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北极,终年冰雪覆盖。环绕北极的北冰洋,夏日数不清的冰山冰块涌动,蔚为奇观;冬日广袤无边的洋面大部冰封,看不尽的银装素裹。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核动力潜艇接二连三闯进这片神秘的领地,使冰冷沉寂的北冰洋也成为世界军事舞台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8月2日,俄罗斯科考队员从北极点潜至北冰洋洋底并在那里插上金属国旗,俄总统普京亲自给科考队员打电话表示祝贺。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凯西随即发表声明说,虽然俄罗斯科考队在北冰洋海底插放了俄罗斯国旗,但这一做法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冰雪覆盖的北冰洋看似平静,实则已经风起云涌,暗流涌动……  相似文献   

3.
二战结束后,随着美苏两大阵营对立的态势越来越明显,英国领导人逐渐认识到了北冰洋的军事重要性。然而,由于北冰洋表面的绝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一般水面舰船根本无法靠近。因此,美国海军利用潜艇远航北极地区的尝试一直在悄悄地进行。1946年,美国海军派出"阿图尔"号潜艇前往北冰洋侦察北极地形,但"阿图尔"号潜艇在冰下潜航尚不足180米,其潜望镜就被冰块撞坏了,只得无功而返。1947年夏及1948年夏,美国海军先后派出"帆鱼"号潜艇及"鲤鱼"号潜艇前往北冰洋,但最后的结果却仍是铩羽而归。1952年,美国海军又派罗伯特·麦克韦西艇长率"(鱼工)鱼"号潜艇远航探测北冰洋的冰下情况,但只在北冰洋潜航8小对(航行20海里),就不得不掉头返航了。"鹦鹉螺"号核潜艇在美国海军列装后,其潜航能力超长的特性终于为美军进入北冰洋腹地提供了绝佳的前提条件。而且,作为一艘全新的核潜艇,它还可以制造自身所需的氧气及饮用水,这更为美军决定派其远航北极提供了充足的理由。不过,由于有前4次常规潜艇北极探险失败的教训,美国一直对远航北极持慎重的态度。随着冷战气氛越来越浓厚,核潜艇试航北极也越来越成为一种战略上的需要。因此,美国领导人做出决定:派遣核潜艇秘密远航北极。  相似文献   

4.
金石 《环球军事》2010,(1):41-41
2009年11月10日,美国海军对外,公布了其“北极路线图”,宣布将在2011~2015财年内,配合海岸警备队和其他机构,整理出适合在北冰洋进行军事活动的水面舰艇、设备、人员等方面的数据,为部署水面舰队打下基础。这是近年来美国针对北极变暖采取的最新动作,也向外界发出了美国海军进逼北冰洋的强烈信号,通过该计划,美国海军的“大绿色舰队”将染指北冰洋,为争夺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打头阵。  相似文献   

5.
《当代海军》2007,(10):5
加拿大总理8月10日在加北部的雷索卢特湾发表声明说,加将在北极地区建立两个军事基地,其中包括该国在北极地区的首个深水港,加强在北冰洋地区的军事存在。深水港将建在巴芬岛的南尼斯维克镇,建成后将为北冰洋巡逻舰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6.
北极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区,而如何在这一地区进行军事活动,则更是尚处于视线之外的领域。在北冰洋,由于海面常年被冰层覆盖,常规的军舰无法像在其他大洋那样进行常规的海上活动,而北极沿岸的陆地皆是寒冷之地,陆军的活动也不是太寻常;因此,这里的主角竟然让给了水下蛟龙——潜艇。  相似文献   

7.
张志昌  韩兵  陈宇 《环球军事》2012,(16):26-27
7月24日,俄罗斯((观点报》称,俄专家鉴定研究所所长尼古拉·帕夫留克表示,建议将北冰洋改名为“俄罗斯冰洋”,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在北极海域管辖权争端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俄罗斯始终强调经济利益在俄罗斯北极政策中的重要地位,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战略优先观,在北极部署大量军事和准军事力量,不断加大在北极的军事活动力度,以确保其在北极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8.
蔡一清  深蓝  朱明 《当代海军》2007,(10):64-65
今年是国际极地年,世界各主要海洋大国围绕北冰洋的开发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为回应俄罗斯在北极点下的海床安插国旗,美国海岸警卫队所属的“希利”号重型破冰船,将于当地时间6日启程,开赴北极进行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9.
上校接待室     
《当代海军》2005,(10):72
问:北极是一个神秘的世界,请问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探险家是谁?潜艇能否从冰下到达北极点?答:美国探险家罗伯持·皮尔里于1909年4月6日到达北极点。他所到达的地点,是北纬89度55分24秒,西经159度,是世界上第一个到达北极极点的探险家。皮尔里的北极探险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从格陵兰到北极不存在任何陆地,整个北极都是一片坚冰覆盖的大洋。  相似文献   

10.
5月27日,丹麦、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和挪威5国高官在格陵兰岛举行会议,商讨如何解决北极领土归属争端。这是北冰洋沿岸5国争夺北极领土资源的最新举动。5国在声明中说:“我们将根据国际法采取行动……确保保护和保存北冰洋脆弱的环境。我们计划一道努力,包括通过国际海洋组织,加强现有措施,并且推出新的措施,改进海上航行安全,预防和减少船只在北冰洋上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第三次世界大战有可能在北极开始”,这是5月4目的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作出的推测。由于全球气温不断升高。北极冰雪加速消融,加上国际油价不断飙升,世界多个大国,包括美国和俄罗斯,都盯上了北极潜在的能源宝藏,纷纷采取行动以宣示主权。为此,专家担心,“由于各方在北极利益划分上存在严重分歧,本来第三次世界大战极有可能在北极爆发”。  相似文献   

12.
杨志荣 《国防科技》2015,36(2):7-11
基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在深入分析北冰洋海冰逐年融化消退,特别是北极航道全年开通后对世界地缘战略格局带来的变化以及我国面临的机遇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应对措施。军队尤其是海军要充分发挥战略性国际性军种的优势,勇于担当经略北极先驱者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3.
日本是一个岛国,因此对海洋环境、气候、资源的科学考察研究十分重视。在地球广袤的土地上和浩瀚的大洋中,有两处人类涉足未深、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那就是南极洲和北冰洋,对这两处的探索,是海洋科学技术发达国家的热点活动之一。日本对南极和北极的考察开展的较早,且频频往返于本土与两地之间。而南极洲与北冰洋所处高  相似文献   

14.
杜科  祁晋疆 《环球军事》2009,(18):36-37
日前,加拿大在北冰洋地区举行的三军联合演习“北极熊”刚刚结束,加总理哈珀的亲力亲为及演习的庞大规模,都十足地吸引了世界媒体的眼球,也让今年稍显沉寂的北极地区再次成为大国权益争斗的漩涡。  相似文献   

15.
“鹦鹉螺”号和“鳐鱼”号都是在7~8月份北极的夏季前往北极的,自然条件相对良好,日平均气温为-1℃。然而,冬季的北极日平均气温则低于-60℃,并且寒风刺骨,黑夜永驻。辽阔无垠的荒原上,偶尔能看到一点黯淡的月光。在如此冰冷的北极找到冰裂,比夏季不知要困难多少。还有,冬季的北极冰裂缝隙中的水面,有一层薄冰覆盖,其厚度有多大?潜艇从那里上浮时,能否撞开?艇体会否受到损伤?咨询北极专家得知,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在深入分析北冰洋海冰逐年融化消退,特别是北极航道全年开通后对世界地缘战略格局带来的变化以及我国面临的机遇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应对措施。军队尤其是海军要充分发挥战略性国际性军种的优势,勇于担当经略北极先驱者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7.
莫斯科时间8月2号,俄罗斯科考队"费德洛夫院士"号考察船来到北极,国家杜马副主席奇林加罗夫等人乘坐和平一号深海潜水器下潜到北冰洋北极点下4261米的深度,并且在那里插上了一面高约一米的由钛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随后,美国海岸警卫队的"犀利号"重型破冰船也于8月6号从西雅图港出发开赴北冰洋,开始了美俄北冰洋之争。  相似文献   

18.
刘江平 《当代海军》2008,(12):14-17
近期在北冰洋发生的军事行动令人瞩目 事件一:北极“争夺新航道”的角逐正愈演愈烈。路透社8月11日报道说,美国海岸警卫队的“希利”号重型破冰船将于本周启程前往北极,以确定阿拉斯加以北大陆架的延伸长度,并收集数据,绘制航海地图,以宣布对那里的新航道享有通行权利。  相似文献   

19.
防务     
俄罗斯计划在北极 建永久军事基地 俄罗斯国防部新闻中心9月8日发布通告说,俄罗斯计划在北冰洋新西伯利亚群岛为北方舰队建设永久性军事基地,以实现俄罗斯对新西伯利亚群岛的常规化巡逻。近日,俄罗斯北方舰队派出舰艇编队在北冰洋地区巡航。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军事空间计划中,军用卫星通信计划预算占的比例很大。1983年美军与有关导弹与空间公司签订十亿美元的合同,其中“军事星”(MILSTAR)卫星是主要项目之一。现就有关问题综述如下:一、“军事星”系统的组成和作用为保证覆盖全球,目前设想“军事星”系统由七颗卫星组成,其中四颗在赤道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另三颗在高度倾斜的极轨道上(用于保证持续覆盖在北极附近作战的轰炸机和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