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新安全战略出台后的第一场战争。2002年9月20日,美国提出新的安全战略构想,强调以军事实力为后盾,以反恐和保卫国土安全为重点,提出了力量建设由“基于威胁”向“基于能力”转变等一系列观点,特别是在战略指导上提出了“先发制人”战略思想。伊拉克战争从一定意义上讲是美国“先制”战略实践的重要步骤,反映了美国军事战略实质和走向。  相似文献   

2.
从历史上看,印度军事战略具有较大影响的调整主要有3次:第一次是1962年中印边境武装冲突失败后,由1947年独立后形成的“有限进攻”战略调整为“两线扩张”战略;第二次是1971年的第3次印巴战争胜利后,由“两线扩张”战略调整为“保陆制海”;第3次是冷战后,由“保陆制海”战略调整为“地区威慑”战略。近几年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印度根据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内外安全环境的新发展,在继续坚持“地区威慑”军事战略大框架的基础上,对其主要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关羽北伐襄樊,是“隆中对”北出宛、洛既定战略的一部分,是刘备集团试图两路分兵、进取中原的前奏曲,是关羽军事生涯的巅峰,也是刘备集团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战役失败直接导致了荆州格局的重组和“隆中对”横跨荆、益战略设想的夭折。本文主要从战略规划、政策制定、战争准备等方面探讨刘备集团的失败原因。  相似文献   

4.
1991年1月发生的“海湾战争”和2003年3月爆发的“伊拉克战争”,都是以美国及盟军的胜利和伊拉克的失败而告结束。透过战争的硝烟,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两次在伊拉克爆发战争的原因,作一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5.
郭梅初  郑敏 《国防科技》2003,(6):55-55,57,58
1991年1月发生的“海湾战争”和2003年3月爆发的“伊拉克战争”,都是以美国及盟军的胜利和伊拉克的失败而告结束。透过战争的硝烟,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两次在伊拉克爆发战争的原因,作一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攻格是俄军自阿富汗后、三十多年来第一次参加国外战争。其军事行动主要是在“维护本国战略利益、反击北约挤压其战略空间;速战速决;注重心理战”等战争指导下进行的,基本上达成了其预定的作战目的。  相似文献   

7.
太宗雍熙三年,即公元986年,北宋又发动了一次更大规模的北伐战役,企图一举夺取燕云十六州。战争的结果却是以宋军更大的惨败告终,从而使在对辽关系上“终来不振”。这段悲惨的历史不知令当时及后世多少人扼腕叹息!学术界有关探讨这次战役来军失败原因的文章,较多地论述了宋军战略的失误;其次是宋君臣们对辽方情况判断的错误,因而贸然发动了这场毫无把握的战争;此外,还指出了“将从中御”、将无亲兵、将系庸才等方面导致失败的因素。已有的研究,还几乎将失败的主要责任归结到太宗一人身上。这些观点,对研究历史上这场战役,已具…  相似文献   

8.
抗美援朝战争在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创造了许多“第一次”:第一场现代化战争、第一次出国作战,第一次与美军作战,空军第一次参加作战,第一次多军兵种参加作战,第一次陆空协同作战,阵地战第一次上升到战略主导地位,第一次实现在统一指挥下与外军联合作战,第一次实行轮番作战和轮换作战,后勤保障观念第一次发生了质的飞跃等。  相似文献   

9.
“伐交”是中国古代安国全军和克敌制胜的重要斗争手段。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多极格局的出现、战争的频发和战略思维的发展,伐交斗争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高峰.春秋战国时期的伐交思想是以丰富的战争实践为基础,以“慎战”和“全胜”战略思想为指导,以儒、法两家关于“王道”和“霸道”的激烈争论为背景而产生的。其主要观点包括:在“慎战”和“全胜”战略观指导下的“重交”思想,利义并重的“与交”思想.自强为先的“自恃”思想和谋交并举的“重谋”思想。  相似文献   

10.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立国之初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国际性局部战争。从国际关系史的角度看,这场战争既是冷战兴起阶段国际格局变动的产物,也是塑造整个冷战时代国际格局的驱动因素。复杂而激烈的国际政治与外交斗争贯穿于这场战争的全程,对战争本身的规模、样式和进程,尤其是战争双方的战略指导均产生了深刻影响。正是在这场史诗般的战争中,新中国第一次全方位地施展了其国际战略,通过政治、外交和军事等手段的交互运用取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抗美援朝的出兵决策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  相似文献   

11.
有人认为,由于信息战的出现使现代战争具有了“非暴力性的本质特征”,“战略信息战就是战争的非暴力表现形式”,“战争的非暴力属性日益显著和重要”,“战争可以不流血”。有人据此主张应该改写战争的定义,将“现代战争的本质界定为敌对双方为了一定的利益而进行的暴力或非暴力的战略对抗活动。”更有人提出了“不流血、零伤亡、低风险、少破坏”的所谓“干净战争”、“文明战争”的概念。 在战争形态发生深刻变化,信息化战争正在来临的今天,战争是否真的出现了非暴力化的倾向?战争是否不再必然表现为暴力  相似文献   

12.
军事文摘     
美国制定“常规全球战争战略”美国制定了新的国家军事战略,它被称之为“常规全球战争战略”。新战略的最主要特征在于实现以下两大目标:一、美国认识到苏联已经拥有同时在3个以上地区展开战事的军事力量,在这种前提下,要与盟国合作,充实与之相匹敌的战力;二、与过去的“依靠核武器进行遏制”的战略不同,以使用高技术的最新常规武器为后盾,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的是发生在1860年的大沽之战,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此战的战前准备;第二部分详述了战争经过;第三部分分析了清军失败的原因。这些原因主要有:清政府“顺内”而后才能“安外”的战略;北塘撤防,将防线侧后暴露;“夷兵不利陆战”的观念;武器装备的落后。此战还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相似文献   

14.
强化军事力量的非战争运用功能。首要的是加紧做好应急作战准备。充分发挥部队战斗力的战略威慑作用。“和平造势”是当今世界军事战略的一项新内容。在战争爆发前的和平时期,以控制危机、避免冲突和遏制战争为目的的威慑战略,是各国军事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遏制战争,力争以非战争方式实现国家的政治、经济目的,自然是和平时期战略的最佳选择。但战争能不能遏制住,并不取决于良好的愿望,而取决于科学的战略筹划和高超的战略指导。在当今世界上,和平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实力维持的,遏制战争也只有建立在强有力的实力基础上才有可能。平时的战争准备,既可为打赢未来战争积蓄物质和精神的力量,又可产生遏制战争的战略效应。  相似文献   

15.
“先发制人”从1997年7月首次在日本的《防卫白皮书》里“抛头露面”,到2002年9月20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正式确定为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到伊拉克战争的实战运用,再到目前许多国家的“纷纷效仿”和联合国拟为其定规则,一时间,“先发制人”战略名声大噪,世人瞩目。然而,从兑现这一战略的伊拉克战争来看,战争的硝烟和恐怖的阴影至今还飘荡在巴格达的上空,对此,人们不禁要问,“先发制人”战略真的能保安全吗?“先发制人”战略从何来和许多事物一样,“先发制人”战略的出台,也有其特定的环境和根源。就目前而言,世界各国纷纷出笼的“先…  相似文献   

16.
战略投送能力既是美军“聚焦后勤”、“精确保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美军实现战略企图的一个基本手段。纵观美军近几场局部战争,美国高效的战略投送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美军发起战争的重要支撑和夺取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军发展战略投送能力的动因美军战略投送能力是在战争实践中发展壮大的。提高战略投送能力既是美国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成立于1947年,是二战中由号称“野人”的威廉·杜诺万创建的战略情报局(OSS)演变而成的。它一成立就成为杜鲁门的冷战新工具。在朝鲜战争中,为配合美军作战,中情局也赤膊上阵,搞了不少的破坏活动,但这些破坏活动最终未能挽救其失败的命运。本文向您披露的就是中情局在朝鲜战争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  相似文献   

18.
战争是孕育战略的母体 ,一场关键性的战争往往可以为一个国家定下在一个时代里的战略基调。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第一场国际性局部战争 ,作为冷战时代开始以后两大阵营之间的第一场大规模热战 ,朝鲜战争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的军事战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透过50年的历史距离 ,人们仍然可以感受到这种影响的力度和深度。一、朝鲜战争促使美国确立有限战争的理念朝鲜战争爆发时 ,二战的硝烟刚刚散去五个年头 ,大战的惯性还很强劲 ,全面战争理念仍然在美国军事思想和战略层面占主导地位。基辛格指出 ,当时“美国的战略理论是以总体战…  相似文献   

19.
任力 《军事历史》2006,(5):42-43
◎序言《计篇》是《孙子兵法》的首篇,也是全书大纲,对全书内容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本篇主要论述战争决策和战略谋划问题,强调战争是关系国家存亡和军民死生的大事,必须以极其认真和慎重的态度来研究、决策和谋划。孙子提出把“五事”、“七计”作为战略谋划的主要内容和战争决策的主要依据,把“诡道”、权变作为指导战争和作战的主要原则。其主要思想体现在以下四方面:◎必须高度重视战争问题《计篇》开宗明义,不谈战胜攻取之道,而是首先将战争与军民的死生和国家的存亡联系在一起,揭示了战争的本质问题,告诫人们:必须高度重视战争,必须用…  相似文献   

20.
向前 《国防科技》2003,(8):54-56
伊拉克的硝烟已经散去。透过战争的硝烟。人们发现,虽然战争以伊军的最终失败而告终,但分析伊军的作战思想、战争准备、指挥控制、兵力部署和战术运用等方面,仍有可圈可点之处。分析伊军“以低抗高”的特点,对研究现代战争,积极应对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