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将军遗风历历在 隆隆步武震寰中──读《李达军事文选》罗援由何正文将军负责编辑的《李达军事文选》(以下简称《文选》)已付梓出版了。这是一部集史学价值、军事学术价值于一身的好著作。李达将军30年代初参加革命,戎马一生,功勋卓著。他是刘邓大军的参谋长,长期...  相似文献   

2.
《刘伯承传》说:“1950年10月27日,刘伯承乘飞机离开他熟悉的山城重庆,前往北京,去担负筹建陆军大学的新工作”,“他提笔给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信,请求辞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职务,去参与筹建陆大。在信中,他恳切地写道:‘我愿意辞去在西南担任的一切行政长官的职务,去办一所军事学校。’战争已经结束了,我年龄这么大了,还是让我去办学校吧!”(《刘伯承传》,546、548页,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作者紧接着写道:“中共中央很快批准了刘伯承的要求,决定委派这位身经百战、德…  相似文献   

3.
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研究部原副部长、少将、研究员王辅一编著的《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简史》,最近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在解放战争年代,长期在野战军领导机关担任秘书、机要秘书等工作,经历过转战沂蒙山区、外线出击,参加过许多重大战役,熟悉许多重大事件的情况。全国解放后,他长期从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战史的研究工作,重视资料积累,参与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和《中国军事百科全书》解放军军史、解放军战史条目的编撰,写出了《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犤第三野战军犦(与张震同志合写)等一批条目,先后发表了《…  相似文献   

4.
“军事数据工程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会”于2011年12月1013至11日在广州海军兵种指挥学院召开。研讨会由海军兵种指挥学院、军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和《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编辑部联合举办。来自全军的35名专家出席了会议,12位专家做了专题学术报告。会前编辑出版了论文集(《军事数据工程理论与实践》),收文90篇,海潮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5.
罗格 《军事史林》2008,(11):62-62
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周报2007年12月7日一期文章题:现代战争的特点(作者: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军事学博士、空军少将瓦连京·罗格教授)  相似文献   

6.
沈力 《军事史林》2007,(3):40-40
人民解放军五五军衔制期间(1955年至1965年),获得三枚一级勋章(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的少将的姓名、人数这一专题,廖锋先生在其文章中提到,“苏进是同时获得三枚一级勋章的16位少将之一”;徐平先生在答读者间时说,“1955年获得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的15名少将”是“韩东山、罗厚福、叶长庚、贺庆积、金如柏、汪乃责、张平凯、刘子奇、孙超群、谭友林、苏进、李信、常玉清、贺晋年、袁克服”。(均见《军事史林》2006年第11期)两位先生的叙述虽简短,但涉及内容广泛,譬如获三枚一级勋章的少将的人数(是15人还是16人)、获勋章的时间(是1955年还是1955年至1957年间)、获勋章的批次(是“同时”还是若干批次)、获勋章时的军衔状况(是少将还是非少将),等等。  相似文献   

7.
为了纪念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无产阶级军事家王树声诞辰 95周年,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辑、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王树声军事文选》(以下简称《文选》)与读者见面了。综观全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史料全面、可靠,内容丰富、系统   《文选》收入了王树声自 1935年至 1974年,长达 40年间关于作战和军队建设的讲话、报告、指示等 107篇, 55万余字。文稿大部是原件或复印件,绝大部分是首次公开发表。编辑组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先后到军委、总后、广州军区及 7省、 28县(…  相似文献   

8.
1990年10月31日至11月3 日,第三届中国近代军事史研讨会在军事经济学院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军内外的专家和学者80余人。会议期间,我们就“如何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近代军事经济史”的问题,采访了高锐(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近代军事史学会会长)、刘鲁民(总后勤部原副参谋长、中国近代军事史学会副会长)、黄玉章(国防大学科研部部长、中将、教授)、杨发勋(后勤学院院长、中将、教授)、王其琨(军事经济学院院长、少将、教授)、王应林(军事经济学院副院长、少将、教授)、何为荣(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大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号召全党:“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思想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在纪念刘伯承元帅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学习这段话,感到倍加亲切,深受启发。我们这些跟随刘帅驰骋疆场的老战士,早在50年前就知道他有“常胜将军”称号。过去我常想:刘帅用兵如神、屡战屡胜的奥妙到底在哪里?近几年通过学习我军军战史和《刘伯承军事文选》,联系刘帅的言谈举  相似文献   

10.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军事系统工程委员会与中国电子学会电子系统工程分会C3I系统理论学组联合学术会议于 1 998年 9月 8日至 9日在湖南长沙国防科技大学举行 ,来自全军各军兵种、各大单位和国防工业部门的 4 2个单位的 6 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 1 31篇 ,经有关专家认真评审 ,选出 89篇整理编印成题为“军事革命走向新世纪”的会议论文集。 9月 8日上午举行会议开幕式。开幕式由承办本次联合学术会议的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与数学系主任沙基昌教授主持。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齐治昌少将代表承办单位致开幕词。中国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1.
刘伯承元帅是中外著名的革命军事家、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教育家。陈斐琴、杨远富俩位同志合著的《刘伯承军事理论探索》一书,是一部比较系统而全面地研究刻伯承军事理论的专著,是开据刘伯承军事理论这一“宝藏库”的重要成果。 该书在占有丰富翔实的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刘帅充满传奇色彩的军旅生涯和战争实践,探讨了他的战略战术思想和原则、军事哲学思想、谋略和指挥中的辩证思维,政治建军思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对《国防》杂志编辑工作的领导,根据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批复的《国防》杂志编委会组成办法,经调整充实,新一届《国防》杂志编委会于日前组成。编委会共有主任2名,副主任8名,委员15名。编委会主任为: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综合办公室主任赵建中少将;军事科学院军队建设研究部部长刘继贤少将。编委会副主任为: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综合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汪金玉大校;国家人民武装动员办公室副主任白自兴少将;国家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主任周建平;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副主任白建军大校;国家交通战备办公室副主任赵占平少将;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主任…  相似文献   

13.
刘伯承是身经百战的元帅和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这几乎是童叟皆晓的。可刘伯承同时又是一位军事翻译的巨匠,这却是鲜为人知的。最近,书海出版社推出的新著《军事翻译家刘伯承》(陈石平、成英著),告诉我们这位传奇元帅的另一闪光面。著者在掌握大量历史资料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以生动的笔触,感人的语言,描述了刘伯承在失去右眼之后,继续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后来到莫斯科留学,苦学俄文,从事军事翻译工作的不寻常经历。  相似文献   

14.
新军事革命(也有称新军事变革)是当今世界军事领域最重要的潮流之一。发达国家新军事革命已于20世纪末展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也于2003年正式启动。新年伊始,为了更深入地认识这场革命的重大意义、深远影响及发展趋势,本刊特邀国防大学科技与装备教研室主任张召忠教授、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梁必骎少将、王保存少将、陈伯江大校等著名军事专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现节录刊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2010年2月,笔者阅读2010年第1期《军事历史》杂:志,注意到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的肖裕声少将谈到胡宗南在解放战争期间是否晋升陆军二级上将军衔问题。肖裕声将军在听了笔者的意见后,认为在作为专家组成员审查重大历史题材文献片《忠诚》时  相似文献   

16.
刘伯承是身经百战的元帅,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军事理论造诣和指挥艺术在国内外屈指可数,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贡献.为继承其宝贵的军事理论遗产,促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军事科学院特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同志在"刘伯承诞辰100周年军事理论研讨会"上的题词、讲话及入选的70篇优秀论文编纂成书.书名为《论兵新孙吴——论刘伯承的军事理论与实践》,近日将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7.
为隆重纪念彭德怀元帅诞辰100周年,由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现代史学会、《彭德怀传》编写组和湖南湘潭纪念彭德怀诞辰100周年筹委会联合举办的彭德怀生平与思想研讨会,于10月6日至9日在湘潭召开。来自全国19个省、市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原彭德怀办公室主任、《彭德怀传》编写组组长王焰主持,军事科学院原院长、原彭德怀办公室秘书郑文翰中将,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文选德等在大会上讲话。会议共收到论文101篇,作者有原在彭德怀身边工作过的老同志,有老教授。专家,也有在校的研究生。从提交论文的作者分布看,…  相似文献   

18.
2010年7月25日至27日,军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编辑部与海军兵种指挥学院在三亚海军某基地召开了“嵌入式仿真技术及其军事应用专题研讨会”。来自全军的30余名专家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由我院副院长谷安彪少将主持编著的军事语言学著作《军事指挥语言理论与实践》于2008年3月公开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20.
伏击是游击战的重要战术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同志从我军实行全民抗战的人民战争实际出发,借鉴我国古代兵法,把伏击战列为游击战的基本战术之一,使这一战法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发展。刘伯承同志指出:游击队的战术,“通常是突然袭击运动或驻止之敌,特别是袭击运动之敌,所谓伏击与急袭者是。伏击又是其中最好的手段,虽对优势敌人也可采用。”(《刘伯承军事文选》第120页。以下引用此书只注页码)又说:“伏击,就是游击队有计划地隐蔽配置于敌人必经道路的一旁或两旁,待敌人通过时,出其不意而突然袭击之。”(第149页)这一战法在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