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装备保障能力,探索了装备保障方式变革问题。首先分析了装备保障方式变革的基本依据和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装备保障方式变革的目标定位,即基于信息系统的一体化随需应变保障,并从保障主体、保障对象、保障内容、保障职能、供应模式、管理模式和维修模式7个方面阐述了装备保障方式变革的表现形式,为我军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装备保障建设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政府主导、协会搭桥、供需互动"的军工行业国产制造装备长效合作机制是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在军工行业国产数控机床应用中的一个具体实践,与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目标统一,与统筹国防和经济建设的要求一致,与"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合拍。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作为国防科工局推动军工行业国产高档设  相似文献   

3.
李作成 《国防》2013,(8):25-27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装备工作是军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军事斗争准备、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装备和保障机关作为装备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必须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目标要求,紧贴部队武器装备发展和保障能力建设实际,大力提高自身能力素质,推动装备建设不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的一个特点是从数据出发,挖掘数据中隐含的本质规律,提升信息的利用率,向用户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在数字化装备时代,装备的研制数据与使用数据信息都是海量的。这些数据资源中隐含的规律信息正是研制部门服务用户的重要资源,也是改进设计、提升装备性能的宝贵财富。综合保障信息系统的核心,是利用数据信息与信息技术为装备的保障工作服务,正符合"互联网+"的理念。本文从"互联网+"技术的理念与途径出发,根据装备保障数据信息资源应用的特点,结合在综合保障信息系统应用中的实践,探索信息化装备保障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主席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军队思想政治建设"三个确保"的时代课题,内在地要求必须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 一、解决"三个确保"的时代课题,要求创新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一是由侧重内部教育方式向与社会教育方式并重转变.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我国武器装备建设正处于结构调整的转型期、建设速度的换挡期、制度改革的过渡期、方式革命的酝酿期,装备建设任务异常繁重,军民融合机遇历史难求,民企参军改革从未像今天这样突出、这样紧迫、这样重要。新形势下,推动武器装备建设军民融合式发展,必须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高度,充分认清时代价值,科学判明历史方位,找准战略发展基点,主动破解矛盾问题,积极探索方式方法,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曾发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号召,为航天事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进入空间需求的持续增长,必然要求运载火箭研制和生产效率的持续提升。当前全球出现的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也为我国运载火箭研制体系的升级换代提供了难得契机。"中国制造2025"已明确将航天航空装备列为十大重  相似文献   

8.
辛凤民 《国防》2011,(11):22
装备动员是将装备资源潜力转化为装备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加强装备动员建设,是增强国家整体动员能力、提高军队战斗力、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重要内容。新形势下,装备动员建设的任务更重、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必须紧紧围绕装备动员建设的特点规律,认真梳理"瓶颈"问题,扎实研究对策措施,努力推进建设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军装备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适应履行使命任务要求的装备体系,为实现强军梦提供强大物质技术支撑"。这一重要论述,给我军装备建设提出了新的使命任务,我们必须切实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世界主要军事强国装备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时代陆军装备信息化建设的深度发展,我军新型陆军装备对装备保障的需求显著提升,也对陆军装备保障业务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有效提升陆军装备保障能力,优化装备保障业务发展路径,首先运用SWOT分析现阶段影响陆军装备保障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建立基于"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的SWOT分析矩阵;其次,结合定...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213所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战略定力,聚焦主责主业,持续科技创新,全面支撑装备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创新发展成就,实现了"十三五"圆满收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十四五"是213所深入贯彻新时代发展方针、持续深化火工品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装备保障能力、推动国际一流院所建设的发展时期。为激励先进,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军事变革和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装备动员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信息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军事变革的要求新军事变革对应着信息化时代的军事形态,对装备动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3.
增强导弹武器科技创新意识,提升导弹武器科技创新能力,必须以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按照新形势下强军目标要求,牢固树立导弹武器科技"一盘棋"的思想,加速转变导弹武器科技研发方式,全面推进军事需求创新、装备技术创新、科研管理创新和军民融合创新,加紧构建导弹武器科技创新体系,搭建一体化国防科技信息交流平台,科学统筹军地各方创新资源,更好地支撑和服务强大的信息化战略导弹部队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4.
装备检测是装备性能监测、故障预测和诊断、健康管理、战斗力评估和再生的基础和前提。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算法、智能芯片等智能化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军事智能化时代已经在全球兴起,并驱动装备体系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针对信息化、智能化装备综合性强、技术性高、战斗力强及结构复杂等特点,本文首先给出了装备检测的意义,然后分析了智能化装备检测面临的问题,最后从构建科学化规范化装备检测标准、智能化检测系统、多样化检测方法、智能化数据处理和智能化检测人才队伍建设五个方面给出智能化装备检测能力建设的意见和措施,以期为未来军队智能化装备检测能力建设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国防科技》2021,42(1)
装备检测是装备性能监测、故障预测和诊断、健康管理、战斗力评估和再生的基础和前提。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算法、智能芯片等智能化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军事智能化时代已经在全球兴起,并驱动装备体系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针对信息化、智能化装备综合性强、技术性高、战斗力强及结构复杂等特点,本文首先给出了装备检测的意义,然后分析了智能化装备检测面临的问题,最后从构建科学化规范化装备检测标准、智能化检测系统、多样化检测方法、智能化数据处理和智能化检测人才队伍建设五个方面给出智能化装备检测能力建设的意见和措施,以期为未来军队智能化装备检测能力建设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数据资源建设已成为支撑我军信息化装备保障体系科学、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提出了通用装备保障数据资源建设的整体思路,对通用装备保障数据资源建设的标准规范、数据体系、数据中心和数据管理等建设内容进行了系统规划,分析了通用装备保障数据资源建设过程中的数据资源需求、数据资源分类和数据共享服务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承  吴小林 《国防》2013,(4):29-29
近两年来,海南省贯彻"常态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要求,围绕"一队多能、精干高效"的目标,按照县(市)编连、乡镇编排的编组模式,初步建立起组织健全、训练有素、装备配套、指挥有力的民兵应急队伍。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将民兵应急分队建设纳入议军会和国动委会议题、列入领导任期责任目标,落实建设经费、配备装备器材、提高误工补贴、开展重大演训活动。省军区研究制定《民兵应急分队建设实施细则》、《民兵应急分队量化考评细则》,组织民兵  相似文献   

18.
实现预备役部队装备建设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更新观念、提高起点、理论先导、科学规划、平战一致、军民结合"的原则,选准发展的重点。就目前预备役部队装备建设现状与未来作战装备保障需求来看,应把以下几个方面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建立高效的运行体制预备役部队装备工作应按照"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理顺配备、管理和维修渠道,健全保障体系"的要求,着力做好两个  相似文献   

19.
<正>基于目前装备实战化方向的快速发展,装备的实战性能受到强烈关注,为贯彻落实中央军委提出的"能打仗、打胜仗"以及军民深度融合等核心要求,必须从导弹武器装备的特点和保障需求出发,深入研究构建科学高效的综合保障工作机制模式,建设符合导弹武器特点的综合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需求牵引、技术推动"是装备体系建设发展的主要规律。围绕能力需求、装备建设、技术发展三者关系,研究提出基于能力空间和能力缝隙的技术体系论证分析基本框架,构建了以现有能力分析、目标能力分析、能力缝隙评价、能力-装备-技术映射、技术体系结构视图模型构建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体系论证分析基本方法和过程,通过分析装备体系的能力缝隙,构建与之对应的装备技术体系结构,为装备技术体系论证分析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方法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