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国外目前正在研究的新式核武器有:冲击波弹是一种增强冲击波和光辐射而削弱剩余辐射的战区核武器。它可以用来破坏机场跑道,摧毁建筑物或较小的硬目标和地下指挥所,也可以炸出一条障碍,阻挡对方前进。据国外分析,这种核武器可能是一种小型的聚变弹。  相似文献   

2.
今年1月14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美国总统克林顿和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销毁乌克兰领土上核武器的协议,规定其境内所有核武器限期拆除,将核弹头运往俄罗斯销毁。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核武器摧毁战略指挥防护工程和战略导弹基地等深地下坚固目标的效能,美国正大力发展钻地核武器。特别是近10多年来,钻地核武器的研制已成为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利弗莫尔和圣地亚国家实验室发展新型核武器的重要任务。钻地核  相似文献   

4.
以核导弹为代表的战略核武器不仅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也是国家地位的象征。美国与俄罗斯拥有全球96%的核武器。因此,美俄等国都把核武器作为战略武器而非常重视其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期发生在克里米亚的一系列事件使得众多评论人士退回到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乌克兰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同意将其核武器返还俄罗斯是一种错误。该议题被影射为一种具有典型代表的重大地缘政治“教训”:那就是本土拥有核武器是与大国比邻的小国保持行动独立的最佳方式。然而,乌克兰能够成为支持上述论点的例证吗?首先,认为乌克兰自身曾经拥有核武器的说法正确吗?  相似文献   

6.
9月11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国防部已经起草并提交了新版《联合核作战条令》草案。该草案在核武器使用原则和程序方面与以前的版本有所不同。它允许作战指挥官在获得总统授权的情况下,对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或恐怖主义分子集团进行“先发制人”的核打击,同时还允许使用核武器“先发制人”地摧毁敌人的核、生、化武器库。该草案一经报道,立即引起强烈反响。世界各大报纸纷纷发表评论,探讨美国的核政策。美国一些战略学家和军控问题专家也从核武器使用、发展以及防扩散的角度发表评论,分析该文件带来的影响.美国修订新版《联合核作战条令》,并企图把核武器作为“先发制人”的手段,这一动  相似文献   

7.
解读美国2010年《核态势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次评估反映的美国核政策和核战略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美国核武器的核心作用仍是保持与俄罗斯的相互确保摧毁以及为盟国和伙伴提供核保护伞;所谓降低核武器的作用附带若干条件;与俄罗斯达成的新START条约仅具象征意义;对中国仍"心怀叵测"等等。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新时期国家安全对核武器的需要,美国核武器综合体转型已进入关键时期。美国实施核武器综合体转型的目的是重塑和建设一个规模更小、更安全、更可靠、更有效和更经济的核武器综合体,维护美国核武器的绝对优势,进一步提高美国的核威慑能力。美国的这种做法,显然与全球反核扩散和核裁军的趋势背道而驰,必将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
范柏 《宁夏科技》2002,(5):26-31
一个核弹可以毁灭掉一个城市,一艘核潜艇可以摧毁一个中等面积的国家。目前世界上有3万颗核弹高悬在人类的头上,其中美国就有7200多颗,这些核弹足以毁灭地球若干次。  相似文献   

10.
台湾研制核武器有着近 40年的历史,并通过“以民掩军”的手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种种迹象表明,其核武器发展计划并未停止。在台湾当局加快以武拒统步伐的时候,这一动向值得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现将台湾发展核武器的有关历史情况综述如下。 蒋介石时期   ● 60年代中期开始筹备核研机构   1964年,中国大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震惊了台湾当局 ,蒋介石坐立不安,惊恐万分,急不可耐地要求美国对大陆的核设施进行彻底的摧毁,以扼杀中国大陆迅速壮大的核能力。翌年 8月 3日,蒋介石又举行记者招待会,再次提出“美国应当采取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对于俄罗斯人来说,核武器具有神圣的地位,它是俄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维持美俄间的战略平衡,慑止美国对俄罗斯的攻击,弥补俄在常规军力方面的劣势,并提升俄民众的民族自豪感。自2012年以来,普京治下的俄罗斯加快推进战略核力量现代化,狠抓核战备工作,核力量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俄罗斯核力量发展当前面临着“鱼与熊掌”的困境:在国防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到底是该大力发展威慑力更强的战略核力量,还是振兴实战效果更好的战术核力量?  相似文献   

12.
核物理学的进展所导致的核武器的开发成功是20世纪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最激动人心的篇章,尽管现在已经有许多国家研制并装备了总数达5万件左右的核武器,但核武器技术至今仍是尖端技术。  相似文献   

13.
自美国2002初年公布《核态势评估》,表示要削减战略核武器数量,要建立新三位一体的核威慑力量始,美国即尝试对核武器综合体进行改造。美国国家核安全局2008年10月正式公布核武器综合体转型计划。转型计划提出削减核武器综合体规模,建立新的科学与工业设施,某些重要设施采取分离式布局,防止恐怖主义袭击。核武器综合体转型将为美国建立更加灵活、快速反应的核威慑力量,同时也动摇了不扩散核武器机制。  相似文献   

14.
原子弹 它是最普通的核武器,也是最早研制出的核武器,它采用重元素原子核裂变反应所放出的巨大能量通过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性和电磁脉冲起到杀伤破坏作用。 氢弹 属热核武器,其杀伤机理与原子弹基本相同,但威力比原子弹大几十至上千倍。  相似文献   

15.
一提起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人们就会立刻想到核武器,想到蘑菇云下发生的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痛的那一幕悲剧。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人民为制约核武器的发展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但目前有核国家的核力量建设仍在不断完善,核武器技术仍在利用当今高新科技成果继续发展,人类仍然生活在“核阴影”之中。 但是,在剑冷血热的战场上,旧的武器装备被淘汰了,新的武器装备产生了。有矛就有盾,战争的实践也对武器装备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随着核武器的发展,制约核武器的手段也在不断增加。 导弹打导弹 空中变舞台 今年上半年,美国著名电影导演乔治·卢卡斯推出了《星球大战》的续篇——《克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1月美、俄高峰会议期间,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将在10年内把美国部署的战略核弹头减少到1700-2200枚之间。俄罗斯总统普京对此给予积极响应,表示准备把俄罗斯部署的战略核弹头数量削减三分之二。美、俄首脑的新近承诺无疑是核裁军进程上的大事。世人在看到大幅度削减核武器的曙光的同时,也不禁产生疑问:在一系列根本矛盾尚未得到彻底解决之前,仅仅依靠单边承诺果真能够实现实质性的核裁军吗?  相似文献   

17.
核武器试验场是进行核武器试验的专门场地。核武器试验,是为了军事研究和科学研究目的在预定条件下进行的核装置或核武器爆炸试验,是研制和发展核武器必不可少的手段。进行核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鉴定核装置的威力和其他性能,为研究改进核武器设计和定型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政工学刊》2008,(5):63-63
20世纪60年代,随着前苏联和美国加紧进行核武器试验,世界上反对扩散的舆论日益强烈。美、苏为了保住它们的核优势,乘机推动签订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该条约于1970年3月正式生效,有效期25年。1995年4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在联合国总部举行审议大会。经过近一个月的激烈辩论,会议决定无限期延长这个条约。条约承认5个核大国拥有的核武器,并规定有核国家不得向无核国家转让核武器,不帮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  相似文献   

19.
胡小刀 《环球军事》2012,(20):42-44
冷战结束之后,非战略核武器一直为大众所忽略。如今,随着美俄就削减非战略核武器数量和增加非战略核武器透明度展开谈判,非战略核武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目前也在研制与传统意义上的“战略核武器”定义不相符的核武器。美国核武专家汉斯·M·克里斯滕森及罗伯特·S·诺里斯习前对美俄非战略核武器的现状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20.
赵君 《军事史林》2013,(8):51-54
人类所制造的任何东西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高技术集中的核武器及其运载手段也是如此。美国国防部和能源部编写的题为《一九五0一八O年的核武器事故》的报告书如实地阐述了核武器的存在蕴含着怎样的危险。三十年中所发生事故的总数为32起。并且令人担心的是,在这个报告书中“未称之为事故者”的“小事故”全都省略不计了。尽管其中的每一起都潜藏有造成大惨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