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乐而不为——这是一句人们常说的话。对于少数党员干部来说,就是这样的一句话,成为其大行不良之风的盾牌。他们都怀有这样一个心理:这是别人自愿送的好处,甚至带有"强迫性",不要白不要;别人也都是这样做的,自己"为"了也无所谓。况且,这些都是"软规定",没人较真,"上面"也不知道,该享用就享用。于是,基层或部属送的土特产,收!旅游景点开会搞活动,去!名目繁多的购物卡贵宾卡,用!商家或利益挂钩单位的宴请,吃!……正是这些看起来可为的"乐",损害了党员干部的形象,影响了作风建设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应该劳神费力地去采撷,去叫卖知识的"葡萄",而应该把孩子们引领到知识的葡萄园里,由他们自己去采撷.我们的作文教学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3.
"一别苦,二不憷难,咬牙,玩命,所有课目都不难。"我是有8年军龄的"兵头"班长,别看"官"不大,却带了好几茬新兵,战友们跟我开玩笑说:"好歹你也算‘桃李满天下了’"。呵呵,不知别人怎么想,反正我觉得自己在部队生活有价值,可以说在部队我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懂得了活着的意义。不怕您笑话,没入伍前我就是一个乡下的"傻小子",长到十八岁都没出过远门。刚入伍那会儿,我身高不足一米七,体重仅50公斤,训练常常拉中队后腿,5公里负重10公斤长跑,我根本  相似文献   

4.
因为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禁酒令"——"禁止公务人员工作日中午饮酒",如明知故犯,就地免职,河南省信阳市市委书记王铁声名鹊起。面对质疑之声,王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他的"铁腕"之名由此而始。身为信阳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王铁又用一颗"铁心"书写了爱军、强武、为人民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5.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身处军营的每个人常常面临着角色的适应和转换。通常情况下,人们更习惯现有格局的整体上移。今天你是我的下属,明天即使得到升迁,级别也不应该在我之上。"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一方面,这是人们按资排辈的固有思维模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自己总在"原地踏步",而别人早已"快步小跑"起来。  相似文献   

6.
"喜欢听好话"是人的弱点之一,即使好话说过点、说多点,听者往往也不怪罪,这就给"好人主义"留有市场。于是,"好人"们对错误现象不批评,"明知不对,少说为佳",对上级"溜着"、"拍着",对同级"吹着"、"捧着",对下级"抬着"、"哄着","多栽花,少栽刺",给自己留条后路,混个好人缘,不影响选票、不影响评先进,不影响升迁。  相似文献   

7.
孔子曾对弟子说过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己不想做或者不愿做的事情不要强求别人去做。这句话对带兵人也有很好的启示:不能凭借手中的权力强求部属干一些他们不愿干或者不想干的事情,而自己却在一边"挑肥拣瘦"干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的干部不能营造出和谐的内部关系,个人也将失去管理别人的威信。部队管理者应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座右铭,时时处处提醒自己:多做换位思考,多为别人着想,多聆听他人的意见,有快乐一起分享,有任务一块完成,这样才会赢得他人的拥护和爱戴。  相似文献   

8.
民兵文摘     
快乐的钥匙 (一) 每人心中都有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 一位女士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手里。 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叫我很生气!"她把钥匙交在孩子手中。 男人说:"上司不赏识我,所以我情绪低落!"这把快乐钥匙被塞在老板手里。 婆婆说:"我的媳妇不孝顺,我真命苦!" 年轻人从文具店走出来说:"那位老板服务  相似文献   

9.
领导干部要把正心修身作为为官做人重要课题紧抓不放,谨防思想和政治上的"眼疾"。律己律人、亲清分明,谨防"远视眼""远视眼"看得到远处,却看不清近处。领导干部一旦患上"远视眼",往往只看远处、不管近处,对身边人、自身事容易"失聪""失明"。大量案例表明,领导干部权力越大、地位越高,越容易患上"远视眼",越容易出现"灯下黑"。实际工作中,得了"远视眼"的领导干部,"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纪律规矩对人、实用主义对己,乃至放松对身边人的监督、对家人的管教、对自己的要求,走上违纪违法之路。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大兴厉行节约之风,大反贪污腐败之恶习,在全国掀起一股禁腐败、反铺张、行节俭、改作风的热潮,深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反对铺张、厉行节约深入人心。然而,也有少数人认为,贪污腐败、铺张浪费是领导干部中的问题,普通人员,一般干部,手中无权无势,既不管钱,又不管物,更不管人,公款吃喝、公款送礼都跟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甚至自嘲“想腐败、想铺张也没机会呀!”  相似文献   

11.
看点     
《兵团建设》2013,(8):2
应对"舌尖腐败"盲区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相继"亮剑",全社会掀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之风,"豪华剩宴"明显减少,铺张浪费有所收敛。然而,"舌尖腐败"依然存在,豪华会所、私宅、企业食堂内的奢华宴饮屡屡曝光。网友纷纷建言要从源头抓起,严格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查,在此基础上逐步公开"三公"支出,接受群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相似文献   

12.
一些新任士官支委对参与集体领导顾虑较多.有的认为自己是"普通一兵",能力素质与干部有较大差距,研究问题时怕讲不到点子上让人笑话,存在"自卑心理";有的不愿发表自己的意见,担心说错话得罪干部,影响自己进步,存在"畏难情绪";有的干部支委民主作风不够好,对士官支委不尊重、不支持、不采纳,存在"小视心态".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我脾气不好"。可他们从来没问过自己,为什么脾气不好?这里会有多种的解释,有的人说自己天生就是脾气不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看到丑恶的现象,就要谴责,就要骂,根本不留情面。看到别人的愚蠢就要说,就要批评。看到不顺从,就要跳脚,就要愤怒,甚至就要动手。这是一种所谓的脾气不好。  相似文献   

14.
党史、军史研究中,长期以来,一直有所谓毛泽东在1928年1月遂川联席会议上提出"敌来我走,敌驻我扰,敌退我追"游击战术十二字诀一说。此说来源于万安许大权1958年的"回忆"。本文依据史料证明,此说是许大权编造的。当时许大权不是县委成员,没有出席毛泽东在遂川主持召开的中共前敌委员会、遂川与万安两县县委联席会议,他不可能知晓毛泽东在此次会上的谈话。毛泽东本人没说过游击战术"十二字诀",他只说过1928年5月产生游击战术"十六字诀"。亲身参加此会的陈正人提供的回忆材料无所谓"游击战术十二字诀"一说。关于此说的争论与研究,值得党史军史研究者和档案资料整理者严肃思考。  相似文献   

15.
孝之新意     
兴元 《政工学刊》2007,(7):43-43
“孝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意思是说,能做到赡养父母,这是最起码的孝心;在外能举止得体,待人有礼,不让别人觉得自己缺乏教养,而影响到对父母的评价,则是孝心的进一步体现;而能以出众的才干赢得别人的赞赏,为父母争气,则是大孝了。正如司马迁所说:“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相似文献   

16.
强化军官的职业价值意识(一 )教育军官正确理解军官职业价值的丰富内涵 ,克服对军官职业价值的模糊认识。军官的职业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其精髓在于自我牺牲奉献。这种自我牺牲奉献 ,既表现在战时 ,也表现在平时 ,表现在当别人追求个人幸福时 ,自己能排除一切私欲 ,甘愿吃亏。它是一种自愿的价值选择 ,代表着社会职业价值的方向 ,军官职业的光荣和受人尊敬也正在于此。要着力教育引导军官解决好三种模糊认识 :第一 ,“和平时期不打仗了 ,军队地位就下降了”。要看到今天的和平不是凭空产生的 ,也不是别人恩赐给我们的。军队的…  相似文献   

17.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加强党委班子建设的永恒主题。当前,贯彻民主集中制,发挥党委核心领导作用,需要研究解决批评难开展的问题。要敢于突破"禁区",增强批评内容的准确性。在批评过程中,有的同志认为在班子内部共事,批评实质问题怕伤了感情;有的信奉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多给别人栽花,别人不会给自己挑刺;还有的认为班  相似文献   

18.
克服“从众心态”。有些人盲目从众,人生观、价值观偏移,追求社会时尚,追求名声利益,讲究人情、面子,跟着别人讲求享受、吃喝玩乐,想潇洒走一回,从众心态严重。克服这种心态,要做到:(一)保持清醒头脑。众人说的话未必都是正确的话,有时可能是片面看问题的牢骚话,或是带有某种目的的诱导话,或是随便说说连自己都未必当真的虚假话。如果你信了,就可能吃亏上当。因此,对众人说的话,要多加分析,不能盲目从众。不能听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看别人怎么做就跟着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阅历,别人做了但你不适合做或不能做,别人这样做成功了但你未必能成功,不能看社会流行什么自己就盲目随大流。而要看这“大流”正不正确,能不能随,适不适合自己。时刻做到头脑清醒,不干蠢事。见人家奔了小康,自己就乱了分寸;见人家提职快了,自己的工作就干不下去了;见地方一些人有名车、豪宅,自己就想人非非,要另起炉灶了。  相似文献   

19.
诽谤伤人     
贾培铎 《政工学刊》2003,(10):43-43
有这样一个故事:宋朝时期,有一次佛印禅师与苏轼打坐。苏轼对佛印开玩笑说,我在打坐时,用我的天眼看到大师是团牛粪。佛印说,我在打坐时用我的法眼看到你是如来本体。苏轼回家得意洋洋地告诉妹妹。苏小妹说:“哥哥,你实在输得太惨了,你难道不知一切外事都是内心的投射?你内心是一团牛粪,所以看到别人也是一团牛粪;人家内心是如来,所以看到你也是如来。”这个哲理小故事推而广之还可以这样看: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中伤别人就是中伤自己。你把别人都看成了“如来”,你就赢得了人心;你把别人看成了“牛粪”,你就背弃了人心,焉能不“败得很惨”…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07换装"是"世纪大换装",有人为了换装的顺利进行付出了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而更多的人则从这身新军装里,体味到作为一个军人的荣耀与价值。在此,我们特别邀请了一些在不同岗位和领域见证了此次大换装的同志,清他们讲述自己的换装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