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威胁评估模型是反导指挥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模型之一.在分析和研究反导作战指挥控制问题的基础上,重点对TBM威胁评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对各级反导指挥控制系统的威胁评估模型中的异同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结合层次分析法的相关理论给出了战区级反导指控系统威胁评估模型的求解过程.该算法在指控系统仿真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后续反导作战指挥控制问题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战区高层反导目标分配是战区高层反导指挥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算法的快速性关系到最大作战效能的发挥.在分析战区高层反导目标分配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目标分配数学模型,并利用文化算法的基本框架和求解步骤对该模型进行求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改进型遗传算法相比,文化算法求解该模型迭代次数更少,收敛更快,从而为作战赢得了宝贵时间,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反导威胁评估是信息化条件下反导指挥控制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在信息网络基础上,准确、高效地评判出多个来袭弹道导弹的威胁程度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首先针对反导威胁评估的多属性问题,从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空间态势4个角度考虑威胁评估的影响因素,建立反导威胁评估指标体系,然后以基于弹道目标威胁度评估的多元回归模型为基础,采用PSO优化算法实现对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将最优参数带入回归模型中输出反导威胁度。仿真表明,该模型与PSO优化算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4.
系统介绍了末段高层反导系统阵地配置特点,分析了阵地可能面临的空中威胁样式,总结了3类可能的火力打击方式,并深入分析了末段高层反导阵地防空需求及拦防手段。在阐述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构建了4层层次结构模型及各层判断矩阵,并对各层因素进行了层次单排序和矩阵一致性检验,计算得出了末段高层反导系统阵地防空方案排序。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反导预警装备作战能力评估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重点对既定威胁场景下的反导雷达早期预警能力评估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反导雷达的早期预警能力需求分析,建立了既定威胁场景下的早期预警能力评估层次结构模型。通过引入改进证据合成规则,对经典灰色AHP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改进。最后,以假定的威胁场景为例对相关方法进行了应用与验证。结果证明:提出的方法能够获得兼具针对性和指向性的评估结果,可为既定威胁场景下的反导雷达作战任务分析与筹划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弹道导弹防御已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焦点问题。针对弹道导弹来袭特点和反导作战特点,对影响弹道导弹目标威胁评估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建立了计算保卫目标的重要性、射程、剩余飞行时间、目标关机点速度威胁值的数学模型,采用线性加权求和方法计算目标威胁程度综合值,并给出模型实现的软件算法主流程。仿真实例证明所建的弹道导弹目标威胁评估模型合理可行,软件算法简单有效。对后续反导指挥控制问题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俄乌战争持续一年来,俄乌双方的战区防空反导作战主要在以下3个战区进行:乌北战区、乌东战区和乌南战区。从一年来俄乌双方的防空反导作战情况可以看出,俄罗斯与乌克兰的防空反导对抗,实质上是俄美对抗,乌克兰实际上已经加入北约防空反导体系,俄乌防空反导作战是俄美军力对抗平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助推段弹道导弹目标威胁评估面临信息不确定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证据理论的威胁评估方法.首先分析了影响威胁评估的主要因素,选取了威胁评估指标;接着分析了威胁评估面临的不确定性问题,给出了基于证据理论的威胁评估思路;然后提出了基于证据理论的助推段弹道导弹目标威胁评估方法;最后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实例验证.本文的研究对反导部队作战准备和反导预警资源优化调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单舰反导作战能力评估模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面舰艇海上作战的主要威胁来自于敌方反舰导弹的攻击,因而水面舰艇的反导作战能力成为其战斗能力和生存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单舰反导武器系统的特点,建立了单舰在遭受单发导弹攻击和多发导弹攻击情况下的反导作战能力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0.
单舰反导作战能力评估模型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面舰艇海上作战的主要威胁来自于敌方反舰导弹的攻击,因而水面舰艇的反导作战能力成为其战斗能力和生存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单舰反导武器系统的特点,建立了单舰在遭受单发导弹攻击和多发导弹攻击情况下的反导作战能力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1.
简要分析了弹道导弹飞行3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及各阶段导弹预警探测手段的侧重点,结合威胁估计的特征构建了弹道导弹威胁估计模型结构框架,运用多阶段贝叶斯网络理论,构造了主动段、自由段和再入段威胁估计模型,并明确了三阶段间的转换时机。采用动态贝叶斯方法对弹道导弹作战全过程进行威胁估计仿真推理,仿真结果能够反映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威胁程度的变化特点,为反导指挥员作出辅助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和把握防空导弹作战面临的复杂电磁环境(CEME)态势,分析并建立了防空导弹作战CEME威胁模型;提出了防空导弹作战CEME威胁势概念,从态和势两方面深入分析了防空导弹作战CEME威胁势内涵,建立了防空导弹作战CEME威胁势函数模型;提出了基于集对分析(SPA)的防空导弹作战CEME威胁势评估新方法。论文研究对防空导弹作战电磁态势评估和电子对抗进程推演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军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美国地基中段防御系统(GMD)的防御重点是洲际弹道导弹,其技术发展对于导弹防御技术研究具有带动作用。通过跟踪研究美国地基中段防御系统飞行试验,对其拦截飞行试验的靶场分布与拦截模式进行了分析;同时依据美国国防部作战试验与鉴定局提出的弹道导弹防御能力演示验证进展等级标准,研究梳理了GMD系统能力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4.
快速准确的导弹轨道预测是有效进行导弹防御的前提。提出一种基于IMM-EKF的弹道导弹轨道实时动态预测方法,对导弹发射点和落点分别进行动态预测研究。首先,构建不包含导弹先验信息的IMM-EKF弹道估计器;其次,定义一种模型概率累积因子,用于估计导弹的关机时刻及相应的运动状态;最后,基于导弹运动状态的实时估计,动态预测落点和发射点。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时动态预测导弹发射点和落点;发射点预测应利用主动段状态估计,而落点预测则在导弹自由段早期进行为宜。  相似文献   

15.
巡航导弹超低空突防效果好、命中精度高、价格低廉,这些优越的性能使其在近几次局部战争中大显身手,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也促使各国纷纷研究巡航导弹及其防御措施.国内对巡航导弹的防御研究多从电子对抗与火力打击两方面分别入手,缺乏对巡航导弹的综合防御系统及其仿真的研究.为了更好地研究巡航导弹的综合防御问题,在分析巡航导弹防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对巡航导弹进行软硬对抗的综合防御系统,并建立了基于DIS的综合防御系统仿真框架,介绍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模型体系,对进一步深化巡航导弹防御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反舰导弹是当今舰艇及编队面临的主要威胁。为评估反舰导弹攻防能力,以目前世界上防御能力最强的美国航母战斗群为背景,研究采用分层火力配置的航母舰队防御体系对付反舰导弹的有效性。首先分析反舰导弹飞行高度、雷达散射截面及综合效应对防御系统中雷达探测能力的影响,之后应用简化公式,对各类典型舰载对空防御武器的最大拦截距离、拦截次数和拦截效率进行量化分析,对防御反舰导弹能力做出评估。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are testing boost-glide weapons, long-range strike systems capable of flying at Mach 5 or faster through the upper atmosphere. For the United States, these systems would provide a conventional prompt global strike capability, which, together with US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programs, Chinese experts regard as a threat to China's ability to conduct nuclear retaliation. This perception is encouraging the Chinese military to modify its nuclear posture in ways that tend to create greater risks for both sides. If China's own boost-glide systems are meant to carry nuclear payloads only, their deployment would not fundamentally alt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between the two states. However, if they were conventionally armed or dual-purpose, or if the United States could not determine the payloads they carried, the deployment of Chinese boost-glide systems could compound problems of strategic stability creat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antisatellite, and antiship ballistic missile capabilities. If the technical hurdles can be overcome, it may be difficult for the two sides to refrain from these deployments in the absence of strong mutual trust or an established arms-control relationship. New 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 and expanded mutual transparency are warranted to avoid creating new dangers.  相似文献   

18.
建立符合作战想定要求的弹道导弹飞行轨迹模型,并按仿真时间步长推算弹道导弹的位置状态,是构建弹道导弹预警探测仿真系统的首要任务。首先在不考虑地球自转的情况下,按照指定的发射点和落点,依据最小能量弹道理论建立了弹道导弹关机点参数计算模型和被动段运动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迭代的方法计算考虑地球自转时的弹道导弹关机点参数,并在地心惯性直角坐标系下构造了弹道导弹的被动段弹道。最后将利用法构造的弹道参数与STK中对应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典型的弹道导弹攻防过程,将其从雷达对抗的角度进行建模分层,建立了适用于弹道导弹攻防的评估指标体系.由于影响攻防效果的诸多因素大多具有模糊性,故将模糊综合评估引入到弹道导弹攻防对抗领域.从评估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改进后的模糊方法应用在弹道导弹攻防评估上是可行的,对弹道导弹作战体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战区导弹防御(TMD)和国家导弹防御(NMD)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概述了弹道导弹防御的发展,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分类.对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及其所用拦截武器进行了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