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出身于武士家庭深受美国信赖的吉田茂先后五次组建内阁,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军事安全思想与政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而美国对日本军事安全思想的塑造是其重要原因。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探究美国对吉田茂时期日本军事安全重塑的过程与成败,有助于我国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维护新时代国家安全。运用观念重塑机制,分析了美国能够对吉田茂时期日本军事安全思想进行塑造的四个条件,即实力后盾、服从动力、内在土壤、隔离异见,探究了吉田茂内阁“轻武装”“日美共同防卫”“防卫力量渐增”等构成了日本战后军事安全思想的核心理念。凭借稳固的权力关系结构,美国成功拉拢日本作为自己东亚遏制苏联的基地,把美国的权力意志灌输给了日本,使得田茂内阁在军事安全思想上与美国实现了观念上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1944年9月,欧洲盟军在"市场—花园"战役中遭到惨败。史学界往往将失败原因归咎于情报工作的失误。但通过对此次战役作战计划制定和实施过程的全面分析可以发现,造成战役失败的原因,主要不在于情报部门收集和处理情报方面出了问题,而是战役决策者的情报评估失误。由此得出两点启示:第一,在"情报服务决策"这一基本关系不变的前提下,情报部门应该在合理分析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可选择性的建议和预案,以便提醒决策者统筹考虑。第二,在职能分工不变的情况下,应该把情报更好地整合到决策过程中,从而尽可能避免情报评估的失误。  相似文献   

3.
王乐 《环球军事》2010,(5):59-59
每一个情报部门都有一套复杂的密码系统,这套系统就像遍布人体的血管一样让整个情报肌体得以顺畅的运转。这样一来,有一个人在这个系统中就居于十分敏感的位置,他就是译电员。译电员往往掌握着情报机构几乎所有密码,经手着大部分来往的情报,如果译电员被俘或叛逃,整个情报系统对敌人来说都将没有丝毫秘密可言。所以,无论哪个国家的情报组织都会像人类爱护眼睛一样保护自己的译电员。  相似文献   

4.
准确可靠的情报是反恐斗争胜利的保证。1994~2004年俄罗斯恐怖事件频发,情报部门难辞其咎。从情报搜集、情报交流以及追捕恐怖分子等方面,探讨了俄罗斯情报机关的失误,并列举了别斯兰人质事件后俄政府出台的反恐新举措,从而有效地利用情报预防和抑制了恐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边防情报系统业务流程的优化是在信息技术应用和系统管理模式改造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的一项系统业务进程的改革.边防情报业务流程的优化进程不是单纯的管理技术问题,必须综合考虑到现实和未来的情报用户个性化需求以及未来边防情报工作的发展趋势,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来改进和优化边防情报工作业务流程,逐步提高边防情报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加快边防情报业务建设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吴浩 《国防》2010,(12):17-17
部队司令机关人员是司令部首长的助手,应当着力提高以下三种能力: 一是协调控制能力。司令部作为维持部队正常运转的军事指挥机关,必须紧紧围绕党委首长的决策意图,协调好各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各部门之间和上下之间时刻围绕军事工作中心来开展各项工作,并主动搞好沟通联系,努力形成工作合力,自觉做到齐抓共管,确保党委首长决策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7.
作为人武部政委、县委常委,如何履行好职责,团结军事主官,率领全部人员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我从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只有正确处理协调好“三个关系”,才能形成科学的决策,实施正确的领导,推动人武部全面建设。 一是要处理好与上级军事部门的关系。作为“军事常委”要坚持以“武”为本,上级军事部门与地方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完全一致的,但在具体工作中,军事部门还有其特殊性的要求,必须以上级军事机关的命令、指示、规定为基本依据,做到“三不”:执行  相似文献   

8.
史蒂文·拉拉斯是一个拥有希腊血统的美国人,曾在美国驻希腊大使馆担任美国国务院通信官。他还先后在贝尔格莱德、伊斯坦布尔等地任职。1993年5月3日,拉拉斯因向希腊军方出卖军事和外交情报而遭指控和逮捕,判处14年徒刑。国务院官员偶然发现的敏感信息外传,经过情报部门介入调查,最终才揭开了拉拉斯的老底。  相似文献   

9.
《当代海军》2007,(10):3
为防范其他国家对日间谍活动,统一管理各省厅的机密情报,日本政府8月9日在首相官邸召开了“加强反间谍工作会议”,并出台了《强化反间谍机能基本方针》。10日,该基本方针提交内阁会议并获得通过。根据该方针,日本政府将于2008年4月在内阁情报调查室下增设“反间谍中心”,就涉及国家安全及外交事务方面的重要情报设定统一标准,并将于2009年4月起正式执行。  相似文献   

10.
冯瑶 《环球军事》2004,(14):42-43
近日,在俄罗斯南部城市索契,46个国家的情报机关领导人员相聚一起,参加第3届情报和安全组织领导大会,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情报、间谍活动历来就是军事斗争中一个敏感的话题。各种情报搜集手段层出不  相似文献   

11.
企业情报部门在领导决策过程中的参谋作用这个课题,涉及许多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这里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试作探讨。一、企业情报部门首要职能就是为全业领导作出正确决策提供参谋服务。众所周知,企业领导者的基本责任就是决策,领导活动即在于作出决策和组织实施决策。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企业领导要想“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就必须及时掌握来自各方面的信息情报。事实上,企业技改项目的选择。新产品的开发、生产工艺的改进、产品质量的提高、营销策略的转换、区域市…  相似文献   

12.
2001年1月6日,日本改革后的中央政府各机关正式挂牌,从此开始启用新的政府机关名称,酝酿多年的日本中央政府机构的改革终于落下帷幕。 此次日本中央政府机构改革的幅度很大,由原来的1府22省厅合并为1府12省厅。原来的总理府、经济企化厅、冲绳开发厅合并为内阁府;邮政省、总务厅、自治省合并为总务省;文部省和科学技术厅合并为文部科学省;运输省、建设省、国土厅、北海道开发厅合并为国土交通省;厚生省、劳动省合并为厚生劳动省;通产省更名为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军事运筹学研究的几个重要课题 :考虑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特点改进现有定量分析方法 ;运筹学方法与人工智能有机结合寻求定性定量结合的决策问题求解策略 ;积极开展国防决策集成演讨厅体系的研究建设等。  相似文献   

14.
《国防科技》1999,(4):40-42
国家安全委员会 国家安全委员会是决定美国国策和战略的机关,缩写为NSC。它是根据1947年《美国国家安全法》和1949年对此法的修正案而成立的。 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具体任务是: 1.向总统提出有关国家的内政、外交和军事通盘结合的各种政策建议。 2.协调军队与政府部门的关系,解决国家安全问题。 3.负责审查、指导美国所有对外情报、反情报及特殊活动。  相似文献   

15.
以色列情报系统堪称"犹太王国的守护神",有统筹情报工作和负责国外情报的摩萨德(中央情报和特殊使命局),有负责反间谍与国内安全的辛贝特(国内安全总局),有负责科技情报的科学事务联络局,有负责军情系统的阿穆恩(军事情报局),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情报机构。"中央情报搜索部队"属于军情系统超级神秘的情报精英  相似文献   

16.
凌霄 《国防》2002,(5):27-29
“9·11”事件发生后,世人在震惊之余不禁要问:每年耗资300亿美元、集高科技之大成、号称无所不能的美国情报系统怎么事先竟毫无觉察? 其实,美国国内对于其情报系统的能力水准早已有过微词。去年5月,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一项“国家安全总统令”,目的便是全面评估美国情报系统,并要求在评估结束后提交具体可行的改革建议。布什强调:及时、准确的情报对于美国外交政策、国防战略的制定及各项法律的实施等至关重要,要积极采取措施“确保美国的  相似文献   

17.
根据已解密的冷战时期美国国家情报评估资料,美国情报部门基本勾勒了中国潜艇计划的发展脉络。但在细节方面,其误判堪称俯拾皆是,这些评估报告是决策者判断中国实力的重要依据,也是美国对华政策的主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空间军事系统综合集成研讨厅中群决策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军事系统综合集成研讨厅是研究空间军事系统这类复杂巨系统问题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群决策是它研究问题的主要手段.结合粒子群算法提出了一种群决策优化模型,通过对专家间的不一致意见的处理,来寻找问题最优解,以解决研讨厅中专家思维收敛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落实军委和总部有关指示精神,迎接新世纪,根据《军事经济研究中心章程》的规定,2000年军事经济研究中心拟开展如下主要工作:一、编撰出版《军事经济研究回顾与展望》一书。中心自1987年5月成立以来,在总部领导机关、各军兵种、大军区有关首长和机关的关心与支持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为总部决策和部队现代化建设提供咨询服务的方向,围绕军事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积极开展军事经济理论研究和对策研究。为了总结经验,前瞻未来,更好地开展军事经济研究,中心拟在今年编辑出版《军事经济研究回顾与展望》一书(上、下集,上集为<中国新时期军事经济研究精品荟萃>,  相似文献   

20.
吴怀中 《军事历史》2021,(3):96-104
20世纪80年代起,由于"美国需要"和"日本能够",日本逐步开启对美提供军事技术之门.里根和中曾根这两位鹰派保守政客分别在美日执政后,一致对苏采取强硬对抗战略,美国明显加快对日军事技术政策的调整步伐,日本亦积极配合并松绑"武器出口三原则"的严格限制.在系列互动之下,日本对美提供军事技术政策在1983年出现重要调整:中曾根内阁通过"对美武器技术提供"的内阁决议,打开了"提供"通道.其后,日美通过签署相关"备忘录"和"实施细则协定",构建了日本对美提供武器技术的制度和程序.同时,日美还启动"日美装备与技术磋商"、设立"联合武器技术委员会"等机制,全面落实双方军事技术合作.20世纪80年代日本对美提供军事技术的开启,为此后日本对外军事合作及同盟转型的进展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