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岸基海上巡逻机速度高,活动半径大,可以在离其基地1000~1500海里的范围内巡航8~12小时,机动性能好。它载有全频谱的探测/传感器和多种航空武器,配有先进的导航、通信和飞控设备,可以全天候地执行多种海上任务。根据目标类别、气象条件、任务设置等,1架海上巡逻机每次巡逻区的覆盖范围可达1万~3万平方千米的海域。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有着18000千米的漫长海岸线,从最北端的鸭绿江口,到最南边的北仑河口,6000  相似文献   

2.
正越南海军反潜作战能力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接壤,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东面和南面临南海(越南称之为"东海"),国土面积329556平方千米,海岸线长3260多千米。从地理位置上看,越南呈狭长的"S"形,陆地南北长约1600千米,东西最宽处600千米,最窄处仅48千米,但越南一半以上的领土濒临海洋,陆地距离海岸最远处不到500千  相似文献   

3.
"蛟龙"成功深潜7000米,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自由行动,这是中国载人深潜走到世界深潜前列的标志。2012年6月27日清晨,有着白色圆圆的"身体"、橙色的"头顶",身后装有一个X形稳定翼,在X的四个方向各有1个导管推力器的"蛟龙"号载人深海潜水器顺利布放入水、开始下潜——这只红白相间的中国龙矫健地跃入蔚蓝的大海,向着无尽海渊前进的身影义无反顾,开始了7000米海试的第5次探海,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征程:1000米,3000米,5000米矫健的中国龙在3名试航员叶聪、刘开周、杨波的驾驭下稳步下潜,  相似文献   

4.
海权纲鉴——《辛丑条约》百年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80%的国家濒海,80%国家的首都和百万人口以上的125个城市都位于海岸线485千米以内。而目前世界人口还在向沿海集中,从现在占总人口的50%逐步增到75%。现代海洋的战略地位空前提高,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军事、海洋环保、海洋立法空前发展,海洋争夺和海上霸权日益加烈,成为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重要因素,明显将影响到未来的世界格局。我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海洋安全意识伴随海洋文化和海洋环境不断变化发展而萌生形成,促进了古代海洋军事活动开展、海上力量建设和海洋防务体系筹划,对国家发展和陆权的巩固产生重要影响。但同时,中国古代海洋安全意识建立在封建王朝自我封闭的基础之上,表现出忽视国家整体安全和长远发展、被动性继承海洋安全文化遗产、忽视海洋经济属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平发展不能脱离海洋事业的发展和强大,在当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格局下,更必须通过海洋强国而走向世界强国。中国和平发展面临以海洋为背景的诸多挑战和风险,海洋战略境严峻。海洋战略是国家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海洋领土和主权、海洋安全、海洋军事、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法制、海洋文化等诸方面,这些内涵互相关联,需要统筹协调,并有机联系于其他相关领域战略。因此,只有通过对它的全面、深化研究,提出对策,实践落实,才能加速海洋事业的整体推进。今年7月11日是郑和七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国家也正式规定自今年起将7月11日设定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日前,本刊记者就海洋发展战略等问题采访了原中国舰船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主任、现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尤子平研究员,以下为访谈实录。  相似文献   

7.
书摘     
《现代舰船》2012,(8):58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权益争端主要体现在岛礁主权归属、海域划界、海洋油气资源等方面。在东海,最突出的就是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在南海,岛礁争端集中于南沙群岛,牵涉到六国七方。中沙群岛的黄岩岛争端也威胁到中国海洋安全。在黄海、东海和南海,中国与周边  相似文献   

8.
卢胜君 《国防》2012,(10):55-56
一、体制意识——由陆缘为主向陆海并重转变 中国是传统的农耕文明国家,社会管理体制运作依赖人与土地的紧密结合.历史发展到今天,大多数人的海洋思想仍是陆缘主导下的农耕思想,与外向型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吻合.只有转变陆缘为主的农耕思想,树立海缘为主的思想体制,海洋意识发展才会获得最强大、最持久的动力. 一是培育蓝色领海的思想.蓝色领海即蓝色国土.从地球空间海洋与陆地分布看,海洋是看不见泥土的大地,陆地是看不见蓝水的海洋.黄色领土意识是中国人民的天然情结.人们常以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而自豪,认为国土就是国家管辖的陆地.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几乎把海洋、海防、海权、海军看为同义词,蓝色领土观念较为贫乏,致使国家在制定一些政策过程中较少考虑海洋因素,对海底资源、海洋水产、海洋运输、海区管辖等也较为忽视,海洋意识和海上力量因此受到严重束缚."国土=陆地国土+海洋国土+领空+管辖海域;海洋=未来生存空间+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陆地领土与海洋领土均是国土,国土区分颜色.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国际海洋年。年初,《中国国防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报相继刊发了《国际海洋年正向我们走来》《中国走向蓝色海洋,世界进入海洋世纪》《太平洋里有块“中国地”》等一组关于海洋问题的  相似文献   

10.
占地球总面积70%以上的浩瀚海洋,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是国家、地区之间交往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有人预测,未来的世纪将是“海洋世纪”,海洋上的经济、政治、军  相似文献   

11.
事件     
《环球军事》2013,(7):4-4
中国国家海洋局重组 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并设立多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海洋委员会。此举将推进海上统一执法,提高执法效能,终结我国海洋维权“九龙治海”局面。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中国在“海洋强国”战略中的一项重要顶层设计,意在更好地推动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TEI)研究员、课题主持人潘石英,退役前是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室主任。潘教授长期潜心研究战略问题,著述颇丰。冷战结束以后,他除推出《现代战略思考》等专著外,还在中英文报刊上就海洋战略问题连续发表文章,是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海洋战略专家之一。海洋占地球面积的70.8%,就整个地球而言,陆地不过是大片海洋中的一些大小岛屿。人类对海洋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之后,如今已纷纷加快了进军海洋的步伐。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社会中的海洋争端也进一步凸显出来。中国面临着诸多海洋权益争端,其中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之争,已是当今世界上争议面积最大、多国交叉争议最为激烈的一个地区。面对有关各国纷纷向中国提出主权要求,并且长期以来各执一词、相持不下的状况,本刊记者日前采访了潘石英教授。  相似文献   

13.
海洋的馈赠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新领域和最广阔空间。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将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美国出门即海,钟情海洋,经略海洋,也在不断地研究海洋。美国和中国的共同点在于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不同的是中国对自己的主权海域尚缺乏有效的控制,对海洋意识的淡漠还相当严重。自1914年马汉去世后的近100年里,当我们研究马汉还没有研究透研究够的时候,美国人却转过头来研究我们了。2007年3月上旬,美军首次发布了"中国海军手册",专门介绍了中国海军思想政治工作和海军官兵生活质量。从军事和战略层面降低和细化到日常生活,这个手册的用途不言而喻。2007年5月10日,专门从事美海军未来发展研究的海军战争学院新成立的中国海洋研究所(2006年10月成立)公开招兵买马,聘请中国问  相似文献   

15.
伊犁军分区某边防团阿拉马力边防连有着不少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而最富有传奇特色的,莫过于连队官兵用以鸿雁传情的"枫叶情书"。缺纸,不缺爱在边防连的后山坡有一片枫树林,里面错落有致地长着数百棵枫树,高的达十几米,矮的也有两三米。一到夏秋时节,满树都是红枫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在人类走向海洋的过程中,机遇总是垂青于那些最有创见、最具活力的人。1 海军潜水医学专家龚锦涵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1989年1月25日.是我国航海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天,我国海军4名潜水员历经22个昼夜的漫长水下之旅,由350米海底顺利返回“水面”,创造了模拟饱和潜水亚洲纪录,标志着我国一步跨入世界潜水大国行列。江泽民同志专程迎接“探海”英雄凯  相似文献   

17.
巍巍祁连,壮美苍茫。作为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祁连山脉涵盖高山、冰川、森林、草原等地貌,海拔介于2000米至5000米之间,是中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提出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构想,要让沿海地区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进而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这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过去封闭的经济发展格局。沿海地区将主要通过海洋这个地球上最宽广的道路,与各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经济交往,从而把我们与外部世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随着这种交往和联系的发展,中国作为一个濒海大国应当占有  相似文献   

19.
《国防科技工业》2004,(2):36-37
21世纪的海洋技术,将随着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和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加速发展。自从1978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海洋探测卫星之后,海洋探测卫星在海洋经济的发展中愈显重要,世界上的先进国家和地区都相继发射了海洋探测卫星。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中国更需要自己的海洋卫星。2002年5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有着漫长海岸线和大片管辖海域的大国,海洋利益与陆地利益、空中利益、空间利益一起,构成了国家的基本利益。随着对海洋战略价值认识的深化,合理拓展我国的海上利益、谋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已成为我国新时期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那么,我国有哪些主要的海洋利益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