形式有别,国家武装力量的建设模式各异。当前,战争形态正处在从…  相似文献   

2.
钱俊 《国防》2006,(8):38-38
民兵信息分队是民兵队伍的新生力量,其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许多方面都亟待加强和改进。本文仅就组织建设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关于组织规模。民兵信息分队组建规模要按照“任务牵引、建用一致”的原则确定,防止发生“编非所需、有编无兵、有兵无装”的现象。在未来战争中,民兵信息分队担负的主要任务有两项,一项是为现役信息作战部队补充兵员。为现役部队动员扩编补充兵员是民兵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深入分析研究国家安全形势走向,科学预测未来可能发生战争的规模,打赢这场战争需要投入的信息作战力量。根据现役部队信息作战力量的现状和建设…  相似文献   

3.
黄林林  赵峰  幸晓涛 《国防》2013,(8):21-23
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兵工作的意见》提出,民兵建设要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要求,充分发挥民兵在打赢战争中的保障作用、在维护稳定中的配合作用、在服务发展中的骨干作用。这是新形势下对民兵工作的新定位,是推进新形势下民兵转型建设的根本原则和重要依据,必须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4.
肖军 《国防》2006,(11):30-30
胡锦涛主席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要把军事训练摆在战略位置,推动军事训练不断深入发展。新世纪新阶段,贯彻落实胡主席这一重要指示,大力加强民兵军事训练,必须重点把握“三个问题”。(一)更新观念,积极推进军事训练转型。战争形态已经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与之相适应,必须更新观念,积极推进民兵训练转型。要树立信息制胜的观念,把民兵军事训练的指导思想由保障打赢机械化战争转到保障打赢信息化战争上来,加大高科技知识、信息技术基础、网络技术基础和心理作战的学习训练比重。要树立整体聚优的观念。着眼提高…  相似文献   

5.
陈一远 《国防》2004,(5):13-14
“军事落实”是民兵工作“三落实”的核心内容。在信息化战争时代,按照“军事落实”的原则加强民兵质量建设,关键是要自觉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形势,着眼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大力开展民兵“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训练,不断提高民兵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 一、面向形势任务,深刻认识开展“三化”训练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胜华  薛盛屹 《国防》2016,(5):43-44
民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基本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必须顺应战争形态深刻演变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坚持人民战争思想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指导,适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要求,瞄准现代战争前瞻设计、按照体系思维通盘谋划、遵循特点规律精确分类,努力构建以支援保障打赢信息化战争为核心,肩负"服务、应急、应战"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新型民兵.  相似文献   

7.
王本志 《国防》2005,(3):52-54
信息化战争是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打赢信息化战争,必须适应信息化战争形态的特点与规律,实行国家武装力量建设全面转型。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立足机械化半机械化的实际,着眼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的要求,逐步迈出了向信息化跨越发展的步伐,并在许多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民兵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后备力量,人民战争的力量基础,也必须紧跟军队建设发展的步伐进行转型建设。换言之,就是民兵建设要放弃传统的配合、支援、保障陆军作战为主的建设思路,大力加强军兵种动员工作机构和民兵建设,通过三军共同努力,把民兵建设成为三军后备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战争中有效地与敌进行系统对抗。民兵转型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新生事物,有许多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因此,本栏特组织“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与民兵转型建设”主题讨论,以加强民兵转型建设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郑治栋 《国防》2004,(9):26-28
1949年9月召开的新政协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民兵制度。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民兵建设和改革不断深化发展,并在建设和保卫祖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台独活动日益猖獗,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面临严重的威胁。适应新军事革命和战争的发展,全面改进和加强民兵建设,筑牢打赢现代人民战争的力量基础,显得异常重要而紧迫。因此,本刊特辟专栏探讨新形势下完善民兵制度、抓好民兵工作“三落实”问题,以纪念新中国建立民兵制度55周年。  相似文献   

9.
杨旦霄  叶政 《国防》2006,(6):40-40
空军民兵对口专业分队是民兵队伍的新生力量。新世纪新阶段,搞好空军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建设,必须坚持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问题”。(一)深化认识。组建空军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加强空军后备力量,对于打赢未来战争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我国可能进行的战争将是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空袭与反空袭斗争激烈,交战双方对抗范围广、节奏快、强度高、消耗大,迫切需要组建一支人数适量、分布合理、组织严密、训练有素、机动灵活、专业对口的空军民兵队伍,以加强机场、阵地等重要目标的安全防护和抢救抢修工作,提高空军部…  相似文献   

10.
金恩祥 《国防》2003,(12):26-27
高技术战争是综合立体化的战争,没有严格的前后方区分。新的战争形态将使就地遂行任务成为民兵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参战支前的主要形式。本文就石油能源基地城市民兵建设及战时遂行防化消救任务准备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要把防化消救作为石油能源基地城市民兵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军事训练是未来战争的"预实践".信息时代,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民兵预备役部队在未来战争中担负的任务也随之变化.因此,必须紧跟时代发展和新军事变革步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以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积极推进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转型.  相似文献   

12.
李军 《国防》2004,(9):38-38
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高科技资源,推进民兵信息化建设,增强国家武装力量整体实力,打牢现代人民战争的力量基础,是国防现代化建设和打赢未来战争的客观要求,必须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一、坚持以作战需求为牵引,明确民兵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路径民兵信息化建设必须以作战需求为牵引,在我军信息化建设大局中找准定位点,在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大环境中找准切入点,在自身建设的发展中找准结合点。(一)针对任务,明确方向。在未来战争中,民兵参战支前可能更多地担负城市防空、信息对抗、重要目标防护等任务。在遂行任务的方式上,将不限于配合作战、伴随保…  相似文献   

13.
民兵是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民兵建设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当前,随着军事斗争准备的进一步推进,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我国长期的和平环境使部分干部群众的国防观念淡化,给城市民兵建设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城市民兵建设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下总体得到了加强,但与打赢高技术条件下信息化战争是存在差距的。  相似文献   

14.
黄高成 《国防》2005,(8):39-41
加强民兵质量建设,是适应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需要,做好现实军事斗争准备的迫切要求。为此,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以所担负的作战和保障任务为牵引,把民兵建设摆上重要位置,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快提高民兵队伍的战斗力水平。一、认清形势,牢记使命,切实增强做好民兵工作的紧迫感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十分复杂,加强民兵建设,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一方面,加强民兵建设是维护国家安全的现实需要。民兵人数众多、分布面广,在维护国家安全中,无论是预防危机还是遏制战争,都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战略威慑力量、重要的实…  相似文献   

15.
民兵预备役作为我国“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如何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双重需要,与时俱进地推进农村民兵工作改革,是武装系统必须认真研究并着力解决的一个紧迫课题。根据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感到,要深入抓好农村民兵工作改革,关键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按照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要求,除了要做好加强领导、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改进经费筹措办法、完善管理体制等各项工作外,还必须着重把握好以下努力形成编兵、练兵、用兵“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刘志刚 《国防》2012,(10):13-15
(一)认清形势任务,不断增强抓好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所处的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必须深入研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一是认清民兵预备役部队在深化军事斗争准备和未来作战中担负任务更加繁重.未来战争是信息化条件下诸军兵种联合作战,作战保障、后勤保障、装备技术保障任务异常艰巨.民兵和预备役部队不仅要配合现役部队遂行要地防空、地区防卫等作战任务,而且要承担大量的情报侦察、网络防护、交通运输、工程抢修、装备维修等支援保障任务,同时在生产支前、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地区安全等方面也要发挥重要作用.要深刻认识民兵预备役工作在备战和打赢中的重要性,继承光荣传统,探索创新实践,大力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战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7.
洪晓荣  官应权 《国防》2012,(9):13-14
民兵是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要力量.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处于重大战略转型期,国家面临战争和非战争、传统与非传统多样化安全威胁,必须按照全国民兵工作会议的要求,着眼"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构建新型民兵力量体系,为维护国家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苏联解体、我国裁军百万等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后,新的国际形势和周边安全环境使边防建设与斗争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地处祖国东北边陲的黑龙江省及时确立了建设既能赢得战争又能遏制战争的边防工作新思路,坚持边防部队和边防民兵、预备役部队“两手抓”,大力加强边防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积极发挥民兵、预备役部队在边疆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骨干作用,从而使全省的民兵、预备役工作面貌一新。  相似文献   

19.
寇铁 《国防》2004,(11):29-31
抓好民兵建设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意义重大而深远。民兵是我国“三结合”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在未来战争中将担负繁重的参战支前任务;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分布在社会各条战线,既是生产一线的主力军,又是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突击队,也是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力量。因此,从战时看,抓好民兵建设是打赢战争的客观要求;从平时看,抓好民兵建设是实现“小康”战略目标的实际需要。各级一定要适应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民兵建设质量。一、精心选配,强化素质,大力加强民兵人才队伍建设信息时代,谋求民兵工作的…  相似文献   

20.
参与非战争军事行动是新时期民兵预备役部队肩负的重要使命任务.在近年来组织的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汶川抗震救灾、奥运安保、反恐维稳等重大活动中,民兵预备役部队充分发挥了动员快速、亦兵亦民、组织健全等优势,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