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7年10月,苏联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一声轰响,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猛地离开地面,飞向太空。苏联的军事对手美国顿时慌了手脚,尤其拥有强大舰队的海军更是惴惴不安。美国海军认为,苏联的卫星将对美国海军构成重大威胁,海军舰队在浩瀚的大洋上执行  相似文献   

2.
1986年12月14日,先后在莫斯科和维也纳的美国大使馆担任警卫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克莱顿·罗尼特勒中士向中央情报局官员自首,声称他向代号为“萨沙叔叔”的一个苏联克格勃特工出卖了机密情报。闻听此言,联邦调查局马上着手展开调查,最终发现克莱顿并不足单枪匹马,大使馆很多警卫都陷入其中,参与了这起以克莱顿为首的间谍行动。  相似文献   

3.
1991年11月,美国海军得到1艘最不平常的舰只——1艘苏联建造的“毒蜘蛛”I型导弹艇。这艘艇从1992年至1996年一直在美国海军巾服役。1艘苏联舰艇怎么会在美国海军服役呢?它的命运如何呢?这还得从头说起。“毒蜘蛛”级导弹艇是苏联海军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研制的一型新艇,工程代号1241。该级艇是由“纳奴契卡”级轻型  相似文献   

4.
美国海军在一份报告中称,未来15年,中国海军将大力推动水面舰艇和潜艇能力建设。作为提交给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的证词,美国海军情报办公室近期发布了一份对中国海军的评估报告。  相似文献   

5.
1961年5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宣称,力争十年内把美国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面。随后,苏联也制定了载人登月计划,并暗中紧锣密鼓地进行。美国人唯恐在载人登月方面被苏联超过,于是,美国情报机构就开始搜集苏联实施登月计划的情报,由此开始了长达30年的登月情报间谍战。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美国海军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作战对象从苏联转向第三世界各国,战场也从大洋推到近海沿岸和本土纵深。1992年9月,美国海军与海军陆战队首次提出“由海到陆”战略概念。1994年,又提出了“前沿—由海到陆”概念。用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约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战略进行了调整,作战对象从苏联转向第三世界各国,战场也从大洋推到各国的近海沿岸和本土纵深。1992年9月,美国海军与海军陆战队首次提出“由海到陆”战略概念。1994年,又提出了“前沿-由海到陆”概念。用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约翰逊上将的话解释,就是美国海军要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由海到陆对岸上事件直接施加决定性的影响。为实现这一战略构想,美国海军在明确作战思想、调整作战部署的基础上,加速发展对地攻击武器。  相似文献   

8.
当年为了对付苏联海军潜艇的威胁,美国海军曾建造了大批的护卫舰。自苏联解体以来,护卫舰已成为美国海军最不重要的舰种,被大批裁减,大有从美国海军舰队彻底消失之可能。  相似文献   

9.
1941—1945年间,苏联情报机构在英、美等国积极开展核情报收集活动,尤其注重在这些国家的原子弹研制部门招募核间谍。英、美等国的一批科学家和相关人员,出于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谋求人类和平的愿望,向苏联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原子弹情报。这些情报加快了苏联原子弹研制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实施了突袭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苏联受到沉重打击。而在此前与英德的情报大战中,由于苏联大清选运动以及它各自为战的情报体制,使其在突袭前的情报大战中先输一局。  相似文献   

11.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3,(18):62-63
2011年5月,美国海军士兵布莱恩·马丁因向一名联邦调查局卧底特工出卖了一批高度机密的文件、照片和图像等情报,被法庭判处长达34年的有期徒刑。事发时,马丁是北卡罗来纳州布拉格堡军事基地的一名情报专家,所任工作与美军在阿富汗行动密切相关。马丁一直以为他的间谍行动接头人是一名“中国情报官员”,实际上却是联邦调查局的卧底特工。不知不觉间,他就已经落入了反情报部门挖好的陷阱,最终成了联邦调查局“钓鱼执法”的又一个“战利品”。  相似文献   

12.
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总统杜鲁门家乡密苏里州富尔顿镇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富尔顿演说"后,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对苏联实施"遏制政策".美国海军潜艇编队在昨天盟国苏联的海岸地区实施侦察行动,就是北约最初实施的不友好行动之一.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新闻网近期披露,苏联军事检察院关于总参谋部情报总局少将A·B·韦尔宾重大间谍案始末解密。韦尔宾将军于1975年投靠美国。在此后的14年间,他向美方出卖无数绝密情报。他被称为美中情局的“钻石间谍”。 引自A·B·韦尔宾案判决书 (犯有俄罗斯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刑法第64条第一款和第78条所定罪行) 预先侦察表明,苏联武装力量总参谋部情报总局官员,少将A·B·韦尔宾利用担任情报总局  相似文献   

14.
"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曾用名"苏联"号、"克里姆林宫"号、"勃列日涅夫"号、"第比利斯"号,是现在俄罗斯海军唯一的航空母舰,也是世界上除美国海军的重型航空母舰之外,唯一一艘现役的总长超过300米的战舰。"库兹涅佐夫"号建造于苏联时代,1991年苏联解体时,它刚刚完工,在黑海进行试航。随着苏联的解体,原加盟共和国瓜分苏联遗产的战争立即拉开,乌克兰和俄罗斯为争夺黑海舰队的所有  相似文献   

15.
冷战时期,水雷战主要由苏联和美国控制。实际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实践大大促使了水雷战战术和水雷技术的发展。在二战中,德国的雷区大大抑制了苏联海军的军事行动,因此后来苏联抓住了大量的德国水雷战专家,以搞清楚德国人使用水雷的绝招。冷战期间苏联使用的大多数水雷和水雷战术都是直接借鉴德国的。二战期间,美国在欧洲海域主要依靠英国实施反水雷手段,在太平洋战场没有遭遇太多的水雷,因此美国海军对水雷战不够重视。事实证明,美国海军忽视水雷战的做法带来了许多麻烦。  相似文献   

16.
1973年的一天,美国海军情报部门为了获得苏联核潜艇上核燃料的数据,派了一名间谍去执行搜集情报的任务。这名间谍真是身手不凡,几个星期后就把核燃料数据准确无误地搞到了。谁能想到,这名间谍竟是美国海军情报部门训练出来的一头海豚!他们利用这只海豚,把一部微型探测仪吸附在核潜艇的底部,几个星期后,又利用它把这种仪器取回来,情报也就轻而易举地到手了。美军利用海豚执行特殊的使命,并不仅此一次。他们还在海豚的帮助下,找到了一枚被美国航空兵失落在波多黎各海岸附近的原子弹。还曾利用海豚救起了因飞机失事而落在太平洋里的美国飞行员。一只名叫“加菲”的海豚,参加了美国水下实验站“西拉勃—2号”的研究工作。它担任试验站与船只之间的通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西方分析家得到的有关苏联军事思想方面的文献日益增多。如果翻译出来的话,实际上可资利用的情报很可能比现已有效利用的情报还要多。鉴于苏联现已成为一个难以对付的海上强国,所以对所得到的大量情报都涉及苏联海军和苏联海上战略思想这样一个问题,就不会有警奇之感了。  相似文献   

18.
美国炒作中国核潜艇部队2007年3月2日,美国《华盛顿时报》发表文章称,根据美国海军情报处的消息,中国军方正在努力加强自己的潜艇部队,其中包括5艘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和几艘先进的攻击型核潜艇。该文章声称,这种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将搭载新的射程达8000千米的导弹。美国海军情报处在就中国潜艇发展等问题进行书面报告时宣称,“这将使中国拥有现代化的、坚固的海基核威慑力量”。  相似文献   

19.
近日,波音公司在西雅图向美国海军交付了首架P-8A“海神”飞机,这种新—代多任务海上巡逻机具有反潜、反水面战、情报、监视和侦察等多种功能。美国海军计划采购117架该型飞机,以逐步取代超期服役的P-3型反潜侦察机。但细心的人们发现,这种新型海上巡逻机是由波音公司的737-800民用客机改装而成的。  相似文献   

20.
关于苏联防空导弹的发展情况不像美国那样报道得多,不仅研制情况不清楚,而且获得的情报也落后若干年。《世界导弹大全》中所收集的资料只限于1986年6月以前的报道.其实,许多从70年代末已开展的研制也未收集到。 为了了解近几年来苏联防空导弹的发展现状,我们参考简氏情报集团(Jane’s Infom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