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耕海 《当代海军》2007,(12):42-45
台湾海军目前装备的水下武器主要有鱼雷、水雷和深水炸弹三种。这些水下武器大部分是从美国进口的,只有少部分是岛内自产的。由于生产年代久远,战斗力十分有限。一、鱼雷台湾海军现有的鱼雷主要有 SUT重型鱼雷和 Mk46、Mk44轻型反潜鱼雷三种。1、SUT(Surface andUnderwater Target 水面和水下目标)重型鱼雷。SUT 鱼雷是德国 AEG公司于1975年设计推出的反潜、反舰重型线导鱼雷,可以从潜艇和水面舰艇上发射,对潜艇和水面舰艇进行  相似文献   

2.
闫璞  池建文  茹呈瑶 《国防》2006,(7):68-70
2006年4月2日,伊朗在波斯湾海域举行大规模军演时发射一枚名为“鲸”(波斯语“胡特”)的高速鱼雷。该鱼雷从一艘水面舰艇上发射,入水后以极快的速度(100米/秒)成功击沉一艘靶舰。从该鱼雷的外形、速度、发射尾焰和气泡轨迹来看,都与俄罗斯的“狂风”超空泡鱼雷相似。专家普遍认为,这是一种超空泡鱼雷,由此也引发世人对超空泡武器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反潜战如果仅从战术的角度来考虑,其过程就是探测、识别、定位、攻击,即最终要落实到对潜艇的攻击上。要攻击就要有武器。由于潜艇是在水下这一特殊的环境中活动,使得并非所有的武器都可以用来攻击潜艇。目前能够用来攻击水下潜艇的武器主要有4种,即深水炸弹、反潜鱼雷、反潜导弹和反潜水雷。  相似文献   

4.
据2014年11月7日的《简氏国际防务评论》报道,意大利芬梅卡尼卡集团旗下的白头水下系统公司(WASS)正在开发一型名为"黑蝎子"的小型鱼雷,用以对付在近海水域的短航程小型潜艇的威胁,公司最近披露了该型鱼雷的一些相关细节。据WASS称,对于小型近海潜艇数量日增的关注引发了对新型武器的需求,希望不必使用价格昂贵的传统鱼雷就能够应对小型潜艇的威胁。WASS设想的新型武器就是由空中  相似文献   

5.
线导鱼雷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雷是反潜作战的主要武器之一,二战以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目前,世界各国使用的和正在研制的鱼雷有几十种型号,包括热动力鱼雷、电动力鱼雷、尾流自导鱼雷和线导鱼雷等。潜艇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水下环境的日趋复杂,使得各国对鱼雷制导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线导鱼雷使用导线或光纤将发射平台和鱼雷连接起来,使发射平台的火控系统与雷上的装置组成回路,用以对鱼雷进行遥控,引导鱼雷接近、  相似文献   

6.
号称“水下霸王”的核潜艇按照任务与武器装备的不同,可分为:攻击型核潜艇以鱼雷为主要武器,用于攻击敌方的水面舰船和水下潜艇;弹道导弹核潜艇以弹道导弹为主要武器,也装备有自卫用的鱼雷,用于攻击敌方战略目标;巡航导弹核潜艇,以巡航导弹为主要武器,用于实施战役、战术攻击。  相似文献   

7.
在各海军大国中,俄罗斯的鱼雷武器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冷战时期,外界对苏联的鱼雷武器研制发展情况及其作战使用思想了解较少。冷战结束后,继承了苏联衣钵的俄罗斯由于经济困难,其庞大的军工企业不得不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寻找出路。近十几年来,随着俄罗斯武器出口以及参加各种军火展销会的日益频繁,外界逐渐对其鱼雷武器的战术技术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战使用思想注重专用这一思想是与俄海军兵力战术运用思想密切相关的。俄海军强调在一次战斗行动中特定的作战平台执行单一作战任务而不是兼顾几种任务,以利于达成既定作战目标。与此相适应,俄海军在鱼雷武器的使用上强调  相似文献   

8.
炎林 《当代海军》2008,(7):59-61
世界上第一艘实用化现代潜艇,是英国在20世纪初装备的霍兰级潜艇。随后,美国、法国、俄国、日本、德国等国,都相继成立了自己的潜艇部队。那个时候,是大型水面战舰一统天下的时代。潜艇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所限,在水下顶多航行1小时就要浮出水面给蓄电池充电,最大航速也就10节左右,武器除了几枚鱼雷外就是口径不大的单管舰炮。  相似文献   

9.
今天,鱼雷对我们海上舰队的威胁丝毫不亚于二战期间其给穿越大西洋船队造成的威胁。由于先进的鱼雷武器在公开的市场上可以购买,越来越多的高性能武器平台被潜在的敌对势力所掌握,加上战术运用的多样化,致使我们难以估测敌人采取的攻击方式。以上不利因素决定了我们必须拥有一种防御系统,此系统能够自动向操作者发出鱼雷攻击的紧急警报。鱼雷防御被认为是反潜战中的重要环节。美国海军鱼雷防御计划小组相信海军水下武器中心新港分部能满足在快速反应多威胁环境下这些能力的需求并为美国及其盟国海军提供鱼雷防御系统的研制帮助。  相似文献   

10.
反鱼雷深弹武器是水面舰艇对抗鱼雷的一种新的反鱼雷武器,由它组成的鱼雷防御系统可以拦截潜艇发射的声自导鱼雷、线导鱼雷及尾流自导鱼雷.根据其作战使用特点,建立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分析了其基本思想,具体实现过程,并应用实例加以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该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美国海军认为,在未来的25~35年内,核潜艇、不依赖空气推进装置的常规潜艇、鱼雷、水雷以及无人水下航行器将会有很大的发展,这将对美国海军的活动构成重大威胁。美国海军为完成其所承担的使命,必须拥有技术上更先进的各种水下武器为此,美国海军组织专家对未来水下作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未来水下武器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现代鱼雷是一种能在水下自行推进、自动控制深度和方向,并自动探测和跟踪目标,以水中爆炸毁伤水域目标的海战兵器。它不仅是最有效的反潜武器,也是打击大、中型水面舰艇的重要手段。冷战结束后,海上战争由美、苏两大阵营的远洋作战变为以地区为主的近海作战,重型鱼雷的主要作战目标是滨海水域的潜艇和浅水区的水面舰艇,而轻型鱼雷的作战目标则主要是潜艇。作为一种进攻性武器,鱼雷作战性能的发展走向大体上可归纳为:快、远、准、狠、深、隐和适应浅水作战。  相似文献   

13.
靶场在进行智能鱼雷鉴定试验任务时,实时准确地检测出鱼雷自导信号的频率成分是靶标信号处理中的重要环节,谱线比值法便是靶标进行信号处理时检测信号频率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谱线比值法的基本原理,针对目前鱼雷自导信号特点,对该方法提出了改进方案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经改进的谱线比值法能够满足靶标检测复杂鱼雷自导信号体制下信号频率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陶中华 《国防科技》2006,(10):39-42
多年来,传统鱼雷的速度一直被束缚在60米/秒以内,而伊朗海军在4月“神圣先知”军演中试射的新型“水下导弹”的速度却达到了100米/秒,几乎是现役航速最高的美制M K50型鱼雷速度的两倍,堪称“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潜射导弹”,能够击毁“水面或水下任何深度的舰艇”。军事专家认为,这种被称为“鲸”式的超高速水下导弹,实际上是一种与俄罗斯“暴风雪”鱼雷相似的火箭助推式超级空化鱼雷,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基于超级空化现象研制的超级空化武器,对伊朗封锁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水域将起到重要作用,甚至可直接威慑美航母编队。那么,什么是超级空化武…  相似文献   

15.
现代海军水面舰艇一般都装备有多种反舰导弹防御武器系统,包括软杀伤系统和硬杀伤系统,对己方舰艇有较大的安全保障。水面舰艇和水下潜艇却缺少非常可靠的反鱼雷武器进行自卫,加之高威胁、高速鱼雷及其战斗部装药等技术的发展,使得鱼雷给海军舰艇构成的威胁越来越大。采用现代尖端技术的鱼雷攻击性强,防御难度大,使得现役海军舰艇缺乏有效的自卫措施这一问题显得非常突出。如果攻击方使用它们发动攻击,防守方将面临极为严峻的情况,防守方的舰艇上几乎没有一种绝对可靠的现役反鱼雷拦截武器,特别是在对付航速超过200节的超空泡鱼雷的攻击方面令人担忧。所以,为海军舰艇研制出新型超空泡射弹及其火炮武器系统来与之抗衡迫在眉睫。我们认为有必要对攻击性鱼雷的基本特性进行分析,进而探讨防御鱼雷攻击的超空泡射弹技术及其火炮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反潜导弹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潜导弹,亦称火箭助飞鱼雷,是一种中远程反潜武器,通常由火箭飞行器和声自导鱼雷组成。导弹由水面舰艇或潜艇发射后,经火箭空中助飞,其战斗部——轻型反潜自导鱼雷被送至预定目标上空后投射入水,入水后按照预定程序自动搜索、跟踪和攻击潜艇。反潜导弹兼备鱼雷和导弹的优点,具有航程远、航速高、水下接近目标和水中爆炸实施攻击的特点。水面舰艇通常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现代海战。攻击水面舰艇的有力武器,首数导弹,鱼雷则后。攻击水下目标则鱼雷居先,特别是潜装重型线导鱼雷。可乐观地认为,在本世纪内,将不会发生东、西方的海上实力争霸之战。为此,鱼雷的研制和生产进程,将出现多研少产的一种无紧迫感、维持现状的局面。公认的看法是:目前九大鱼雷生产国所拥有的、在80年代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海军战术使用角度论述了世界主要海军国家今后10年内对鱼雷及反潜武器的需求,以及产生这一需求的背景。  相似文献   

19.
2.自航式靶静态靶主要是从感应物理场方面模仿真实舰艇的特征。显然,如要求靶标更逼真地模仿目标舰艇,就还要从运动学特征方面来进行模仿。上面提到的拖曳体,如果换成能够在水下自主航行的航行体,就成为自航式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无人鱼雷武器系统,以武器发射角度选取可自主监测并可量化的特征参数,首先对单个特征参数预处理及分析;然后采用模糊推理方法评估发射通道的健康度,从而指导无人鱼雷武器使用或维保.并结合工程数据,仿真验证该方法对无人鱼雷武器系统健康评估具备有效性,同时对其他无人武器使用也具有参考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