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1991年第五届全国毫米波亚毫米波会议期间,就我国毫米波亚毫米波技术发展前景进行了研讨,有关专家建议我国应开展毫米波的系统工程应用,从而牵引毫米波技术的全面迅速发展。毫米波是指波长为1~10mm(频率为300~30GHz)的电磁波。由于毫米波介于微  相似文献   

2.
毫米波和亚毫米波的波长在10mm和1mm之间。它具有独特的准射频——光学传输特性。在其高频端,它的角分辨力高,大气传输在恶劣环境中差。在其低频端则正好相反,它有全气候传输的优点,但角分辨力差。 在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段,由于使用了极短的波长,极窄的天线波束宽度,使武器系统具有下列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从电磁兼容性角度对激光告警设备虚警率影响因素分析,根据激光告警设备的一些电磁兼容试验测试结果,通过深入分析光波段,极长波到微波段电磁兼容性,给出了一些新的设计方案,该方案有效地解决了激光告警技术三个重要指标之一的低虚警率问题。  相似文献   

4.
亚毫米波频段范围宽,波长短,信息容量大.首先分析了相比微波/毫米波导引头,亚毫米波导引头的特点:距离分辨率高,角分辨率高,速度分辨率高,目标特性丰富,反隐身能力强和抗干扰能力强,然后指出在高空高速目标防御、高超声速空天飞行器制导、弹道导弹制导和反装甲导弹制导方面亚毫米波导引头具有特有的优势,最后通过2个仿真说明了亚毫米波目标特性的特点和速度分辨能力有利于提高导引头的Ill标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1991年第五届全国毫米波亚毫米波会议期间,就我国毫米波亚毫米波技术发展前景进行了研讨,有关专家建议我国应开展毫米波的系统工程应用,从而牵引毫米波技术的全面迅速发展。毫米波是指波长为1~10mm(频率为300~30GHz)的电磁波。由于毫米波介于微波和光波之间,所以兼有微波和光波的某些优点,在性能上具有不少独特之处。如测量目标精度高,分辨能力强;天线体积小,方向性强;信息容量大;受杂波影响小,频谱宽波束窄,抗干扰能力强;对雨、雾、沙尘的穿透性好,具有较好的全天候能力。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彻底破坏了伊拉克C~3I 系统,而自己的制导、侦察及通讯系统照样性能  相似文献   

6.
旋转弹导引头采用一体化双波段线列探测器扫描成像方案,首先对两个波段图像分别进行预处理,识别出感兴趣的区域,再根据双波段探测器成像方式对图像完成空间配准后,充分利用不同波段的红外成像传感器对同一目标和同一背景的图像信息的互补性和冗余性,对两个波段图像中的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大大提高目标和诱饵的检测和识别概率,从而提高整个红外成像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航天科工203所对某单位毫米波段紧缩场开展测试验证工作,圆满完成全部测试工作。毫米波段紧缩场可以在室内有限的空间提供远场测试条件,主要用于天线系统在毫米波段的测试、研究与改进等工作。它的建设对于5G移动通信系统在毫米波波段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毫米波波段的测试工作对于仪器以及馈源布置的精细程度均提出了挑战。此次测试频段从6GHz覆盖到220GHz,  相似文献   

8.
为了设计4. 3μm波段大功率窄线宽中红外激光器,开展了2. 7μm激光抽运ZnGeP_2晶体光参量振荡(Optical Parametric Oscillation,OPO)技术产生4. 3μm波段窄线宽激光实验研究,对实验结果开展了详细的分析。抽运源为1064 nm抽运的KTiOPO_4OPO激光器输出的2. 7μm波段参量激光,KTiOPO_4OPO采用单谐振结构,将两块相同的KTiOPO_4晶体光轴相向放置以补偿走离效应,KTiOPO_4晶体按Ф=0°、θ=62°切割以获得波长2. 7μm波段激光输出,采用Ⅱ(B)类相位匹配(o→o+e)以利用较大的非线性系数。ZnGeP_2OPO采用单谐振结构,采用Ⅱ(B)类相位匹配(o→o+e)以获得窄线宽输出,ZnGeP_2晶体按Ф=0°、θ=68°切割以获得波长4. 3μm波段激光输出。在抽运光波长2. 7μm,脉冲能量为7. 5 m J,脉宽8. 6 ns的条件下,获得脉冲能量2. 12 m J,线宽30 nm,脉宽8. 7 ns的4. 26μm激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约为28. 3%,斜效率约为32. 6%,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光束质量M~2分别为6. 2和13. 5。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爆炸成型弹丸形貌测试普遍使用的脉冲X光摄影法成本昂贵、结构复杂、测试困难的缺点,提出了激光平行光幕形貌测试系统。该系统中,由启动网靶、停止网靶和计时仪组成的区截测速装置测试EFP的速度,激光平行光幕和示波器测试EFP弹丸通过光幕时直径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然后将上述测试结果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得出EFP弹丸的形貌。测试与仿真表明:激光平行光幕形貌测试系统可以测试EFP弹丸的速度与形貌,而且成本低廉、可靠性高,可以在大威力战斗部试验中使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复杂系统中多值测试的诊断策略优化问题,根据准深度算法可改善信息熵算法的特点,用准深度算法对基于信息熵的多值测试诊断策略进行优化,提出一种新的多值测试诊断策略优化方法。案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准深度算法设计的诊断树优于信息熵算法,可用于复杂多值测试的最优诊断策略设计。  相似文献   

11.
从“烽火传情”到“光电控制”———军用光学与光电子技术军用光学与光电子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技术领域之一,该领域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着现代战争中的战场作战概念和特点。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不断把各种先进的军用光电系统投入战场,在战争的实践中检验系统的性能,评估其作战效果,并在战后明显加快了各种先进军用光电系统的研制步伐。所谓军用光学与光电子技术,是指研究从紫外到红外波段范围内的电磁辐射的产生、传输、探测、处理和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及其军事应用的技术。公元前400多年,在中国先秦时代的《墨经》中,就有了关于光的直线…  相似文献   

12.
基于激光靶的火炮炮口速度测速技术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国内炮弹速度测量常用的线圈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炮弹测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采用激光测试技术,配合使用原向反射屏来形成大面积有效测试光幕的炮用激光速度测试技术.并分析了该测试方法的光学结构,最后对激光测速系统和线圈靶进行了对比实验,不仅证明了激光测试技术的可靠性,而且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不同波段SAR图像配准问题,提出一种结合阈值分割和改进SIFT描述子的配准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改进的二维交叉熵进行图像分割,通过形态学处理获得图像的稳定区域;然后利用Sobel算子改进特征点梯度幅值和方向的计算,并通过优化的梯度位置方向直方图(GLOH)特征生成新的关键点描述子;最后采用距离比和快速抽样一致(FSC)算法获得最佳匹配点对,完成图像配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升算法效率的同时,可以获得较高的配准精度。  相似文献   

14.
多波段隐身兼容是隐身技术发展的方向,但是每增加一个隐身内容或波段,都对隐身兼容的实现增加很大的难度。分析了多波段隐身兼容技术中存在的几个矛盾问题,包括1 06μm激光隐身与近红外隐身兼容的矛盾、主被动毫米波隐身兼容的矛盾、10 6μm激光与8~14μm热红外隐身兼容的矛盾,同时探讨了解决这些矛盾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软件测试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软件测试技术近几年来研究的最新成果。包括软件的故障模型、白盒测试技术、黑盒测试技术、人工测试技术、可靠性测试技术和测试性设计技术等。以作为对近十几年来软件测试技术发展的总结,还初步的探讨了软件测试技术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自80年代以来,军用毫米波技术受到世界各国军方的极大重视,并且得到迅速发展。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微波波段和光波波段的对抗不断激化.更促进了毫米波技术的发展,毫米波有可能成为21世纪战场重要的电磁频谱。雷达是毫米波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军用雷达界关注毫米波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大部分电子战接收机系统和电子支援措施(ESM)几乎都不能探测到毫米波威胁;现有的防厘米波、分米波雷达探测的隐身技术的发展也迫切要求扩展雷达的工作频段,以满足探测隐身武器的需要。毫米波雷达比普通  相似文献   

17.
国外陆军隐身技术发展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外陆军正积极进行多波段兼容隐身材料技术和隐身结构技术的研究,这两者代表了今后陆军隐身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光幕靶和天幕靶都是基于光电转换原理,具有测试精度高、可靠性好等特点,目前在弹丸速度测试领域已逐步普及应用。光幕靶测量系统存在的误差对测试结果精度具有较大影响。本文设计了一种提供频闪光源的光幕靶校准装置,利用频闪光源产生的测试信号对光幕靶测量系统进行检验与校准,可提高光幕靶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在红外多光谱图像中,弹道导弹尾焰拥有两大特征,一是由强烈红外辐射引起的灰度差异,二是独特的光谱特性。然而,传统的单波段检测技术只利用了尾焰强烈的辐射特性,而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多光谱检测技术则只利用了尾焰独特的光谱特性。为了充分利用导弹尾焰的两大特征,将单波段检测技术和多光谱检测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三种检测算法,并从算法的检测效果、运算量和鲁棒性三方面详细分析它们的优缺点。采用人工合成的红外多光谱图像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单独使用单波段或多光谱的检测算法,融合算法的检测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机载有源相控阵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现的复杂性,和智能蒙皮技术具备的共形、承载能力和自适应性,提出一种融入两大前沿技术的有源相控阵"智能蒙皮"波束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案。在自主开发的4×4有源相控阵智能蒙皮试验架构中,设计一个ARM+CPLD+自主开发数字移相功率发射模块的S波段波束控制系统方案。仿真与测试结果验证了所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