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数字化部队是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军事领域的产物,是信息时代陆军的发展趋势和提高陆军战斗力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我陆军建设数字化部队的必要性、紧迫性与可行性;指出建设数字化部队必须实现武器装备与编制编成、作战理论与教育训练的一体化发展,并针对我陆军数字化部队建设的规模与进度、建设重点以及基本建设思路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对陆军海防部队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峰 《国防》2010,(9):44-46
陆军海防部队是指驻守在沿海一线或岛屿,作战地域比较固定,以海岸防御为主要任务的陆军部队。海防部队在整个陆军中所占比例较小,其编制装备、部署驻防、作战任务都有鲜明的特色,一般陆军部队的建设发展规律并不完全适用于海防部队。加强对海防部队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对于科学确立该类部队的建设发展思路,减少部队建设中无谓的重大反复,提高部队建设效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推进陆军部队军民融合发展,是建设强大现代化陆军的必然要求.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主席军民融合重大战略思想,紧贴陆军发展建设需要,加强与地方的专业技术融合、建设资源融合、人才培养融合、装备保障融合,深入推进陆军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4.
作者从职务的高度谈了美国陆军应如何进一步加强建设,以解决冷战结束后所面临的问题,他认为“冷战时期陆军”的结构,条令和技术进行调整,在短期内足以达此目的。但从长远来看,则应进一步把“投送兵力的陆军”改造成所谓的“21世纪部队”,为此,他谈了“对21世纪部队”的构想和为建设“21世纪部队”而正在做的一些努力。  相似文献   

5.
魏泽玉  潘健  何志祥 《国防》2008,(10):58-59
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精神,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重点论"的科学工作方法,抓住影响和制约战斗力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求突破。(一)要在调整规模结构上求突破。规模结构决定系统功能。当前,在预备役部队建设筹划指导上,以任务为牵引的思想树得不牢,部队组建的数量规模与担负任务的需求贴得不紧,力量结构不合理。对需要"组建什么样的部队、组建数量多少、基本结构如何"缺乏深入研究;陆军部队多、军兵种部队少,作战部队多、后勤和装备保障部队少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6.
以未来信息化战场联合作战为背景,强调天基资源在陆军战术部队作战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深入分析美国陆军天基资源运用现状和能力形成途径,从陆军装备转型建设实际需求出发,研究陆军用天(基)体系架构,阐述体系能力特征。  相似文献   

7.
美陆军一直在筹建一支称之为“21世纪陆军”的未来部队,它以信息高技术为其主要特点,战斗力更强,杀伤威力也更大。它将通过3个途径来实现:(1)改编陆军机关和院校;(2)改编陆军战斗部队;(3)将信息时代技术运用到部队建设中去。同时,还将开展6种作战行动:(1)投送部队;(2)保护部队;(3)主宰信息;(4)调整作战空间;(5)遂行决战;(6)持续作战,并向其它作战行动过渡。文章重点阐述了其中的第3,  相似文献   

8.
刘景智  卢进林 《国防》2010,(10):I0001-I0004
内蒙古某陆军预备役步兵师的前身是呼和浩特陆军预备役步兵师,组建于1983年9月,是全国第一批组建的预备役部队,1998年年底扩编为内蒙古某陆军预备役步兵师。27年来,全师在军地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狠抓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的各项工作落实,部队全面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9.
以部队在编武器装备为基本研究对象,着眼系统功能的形成,选定了陆军部队类型,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效能指标量化模型,进行了指标的数据耦合分析,并展望了陆军部队武器装备建设效能评估结论的可能应用。  相似文献   

10.
何志祥 《国防》2012,(3):45-46
战斗力建设是军事力量建设的核心。新形势下,加强预备役部队战斗力建设,必须从优化结构、创新编组、改进训练、完善机制"四个点位"下功夫、见成效。着眼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优化力量结构。结构决定功能。长期以来,预备役部队组建模式一直沿袭机械化战争时代的思维定式,以传统陆军力量结构为主建立起了遂行国土防卫作战任务的部队,陆军部队多、军种  相似文献   

11.
陆军部队夜战场管理今非昔比,前瞻陆军部队未来夜战场管理面临的挑战,是实现习主席"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指示的具体举措,是实现管理服务作战的必然之举。本文从"夜战由单一军种向多军种联合作战转变,传统的以陆军为主的夜战场管理难以适应管理联合化发展趋势;传统的以陆战场为主的夜战场管理难以适应管理多维化发展趋势、夜战由慢节奏向快节奏转变;传统的以人力为主的粗放式夜战场管理难以适应管理快捷、精确化发展趋势;夜战由充满迷雾向空前透明转变,传统的以天然夜幕掩护为主的夜战场管理难以适应管理技战术一体化发展趋势等四个方面,预测了陆军部队未来夜战场管理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谭永丰 《国防》2010,(1):I0001-I0004
广东某陆军预备役高射炮兵师于1999年10月由某陆军预备役步兵师改建。10余年来,该师党委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努力践行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提出的争创一流业绩、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的指示精神,瞄准“争创全军一流预备役部队”的目标,在推进部队全面建设科学发展上取得了重要成果。数字化火控网系统、侦察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出,为了赢得信息战的胜利,21世纪部队的建设重点在3个方面,即重新设计联合行动的陆军作战部队;重新组织陆军的训练并改善训练设施和环境;使信息技术一体化,组成一支数字化部队。文章还从如下4个层次上对数字化部队的建设做了具体阐述,即购置重要的硬件和软件;运用公用操作环境、公用数据和信息格式;构成“战术交互网”以及战场信息传送系统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吴连丰 《国防》2007,(11):44-44
战斗力建设是部队建设的中心.提高打赢能力是部队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几年.河北某陆军预备役炮兵师始终坚持向作战准备聚焦,往提高实战能力使劲。  相似文献   

15.
基层是部队建设的基础。预备役部队基层与现役部队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其特点规律,以更大的气力、更科学的手段抓基层,部队建设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没有根基。从朔州陆军预备役坦克团和全师部队近两年的实践看,抓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需要研究思考的问题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求真务实。  相似文献   

16.
1996年秋,我参加了由美国太平洋总部陆军司令部、第9集团军预备役部队司令部联合举办的太平洋地区预备役部队建设研讨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蒙古、孟加拉、斯里兰卡和中国等14个国家的  相似文献   

17.
利用综合实验方法对新型陆军部队作战能力进行分析评估是新型陆军部队建设发展的客观需要,其综合实验的成功运用必须得到相应系统的支持。针对支持系统所需具备的功能,设计支持系统的总体结构及主要功能模块,详细分析各功能模块间的信息流程和支持系统的应用过程,为支持系统的具体构建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利用综合实验方法对新型陆军部队作战能力进行分析评估是新型陆军部队建设发展的客观需要,其综合实验的成功运用必须得到相应系统的支持。针对支持系统所需具备的功能,设计支持系统的总体结构及主要功能模块,详细分析各功能模块间的信息流程和支持系统的应用过程,为支持系统的具体构建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赵成江 《国防》2001,(11):13-13
为适应新形势下预备役部队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吉林陆军预备役炮兵师第二团与地方党委商定,这个预备役团拟利用一年时间对所属现役干部与预任的机关干  相似文献   

20.
随着西方国家陆军转型的深化发展,美、英、法、德等国的陆军防空也在陆军调整总体目标的大前提下进行变革。陆军防空部队除了编制体制上的改组外,武器装备的建设也得到长足发展。总的特点是:编制规模得到压缩,更加机动,快捷;武器系统的防空反导能力、在各种条件下打击各类目标的能力、远程快速投放能力和网络化信息化作战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